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認識,我也順便提一下,他是喜劇《冒失鬼》的作者,曾名噪一時,隻是一陣風就過去了。
馬爾讓西先生是我的鄉下鄰居,因為他的馬爾讓西地産就靠近蒙莫朗西。
我們本來早就見過面,但是鄰居關系或閱曆上的某種相契之處使得我們更接近起來。
德馬西先生不久之後就死了。
他有能力,有才華,但是有點象是他那篇喜劇的模特兒,在女人面前頗有點自炫,而死後并沒有受到女人們的極端惋惜。
但是我不能漏記這個時期的一個新的通信關系,這個關系對我後來的生活影響太大了,不能把它的開端略而不談。
我說的是拉穆瓦尼翁·德·馬勒賽爾蔔先生,他是稅務法庭首席庭長,當時主管出版事業;他在這方面的領導既溫和又明智,文學界人士都十分滿意。
我在巴黎時一次也沒有去看過他;然而我經常體驗到他審查我的作品處處從寬,非常令人感激;我知道,他曾不止一次很不客氣地對待那些寫文章反對我的人。
這次關于《朱麗》的印行,我對他的盛情又有了新的證據;因為這樣大部頭作品的校樣要交郵局從阿姆斯特丹寄來,耗費是很大的,他有免費寄遞權,所以就答應把校樣先寄給他,然後又用他父親的掌玺大臣關防同樣免費有寄給我。
作品印的時候,他不管我願不願意就叫人另印了一版,版稅歸我,這一版銷完之後才準那一版在法蘭西王國銷行。
因為我的稿本已經賣給雷伊了,這筆收入就等于對雷伊的一種盜竊,所以我不得他明文批示就不肯接受這批專為增加我的收入而印的贈書,結果他很慷慨地批下來了;不但如此,這批贈書一共賣了一百個皮斯托爾,我要跟他均分,他又一點也不肯接受。
為了這一百個皮斯托爾,我卻有過一件很不愉快的事:馬勒賽爾蔔先生事先沒有通知我就把我的作品删節得不成樣子,并且在這壞版本售完之前,一直阻止了好版本的銷售。
我始終把馬勒賽爾蔔先生看作一個正直的人,他的正直是經得起任何考驗的。
凡是我所遇到的事,從來沒有一點使我對他的公正能有片刻的懷疑;但是他的軟弱也和他的忠厚相當,他有時對他所關心的人,由于極力要保全他們卻反而害了他們。
他不但在我的書的巴黎版裡叫人删掉了一百多頁,還在他送給蓬巴杜爾夫人的那一冊好版本裡作了一個可以叫作不忠實的删削。
在我這部作品的某個地方有這樣一句話:一個燒炭人的妻子比一個王爺的情婦還更配受人尊敬些。
這句話是我興之所至,信筆寫出來的,我敢發誓,沒有絲毫影射意味。
然而,我有一個很不謹慎的原則:凡是我寫的文章,隻要我扪心自問在寫出時沒有影射意圖,我就絕不因為别人可能指為影射而絲毫有所删削,所以,我絕不肯删去這一句話,隻是把原來的&ldquo國王&rdquo一詞改為&ldquo王爺&rdquo。
這個修改,在馬勒賽爾蔔先生看來似乎還不夠,他幹脆把全句都删掉了,特意叫人另印了一頁,盡可能整齊地貼在蓬巴杜爾夫人的那一本書裡。
可是她還是知道了這個偷天換日的手法:免不了有些好心人把内情告訴了她。
至于我自己呢,我隻是很久以後,當我開始感到這件事的後果的時候,才知道有這麼回事。
另一位貴婦人的情況也與此相似,而我也毫不知情,甚至我在寫那段文章的時候還不認識她呢,而她卻那麼不聲不響地、咬牙切齒地恨我,其最初的起因不也就在這裡嗎?書出版的時候,我跟她認識了,心裡便非常不安。
我把這事告訴了羅倫齊騎士,騎士笑我多心,保證那位貴婦絲毫沒有感到冒犯,甚至根本沒有注意到。
我也許稍微輕率了點,就信了他的話,并且十分不合時宜地就放心了。
入冬時候,我又受到馬勒賽爾蔔先生的一次盛情的表示,雖然我不認為這番盛情是宜于接受的,心裡還是十分感動。
當時《學者報》有一個缺額,馬爾讓西先生寫信給我,作為他自己的意思,向我建議這個位置。
但是透過他信上的措詞(丙劄,第三三号),我很容易理解到他是有人授意并且指令他這樣做的;而且他自己後來又寫信告訴我(丙劄,第四七号),他是受人之托才對我作此建議的。
這是個閑差使,每月隻要寫兩篇提要,原書會有人送到我這裡來,用不着往巴黎跑,甚至向主管官晉谒緻謝都沒有必要。
通過這個途徑,我就可以廁身于梅朗、克萊羅、德·幾尼諸先生和巴泰勒米神父等第一流文人學士之林了。
前兩人我本來早已認識,後兩人我能認識一下當然也是極好的。
此外,隻要做這樣一點毫不困難、輕而易舉的工作,我就可以有八百法郎的額定薪金。
我在決定前考慮了幾個鐘頭,我可以發誓,我之所以要考慮,隻是因為怕惹馬爾讓西生氣,叫馬勒賽爾蔔先生不高興。
但是,最後我感覺到,這樣我将不能按我的時間去工作了,按期交稿這種約束我受不了,更重要的是,我深信我做不好我要承擔的任務,這兩個理由就戰勝了一切,使我決定謝絕一個我不适于擔任的職位。
我知道,我的全部才華都來自對我要處理的題材的熱愛,隻有對偉大、對真、對美的愛,才能激發我的天才。
大部分要我寫提要的書籍所讨論的問題,乃至那些書籍本身,與我有什麼關系呢?我對要寫的東西既然毫無興趣,我的文筆自然就冷冰冰的,我的神思自然也就遲鈍了。
人家以為我也和所有别的文人一樣,為謀生而寫作,而實際上我是永遠隻曉得憑熱情而寫作的。
《學者報》所需要的當然不是如此。
