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六章
Hoceratinvotis:modusagrinonitamagnus,
Hortusubiettectovicinusjugisaquaefons,
EtPaulumsylvaesuperhisforet&hellip&hellip
我不能接着說:
Anctiusatque
Dimeliusfecere.
但是,沒關系,我什麼都不要了。
我甚至不要所有權,隻要我能享受就夠了。
我早就說過,而且也體會到,所有者和占有者往往是完全不同的人,即使把丈夫和情夫間的區别撇開不談。
我一生中的短暫的幸福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使我有權利說我不曾虛度此生的那些恬靜的但迅即逝去的時光,就是這時開始的。
寶貴而令人留戀的時光呀!請再為我開始一次你們那可愛的曆程吧;如果可能的話,請在我的回憶裡走得慢一些,雖然實際上你們都是那樣飛快地過去了。
怎樣才能把這段動人而單純的記述按我的意願寫得很長呢?怎樣才能把同樣的事情反複重述,卻不叫讀者和我自己都感到厭煩呢?再說,如果這一切都是具體的事實、行為和言談,我還能夠描寫,還能用某種方式把它們表達出來;但是,如果這既沒有說過,也沒有做過,甚至連想都沒有想過,而隻是感受過和體驗過,連我自己除了這種感覺本身以外,也說不出使我感到幸福的其他原因,又怎麼能夠叙述呢?黎明即起,我感到幸福;散散步,我感到幸福;看見媽媽,我感到幸福;離開她一會兒,我也感到幸福;我在樹林和小丘間遊蕩,我在山谷中徘徊,我讀書,我閑暇無事,我在園子裡幹活兒,我采摘水果,我幫助料理家務&mdash&mdash不論到什麼地方,幸福步步跟随着我;這種幸福并不是存在于任何可以明确指出的事物中,而完全是在我的身上,片刻也不能離開我。
在我一生中的這個可貴的階段所發生的一切,在這個階段我所作、所說和所想的一切,沒有一件是我不記得的。
在這個時期以前和以後的一些事,有時隻是片斷地浮現在我的腦際,即使想起來時,也是參差不齊的和零亂的。
隻有這個時期的事情,我完全記得,當時的情景至今猶曆曆在目。
在年輕時候,我的想象力總是向前展望,現在則隻是追溯往事,以甜蜜的回憶來填補我永遠失去的希望。
我看不出未來有什麼可以誘惑我的地方,隻有回憶過去,能給我帶來樂趣;我現在談到的那個時期的回憶是那樣生動,那樣真實,使我常常感到幸福,盡管我有過不少不幸。
關于這些回憶,我隻舉一個例子,由此可以判斷它們,是多麼真實多麼有力。
我們頭一砍到沙爾麥特去過夜的那天,媽媽是坐轎子去的,我跟在後面步行。
我們走的是一條山路,她的身體又不輕,她怕轎夫們過于勞累,差不多半途上就下了轎,剩下的路程打算步行。
在路上,她看見籬笆裡面有一個藍色的東西,就對我說:&ldquo瞧!長春花還開着呢!&rdquo我從來沒有見過長春花,當時也沒有彎下腰去看它,而我的眼睛又太近視,站着是不能辨認地上的花草的。
對于那棵花,我當時隻是漫不經心地瞥了它一眼,從那以後,差不多三十年過去了,我既沒再遇見這種花,也不曾注意到這種花。
一七六四年,我在克萊希耶和我的朋友貝魯先生一同登上一座小山,山頂上有一個很漂亮的花廳,我的朋友把它叫做&ldquo美景廳&rdquo,确是名副其實。
那時我采集了一點兒植物标本。
我一面往上走,一面不時地朝樹叢裡看看,我突然間高興地叫了一聲:&ldquo啊!長春花!&rdquo事實上,也真是長春花。
貝魯看出我非常激動,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我希望他以後有一天讀了這段文字就能明白。
根據這麼一件小事給我留下的印象,讀者就不難想見那個時期的一切事物給我留下的印象該是多麼深刻的了。
不過,野外的空氣并未能恢複我原有的健康。
我本來就衰弱無力,現在更衰弱了。
我連牛奶都消化不了,隻好停止飲用。
當時正流行着用泉水治病的方法,于是我就試行起泉水療法來,但我運用得很不得當,以緻這種療法不但未能治好我的病,反倒幾乎送了我的命。
我每天早晨一起床,就拿着一個大杯子到泉邊去,我一邊散步一邊喝,一直喝了兩大瓶泉水。
我每頓飯後的酒也完全停止了。
我所喝的水和絕大多數的山水差不多,有些硬,不好消化。
簡單說,不到兩個月我就把一向很健全的胃完全弄壞了,吃什麼也不能消化,我确信再也沒有痊愈的希望了。
與此同時,我又突然得了一種病,不論就病的本身來說,還是就它那一直影響我一生的後果來說,都是很奇特的。
有一天早晨,我覺得自己的身體并不比往日壞,但當我正在移動一個小桌子的時候,突然覺得全身發生了一種幾乎不可理解的震動。
我想最好把這種變化比作血液中起了一陣暴風,它立刻襲擊到我全身。
我的動脈跳動得非常激烈,我不僅感覺到跳動,甚至還聽得到跳動的聲音,特别是頸部動脈的跳動。
此外,兩個耳朵嗡嗡直響,這種嗡嗡聲包括三個甚至四個聲音:粗而低沉的聲音,較為清晰的好象潺潺流水的聲音,尖細的哨音,最後則是我剛才說的那種跳動聲;我不必按我的脈搏或用手摸我的身體,就能毫不困難地數出跳動的次數。
