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看着眼熟得奇怪。

     “用精選的真人臼齒做的。

    ”他告訴我。

     “真的!”我仔細看看,“這倒是個很妙的主意。

    ” “不錯。

    ”他把襯衣袖口縮回到上衣下面去,“不錯,蓋茨比在女人方面非常規矩。

    朋友的太太他連看也不看。

    ” 這個受到本能的信賴的對象又回到桌邊坐蔔的時候,沃爾大山姆先生一口把他的咖啡喝掉,然後站起身來。

     “我中飯吃得很高興,”他說,“現在我要扔下你們兩個年輕人走了,免得你們嫌我不知趣。

    ” “别忙,邁爾。

    ”蓋茨比說,一點也不熱情。

    沃爾大山姆光生像祝福似地舉起了手。

     “你們很有禮貌,不過我是老一輩的人了,”他嚴肅地說,“你們在這裡坐坐,談談體育,談談你們的年輕女人,談談你們的……”他又把手一揮,以代替一個幻想的名詞,“至于我哩,我已經五十歲了,我也就不再打攪你們了。

    ” 他跟我們握握手,掉轉身去,他那憂傷的鼻子又在顫動。

    我不知是否我說了什麼話得罪了他。

     “他有時會變得很傷感,”蓋茨比解釋道,“今天又是他傷感的日子。

    他在紐約是個人物——百老彙的地頭蛇。

    ” “他到底是什麼人?是演員嗎?” “不是。

     “牙科醫生?” “邁爾-沃爾夫山姆?不是,他是個賭棍。

    ”蓋茨比猶疑了一下,然後若無其事地補充道,“他就是一九一九年那年非法操縱世界棒球聯賽的那個人。

    ” “非法操縱縱世界棒球聯賽?”我重複一遍。

     居然有這種事,我聽了發愣。

    我當然記得世界棒球聯賽在一九一九年被人非法操縱,可是即使我想到過這種事,我也會以為那隻不過是一件發生了的事情,是一連串必然事件的後果。

    我從來沒料到一個人可以愚弄五千萬人,就像一個撬開保險箱的賊那樣專心緻志。

     “他怎麼會幹那個的?”我過了一分鐘才問道。

     “他隻不過是看中了機會,” “他怎麼沒坐牢呢?” “他們逮不住他,老兄。

    他是個非常精明的人。

    ” 我搶着付了賬。

    服務員把找的錢送來時,我看到了湯姆-布坎農在擁擠的餐廳的那一邊。

     “跟我來一下,”我說,“我得同一個人打個招呼。

    ” 湯姆一看見我們就跳了起來,朝我們的方向邁了五六步。

     “你這一陣去哪兒了?”他急切地問道,“黛西氣死了,因為你不打電話來。

    ” “這位是蓋茨比先生,布坎農先生。

    ” 他們随便握了握手,蓋茨比臉上忽然流露出一種不自然的、不常見的窘迫表情。

     “你近來到底怎麼樣?”湯姆問我,“你怎麼會跑這麼遠到這兒來吃飯?” “我是和蓋茨比先生一道來吃午飯的。

    ” 我轉身去看蓋茨比先生,但他已經不在那兒了。

     一九一七年十月裡有一天—— (那天下午喬丹-貝克說,當時她挺直地坐在廣場飯店茶室裡一張挺直的椅子上。

    )—— 我正在從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走去,一半走在人行道上,一半走在草坪上。

    我更喜歡走草坪,因為我穿了一雙英國鞋,鞋底有會在軟綿綿的地面留下印痕的橡皮疙瘩。

    我還穿了一條新的能随風微微揚起的方格呢裙子,每當裙子随風揚起來,所有人家門前的紅、白、藍三色旗就都挺得筆直,并且發出“啧——啧——啧——啧”的聲音,好像很不以為然似的。

     幾面最大的旗子和幾片最人的草坪都是屬于黛西-費伊家的。

    她剛剛十八歲,比我大兩歲,是路易斯維爾所有小姐中最出風頭的一個。

    她穿的是白衣服,開的是一輛白色小跑車,她家電話一天到晚響個不停,泰勒營那些興奮的青年軍官一個個都要求那天晚上獨占她的全部時間。

    “至少,給一個鐘頭吧!” 那天早上我從她家門口對面路過時,她的白色跑車停在路邊,她跟一位我以前從未見過的中尉同坐在車上。

    他們倆彼此全神貫注,一直到我走到五步之内她才看見我。

     “哈羅,喬丹,”她出其不意地喊道,“請你過來。

    ” 她要跟我說話,我覺得很光彩,因為在所有年紀比我大的女孩當中,我最崇拜的就是她。

    她問我是否到紅十字會去做繃帶。

    我說是的。

    那麼,可否請我告訴他們說這天她不能來了?黛西說話的時候,那位軍官盯住她看,每一個姑娘都巴望人家有時會用這種神态來看自己。

    因為我覺得那非常浪漫,所以我後來一直記得這個情節。

    他的名字叫傑伊-蓋茨比,從那以後一隔四年多,我一直沒再見過他——就連我在長島遇到他以後,我也不知道原來就是同一個人。

     那是一九一七年。

    到了第二年,我自己也有了幾個男朋友,同時我開始參加比賽,因此我就不常見到黛西。

    她來往的是一幫比我年紀稍大一點的朋友——如果她還跟任何人來往的話。

    關于她的荒唐謠言到處傳播——說什麼有一個冬天夜晚她母親發現她在收擡行裝,準備到紐約去跟一個正要到海外去的軍人告别。

    家裡人有效地阻止了她,可是事後她有好幾個星期不跟家裡人講話。

    從那以後她就不再跟軍人一起玩了,隻跟城裡幾個根本不能參軍的平腳近視的青年人來往。

     等到第二年秋天,她又活躍起來,和以前一樣活躍。

    停戰以後她參加了一次初進社交界的舞會,據說二月裡她跟新奧爾良市來的一個人訂了婚。

    六月裡她就跟芝加哥的湯姆-布坎農結了婚,婚禮之隆重豪華是路易斯維爾前所未聞的。

    他和一百位客人乘了四節包車一同南來,在莫爾巴赫飯店租了整個一層樓,在婚禮的前一天他送了她一串估計值三十五萬美元的珍珠。

     我是伴娘之一。

    在舉行婚禮前夕送别新娘的宴會之前半個小時,我走進她的屋子,發現她躺在床上,穿着繡花的衣裳,像那個六月的夜晚一樣地美,像猴子一樣喝得爛醉。

    她一手拿着一瓶白葡萄酒,一手捏着一封信。

     “恭……喜我,”她含混不清地咕哝着說,“從來沒喝過酒,啊,今天喝得可真痛快。

    ” “怎麼回事,黛西?” 我吓壞了。

    真的,我從來沒見過一個女孩子醉成這副模樣。

     “喏,心肝寶貝。

    ”她在拿到床上的字紙簍裡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