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二章 左、右舷的決裂

關燈
權!我隻想在樣闆島上做一名普通的天文學家,再無其他什麼奢求。

    ” 面對這麼堅定的答複,誰還能堅請呢?代表團隻好告退。

     在選舉前的最後幾天裡,衆人的情緒波動愈加激烈。

    和睦共處是不可能了。

    詹姆·坦克登與奈特·科弗利的支持者們盡量回避在同一條大道上碰面。

    兩區的人再也不互相往來。

    左舷區的人也好,右舷區的人也好,都不願再跨越第1大道。

    億萬城現在形成了兩個敵對陣營。

    在兩邊來回穿梭奔忙的隻剩一個人,這人辛辛苦苦、疲于奔命,鬧得精疲力竭,流盡了血汗。

    他時而左邊,時而右邊,好話說盡,力氣用竭。

    他就是絕望之極的卡裡斯特斯·門巴爾。

    他似失去方向的船一樣,每天有三、四次倒在娛樂城的大廳裡。

    “四重奏”也隻好用那徒勞無益的話來安慰他。

     至于說西姆考耶艦長,他僅限于擔負起授權于他的職責。

    他按照預先的航線指揮着機器島。

    他厭惡政治,無論誰作島執政官,他都服從!他的下屬與斯圖爾特的軍官們一樣,對于那種搞得大家越來越糊塗的問題,均表現出冷漠态度。

     在樣闆島上,根本就不用擔心發生什麼軍事政變。

     名流議事會會議一直在市政大廳内招開,然而除了争吵就是争吵,甚至還出現了人身攻擊。

    警察們被迫采取謹慎措施,因為市政府大樓前從早到晚一直都是人頭躜擁,聲音喧嚣。

     另一方面說,傳來了令人惋惜的消息;沃爾特·坦克登在科弗利的府邸前被拒入内。

    兩位未婚戀人被禁止往來。

    新赫布裡底島的土著人發動的攻擊沖斷了盛大的婚禮,誰又敢保證它能再次舉行呢?…… 3月15日終于到來。

    選舉即刻在市政府大樓的大廳内進行。

    亂哄哄的人群擁擠在廣場,就似羅馬人聚集在基爾爾奈王宮前一樣。

    以往,羅馬人這樣做,是為了選出一位教皇坐上聖·皮埃爾的寶座。

     這次最高評議會将會出現什麼結果呢?民意測驗時雙方的得票數始終一緻。

    如果右舷區的人永遠忠于奈特·科弗利,而左舷區的人一直支持詹姆·坦克登,會産生什麼結局呢?…… 重要時刻終于到來了。

    在1點鐘到3點鐘之間,樣闆島這片土地上,正常生活似乎靜止了。

    五、六千人都湧動在市政府大樓的窗戶下,期盼着名流議事會的選舉結果。

    有電話直接連通兩城區與兩港口。

    結果一出來,便立即電話通知。

     1點35分,舉行了第一次投票。

     兩名候選人得票數相同。

     一小時後,進行了第二輪選舉。

     與第一次的得票數沒有變化。

     3點35分,進行了第三輪也是最後一輪的選舉。

     這次,二人的名字下仍舊隻寫有半數的票,就連多一票都沒有。

     會議這時散了,也隻能這樣。

    如果會議繼續開下去,這些委員們便會惱怒得動起手來。

    他們走過廣場往回返,一些人去了坦克登的公館,另一些人回到科弗利的府邸。

    而守候在外的人群則用最傷人的話咒罵他們。

     然而,必須擺脫這種窘境,再也不能拖延下去,那怕幾個小時也不行。

    這将極大地危及樣闆島的利益。

     “在我們之間,”當潘西納與他的夥伴們從總管那兒獲悉三輪選舉的結果時,便開口說,“我似乎覺得用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 “什麼辦法?……”卡裡斯特斯·門巴爾忙問,他擡起手臂,絕望地伸向天空,“有什麼辦法啊?……” “就是将樣闆島從中剖開成兩半……像切糕點一樣。

    兩派選出自己的執政官,在他們各自的領導下,各行各的船……” “将我們島割為兩半!……”總管叫了起來,好像潘西納建議切去他的肢體似的。

     “用一把絕情鋸,一把錘與一把活動扳手,”“殿下”補充說,“隻要旋松螺栓,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這樣,以後太平洋海面上漂浮着的便是兩個巨島,而不是一個了!” 這個潘西納從來就沒正經過,那怕是形勢已經嚴重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無論他怎樣說,盡管他的看法沒被采納(僅僅是具體沒這樣做),即使沒用錘子,沒用活動闆手,雖說沒有以第1大道為中軸,從前炮台割起直至後炮台止,實行分島手術,但是在意識中,樣闆島已經被分割成二部分了。

     左舷區與右舷區的居民形同陌路,中間好似隔着數百公裡的大海。

    事實上,30名顯貴們由于無法達成一緻意見,決心實行分區選舉。

    一方任命詹姆·坦克登為本區的島執政官,按照自己的意志來統治這個地區。

    奈特·科弗利在另一方得到島執政官的任命,他可以随心所欲地發号施令。

    各自有各自完整的一套;港口、船隻、軍官、水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