我耳朵裡的這種響聲是那樣厲害,以緻使我失去了以前那種銳敏的聽覺,我雖然沒有完全變成聾子,但是從那以後,我的聽覺遲鈍了。
我的驚慌和恐怖是可以想見的。
我以為自己要死了,就躺到了床上。
醫生也請來了。
我顫抖着向他叙述了我的情況,我說我是治不好了。
我相信醫生也是這樣想的,但是他仍然盡了他的職責。
他向我羅哩羅嗦地說了許多道理,可是我連一句也沒聽懂;接着,他便按照他的高明理論開始在我這&ldquo不值錢的身體上&rdquo采用他的那種醫療法。
這種療法令人難以忍受和感到惡心,而且效果甚微,不久我就厭倦了。
過了幾個星期,我看病情既不見好,也未惡化,就不顧脈搏的跳動和嗡鳴,索性離開了病床,恢複了我日常的生活。
從那以後,也就是說三十年來,這種毛病一分鐘也沒有離開過我。
在這之前,我是一個很能睡覺的人。
有了這種病以後,我就開始失眠,于是我确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
這種想法使我暫時不再為治病的事操心。
既然我的生命不能延長,我便決定要盡量利用我還活在世上的那點時間。
由于大自然的特殊恩施,即是在這種極不幸的情況下,我那得天獨厚的體質居然免除了我在生理上所應受到的痛苦。
我雖然厭惡這些聲音,卻并不為它感到苦惱;而且,除了夜間失眠和經常感到氣短外,這種聲音并未給我的日常生活帶來任何不便;就是我那感覺氣短的毛病,也沒有發展到氣喘的程度,隻是在我要跑路或動作稍微緊張的時候顯得厲害一點而已。
這種本應毀滅我的身體的病症,隻是消滅了我的激情,我每天都為這種病在我的精神上所産生的良好效果而感謝上天。
我可以率直地說,我隻是在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死人以後,才開始活着。
隻是到了這時,我才對我要離開的事物予以應有的重視,開始把我的心思用在一些比較高尚的事情上,就好象我要把早該應盡的、而我至今一直不曾注意到的義務提前完成似的。
我常常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宗教,但我從來沒有完全離開宗教,因此,我沒有怎樣費力就又轉向了宗教。
這個問題,在許多人看來是那樣枯燥無味,而在那些認為宗教可以給人以安慰和希望的人們看來,則是那樣趣味盎然。
在這個問題上,媽媽對我的教導比所有的神學家對我的教導都更有益。
她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對于宗教當然也不例外。
這套看法是由一些極不相同的觀念&mdash&mdash其中有的非常正确,有的非常荒謬&mdash&mdash以及一些與她的性格有關的見解和與她所受的教育有關的偏見組成的。
一般說來,信徒們自己是什麼樣就認為上帝也是什麼樣:善良的人認為上帝是善良的,兇惡的人認為上帝是兇惡的;心中充滿仇恨和憤怒的人,隻看到有地獄,因為他們願意叫所有的人都下地獄,而心地溫和和善良的人就不相信有地獄。
令我感到非常驚異的是,善良的菲内龍在他的《德勒馬克》一書中關于地獄的言論,真好象他相信有地獄似的,但是,我希望他當時是在說謊,因為不管多麼誠實的人,一旦作了主教,有時就不得不說謊。
媽媽對我是不說謊的;她那從來沒有怨恨的心靈不可能把上帝想象成為複仇與憤怒之神。
關于上帝,一般信徒所看到的僅隻是公道和懲罰,她看到的則隻是寬容和仁慈。
她常常說,如果上帝拿我們的行為來判斷我們,那他就太不公道了,因為上帝沒有給我們作一個品德端正的人所應具備的條件,如果他要求我們這樣,那就是向我們要他沒有給過我們的東西。
令人奇怪的是,她雖不相信有地獄,卻相信有煉獄。
這是因為她不知道對惡人的靈魂究竟應當怎麼辦:既不願叫惡人的靈魂下地獄,而在他們沒有轉變以前,又不願把他們和善人的靈魂放在一起。
我們也應該承認:不論是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在另一個世界上,惡人的事總是難辦的。
還有一件怪事。
根據這種主張,關于原罪和贖罪的理論就被推翻了,一股流行的基督教義的基礎也被動搖了,而且起碼可以說,天主教是不能繼續存在了。
但是,媽媽是一個好的天主教徒,更确切地說,她自信是個好的天主教徒,她這種自信無疑是出于至誠的。
她認為人們對聖經的解釋過于教條和呆闆,聖經裡面所說的關于永恒的苦難的話,她認為是帶有侗吓或寓意的性質。
耶稣基督的死,在她看來就是一個真正的上帝之愛的榜樣,它教人們要愛上帝,并且也要彼此相愛。
一句話,她是忠于她所選擇的信仰的,她以十分誠笃的态度承認教會的全部信條;但是,要是一條一條地和她讨論起來,那就會發現她和教會所信仰的完全不同,盡管她始終是服從教會的。
在這個問題上,她所表現出的純樸和真誠比那些學者們的論争更為雄辯有力,甚至有時叫她的聽忏悔師很為難,因為她對自己的聽忏悔師是什麼事也不隐瞞的。
她對他說:&ldquo我是個好天主教徒,我願意永遠做一個好天主教徒。
我要用我的整個心靈接受聖母教會的決定。
我雖不能掌握自己的信仰,但能掌握自己的意志。