所以我給馬爾讓西寫了一封謝函,措詞極其委婉,在這封謝函裡我把我的種種理由說得十分詳細,使得他和馬勒賽爾蔔先生都不可能誤會我這一拒絕當中會有任何愠怒或驕傲的因素。
所以他們倆都同意了我的拒絕,絲毫沒有因此而對我白眼相加。
而這件事的秘密一直也就守得非常之緊,社會上一點也沒有聽說過。
這個建議也來得不是時候,因為若幹時以來,我已經在制訂計劃,要完全抛棄文學,特别要完全抛棄作家的職業了。
我最近遭受到的一切,使我恨透了那些文人們,同時我體會到,要幹同樣的行業而不和他們發生關系是不可能的。
我也同樣憎恨那些社交界人士,并且一般說來,我也同樣憎恨我最近所過的那種一半屬于我自己、一半屬于那些與我生活不合拍的社交圈子的混合式的生活。
我那時特别感覺到,而且由于一貫的經驗感覺到,任何地位不平等的交際總是對弱者一方不利的。
我跟與我選定的身份不同的富豪們生活在一起,雖然家裡不需要他們那樣的排場,卻也不得不在許許多多的事情上學他們的做法;種種小費,在他們根本就不算什麼,在我則既無法可省,又不勝負擔。
别人到朋友的别墅裡去住,不論是在餐席上還是在卧房裡都有自己的待僮随身侍候,需要什麼就派侍僮去找什麼。
由于跟主人家的仆役沒有任何直接關系,甚至也見不到他們,所以他給他們賞錢也就隻憑他高興,愛怎樣賞就怎樣賞,愛什麼時候賞就什麼時候賞。
而我呢,單身一人,沒有仆役,隻好事事都靠主人家的仆役,這就得買他們的歡心,免得多吃苦頭。
我既被看作和他們的主人處于平等地位,也就必須把他們當作仆役看待,甚至比别人對他們還要優厚些,因為事實上我比别人更需要他們侍候。
如果這家仆役不多,倒也還罷了;但是,在我去的那些人家,仆役都是很多的,個個都很傲慢,個個都很狡猾,個個都很警覺&mdash&mdash我是說為他們的利益而警覺,那些壞蛋專會那一套,要我不斷地需要使喚他們中間的每一個人。
巴黎女人可謂聰明伶俐,可是對這一點卻毫無正确概念;她們拼命要為我節省開支,結果卻叫我傾家蕩産。
如果我到城裡去吃晚飯,離家稍遠一點,女主人總是不肯讓我派人去雇一輛馬車,一定要人駕車,用自己的車子把我送回來。
她很高興為我省了二十四個蘇的車費,至于我賞給侍仆和車伕的那一個埃居,她就想不到了。
若是一個女人從巴黎寫信給我,寄到退隐廬或蒙莫朗西,為了體惜我該付的那四個蘇的郵資,便專門派一個仆人送來,這仆人步行來,跑得滿頭大汗,我得給他飯吃,還要賞一個埃居,當然,他得這一個埃居一點也不虧心。
若是她建議我跟她到鄉下去住幾天,她心裡總是想:&ldquo對這個窮小子,這總是一種節約,在這期間,夥食總不要他花一個錢的。
&rdquo她就想不到,在這時候,我也就不能工作了;我的家用、我的房租、我的内衣、我的服裝,都還是照樣出錢不誤,刮胡子錢還要多出一份,總之,在她家住花的錢要比在自己家裡多得多。
雖然我賞那些小費隻限于我慣常去住的那幾家人家,可是這種賞錢對我免不了還是負擔奇重的。
我可以保證,我在奧博納烏德托夫人家裡足足花了有二十五個埃居,而實際上我在那裡隻不過住了四五次而已。
而在埃皮奈和舍弗萊特,在我到那裡常跑的那五六年之中,我花了不止一百個皮斯托爾。
象我這樣脾氣的人,什麼也不會自己料理,什麼事都不會取巧,又看不得一個仆役嘀嘀咕咕,在侍候你的時候那副不樂意的樣子,這些小費都是非花不可的。
就是在杜賓夫人家裡,我總算是她家裡的人了,給仆人們也不知道幫過多少忙,可是我受他們的服侍,從來也都是花大錢換來的。
到後來,我不得不完全放棄這些小賞賜,因為我的境遇已經不容許我這樣做了;也就是在這時候,人家更加嚴酷地使我感覺到了跟地位比自己高一等的人來往是多麼不相宜。
如果這種生活是合我口味的,花大錢去買快樂,倒也可以聊以自慰,可是傾家蕩産去買苦吃,這就太難堪了。
我痛感這種生活方式的沉重壓力,所以我就利用當時那一段自由生活的間隙,下決心把這種自由生活永遠繼續下去,完全放棄上層社交界,放棄寫書工作,放棄一切文學活動,終我之身,隐遁在我自覺生而好之的那種狹小而和平的天地裡。
《給達朗貝的信》和《新愛洛伊絲》這兩部書的收入已經使我的經濟狀況稍有起色,而我的财源在前此住退隐廬時已經瀕于枯竭了。
眼前大約還有一千埃居可得。
我寫完《愛洛伊絲》後就正式動手寫的《愛彌兒》已經搞得差不多了,它的收益應該至少可以把上面的數字翻一番。
我計劃把這筆款子存起來,作為一筆小小的終身年金,連同我抄繕的收入,可以維持我的生活,不必再寫作了。
我手頭還有兩部作品。
一部是《政治制度論》,我檢查了一下這部書的寫作情況,發現還需要花好幾年工夫。
我沒有勇氣再往下寫,沒有勇氣等到把它寫完再執行我的決定。
因此,我就把這部作品放棄了,決計把可以獨立的部分抽出來,然後把其餘的都付之一炬;我熱忱地進行着這項工作,同時也并不間斷《愛彌兒》的寫作,不到兩年,我就把《社會契約論》整理好了。
剩下的還有《音樂辭典》。
這是個機動的工作,随時可以做,目的隻在賣幾個錢。
我保留随意把它完成或放棄的自由,就看我别的收入總算起來使這筆收入對于我是必要的還是多餘的。
至于《感性倫理學》,一直停留在提綱階段;我幹脆把它放棄了。
