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九章 宣戰理由
關燈
小
中
大
說,“也别相信斐濟島的内陸人。
” 潘西納僅僅是聳聳肩,對于那些所謂的吃人肉的人,他已經聽厭了。
因為那些吃人肉的人,即使在盛宴之日,也不再“吃人肉”了。
至于說領航員,他非常了解雷瓦灣與雷瓦河。
這條主要的河流又叫作瓦伊—勒武河。
在這條河流上,潮流可以朔河而上,深達45公裡處。
小艇也可深入到80公裡處。
雷瓦河入口處的河面寬度超過了600公尺。
沙石的河床之上河水緩流,左岸低緩,右岸陡峭。
岸邊的香蕉樹、椰子樹映入眼簾,形成一片濃密的蒼翠綠茵。
根據太平洋地區普遍流行的重音方式,該河也叫作雷瓦—雷瓦河。
正如伊韋爾奈指出的那樣,這純屬孩子學語時的模仿,諸如父親叫爸爸、母親叫媽媽、狗兒叫嘟嘟、馬兒叫達達、糖果叫邦邦等等。
事實上,這些土著人還沒有走出兒童時代。
雷瓦河事實上由瓦伊—勒武河(大河的意思)與瓦伊—馬努組成。
其主要的入河口被稱作瓦伊尼基。
轉過三角洲後,電氣艇來到花團錦簇的肯巴村。
為了充分利用漲潮,小艇不僅沒在那兒停,也沒有乃塔西裡村停。
此外,該村在這個時候剛剛被宣布為“塔布”禁區,村裡的住房、樹木、居民、甚至是臨岸的河水全都被視為禁物。
土著人嚴禁任何人在此上岸。
與遵守風俗習慣相比,遵守“塔布”當然要嚴格些。
塞巴斯蒂安·佐爾諾對此有些了解,大家也予以尊重。
當遊客順着乃塔西裡村沿岸而行的時候,領航員請他們看那顆高大的塔瓦拉樹,那顆長在河岸邊尖角地帶的大樹。
“這顆樹有什麼特别的地方?……”弗拉斯科蘭問。
“沒有,但是從樹根到分杈的地方,樹皮上有好些刀痕。
這些刀痕表示着被吃人肉的數目。
這兒是烹人肉和吃人肉的地方“這與面包師在擀面棍上刻畫刀痕多麼相似啊 ①!”潘西納聳聳肩,仍并不相信。
然而他錯了。
斐濟諸島曾經是一片盛行吃人肉的土地。
應該堅持指出,這種習俗還沒有完全絕迹。
在内陸腹地的一些部落裡,這種吃人的嗜好還将保留好長時間。
據斐濟人說,人肉的味道好吃極了,遠非牛肉可比!應該相 ①面包商記賒欠面包的方法。
信領航員的話,曾經有個叫拉昂德雷呂杜的酋長,他讓人在他的領地裡堆起石頭。
當他死的時候,石頭的數量高達822塊。
“你們知道這些石頭意味着什麼嗎?……” “我們這些拉琴的即使是絞盡腦汁,也猜不出來!”伊韋爾奈說。
“它意味着這位酋長吃掉了多少人!” “他一個人吃掉的?” “他一個人吃掉的!” “好大的胃口!”潘西納淡淡地回答說。
他認為“斐濟人在吹牛”。
大約11點,右岸響起一聲鐘聲。
在椰子樹與香蕉樹的濃蔭之中,隐現出乃裡裡伊村那稀疏的幾間茅舍。
該村裡建有一座天主教教堂。
遊客們可以在這兒停上個把小時嗎?利用這時間與自己的同胞、天主教神甫握握手!領航員認為沒什麼不可,小艇便系在樹根下。
塞巴斯蒂安·佐爾諾與他的夥伴棄船上岸,沒走上兩分鐘便見到教堂的院長。
這人年約五十來歲,外表和藹,神情精悍。
他非常高興地招呼着法國人,并将他們一直領到自己的小屋内。
該村子共有百來名斐濟人,他住在村子中央。
他執意要求客人們接受當地的一種涼飲。
盡可放心,這不是那種令人惡心的“卡瓦”,而是某種飲料,或者說是某種味道不錯的湯。
熬成該湯的主料是一種肉汁,即雷瓦河岸盛産的一種蛤蜊肉。
這位傳教士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天主教的布道事業。
這事并不好做,因為他必須對抗衛理公會派的牧師。
後者在附近一帶競争得非常激烈。
總之,他為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滿意。
他将盡力将自己的信徒從嗜好“布卡洛”——吃人肉的習慣——中拉回來。
“既然你們還要深入腹地,親愛的朋友,”他補充說,“小心點,務必保持警惕。
” “聽見了嗎,潘西納!”塞巴斯蒂安·佐爾諾說。
在他們即将離開的時候,教堂響起了午禱的鐘聲。
一路行來,小艇與幾隻裝有平衡裝置的的獨木舟擦間而過。
這些小舟的平底上載着一串串香蕉。
它們是作為貨币為收稅人剛剛收來的,準備送到地方官員那裡。
兩岸植物不斷,有月桂、豆球花、檸檬、以及開着血紅色鮮花的仙人掌。