我要使我的意志完全服從教會,我願意毫無保留地相信一切。
您還要我怎樣呢?&rdquo 我相信,即使沒有産生過基督教的道德,她也會遵奉它的一些原則,因為她的性格和基督教的道德太吻合了。
凡是教會明确規定的,她都去做;其實即使沒有明确的規定,她也同樣會做。
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她總是喜歡服從的。
如果沒有準許她、甚至規定她開齋,她會守齋一直守下去,這完全是為了伺奉上帝,絲毫不是出于謹慎小心的緣故。
但是所有這些道德原則都是從屬于達維爾先生的原則的,說得更準确些,她看不出其中有任何相抵觸的地方。
她可以坦然地每天和二十個男人睡覺,這樣做既不是出自情欲,也不因此而感到有任何顧忌。
我知道有不少虔誠的女人在這件事上的顧忌并不比她多,但是她和她們之間的不同是;她們是由于情欲的誘惑,而媽媽則是被她那詭辯哲學所欺騙。
在最令人感動的談話中,我甚至敢說,在最富有教誨意義的談話中,她可以平靜地談到這個問題,面部的表情和聲調毫無改變,而且一點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協調的地方。
如果當時有什麼事情打斷了她的談話,随後她會以同樣冷靜的态度接着談,因為她真誠地相信所有這些隻不過是為了維護社會道德而定的,每個通情達理的人都可以根據情況去解釋、奉行或回避,而不會冒亵渎上帝的危險。
在這一點上,我的意見雖然和她顯然不同,我承認我不敢反駁她,因為要反駁,我就得扮演一個不怎麼光彩的角色,一種羞愧之心使我難以啟齒。
我倒是很想建立一項規則叫别人遵守,同時又極力使自己成為例外,不受它的約束。
但是,我不僅知道她的氣質可以防止她濫用她的主張,我還知道她并不是一個容易受騙的女人,如果我自己要求例外,就等于讓她把她所喜歡的一切人都算作例外。
其實,我隻是在談到她的其他不一緻的地方時順便提一下這點:這在她實際行為上并沒有産生過多大影響,而在當時甚至一點影響都沒有。
但是,我曾答應要忠實地叙述一下她的主張,我要遵守我的諾言。
現在我再來談談自己吧。
我發現她的這些處世之道正是我為了使自己心靈擺脫對死亡的恐懼及其後果所需要的,于是我便十分坦然地盡量從這個信賴的源泉中汲取一切。
我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依戀她了,我真想把我的行将結束的生命完全給了她。
由于我對她的加倍的依戀,由于我确信自己在人間的日子已經不長,又由于我對将來的命運處之泰然,結果便出現了一種十分平靜、甚至是十分幸福的情況。
這種局面緩和了使我們陷于恐懼和希望中的一切激情,從而使我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我那為時不久的時光。
給這些日子增添了樂趣的一件事,那就是我在用一切辦法來培養她對田園生活的興趣。
由于我一心要使她愛上她的園子、養禽場、鴿子、母牛,結果我自己也愛上了這一切。
我雖然把整天的時間都花在這些事情上,但并沒有攪亂我的平靜,這比喝牛奶和服用一切藥物更有益于我那可憐的身體,更能使我的身體恢複健康。
收獲葡萄和水果使我們愉快地度過了那一年的其餘時間。
加之又處在善良的人們中間,這使我們對田園生活逐漸産生了濃厚的感情。
我們懷着極端的惋惜心情看着冬天的來臨,回城的時候就好象要被流放似的,而我尤其難過,因為我不認為自己能活到下一個春天,我覺得向沙爾麥特告别就是永别。
在離開的時候,我吻了吻那裡的土地和樹木,盡管已經走得很遠,我還不時地回過頭來。
回城以後,由于我和我的女學生們離開已經很久了,又由于我已失去了城市裡的娛樂和社交的興趣,我就不再出門了,除了媽媽和薩洛蒙先生外,什麼人也沒有見過。
薩洛蒙最近成了我和媽媽的醫生,他是個正直而有才氣的人,有名的笛卡兒派,他對宇宙法則有相當明智的見解;對我說來,聽他那些非常有趣且富有教益的議論比服用他所指定的那些藥劑更為有益。
一切愚蠢和庸俗的談話是我所一向不能忍受的;但聽取有益的與有豐富内容的談話,則始終是我最大的愉快,我對這樣的談話從不拒絕。
同薩洛蒙先生的談話使我感到極大興趣,因為我覺得我們的交談已經涉及到我那擺脫了束縛的心靈行将獲得的高深知識。
我由于對他的好感進而發展到喜歡他所談的課題,于是,我開始尋找一些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他的理論的書籍。
那些能把科學與宗教信仰融合在一起的論著,特别是由奧拉托利會和波爾-洛雅勒修道院出版的著作,對我更為相宜。
我開始閱讀這些書,更确切地說,我是在貪婪地讀它們。
我碰巧弄到了一本拉密神父寫的《科學雜談》,這是介紹科學論著的一種入門讀物。
我反複讀了它上百遍,并且決定拿這本書作為我的學習手冊。
最後,雖然我的身體狀況欠佳,或者說正因為如此,我覺得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把我逐漸引向研究學問的道路上,而且,我雖然每天都認為已經到了生命的末日,但卻更加奮勉地學習起來,就好象要永久活下去似的。
