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四章 結局

關燈
黎明時分,如果有位了望員能從幾百公尺的高空俯覽一下這片海域,便能發現這種景象:樣闆島裂成三大塊,每塊大約有二、三公傾;另外還有十二塊左右較小的碎塊漂浮在海面,相互間的距離大約為十錨。

     天光初露時,飓風逐漸減弱。

    飓風中心以大風暴特有的速度,向東移動了30來英裡。

    然而大海,曾經被攪得天翻地覆,現在仍舊波濤洶湧。

    那些大大小小的漂浮殘存物滾動着,搖晃着,好似怒海上的船舶一樣。

     樣闆島損壞最嚴重的部分是承載億萬城的基礎。

    在建築物的重壓下,它已經完全陷沒了。

    兩區各大街道上那些高層建築、那些重要府邸都已蕩然無存!左舷區與右舷區的人這下算是完全徹底地分開了,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會出現這般場面! 遇難人是不是很多?……即使居民們及時地到抗裂程度較高的郊外避險,也放心不下。

     好啦!科弗利、坦克登兩家這般罪惡地争強鬥狠,結果造成這種惡果,他們該滿意啦?……無論是誰,再也不能排擠對方獨攬大權了!……億萬城沉沒了,這可是他們花巨資買的!……但是不用對他們的命運擔心!他們在美國與歐洲的銀行裡還有着好幾百萬,足以維持他們晚年的日常花消了! 面積最大的那塊碎島體包括天文台與前炮台之間的郊區。

    它的面積大約為3公頃。

    上面擁擠的遇難人(應該這種稱呼他們嗎?)竟達3千人。

     另外兩塊碎島體,稍小一點,上面還保留着左舷港附近的一些船隻,港口還有幾家食品供應商店,一個淡水池。

    至于發電廠、機器房與鍋爐房,都已經消失在鍋爐爆炸之中。

    第二塊島體漂泊殘骸上,有2千多人避難。

    如果左舷港的船隻沒有受損,他們便可能與第一塊漂泊殘骸上的人取得聯系。

     至于右舷港,衆人仍舊記憶猶新:大約在半夜3點便被猛烈地撕裂出來。

    它肯定已經沉下去了,因為望穿雙眼,也看不到它的蹤影。

     與前兩塊漂泊殘骸一道,第三塊漂泊物大約有四、五公頃的面積。

    它包括後炮台四周的田野。

    這上面聚集着大約4千遇難人。

     末了,那12小塊漂泊殘骸每塊約有幾百平方公尺,成為剩下災民的避難處。

     這就是“太平洋明珠”的剩餘物。

     預計這次災難中遇害人可能有好幾百,這個估計還是合适的。

    感謝上蒼,樣闆島沒有整個被太平洋吞沒! 但是,他們距離大陸太遠,憑這些殘骸又怎麼能夠到達太平洋沿岸呢?……這些遇難人是否命中注定要餓死?……在這史無前例的海難名單中,是否會有個把見證人幸存下來?…… 不,不應該絕望。

    這些漂浮的島體碎塊承載着一些意志堅定的男人,他們将盡力做好能做的一切,以求自救。

    在有前炮台的那塊漂浮物上,聚集着西姆考耶艦長、馬雷卡裡國王、天文台的專家、斯圖爾特上校、他的一些下屬、億萬城的幾位顯貴、神職人員。

    總之是一批精英。

     上面還有科弗利與坦克登兩家的家人。

    他們承受着本該由家長承擔的可怕責任。

    與此同時,最親愛的人也給他們帶來的打擊,因為沃爾特與蒂小姐失蹤了!……他們是否會在别的漂浮島體上呢?……還有希望再見到他們嗎? “四重奏”與他們珍愛的樂器毫發未損。

    用一句俗話來形容,“死神才能将他們分開!”弗拉斯科蘭冷靜地審視着這種局勢,并沒有完全失望。

    伊韋爾奈已經習慣從特别的角度來考慮事務。

    面對這場災難,他叫喊說: “不可能想象出還有比這更宏偉的結局了!” 至于塞巴斯蒂安·佐爾諾,他已經不能自主。

    他雖說曾經扮演了卓越先知的角色,能像耶利米預言到錫永的災難一樣,預言到樣闆島的不幸。

    但是這些并不能令他為之感到寬慰。

    又冷又餓的他,已經患了感冒。

    他咳得厲害,一聲接一聲沒有停歇。

    而那無可救藥的潘西納卻對他說: “你是對的,佐爾諾老兄。

    從合聲角度上講,禁止連用兩個五度音 ①!” 但凡大提琴手還有丁點力氣,肯定要扼死“殿下”。

     卡裡斯特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