再往上看
” 潘西納僅僅是聳聳肩,對于那些所謂的吃人肉的人,他已經聽厭了。
因為那些吃人肉的人,即使在盛宴之日,也不再“吃人肉”了。
至于說領航員,他非常了解雷瓦灣與雷瓦河。
這條主要的河流又叫作瓦伊—勒武河。
在這條河流上,潮流可以朔河而上,深達45公裡處。
小艇也可深入到80公裡處。
雷瓦河入口處的河面寬度超過了600公尺。
沙石的河床之上河水緩流,左岸低緩,右岸陡峭。
岸邊的香蕉樹、椰子樹映入眼簾,形成一片濃密的蒼翠綠茵。
根據太平洋地區普遍流行的重音方式,該河也叫作雷瓦—雷瓦河。
正如伊韋爾奈指出的那樣,這純屬孩子學語時的模仿,諸如父親叫爸爸、母親叫媽媽、狗兒叫嘟嘟、馬兒叫達達、糖果叫邦邦等等。
事實上,這些土著人還沒有走出兒童時代。
雷瓦河事實上由瓦伊—勒武河(大河的意思)與瓦伊—馬努組成。
其主要的入河口被稱作瓦伊尼基。
轉過三角洲後,電氣艇來到花團錦簇的肯巴村。
為了充分利用漲潮,小艇不僅沒在那兒停,也沒有乃塔西裡村停。
此外,該村在這個時候剛剛被宣布為“塔布”禁區,村裡的住房、樹木、居民、甚至是臨岸的河水全都被視為禁物。
土著人嚴禁任何人在此上岸。
與遵守風俗習慣相比,遵守“塔布”當然要嚴格些。
塞巴斯蒂安·佐爾諾對此有些了解,大家也予以尊重。
當遊客順着乃塔西裡村沿岸而行的時候,領航員請他們看那顆高大的塔瓦拉樹,那顆長在河岸邊尖角地帶的大樹。
“這顆樹有什麼特别的地方?……”弗拉斯科蘭問。
“沒有,但是從樹根到分杈的地方,樹皮上有好些刀痕。
這些刀痕表示着被吃人肉的數目。
這兒是烹人肉和吃人肉的地方“這與面包師在擀面棍上刻畫刀痕多麼相似啊 ①!”潘西納聳聳肩,仍并不相信。
然而他錯了。
斐濟諸島曾經是一片盛行吃人肉的土地。
應該堅持指出,這種習俗還沒有完全絕迹。
在内陸腹地的一些部落裡,這種吃人的嗜好還将保留好長時間。
據斐濟人說,人肉的味道好吃極了,遠非牛肉可比!應該相 ①面包商記賒欠面包的方法。
信領航員的話,曾經有個叫拉昂德雷呂杜的酋長,他讓人在他的領地裡堆起石頭。
當他死的時候,石頭的數量高達822塊。
“你們知道這些石頭意味着什麼嗎?……” “我們這些拉琴的即使是絞盡腦汁,也猜不出來!”伊韋爾奈說。
“它意味着這位酋長吃掉了多少人!” “他一個人吃掉的?” “他一個人吃掉的!” “好大的胃口!”潘西納淡淡地回答說。
他認為“斐濟人在吹牛”。
大約11點,右岸響起一聲鐘聲。
在椰子樹與香蕉樹的濃蔭之中,隐現出乃裡裡伊村那稀疏的幾間茅舍。
該村裡建有一座天主教教堂。
遊客們可以在這兒停上個把小時嗎?利用這時間與自己的同胞、天主教神甫握握手!領航員認為沒什麼不可,小艇便系在樹根下。
塞巴斯蒂安·佐爾諾與他的夥伴棄船上岸,沒走上兩分鐘便見到教堂的院長。
這人年約五十來歲,外表和藹,神情精悍。
他非常高興地招呼着法國人,并将他們一直領到自己的小屋内。
該村子共有百來名斐濟人,他住在村子中央。
他執意要求客人們接受當地的一種涼飲。
盡可放心,這不是那種令人惡心的“卡瓦”,而是某種飲料,或者說是某種味道不錯的湯。
熬成該湯的主料是一種肉汁,即雷瓦河岸盛産的一種蛤蜊肉。
這位傳教士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天主教的布道事業。
這事并不好做,因為他必須對抗衛理公會派的牧師。
後者在附近一帶競争得非常激烈。
總之,他為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滿意。
他将盡力将自己的信徒從嗜好“布卡洛”——吃人肉的習慣——中拉回來。
“既然你們還要深入腹地,親愛的朋友,”他補充說,“小心點,務必保持警惕。
” “聽見了嗎,潘西納!”塞巴斯蒂安·佐爾諾說。
在他們即将離開的時候,教堂響起了午禱的鐘聲。
一路行來,小艇與幾隻裝有平衡裝置的的獨木舟擦間而過。
這些小舟的平底上載着一串串香蕉。
它們是作為貨币為收稅人剛剛收來的,準備送到地方官員那裡。
兩岸植物不斷,有月桂、豆球花、檸檬、以及開着血紅色鮮花的仙人掌。
再往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