别人都說這樣用功學習對我有害,我卻認為這對我有益,不僅有益于我的心靈,而且有益于我的身體,因為這樣專心讀書的本身對我就是一件樂事,我不再考慮我的那些疾病,痛苦也就因此而減輕了很多。
誠然,這對于我的疾病,實際上不能有所減輕,但是由于我本來沒有劇烈的痛苦,我對身體的衰弱,對失眠,對用思考代替活動,也就習以為常了,最後,我把機能的一步步慢慢衰退看作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到死方休的過程了。
這種想法不僅使我擺脫了對生活瑣事的挂慮,也使我避開了一直到那時被迫服用的讨厭藥品。
薩洛蒙承認他的藥對我沒有什麼用,也就不勉強我繼續嘗那些苦味了,他隻是開一些可服可不服的藥方來安慰可憐的媽媽,以便減輕她的憂郁,這一方面不使病人對病情感到失望,另一方面也可以維持醫生的信譽。
我放棄了嚴格的節食療法,又恢複了喝酒的習慣,在我體力允許的範圍内重新過起健康人的生活。
我樣樣都有節制,但沒有任何禁忌。
我甚至又開始出門了,我去拜訪我的朋友們,特别是我非常喜歡交往的那位孔濟埃先生。
最後,也許是由于我認為努力學習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是件美好的事,也許是由于在我内心深處蘊藏着還能生存下去的希望,死亡的逼近不但沒有削弱我研究學問的興趣,反而似乎更使我興緻勃勃地研究起學問來,我不顧一切地積累知識,以便帶到另一個世界去,好象我相信我所獲得的知識是我當時唯一能夠有的東西。
我對布沙爾的書店發生了好感,一些文人學者經常到他那兒去;不久,由于春天&mdash&mdash我曾以為不能再看到的春天&mdash&mdash已經臨近了,我便在那個書店裡選購了幾本書,以便有幸能回沙爾麥特時,随身帶去。
我得到了這種幸福,我就盡量享受這種幸福。
當我看到草木萌蘖發芽的時候,心中的喜悅真是難以形容。
重新看到春天,對我說來,等于天堂裡的複活。
積雪剛剛開始融化,我們就離開了那所監牢般的住宅,為了聽那夜莺的初啭,我們去沙爾麥特是相當早的。
從那時起,我已不再相信我快要死了,實際上也很怪,我在鄉間時從未真的病倒過。
我在那裡感到過不舒服,但始終不曾纏綿病榻。
當我覺得身體比平時還壞的時候,我就說:&ldquo你們看見我要死的時候,就請把我擡到橡樹的樹蔭下,我保證會複原的。
&rdquo 雖然衰弱,我又恢複了田間的活動,當然我是量力而為的。
我為自己不能獨力從事田園工作而深感苦惱;剛鋤了五六下地,就氣喘籲籲,汗流如雨,支持不住了。
我一彎腰,心跳就加快,血液就猛地沖到頭部,我不得不立即直起身子來。
我隻好做些不太累的活兒,于是,就在許多工作中擔當起照料鴿子的活來,我十分喜愛這種工作,常常一連幹上幾小時,一點兒也不覺得厭煩。
鴿子非常膽小,而且難以馴養,然而,我終于做到使我的鴿子非常信任我,甚至不論我到什麼地方去,它們都跟着我,我願意什麼時候捉它們就能捉住它們。
隻要我一去到園子裡或到院子裡,我的肩上和頭上就會立刻落上兩三隻鴿子。
雖然我很喜歡它們,但這樣的扈從最後卻成了我最大的累贅,我不得不免除了它們對我的這種親昵的習慣。
我一向特别喜愛馴養動物,尤其是馴養一些膽小的野性動物。
我認為把它們馴養得善于聽從人意,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我從來沒有利用它們對我的信任而去捉弄它們,我願意叫它們毫無畏懼地喜愛我。
我在前面說過,我帶來了幾本書,于是就讀起這些書來,但是我的讀書方法很難使我得到益處,而隻能增加我的疲勞。
由于我對事物沒有正确的理解,竟認為要從讀一本書得到好處,必須具有書中所涉及到的一切知識,絲毫沒考慮到就是作者本人也沒有那麼多的知識,他寫那本書所需要的知識也是随時從其它書中吸取來的。
由于我的愚蠢想法,我讀書的時候就得不時地停下來,從這本書跳到那本書,甚至有時我所要讀的書自己看了不到十頁。
就得查遍好幾所圖書館。
我頑固地死抱着這種極端費力的辦法,浪費了無數的時間,腦子裡越來越混亂不堪,幾乎到了什麼也看不下去、什麼也不能領會的程度。
幸而我發覺得尚早,知道自己已經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使我置身在一個漫無邊際的迷宮裡,因此在我還沒有完全迷失在裡面以前就回頭了。
一個人隻要對于學問有真正的愛好,在他開始鑽研的時候首先感覺到的就是各門科學之間的相互聯系,這種聯系使它們互相牽制、互相補充、互相闡明,哪一門也不能獨自存在。
雖然人的智力不能把所有的學問都掌握,而隻能選擇一門,但如果對其他科學一竅不通那他對所研究的那門學問也就往往不會有透徹的了解。
我覺得我的思路是好的和有用的,隻是在方法上需要改變一下。
我首先看的就是百科全書,我把它分成幾個部分加以研究。
不久,我又認為應當采取完全相反的方法:先就每一個門類單獨加以研究,一個一個地分别研究下去,一直研究到使它們彙合到一起的那個點上。
