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三章 潘西納論局勢

關燈
由于鍋爐爆炸,左舷港的機器現在不能運轉了,右舷港的機器還完好無損。

    事實上,樣闆島好似失去了牽引機頭。

    由于僅剩下右舷的推進器,它除了仍舊原地打轉外,再也無法前行了。

     這次事故使局面變得更為嚴峻。

    事實上,當樣闆島的兩台推進器可以同時運轉時,要想結束這種局面并不難,隻需坦克登與科弗利雙方統一認識即可。

    發動機恢複正常工作,朝一個方向使力。

    屆時,機器島便可以駛回馬德蘭灣,最多不過耽擱幾天時間。

     現在,這麼做卻不行了。

    即使能達成協議,也無法再繼續航行了。

    西姆考耶艦長缺乏必要的推動力,無法離開這片遼闊的海域。

     如果樣闆島在這一周之内沒有移動過,如果所期盼的輪船能夠與樣闆島會合,那麼它還有返回北半球的可能性…… 不行了!那天,通過觀察天空才發現:樣闆島在不停旋轉的時候,已經向南漂移。

    它從南緯12度一直漂到了17度。

     事實上,在新赫布裡底群島與斐濟群島之間,由于兩個群島靠得較近,故而存在幾股流向東南的海流。

    如果機器統一協調地運轉,樣闆島可以毫無費力地逆流而上。

    但是,自從它開始原地旋轉起來後,便毫無阻礙地被沖向南回歸線去。

     了解情況後,西姆考耶艦長坦率地将事态的嚴重性告訴了這些勇敢的人,也就是我們稱之為中立派的人。

    下面就是他對這些人的講話。

     “我們已經向南漂泊了五度。

    或者說,當船上的機器出故障時,水手可以做好些事,但是我們在樣闆島上則束手無策。

    我們的島上沒有配帆,不能利用風力。

    海流主宰着我們的命運。

    我們将被漂到何方?不知道。

    至于說馬德蘭灣駛出的輪船,它們在約定的地方也找不到我們。

    而我們正以每小時8到10英裡的速度漂向太平洋的那片少有船隻通過的海域!” 這麼幾句話,埃塞爾·西姆考耶便講明了這無法改變的現實。

    機器島好似一塊巨大的漂泊物,任由海流帶着。

    海流向北時,它便向北漂。

    海流向南時,它順流向南。

    可能會一直漂到南極。

    而那時…… 這種局面很快在居民中傳開了,傳遍了億萬城,也傳遍兩港區。

    人人都清楚地感覺到巨大的危險。

    由于這種情況,事情也就變得非常有人情味了。

    由于擔心出現新的災難,大家的情緒稍有些安定。

    大家再也不想在這場手足相殘的争鬥中動武了。

    如果仇恨延續下去,它至少會引發劇烈的武鬥。

    漸漸地,兩邊的人均開始回撤;撤回到自己的區域,撤回到自己大道去,撤回到自己的住所。

    詹姆·坦克登與奈特·科弗利放棄了在前台的争吵。

    于是,在兩位島執政官的共同提議下,名流議事會做出了唯一明智的決定:鑒于當前的形勢,委員會将所有權力交給了西姆考耶艦長。

    從今後,他是唯一的首長,拯救樣闆島的任務就交給了他。

     埃塞爾·西姆考耶臨危受命,毫不猶豫。

    他依靠朋友,以及下屬對他個人的忠誠。

    但是在這座龐大的水上機器島上,他能有何作為呢?樣闆島面積達27平方公裡,自從失去兩個推進器同時運轉後,已經無法駕駛了。

     既然類似事故已經令樣闆島無所作為、隻能任憑風浪的擺布了。

    為什麼還不能說樣闆島——當時一直被視為水上建築史的傑作——已經被判了死刑呢?…… 這次事故并非是自然力所緻。

    “太平洋明珠”自從建造問世後,總能成功地戰勝自然界的狂風暴雨。

    它是人為的過失造成的。

    其因素有内部的沖突,億萬富豪的争權奪利,冥頑不化的執拗,以及一南一北方向相背地生拉活拽。

    這些愚不可及的行為造成了左舷港鍋爐的爆炸。

     但是指責有什麼用呢?眼下應該着手的是首先了解左舷港的損失情況。

    西姆考耶艦長招集下屬軍官與工程師們開會。

    馬雷卡裡國王也參加進來。

    這位帝王哲學家驚訝地發現,人類的狂熱竟會造成如此的災難! 專門指定的委員會來到廢墟旁,那兒曾經矗立着發電廠廠房和機房。

    蒸汽發電機因為燃燒過度發生爆炸,從而摧毀了一切,而且還造成兩名機械師、六名司爐工的死亡。

    破壞不能說不徹底,就連發電廠也不能幸免。

    要知道該廠負責向半個樣闆島提供電力。

    幸運的是,右舷區的發電機還能運轉。

    潘西納卻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