我還有一個最後的計劃,如果我能完全不靠抄寫來生活的話,我就到遠離巴黎的地方去住,因為在巴黎,不速之客絡繹不絕,使得我的日用開支太大,又不讓我有時間去掙錢。
由于我有這樣一個最後的計劃,又由于一般人都說作家丢了筆就會陷入苦悶之中,所以,為着在我的孤獨生活裡防止這種苦悶,我還保留着一項工作,可以用來填補空虛,卻絕對不想在生前付印。
我不知道雷伊怎麼想起來的,他長久以來就催我寫我的回憶錄。
雖然直到那時為止,沒有什麼事實能使這樣一部著作很有興趣,可是我覺得,憑我自問能夠放進去的那種坦率,它是可以變得有意思的;于是我就決定以一種史無前例的真實性把這個回憶錄寫成一部獨一無二的作品,使得人們至少能有一次看到一個人的内心世界。
我老是笑蒙田的那種假天真,他佯裝承認自己的缺點,卻小心翼翼地隻給自己派上一些可愛的缺點。
我呢,我一直就認為,并且現在還認為,總的說來,我還是最好的人,我也覺得,一個人的内心不論怎樣純潔,也不會不包藏一點兒可俗的惡習。
我知道人們在社會上把我描繪得太不象我本來的面目了,有時竟把我的面目歪曲得太不成樣子,所以,盡管我對我壞的方面不願有絲毫隐瞞,我亮出真面目還是隻有所得,毫無所失的。
而且,如果要做這種事,就不能不把别的一些人的真面目也揭露出來,因此,這部作品隻能在我和别的許多人死後才可以發表,這就更使我壯起膽來寫我的《忏悔錄》了,我将永遠不會在任何人面前為這部《忏悔錄》而臉紅的。
所以我決計把我的餘暇用來好好地做這件工作,并且開始搜集足以引導或喚醒我的記憶的種種函件和資料,深深惋惜我在此以前撕掉、燒掉、丢掉的那些東西。
這種絕對隐遁的計劃是我平生制訂的最合情理的計劃之一,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我已經在為執行這一計劃進行準備了,可是上天偏偏又給我安排了另一個命運,把我投進一個新的漩渦之中。
蒙莫朗西原是以這個地方為姓的那個名門望族的古老而幽美的世業,後來遭到沒收,就不屬于這個家族了。
它由亨利公爵的妹妹傳到了孔代家族,孔代家族就把蒙莫朗西的名字改為昂吉安。
現在這片公爵采地已經沒有什麼府第,隻剩下一座老碉堡,裡面藏着檔案文件,以接受附庸的朝拜。
但是在蒙莫朗西或昂吉安,有一座私人房屋,是号為&ldquo窮人&rdquo的克魯瓦澤蓋的,其富麗堂皇足與最華貴的府第相媲美,所以很配稱為府第,而且實際上也就被人稱為府第。
這座華屋的那種令人肅然起敬的外觀,它身底下的那片平台,它那在全世界也許都算是獨一無二的景色,它那經高手繪畫過的大廳,它那經著名的勒·諾特爾培植出來的花園&mdash&mdash所有這一切就構成了一個總體,在令人肅然起敬的威嚴之中,還帶有一種說不出的簡樸風味,使人贊賞不絕。
盧森堡公爵元帥當時住在這所房子裡,每年都到他的祖先曾做過主人的這片采地上來兩次,一共度過五六個星期,雖然是以普通居民的身份,但是排場的顯赫并不減他家的舊日豪華。
在我住到蒙莫朗西以後,他第一次來旅行的時候,元帥先生和夫人就派了一個待從來代表他們向我問候,并請我随時到他們家去吃晚飯。
後來他們每來一次,總是不忘記再重複一次同樣的問候和同樣的邀請。
這就使我回想起伯藏瓦爾夫人叫我到下房吃飯的那段故事。
時代不同了,但是我卻依然故我。
我既不願人家叫我到下房去吃飯,也無意跟大人先生同席。
我但願他們讓我保持本色,不捧我,也不作踐我。
我很客氣并且很恭敬地回答盧森堡先生和夫人的好意問候,但是沒有接受他們的邀請。
我既有病在身,行動不便,又賦性羞澀,拙于言詞,一想到要跟宮廷的顯貴周旋,我就發抖,所以我連登府拜謝都不肯去一下,雖然我理解到,我的登府拜謝正是他們所追求的目的,而他們之那樣再三敦請,都甯可說是好奇心切,并不是真正以青睐相加。
然而,友好的表示接踵而來,而且日甚一日。
布弗萊伯爵夫人和元帥夫人過從甚密,她一到蒙莫朗西,就派人打聽我的消息,并且詢問是否可以來看我。
我很有禮貌地回答了,但是沒有松口。
羅倫齊騎士是孔蒂親王王府裡的人,也是盧森堡夫人的座上客,次年(即一七五九年)複活節到這裡旅行的時候,來看了我好幾次,我們算是認識了,他敦促我到府裡去,我照舊不肯。
最後,有一天下午,在我萬想不到的時候,隻見盧森堡元帥先生到了,後面還跟了五六個人。
這樣一來,我就沒有辦法再推脫了;除非是個踞傲不恭和沒有教養的人,否則就不能不去回拜他,并向元帥夫人緻意,因為他曾代表元帥夫人向我緻意,并且極其殷勤懇切。
就這樣,在兇多吉少的朕兆之下,開始了我們之間的往來,這種往來實在是我再也推脫不了的,但是在我接受之前,一直就有一種極其持之有據的預感,使我避之唯恐不速。
我非常怕盧森堡夫人。
我知道她是很親切的,在十年或十二年前,當她還是布弗萊公爵夫人,還在蓓蕾初放、豔色照人的年紀,我就在戲院裡和在杜賓夫人家見過她好幾次。
但是,人家都說她心眼兒壞,在地位這樣高的一個貴婦人方面,這種名聲是叫我發抖的。
可是我剛一見她的面,就為她傾倒了。
我覺得她風韻可人,并且是那麼一種風韻,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最足以感動我的心田。