這樣,我又回到一般的綜合方法上來了,但我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有意識這樣做的。
在這方面,我的深思彌補了知識的不足,合乎情理的思考幫助我走上了正确的方
我甚至不要所有權,隻要我能享受就夠了。
我早就說過,而且也體會到,所有者和占有者往往是完全不同的人,即使把丈夫和情夫間的區别撇開不談。
我一生中的短暫的幸福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使我有權利說我不曾虛度此生的那些恬靜的但迅即逝去的時光,就是這時開始的。
寶貴而令人留戀的時光呀!請再為我開始一次你們那可愛的曆程吧;如果可能的話,請在我的回憶裡走得慢一些,雖然實際上你們都是那樣飛快地過去了。
怎樣才能把這段動人而單純的記述按我的意願寫得很長呢?怎樣才能把同樣的事情反複重述,卻不叫讀者和我自己都感到厭煩呢?再說,如果這一切都是具體的事實、行為和言談,我還能夠描寫,還能用某種方式把它們表達出來;但是,如果這既沒有說過,也沒有做過,甚至連想都沒有想過,而隻是感受過和體驗過,連我自己除了這種感覺本身以外,也說不出使我感到幸福的其他原因,又怎麼能夠叙述呢?黎明即起,我感到幸福;散散步,我感到幸福;看見媽媽,我感到幸福;離開她一會兒,我也感到幸福;我在樹林和小丘間遊蕩,我在山谷中徘徊,我讀書,我閑暇無事,我在園子裡幹活兒,我采摘水果,我幫助料理家務&mdash&mdash不論到什麼地方,幸福步步跟随着我;這種幸福并不是存在于任何可以明确指出的事物中,而完全是在我的身上,片刻也不能離開我。
在我一生中的這個可貴的階段所發生的一切,在這個階段我所作、所說和所想的一切,沒有一件是我不記得的。
在這個時期以前和以後的一些事,有時隻是片斷地浮現在我的腦際,即使想起來時,也是參差不齊的和零亂的。
隻有這個時期的事情,我完全記得,當時的情景至今猶曆曆在目。
在年輕時候,我的想象力總是向前展望,現在則隻是追溯往事,以甜蜜的回憶來填補我永遠失去的希望。
我看不出未來有什麼可以誘惑我的地方,隻有回憶過去,能給我帶來樂趣;我現在談到的那個時期的回憶是那樣生動,那樣真實,使我常常感到幸福,盡管我有過不少不幸。
關于這些回憶,我隻舉一個例子,由此可以判斷它們,是多麼真實多麼有力。
我們頭一砍到沙爾麥特去過夜的那天,媽媽是坐轎子去的,我跟在後面步行。
我們走的是一條山路,她的身體又不輕,她怕轎夫們過于勞累,差不多半途上就下了轎,剩下的路程打算步行。
在路上,她看見籬笆裡面有一個藍色的東西,就對我說:&ldquo瞧!長春花還開着呢!&rdquo我從來沒有見過長春花,當時也沒有彎下腰去看它,而我的眼睛又太近視,站着是不能辨認地上的花草的。
對于那棵花,我當時隻是漫不經心地瞥了它一眼,從那以後,差不多三十年過去了,我既沒再遇見這種花,也不曾注意到這種花。
一七六四年,我在克萊希耶和我的朋友貝魯先生一同登上一座小山,山頂上有一個很漂亮的花廳,我的朋友把它叫做&ldquo美景廳&rdquo,确是名副其實。
那時我采集了一點兒植物标本。
我一面往上走,一面不時地朝樹叢裡看看,我突然間高興地叫了一聲:&ldquo啊!長春花!&rdquo事實上,也真是長春花。
貝魯看出我非常激動,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我希望他以後有一天讀了這段文字就能明白。
根據這麼一件小事給我留下的印象,讀者就不難想見那個時期的一切事物給我留下的印象該是多麼深刻的了。
不過,野外的空氣并未能恢複我原有的健康。
我本來就衰弱無力,現在更衰弱了。
我連牛奶都消化不了,隻好停止飲用。
當時正流行着用泉水治病的方法,于是我就試行起泉水療法來,但我運用得很不得當,以緻這種療法不但未能治好我的病,反倒幾乎送了我的命。
我每天早晨一起床,就拿着一個大杯子到泉邊去,我一邊散步一邊喝,一直喝了兩大瓶泉水。
我每頓飯後的酒也完全停止了。
我所喝的水和絕大多數的山水差不多,有些硬,不好消化。
簡單說,不到兩個月我就把一向很健全的胃完全弄壞了,吃什麼也不能消化,我确信再也沒有痊愈的希望了。
與此同時,我又突然得了一種病,不論就病的本身來說,還是就它那一直影響我一生的後果來說,都是很奇特的。
有一天早晨,我覺得自己的身體并不比往日壞,但當我正在移動一個小桌子的時候,突然覺得全身發生了一種幾乎不可理解的震動。
我想最好把這種變化比作血液中起了一陣暴風,它立刻襲擊到我全身。
我的動脈跳動得非常激烈,我不僅感覺到跳動,甚至還聽得到跳動的聲音,特别是頸部動脈的跳動。
此外,兩個耳朵嗡嗡直響,這種嗡嗡聲包括三個甚至四個聲音:粗而低沉的聲音,較為清晰的好象潺潺流水的聲音,尖細的哨音,最後則是我剛才說的那種跳動聲;我不必按我的脈搏或用手摸我的身體,就能毫不困難地數出跳動的次數。
我耳朵裡的這種響聲是那樣厲害,以緻使我失去了以前那種銳敏的聽覺,我雖然沒有完全變成聾子,但是從那以後,我的聽覺遲鈍了。
我的驚慌和恐怖是可以想見的。
我以為自己要死了,就躺到了床上。
醫生也請來了。
我顫抖着向他叙述了我的情況,我說我是治不好了。
我相信醫生也是這樣想的,但是他仍然盡了他的職責。
他向我羅哩羅嗦地說了許多道理,可是我連一句也沒聽懂;接着,他便按照他的高明理論開始在我這&ldquo不值錢的身體上&rdquo采用他的那種醫療法。
這種療法令人難以忍受和感到惡心,而且效果甚微,不久我就厭倦了。
過了幾個星期,我看病情既不見好,也未惡化,就不顧脈搏的跳動和嗡鳴,索性離開了病床,恢複了我日常的生活。
從那以後,也就是說三十年來,這種毛病一分鐘也沒有離開過我。
在這之前,我是一個很能睡覺的人。
有了這種病以後,我就開始失眠,于是我确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
這種想法使我暫時不再為治病的事操心。
既然我的生命不能延長,我便決定要盡量利用我還活在世上的那點時間。
由于大自然的特殊恩施,即是在這種極不幸的情況下,我那得天獨厚的體質居然免除了我在生理上所應受到的痛苦。
我雖然厭惡這些聲音,卻并不為它感到苦惱;而且,除了夜間失眠和經常感到氣短外,這種聲音并未給我的日常生活帶來任何不便;就是我那感覺氣短的毛病,也沒有發展到氣喘的程度,隻是在我要跑路或動作稍微緊張的時候顯得厲害一點而已。
這種本應毀滅我的身體的病症,隻是消滅了我的激情,我每天都為這種病在我的精神上所産生的良好效果而感謝上天。
我可以率直地說,我隻是在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死人以後,才開始活着。
隻是到了這時,我才對我要離開的事物予以應有的重視,開始把我的心思用在一些比較高尚的事情上,就好象我要把早該應盡的、而我至今一直不曾注意到的義務提前完成似的。
我常常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宗教,但我從來沒有完全離開宗教,因此,我沒有怎樣費力就又轉向了宗教。
這個問題,在許多人看來是那樣枯燥無味,而在那些認為宗教可以給人以安慰和希望的人們看來,則是那樣趣味盎然。
在這個問題上,媽媽對我的教導比所有的神學家對我的教導都更有益。
她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對于宗教當然也不例外。
這套看法是由一些極不相同的觀念&mdash&mdash其中有的非常正确,有的非常荒謬&mdash&mdash以及一些與她的性格有關的見解和與她所受的教育有關的偏見組成的。
一般說來,信徒們自己是什麼樣就認為上帝也是什麼樣:善良的人認為上帝是善良的,兇惡的人認為上帝是兇惡的;心中充滿仇恨和憤怒的人,隻看到有地獄,因為他們願意叫所有的人都下地獄,而心地溫和和善良的人就不相信有地獄。
令我感到非常驚異的是,善良的菲内龍在他的《德勒馬克》一書中關于地獄的言論,真好象他相信有地獄似的,但是,我希望他當時是在說謊,因為不管多麼誠實的人,一旦作了主教,有時就不得不說謊。
媽媽對我是不說謊的;她那從來沒有怨恨的心靈不可能把上帝想象成為複仇與憤怒之神。
關于上帝,一般信徒所看到的僅隻是公道和懲罰,她看到的則隻是寬容和仁慈。
她常常說,如果上帝拿我們的行為來判斷我們,那他就太不公道了,因為上帝沒有給我們作一個品德端正的人所應具備的條件,如果他要求我們這樣,那就是向我們要他沒有給過我們的東西。
令人奇怪的是,她雖不相信有地獄,卻相信有煉獄。
這是因為她不知道對惡人的靈魂究竟應當怎麼辦:既不願叫惡人的靈魂下地獄,而在他們沒有轉變以前,又不願把他們和善人的靈魂放在一起。
我們也應該承認:不論是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在另一個世界上,惡人的事總是難辦的。
還有一件怪事。
根據這種主張,關于原罪和贖罪的理論就被推翻了,一股流行的基督教義的基礎也被動搖了,而且起碼可以說,天主教是不能繼續存在了。
但是,媽媽是一個好的天主教徒,更确切地說,她自信是個好的天主教徒,她這種自信無疑是出于至誠的。
她認為人們對聖經的解釋過于教條和呆闆,聖經裡面所說的關于永恒的苦難的話,她認為是帶有侗吓或寓意的性質。
耶稣基督的死,在她看來就是一個真正的上帝之愛的榜樣,它教人們要愛上帝,并且也要彼此相愛。
一句話,她是忠于她所選擇的信仰的,她以十分誠笃的态度承認教會的全部信條;但是,要是一條一條地和她讨論起來,那就會發現她和教會所信仰的完全不同,盡管她始終是服從教會的。
在這個問題上,她所表現出的純樸和真誠比那些學者們的論争更為雄辯有力,甚至有時叫她的聽忏悔師很為難,因為她對自己的聽忏悔師是什麼事也不隐瞞的。
她對他說:&ldquo我是個好天主教徒,我願意永遠做一個好天主教徒。
我要用我的整個心靈接受聖母教會的決定。
我雖不能掌握自己的信仰,但能掌握自己的意志。
我要使我的意志完全服從教會,我願意毫無保留地相信一切。
您還要我怎樣呢?&rdquo 我相信,即使沒有産生過基督教的道德,她也會遵奉它的一些原則,因為她的性格和基督教的道德太吻合了。
凡是教會明确規定的,她都去做;其實即使沒有明确的規定,她也同樣會做。