我原以為會發現她有一種辛辣而滿含譏刺的談吐的。
實際上并非如此,而且要好多了。
盧森堡夫人的談話并不妙語連珠,也不怎麼隽永俏皮,甚至嚴格說來也不是什麼微言奧旨,但卻有一種滋味無窮的細膩,從不驚人,而且永遠令人喜悅。
她的恭維話越是質樸就越能使人心醉,人們簡直可以說那種恭維話都是脫口而出的,并沒有經過思索,是她的内心流露,隻因為她太感情洋溢了。
第一次拜見,我就看得出盡管我樣子笨拙,語言遲鈍,卻并不使她讨厭。
凡是宮廷貴婦,當她們願意的時候,都懂得使你産生這種信心,不管那是真是假;但是并不是所有宮廷貴婦都能和盧森堡夫人一樣,懂得把你這種信心變得那麼甜滋滋的,叫你根本就不再想到要對此有所懷疑。
要不是她的媳婦蒙莫朗西公爵夫人&mdash&mdash一個癫狂的少婦,相當調皮搗蛋,我想,還有點好撩撥人&mdash&mdash想起來要拉攏我,在她婆婆極口誇獎我的時候插進來說些假情假意的話,使我懷疑她們在嘲弄我,那我從第一天起就對盧森堡夫人完全信任了。
我在這兩位貴婦人面前的疑懼心情也許會很難解除掉的,但是元帥先生的那種極端的美意向我證實了她們婆媳兩人的美意也是真實無欺。
以我這樣腼腆的性格,竟憑盧森堡先生的幾句話就立刻相信他願意平等待我,這個速度可算是夠驚人的了;而他呢,也隻憑我的幾句話就立刻相信我是确實願意過獨立不羁的生活,那個速度也許還更為驚人。
他們夫婦倆都深信我确實有理由滿足于我的處境,不願有所變更,所以不管是盧森堡先生或夫人都似乎沒有片刻要過問我的錢囊或财産;雖然我無可懷疑地知道他們倆都對我衷心關切,但他們卻從來沒有提出要為我謀一官半職或表示過要為我鼎力提攜。
隻有一次,盧森堡夫人似乎希望我進法蘭西學士院做院士。
我以宗教不同為理由推辭了;她說這并不是個什麼障礙,即使是障礙的話,她也負責為我排除。
我又回答說,盡管做這樣著名的學術機關的一個成員于我是多麼光榮,不過我既然已經拒絕了特萊桑先生,也可以說我已經拒絕了波蘭國王,不肯進南錫學士院為院士,我就不能再進任何學士院而還能對得起人。
盧森堡夫人沒有堅持,這件事也就擱下不談了。
盧森堡先生是并且也真不愧是國王的私交,與這樣顯赫的、能為我玉成一切的高貴人物相往還,竟還能如此樸實,回想到我剛撇開的那些假充保護人的朋友,老是設法貶低我而不是設法給我幫忙,他們那種不斷的、既殷勤又極讨厭的操心,與這種樸實形成了多麼刺目的對比。
當元帥先生到路易山來看我的時候,我十分尴尬地在我那唯一的一間卧室裡接待他和他的随從,倒不是因為我不得不請他坐在我那些髒碟子和破罐子當中,而是因為我的破爛的地闆往下陷,生怕他的随從人多,把它壓得完全塌了下去。
我倒不為我自己的危險擔憂,卻怕這位仁厚的貴人因謙和待人而遭到危險,所以我趕緊請他出來,盡管天氣還很冷,就把他領到我那座四面通風、又沒有壁爐的碉樓裡去了。
他一到碉樓,我就向他說明我不能不把他領去的原因。
他把這原因又對元帥夫人說了,于是他們兩人都敦促我在修葺房間地闆的時候,搬到府第裡去暫住,或者,如果我願意的話,就住在一所孤立的房子裡,這房子在園林中間,叫&ldquo小府第&rdquo。
這個迷人的住所是值得我們來談一談的。
蒙莫朗西園林不是和舍弗萊特園林那樣修在平地上的,而是起伏不平,間有小丘和凹地,那巧妙的藝術家就利用這些陵谷來使叢林、水流、裝飾和景色千變萬化,把本身相當局限的一片空間,可以說憑藝術和天才的力量擴大了多少倍。
這園林的高處是那片平台和府第,底部形成一個隘口,向一個山谷伸展和擴大,拐彎處是一片大水池。
大水池的四周都是山坡,被幽叢和大樹點綴得非常美麗,隘口寬闊處是一個橙樹園。
在橙樹園與大水池中間就是那個小府第。
這座建築物和周圍那塊地以前是屬于那著名的勒·布倫的,這位大畫師着意用他那修養有素的建築與裝飾的絕妙美感,建築并裝飾了這所房屋。
這個府第後來又經重建,但始終還依照原主的圖樣。
房子很小,很簡單,但很雅緻。
因為它是在谷底,介乎橙園的小塘和那個大水池之間,很容易受潮,就在房子當中穿了一個明廊,上下兩層排柱,使空氣可以在全屋流通,所以雖然地點低濕,還可以保持幹燥。
當你從對面為房子作遠景的那帶高地望這所房子的時候,房子就象是被水環繞着一樣,你簡直以為看見了一個迷人的小島,或者是看見了馬約爾湖内三個波羅美島當中最美麗的IsolaBella。
他們叫我在這所幽靜的建築裡挑選一套房間&mdash&mdash裡面的房間一共有四套,樓下一層還有舞廳、彈子房和廚房。
我就挑了廚房頂上那最小、最簡單的一套,連下面的廚房我也占用了。
這套房間幹淨極了,家具都是白色和藍色的。
我就是在這個深沉恬靜的幽境裡,對着四周的林泉,聽着各種鳥兒的歌聲,聞着橙花的香氣,在悠然神往中寫了《愛彌兒》的第五卷。
這卷書的清新色彩,大部分都是得之于寫書的環境所給我的那種強烈印象。
每天早晨,在太陽上山的時候,我是多麼急于到那條明廊上去呼吸馨香的空氣啊!我在那裡,和我的戴萊絲面對面,吃到了多麼好的牛奶咖啡啊!我那隻貓和那隻狗都陪着我們。
這樣的陪伴夠叫我一輩子都滿足的,絕不會感到一刻的厭煩。