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她總是喜歡服從的。
如果沒有準許她、甚至規定她開齋,她會守齋一直守下去,這完全是為了伺奉上帝,絲毫不是出于謹慎小心的緣故。
但是所有這些道德原則都是從屬于達維爾先生的原則的,說得更準确些,她看不出其中有任何相抵觸的地方。
她可以坦然地每天和二十個男人睡覺,這樣做既不是出自情欲,也不因此而感到有任何顧忌。
我知道有不少虔誠的女人在這件事上的顧忌并不比她多,但是她和她們之間的不同是;她們是由于情欲的誘惑,而媽媽則是被她那詭辯哲學所欺騙。
在最令人感動的談話中,我甚至敢說,在最富有教誨意義的談話中,她可以平靜地談到這個問題,面部的表情和聲調毫無改變,而且一點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協調的地方。
如果當時有什麼事情打斷了她的談話,随後她會以同樣冷靜的态度接着談,因為她真誠地相信所有這些隻不過是為了維護社會道德而定的,每個通情達理的人都可以根據情況去解釋、奉行或回避,而不會冒亵渎上帝的危險。
在這一點上,我的意見雖然和她顯然不同,我承認我不敢反駁她,因為要反駁,我就得扮演一個不怎麼光彩的角色,一種羞愧之心使我難以啟齒。
我倒是很想建立一項規則叫别人遵守,同時又極力使自己成為例外,不受它的約束。
但是,我不僅知道她的氣質可以防止她濫用她的主張,我還知道她并不是一個容易受騙的女人,如果我自己要求例外,就等于讓她把她所喜歡的一切人都算作例外。
其實,我隻是在談到她的其他不一緻的地方時順便提一下這點:這在她實際行為上并沒有産生過多大影響,而在當時甚至一點影響都沒有。
但是,我曾答應要忠實地叙述一下她的主張,我要遵守我的諾言。
現在我再來談談自己吧。
我發現她的這些處世之道正是我為了使自己心靈擺脫對死亡的恐懼及其後果所需要的,于是我便十分坦然地盡量從這個信賴的源泉中汲取一切。
我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依戀她了,我真想把我的行将結束的生命完全給了她。
由于我對她的加倍的依戀,由于我确信自己在人間的日子已經不長,又由于我對将來的命運處之泰然,結果便出現了一種十分平靜、甚至是十分幸福的情況。
這種局面緩和了使我們陷于恐懼和希望中的一切激情,從而使我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我那為時不久的時光。
給這些日子增添了樂趣的一件事,那就是我在用一切辦法來培養她對田園生活的興趣。
由于我一心要使她愛上她的園子、養禽場、鴿子、母牛,結果我自己也愛上了這一切。
我雖然把整天的時間都花在這些事情上,但并沒有攪亂我的平靜,這比喝牛奶和服用一切藥物更有益于我那可憐的身體,更能使我的身體恢複健康。
收獲葡萄和水果使我們愉快地度過了那一年的其餘時間。
加之又處在善良的人們中間,這使我們對田園生活逐漸産生了濃厚的感情。
我們懷着極端的惋惜心情看着冬天的來臨,回城的時候就好象要被流放似的,而我尤其難過,因為我不認為自己能活到下一個春天,我覺得向沙爾麥特告别就是永别。
在離開的時候,我吻了吻那裡的土地和樹木,盡管已經走得很遠,我還不時地回過頭來。
回城以後,由于我和我的女學生們離開已經很久了,又由于我已失去了城市裡的娛樂和社交的興趣,我就不再出門了,除了媽媽和薩洛蒙先生外,什麼人也沒有見過。
薩洛蒙最近成了我和媽媽的醫生,他是個正直而有才氣的人,有名的笛卡兒派,他對宇宙法則有相當明智的見解;對我說來,聽他那些非常有趣且富有教益的議論比服用他所指定的那些藥劑更為有益。
一切愚蠢和庸俗的談話是我所一向不能忍受的;但聽取有益的與有豐富内容的談話,則始終是我最大的愉快,我對這樣的談話從不拒絕。
同薩洛蒙先生的談話使我感到極大興趣,因為我覺得我們的交談已經涉及到我那擺脫了束縛的心靈行将獲得的高深知識。
我由于對他的好感進而發展到喜歡他所談的課題,于是,我開始尋找一些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他的理論的書籍。
那些能把科學與宗教信仰融合在一起的論著,特别是由奧拉托利會和波爾-洛雅勒修道院出版的著作,對我更為相宜。
我開始閱讀這些書,更确切地說,我是在貪婪地讀它們。
我碰巧弄到了一本拉密神父寫的《科學雜談》,這是介紹科學論著的一種入門讀物。
我反複讀了它上百遍,并且決定拿這本書作為我的學習手冊。
最後,雖然我的身體狀況欠佳,或者說正因為如此,我覺得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把我逐漸引向研究學問的道路上,而且,我雖然每天都認為已經到了生命的末日,但卻更加奮勉地學習起來,就好象要永久活下去似的。
别人都說這樣用功學習對我有害,我卻認為這對我有益,不僅有益于我的心靈,而且有益于我的身體,因為這樣專心讀書的本身對我就是一件樂事,我不再考慮我的那些疾病,痛苦也就因此而減輕了很多。