我在那裡真象是住在人間天堂;我生活得跟在天堂一樣純真,品嘗着天堂一樣的幸福。
在
馬爾讓西先生是我的鄉下鄰居,因為他的馬爾讓西地産就靠近蒙莫朗西。
我們本來早就見過面,但是鄰居關系或閱曆上的某種相契之處使得我們更接近起來。
德馬西先生不久之後就死了。
他有能力,有才華,但是有點象是他那篇喜劇的模特兒,在女人面前頗有點自炫,而死後并沒有受到女人們的極端惋惜。
但是我不能漏記這個時期的一個新的通信關系,這個關系對我後來的生活影響太大了,不能把它的開端略而不談。
我說的是拉穆瓦尼翁·德·馬勒賽爾蔔先生,他是稅務法庭首席庭長,當時主管出版事業;他在這方面的領導既溫和又明智,文學界人士都十分滿意。
我在巴黎時一次也沒有去看過他;然而我經常體驗到他審查我的作品處處從寬,非常令人感激;我知道,他曾不止一次很不客氣地對待那些寫文章反對我的人。
這次關于《朱麗》的印行,我對他的盛情又有了新的證據;因為這樣大部頭作品的校樣要交郵局從阿姆斯特丹寄來,耗費是很大的,他有免費寄遞權,所以就答應把校樣先寄給他,然後又用他父親的掌玺大臣關防同樣免費有寄給我。
作品印的時候,他不管我願不願意就叫人另印了一版,版稅歸我,這一版銷完之後才準那一版在法蘭西王國銷行。
因為我的稿本已經賣給雷伊了,這筆收入就等于對雷伊的一種盜竊,所以我不得他明文批示就不肯接受這批專為增加我的收入而印的贈書,結果他很慷慨地批下來了;不但如此,這批贈書一共賣了一百個皮斯托爾,我要跟他均分,他又一點也不肯接受。
為了這一百個皮斯托爾,我卻有過一件很不愉快的事:馬勒賽爾蔔先生事先沒有通知我就把我的作品删節得不成樣子,并且在這壞版本售完之前,一直阻止了好版本的銷售。
我始終把馬勒賽爾蔔先生看作一個正直的人,他的正直是經得起任何考驗的。
凡是我所遇到的事,從來沒有一點使我對他的公正能有片刻的懷疑;但是他的軟弱也和他的忠厚相當,他有時對他所關心的人,由于極力要保全他們卻反而害了他們。
他不但在我的書的巴黎版裡叫人删掉了一百多頁,還在他送給蓬巴杜爾夫人的那一冊好版本裡作了一個可以叫作不忠實的删削。
在我這部作品的某個地方有這樣一句話:一個燒炭人的妻子比一個王爺的情婦還更配受人尊敬些。
這句話是我興之所至,信筆寫出來的,我敢發誓,沒有絲毫影射意味。
然而,我有一個很不謹慎的原則:凡是我寫的文章,隻要我扪心自問在寫出時沒有影射意圖,我就絕不因為别人可能指為影射而絲毫有所删削,所以,我絕不肯删去這一句話,隻是把原來的&ldquo國王&rdquo一詞改為&ldquo王爺&rdquo。
這個修改,在馬勒賽爾蔔先生看來似乎還不夠,他幹脆把全句都删掉了,特意叫人另印了一頁,盡可能整齊地貼在蓬巴杜爾夫人的那一本書裡。
可是她還是知道了這個偷天換日的手法:免不了有些好心人把内情告訴了她。
至于我自己呢,我隻是很久以後,當我開始感到這件事的後果的時候,才知道有這麼回事。
另一位貴婦人的情況也與此相似,而我也毫不知情,甚至我在寫那段文章的時候還不認識她呢,而她卻那麼不聲不響地、咬牙切齒地恨我,其最初的起因不也就在這裡嗎?書出版的時候,我跟她認識了,心裡便非常不安。
我把這事告訴了羅倫齊騎士,騎士笑我多心,保證那位貴婦絲毫沒有感到冒犯,甚至根本沒有注意到。
我也許稍微輕率了點,就信了他的話,并且十分不合時宜地就放心了。
入冬時候,我又受到馬勒賽爾蔔先生的一次盛情的表示,雖然我不認為這番盛情是宜于接受的,心裡還是十分感動。
當時《學者報》有一個缺額,馬爾讓西先生寫信給我,作為他自己的意思,向我建議這個位置。
但是透過他信上的措詞(丙劄,第三三号),我很容易理解到他是有人授意并且指令他這樣做的;而且他自己後來又寫信告訴我(丙劄,第四七号),他是受人之托才對我作此建議的。
這是個閑差使,每月隻要寫兩篇提要,原書會有人送到我這裡來,用不着往巴黎跑,甚至向主管官晉谒緻謝都沒有必要。
通過這個途徑,我就可以廁身于梅朗、克萊羅、德·幾尼諸先生和巴泰勒米神父等第一流文人學士之林了。
前兩人我本來早已認識,後兩人我能認識一下當然也是極好的。
此外,隻要做這樣一點毫不困難、輕而易舉的工作,我就可以有八百法郎的額定薪金。
我在決定前考慮了幾個鐘頭,我可以發誓,我之所以要考慮,隻是因為怕惹馬爾讓西生氣,叫馬勒賽爾蔔先生不高興。
但是,最後我感覺到,這樣我将不能按我的時間去工作了,按期交稿這種約束我受不了,更重要的是,我深信我做不好我要承擔的任務,這兩個理由就戰勝了一切,使我決定謝絕一個我不适于擔任的職位。
我知道,我的全部才華都來自對我要處理的題材的熱愛,隻有對偉大、對真、對美的愛,才能激發我的天才。
大部分要我寫提要的書籍所讨論的問題,乃至那些書籍本身,與我有什麼關系呢?我對要寫的東西既然毫無興趣,我的文筆自然就冷冰冰的,我的神思自然也就遲鈍了。
人家以為我也和所有别的文人一樣,為謀生而寫作,而實際上我是永遠隻曉得憑熱情而寫作的。
《學者報》所需要的當然不是如此。
所以我給馬爾讓西寫了一封謝函,措詞極其委婉,在這封謝函裡我把我的種種理由說得十分詳細,使得他和馬勒賽爾蔔先生都不可能誤會我這一拒絕當中會有任何愠怒或驕傲的因素。
所以他們倆都同意了我的拒絕,絲毫沒有因此而對我白眼相加。
而這件事的秘密一直也就守得非常之緊,社會上一點也沒有聽說過。
這個建議也來得不是時候,因為若幹時以來,我已經在制訂計劃,要完全抛棄文學,特别要完全抛棄作家的職業了。
我最近遭受到的一切,使我恨透了那些文人們,同時我體會到,要幹同樣的行業而不和他們發生關系是不可能的。
我也同樣憎恨那些社交界人士,并且一般說來,我也同樣憎恨我最近所過的那種一半屬于我自己、一半屬于那些與我生活不合拍的社交圈子的混合式的生活。
我那時特别感覺到,而且由于一貫的經驗感覺到,任何地位不平等的交際總是對弱者一方不利的。
我跟與我選定的身份不同的富豪們生活在一起,雖然家裡不需要他們那樣的排場,卻也不得不在許許多多的事情上學他們的做法;種種小費,在他們根本就不算什麼,在我則既無法可省,又不勝負擔。
别人到朋友的别墅裡去住,不論是在餐席上還是在卧房裡都有自己的待僮随身侍候,需要什麼就派侍僮去找什麼。
由于跟主人家的仆役沒有任何直接關系,甚至也見不到他們,所以他給他們賞錢也就隻憑他高興,愛怎樣賞就怎樣賞,愛什麼時候賞就什麼時候賞。
而我呢,單身一人,沒有仆役,隻好事事都靠主人家的仆役,這就得買他們的歡心,免得多吃苦頭。
我既被看作和他們的主人處于平等地位,也就必須把他們當作仆役看待,甚至比别人對他們還要優厚些,因為事實上我比别人更需要他們侍候。
如果這家仆役不多,倒也還罷了;但是,在我去的那些人家,仆役都是很多的,個個都很傲慢,個個都很狡猾,個個都很警覺&mdash&mdash我是說為他們的利益而警覺,那些壞蛋專會那一套,要我不斷地需要使喚他們中間的每一個人。
巴黎女人可謂聰明伶俐,可是對這一點卻毫無正确概念;她們拼命要為我節省開支,結果卻叫我傾家蕩産。
如果我到城裡去吃晚飯,離家稍遠一點,女主人總是不肯讓我派人去雇一輛馬車,一定要人駕車,用自己的車子把我送回來。
她很高興為我省了二十四個蘇的車費,至于我賞給侍仆和車伕的那一個埃居,她就想不到了。
若是一個女人從巴黎寫信給我,寄到退隐廬或蒙莫朗西,為了體惜我該付的那四個蘇的郵資,便專門派一個仆人送來,這仆人步行來,跑得滿頭大汗,我得給他飯吃,還要賞一個埃居,當然,他得這一個埃居一點也不虧心。
若是她建議我跟她到鄉下去住幾天,她心裡總是想:&ldquo對這個窮小子,這總是一種節約,在這期間,夥食總不要他花一個錢的。
&rdquo她就想不到,在這時候,我也就不能工作了;我的家用、我的房租、我的内衣、我的服裝,都還是照樣出錢不誤,刮胡子錢還要多出一份,總之,在她家住花的錢要比在自己家裡多得多。
雖然我賞那些小費隻限于我慣常去住的那幾家人家,可是這種賞錢對我免不了還是負擔奇重的。
我可以保證,我在奧博納烏德托夫人家裡足足花了有二十五個埃居,而實際上我在那裡隻不過住了四五次而已。
而在埃皮奈和舍弗萊特,在我到那裡常跑的那五六年之中,我花了不止一百個皮斯托爾。
象我這樣脾氣的人,什麼也不會自己料理,什麼事都不會取巧,又看不得一個仆役嘀嘀咕咕,在侍候你的時候那副不樂意的樣子,這些小費都是非花不可的。
就是在杜賓夫人家裡,我總算是她家裡的人了,給仆人們也不知道幫過多少忙,可是我受他們的服侍,從來也都是花大錢換來的。
到後來,我不得不完全放棄這些小賞賜,因為我的境遇已經不容許我這樣做了;也就是在這時候,人家更加嚴酷地使我感覺到了跟地位比自己高一等的人來往是多麼不相宜。
如果這種生活是合我口味的,花大錢去買快樂,倒也可以聊以自慰,可是傾家蕩産去買苦吃,這就太難堪了。
我痛感這種生活方式的沉重壓力,所以我就利用當時那一段自由生活的間隙,下決心把這種自由生活永遠繼續下去,完全放棄上層社交界,放棄寫書工作,放棄一切文學活動,終我之身,隐遁在我自覺生而好之的那種狹小而和平的天地裡。
《給達朗貝的信》和《新愛洛伊絲》這兩部書的收入已經使我的經濟狀況稍有起色,而我的财源在前此住退隐廬時已經瀕于枯竭了。
眼前大約還有一千埃居可得。
我寫完《愛洛伊絲》後就正式動手寫的《愛彌兒》已經搞得差不多了,它的收益應該至少可以把上面的數字翻一番。
我計劃把這筆款子存起來,作為一筆小小的終身年金,連同我抄繕的收入,可以維持我的生活,不必再寫作了。
我手頭還有兩部作品。
一部是《政治制度論》,我檢查了一下這部書的寫作情況,發現還需要花好幾年工夫。
我沒有勇氣再往下寫,沒有勇氣等到把它寫完再執行我的決定。
因此,我就把這部作品放棄了,決計把可以獨立的部分抽出來,然後把其餘的都付之一炬;我熱忱地進行着這項工作,同時也并不間斷《愛彌兒》的寫作,不到兩年,我就把《社會契約論》整理好了。
剩下的還有《音樂辭典》。
這是個機動的工作,随時可以做,目的隻在賣幾個錢。
我保留随意把它完成或放棄的自由,就看我别的收入總算起來使這筆收入對于我是必要的還是多餘的。
至于《感性倫理學》,一直停留在提綱階段;我幹脆把它放棄了。
我還有一個最後的計劃,如果我能完全不靠抄寫來生活的話,我就到遠離巴黎的地方去住,因為在巴黎,不速之客絡繹不絕,使得我的日用開支太大,又不讓我有時間去掙錢。