誠然,這對于我的疾病,實際上不能有所減輕,但是由于我本來沒有劇烈的痛苦,我對身體的衰弱,對失眠,對用思考代替活動,也就習以為常了,最後,我把機能的一步步慢慢衰退看作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到死方休的過程了。
這種想法不僅使我擺脫了對生活瑣事的挂慮,也使我避開了一直到那時被迫服用的讨厭藥品。
薩洛蒙承認他的藥對我沒有什麼用,也就不勉強我繼續嘗那些苦味了,他隻是開一些可服可不服的藥方來安慰可憐的媽媽,以便減輕她的憂郁,這一方面不使病人對病情感到失望,另一方面也可以維持醫生的信譽。
我放棄了嚴格的節食療法,又恢複了喝酒的習慣,在我體力允許的範圍内重新過起健康人的生活。
我樣樣都有節制,但沒有任何禁忌。
我甚至又開始出門了,我去拜訪我的朋友們,特别是我非常喜歡交往的那位孔濟埃先生。
最後,也許是由于我認為努力學習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是件美好的事,也許是由于在我内心深處蘊藏着還能生存下去的希望,死亡的逼近不但沒有削弱我研究學問的興趣,反而似乎更使我興緻勃勃地研究起學問來,我不顧一切地積累知識,以便帶到另一個世界去,好象我相信我所獲得的知識是我當時唯一能夠有的東西。
我對布沙爾的書店發生了好感,一些文人學者經常到他那兒去;不久,由于春天&mdash&mdash我曾以為不能再看到的春天&mdash&mdash已經臨近了,我便在那個書店裡選購了幾本書,以便有幸能回沙爾麥特時,随身帶去。
我得到了這種幸福,我就盡量享受這種幸福。
當我看到草木萌蘖發芽的時候,心中的喜悅真是難以形容。
重新看到春天,對我說來,等于天堂裡的複活。
積雪剛剛開始融化,我們就離開了那所監牢般的住宅,為了聽那夜莺的初啭,我們去沙爾麥特是相當早的。
從那時起,我已不再相信我快要死了,實際上也很怪,我在鄉間時從未真的病倒過。
我在那裡感到過不舒服,但始終不曾纏綿病榻。
當我覺得身體比平時還壞的時候,我就說:&ldquo你們看見我要死的時候,就請把我擡到橡樹的樹蔭下,我保證會複原的。
&rdquo 雖然衰弱,我又恢複了田間的活動,當然我是量力而為的。
我為自己不能獨力從事田園工作而深感苦惱;剛鋤了五六下地,就氣喘籲籲,汗流如雨,支持不住了。
我一彎腰,心跳就加快,血液就猛地沖到頭部,我不得不立即直起身子來。
我隻好做些不太累的活兒,于是,就在許多工作中擔當起照料鴿子的活來,我十分喜愛這種工作,常常一連幹上幾小時,一點兒也不覺得厭煩。
鴿子非常膽小,而且難以馴養,然而,我終于做到使我的鴿子非常信任我,甚至不論我到什麼地方去,它們都跟着我,我願意什麼時候捉它們就能捉住它們。
隻要我一去到園子裡或到院子裡,我的肩上和頭上就會立刻落上兩三隻鴿子。
雖然我很喜歡它們,但這樣的扈從最後卻成了我最大的累贅,我不得不免除了它們對我的這種親昵的習慣。
我一向特别喜愛馴養動物,尤其是馴養一些膽小的野性動物。
我認為把它們馴養得善于聽從人意,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我從來沒有利用它們對我的信任而去捉弄它們,我願意叫它們毫無畏懼地喜愛我。
我在前面說過,我帶來了幾本書,于是就讀起這些書來,但是我的讀書方法很難使我得到益處,而隻能增加我的疲勞。
由于我對事物沒有正确的理解,竟認為要從讀一本書得到好處,必須具有書中所涉及到的一切知識,絲毫沒考慮到就是作者本人也沒有那麼多的知識,他寫那本書所需要的知識也是随時從其它書中吸取來的。
由于我的愚蠢想法,我讀書的時候就得不時地停下來,從這本書跳到那本書,甚至有時我所要讀的書自己看了不到十頁。
就得查遍好幾所圖書館。
我頑固地死抱着這種極端費力的辦法,浪費了無數的時間,腦子裡越來越混亂不堪,幾乎到了什麼也看不下去、什麼也不能領會的程度。
幸而我發覺得尚早,知道自己已經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使我置身在一個漫無邊際的迷宮裡,因此在我還沒有完全迷失在裡面以前就回頭了。
一個人隻要對于學問有真正的愛好,在他開始鑽研的時候首先感覺到的就是各門科學之間的相互聯系,這種聯系使它們互相牽制、互相補充、互相闡明,哪一門也不能獨自存在。
雖然人的智力不能把所有的學問都掌握,而隻能選擇一門,但如果對其他科學一竅不通那他對所研究的那門學問也就往往不會有透徹的了解。
我覺得我的思路是好的和有用的,隻是在方法上需要改變一下。
我首先看的就是百科全書,我把它分成幾個部分加以研究。
不久,我又認為應當采取完全相反的方法:先就每一個門類單獨加以研究,一個一個地分别研究下去,一直研究到使它們彙合到一起的那個點上。
這樣,我又回到一般的綜合方法上來了,但我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有意識這樣做的。
在這方面,我的深思彌補了知識的不足,合乎情理的思考幫助我走上了正确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