由于我有這樣一個最後的計劃,又由于一般人都說作家丢了筆就會陷入苦悶之中,所以,為着在我的孤獨生活裡防止這種苦悶,我還保留着一項工作,可以用來填補空虛,卻絕對不想在生前付印。
我不知道雷伊怎麼想起來的,他長久以來就催我寫我的回憶錄。
雖然直到那時為止,沒有什麼事實能使這樣一部著作很有興趣,可是我覺得,憑我自問能夠放進去的那種坦率,它是可以變得有意思的;于是我就決定以一種史無前例的真實性把這個回憶錄寫成一部獨一無二的作品,使得人們至少能有一次看到一個人的内心世界。
我老是笑蒙田的那種假天真,他佯裝承認自己的缺點,卻小心翼翼地隻給自己派上一些可愛的缺點。
我呢,我一直就認為,并且現在還認為,總的說來,我還是最好的人,我也覺得,一個人的内心不論怎樣純潔,也不會不包藏一點兒可俗的惡習。
我知道人們在社會上把我描繪得太不象我本來的面目了,有時竟把我的面目歪曲得太不成樣子,所以,盡管我對我壞的方面不願有絲毫隐瞞,我亮出真面目還是隻有所得,毫無所失的。
而且,如果要做這種事,就不能不把别的一些人的真面目也揭露出來,因此,這部作品隻能在我和别的許多人死後才可以發表,這就更使我壯起膽來寫我的《忏悔錄》了,我将永遠不會在任何人面前為這部《忏悔錄》而臉紅的。
所以我決計把我的餘暇用來好好地做這件工作,并且開始搜集足以引導或喚醒我的記憶的種種函件和資料,深深惋惜我在此以前撕掉、燒掉、丢掉的那些東西。
這種絕對隐遁的計劃是我平生制訂的最合情理的計劃之一,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我已經在為執行這一計劃進行準備了,可是上天偏偏又給我安排了另一個命運,把我投進一個新的漩渦之中。
蒙莫朗西原是以這個地方為姓的那個名門望族的古老而幽美的世業,後來遭到沒收,就不屬于這個家族了。
它由亨利公爵的妹妹傳到了孔代家族,孔代家族就把蒙莫朗西的名字改為昂吉安。
現在這片公爵采地已經沒有什麼府第,隻剩下一座老碉堡,裡面藏着檔案文件,以接受附庸的朝拜。
但是在蒙莫朗西或昂吉安,有一座私人房屋,是号為&ldquo窮人&rdquo的克魯瓦澤蓋的,其富麗堂皇足與最華貴的府第相媲美,所以很配稱為府第,而且實際上也就被人稱為府第。
這座華屋的那種令人肅然起敬的外觀,它身底下的那片平台,它那在全世界也許都算是獨一無二的景色,它那經高手繪畫過的大廳,它那經著名的勒·諾特爾培植出來的花園&mdash&mdash所有這一切就構成了一個總體,在令人肅然起敬的威嚴之中,還帶有一種說不出的簡樸風味,使人贊賞不絕。
盧森堡公爵元帥當時住在這所房子裡,每年都到他的祖先曾做過主人的這片采地上來兩次,一共度過五六個星期,雖然是以普通居民的身份,但是排場的顯赫并不減他家的舊日豪華。
在我住到蒙莫朗西以後,他第一次來旅行的時候,元帥先生和夫人就派了一個待從來代表他們向我問候,并請我随時到他們家去吃晚飯。
後來他們每來一次,總是不忘記再重複一次同樣的問候和同樣的邀請。
這就使我回想起伯藏瓦爾夫人叫我到下房吃飯的那段故事。
時代不同了,但是我卻依然故我。
我既不願人家叫我到下房去吃飯,也無意跟大人先生同席。
我但願他們讓我保持本色,不捧我,也不作踐我。
我很客氣并且很恭敬地回答盧森堡先生和夫人的好意問候,但是沒有接受他們的邀請。
我既有病在身,行動不便,又賦性羞澀,拙于言詞,一想到要跟宮廷的顯貴周旋,我就發抖,所以我連登府拜謝都不肯去一下,雖然我理解到,我的登府拜謝正是他們所追求的目的,而他們之那樣再三敦請,都甯可說是好奇心切,并不是真正以青睐相加。
然而,友好的表示接踵而來,而且日甚一日。
布弗萊伯爵夫人和元帥夫人過從甚密,她一到蒙莫朗西,就派人打聽我的消息,并且詢問是否可以來看我。
我很有禮貌地回答了,但是沒有松口。
羅倫齊騎士是孔蒂親王王府裡的人,也是盧森堡夫人的座上客,次年(即一七五九年)複活節到這裡旅行的時候,來看了我好幾次,我們算是認識了,他敦促我到府裡去,我照舊不肯。
最後,有一天下午,在我萬想不到的時候,隻見盧森堡元帥先生到了,後面還跟了五六個人。
這樣一來,我就沒有辦法再推脫了;除非是個踞傲不恭和沒有教養的人,否則就不能不去回拜他,并向元帥夫人緻意,因為他曾代表元帥夫人向我緻意,并且極其殷勤懇切。
就這樣,在兇多吉少的朕兆之下,開始了我們之間的往來,這種往來實在是我再也推脫不了的,但是在我接受之前,一直就有一種極其持之有據的預感,使我避之唯恐不速。
我非常怕盧森堡夫人。
我知道她是很親切的,在十年或十二年前,當她還是布弗萊公爵夫人,還在蓓蕾初放、豔色照人的年紀,我就在戲院裡和在杜賓夫人家見過她好幾次。
但是,人家都說她心眼兒壞,在地位這樣高的一個貴婦人方面,這種名聲是叫我發抖的。
可是我剛一見她的面,就為她傾倒了。
我覺得她風韻可人,并且是那麼一種風韻,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最足以感動我的心田。
我原以為會發現她有一種辛辣而滿含譏刺的談吐的。
實際上并非如此,而且要好多了。
盧森堡夫人的談話并不妙語連珠,也不怎麼隽永俏皮,甚至嚴格說來也不是什麼微言奧旨,但卻有一種滋味無窮的細膩,從不驚人,而且永遠令人喜悅。
她的恭維話越是質樸就越能使人心醉,人們簡直可以說那種恭維話都是脫口而出的,并沒有經過思索,是她的内心流露,隻因為她太感情洋溢了。
第一次拜見,我就看得出盡管我樣子笨拙,語言遲鈍,卻并不使她讨厭。
凡是宮廷貴婦,當她們願意的時候,都懂得使你産生這種信心,不管那是真是假;但是并不是所有宮廷貴婦都能和盧森堡夫人一樣,懂得把你這種信心變得那麼甜滋滋的,叫你根本就不再想到要對此有所懷疑。
要不是她的媳婦蒙莫朗西公爵夫人&mdash&mdash一個癫狂的少婦,相當調皮搗蛋,我想,還有點好撩撥人&mdash&mdash想起來要拉攏我,在她婆婆極口誇獎我的時候插進來說些假情假意的話,使我懷疑她們在嘲弄我,那我從第一天起就對盧森堡夫人完全信任了。
我在這兩位貴婦人面前的疑懼心情也許會很難解除掉的,但是元帥先生的那種極端的美意向我證實了她們婆媳兩人的美意也是真實無欺。
以我這樣腼腆的性格,竟憑盧森堡先生的幾句話就立刻相信他願意平等待我,這個速度可算是夠驚人的了;而他呢,也隻憑我的幾句話就立刻相信我是确實願意過獨立不羁的生活,那個速度也許還更為驚人。
他們夫婦倆都深信我确實有理由滿足于我的處境,不願有所變更,所以不管是盧森堡先生或夫人都似乎沒有片刻要過問我的錢囊或财産;雖然我無可懷疑地知道他們倆都對我衷心關切,但他們卻從來沒有提出要為我謀一官半職或表示過要為我鼎力提攜。
隻有一次,盧森堡夫人似乎希望我進法蘭西學士院做院士。
我以宗教不同為理由推辭了;她說這并不是個什麼障礙,即使是障礙的話,她也負責為我排除。
我又回答說,盡管做這樣著名的學術機關的一個成員于我是多麼光榮,不過我既然已經拒絕了特萊桑先生,也可以說我已經拒絕了波蘭國王,不肯進南錫學士院為院士,我就不能再進任何學士院而還能對得起人。
盧森堡夫人沒有堅持,這件事也就擱下不談了。
盧森堡先生是并且也真不愧是國王的私交,與這樣顯赫的、能為我玉成一切的高貴人物相往還,竟還能如此樸實,回想到我剛撇開的那些假充保護人的朋友,老是設法貶低我而不是設法給我幫忙,他們那種不斷的、既殷勤又極讨厭的操心,與這種樸實形成了多麼刺目的對比。
當元帥先生到路易山來看我的時候,我十分尴尬地在我那唯一的一間卧室裡接待他和他的随從,倒不是因為我不得不請他坐在我那些髒碟子和破罐子當中,而是因為我的破爛的地闆往下陷,生怕他的随從人多,把它壓得完全塌了下去。
我倒不為我自己的危險擔憂,卻怕這位仁厚的貴人因謙和待人而遭到危險,所以我趕緊請他出來,盡管天氣還很冷,就把他領到我那座四面通風、又沒有壁爐的碉樓裡去了。
他一到碉樓,我就向他說明我不能不把他領去的原因。
他把這原因又對元帥夫人說了,于是他們兩人都敦促我在修葺房間地闆的時候,搬到府第裡去暫住,或者,如果我願意的話,就住在一所孤立的房子裡,這房子在園林中間,叫&ldquo小府第&rdquo。
這個迷人的住所是值得我們來談一談的。
蒙莫朗西園林不是和舍弗萊特園林那樣修在平地上的,而是起伏不平,間有小丘和凹地,那巧妙的藝術家就利用這些陵谷來使叢林、水流、裝飾和景色千變萬化,把本身相當局限的一片空間,可以說憑藝術和天才的力量擴大了多少倍。
這園林的高處是那片平台和府第,底部形成一個隘口,向一個山谷伸展和擴大,拐彎處是一片大水池。
大水池的四周都是山坡,被幽叢和大樹點綴得非常美麗,隘口寬闊處是一個橙樹園。
在橙樹園與大水池中間就是那個小府第。
這座建築物和周圍那塊地以前是屬于那著名的勒·布倫的,這位大畫師着意用他那修養有素的建築與裝飾的絕妙美感,建築并裝飾了這所房屋。
這個府第後來又經重建,但始終還依照原主的圖樣。
房子很小,很簡單,但很雅緻。
因為它是在谷底,介乎橙園的小塘和那個大水池之間,很容易受潮,就在房子當中穿了一個明廊,上下兩層排柱,使空氣可以在全屋流通,所以雖然地點低濕,還可以保持幹燥。
當你從對面為房子作遠景的那帶高地望這所房子的時候,房子就象是被水環繞着一樣,你簡直以為看見了一個迷人的小島,或者是看見了馬約爾湖内三個波羅美島當中最美麗的IsolaBella。
他們叫我在這所幽靜的建築裡挑選一套房間&mdash&mdash裡面的房間一共有四套,樓下一層還有舞廳、彈子房和廚房。
我就挑了廚房頂上那最小、最簡單的一套,連下面的廚房我也占用了。
這套房間幹淨極了,家具都是白色和藍色的。
我就是在這個深沉恬靜的幽境裡,對着四周的林泉,聽着各種鳥兒的歌聲,聞着橙花的香氣,在悠然神往中寫了《愛彌兒》的第五卷。
這卷書的清新色彩,大部分都是得之于寫書的環境所給我的那種強烈印象。
每天早晨,在太陽上山的時候,我是多麼急于到那條明廊上去呼吸馨香的空氣啊!我在那裡,和我的戴萊絲面對面,吃到了多麼好的牛奶咖啡啊!我那隻貓和那隻狗都陪着我們。
這樣的陪伴夠叫我一輩子都滿足的,絕不會感到一刻的厭煩。
我在那裡真象是住在人間天堂;我生活得跟在天堂一樣純真,品嘗着天堂一樣的幸福。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