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二章 從島嶼到島嶼

關燈
自從左舷區與右舷區的關系得到緩和以來,樣闆島從某方面講,似乎顯得和睦祥和。

    這種關系的改善應該歸功于沃爾特·坦克登與蒂·科弗利小姐,歸功于他們相互愛戀着的感情。

    最終,就連島執政官與總管都有理由相信,他們的前途再也不緻因内部的不和而被葬送了。

    當然,威脅“太平洋明珠”的因素仍舊存在,要想逃過冥冥中那隻策劃災難的手并非易事。

    它越是向西航行,便離那片海域越近。

    在那兒,它注定是要毀滅的,而這罪惡陰謀的策劃者,便是薩羅爾船長。

     實際上,這些馬來人去夏威夷群島并非偶然。

    雙桅船之所以要停泊在火奴魯魯島,就是為了等候樣闆島每年一度的到訪。

    樣闆島駛離後,他們一直尾随而行。

    由于他們是在暗中航行,所以沒有引起懷疑。

    但是無論雙桅船還是船長自己,都無法成為樣闆島上的乘客,于是他們裝成海難者讓人救上來,然後以要回家鄉為托辭,希望将樣闆島引到新赫布裡底群島去。

    這就是薩羅爾船長的意圖。

     怎樣實施計劃的第一步呢?撞船事故純屬捏造。

    在赤道附近,沒有任何船隻與它相撞。

    船是馬來人自己鑿沉的。

    他們在海上維持着,漂泊到救命恩人出現。

    他們用求救的炮聲吸引來了這些人。

    他們都算好了,當右舷港派出的船把他們救上來時,他們的船正好沉沒。

    這樣沉船事故便不會引起懷疑了。

    而且别人也觀察不到剛剛沉下去的那隻船的情況,隻好收留他們。

     要是島執政官将他們真的扣押起來怎麼辦呢?要是明文規定不允許樣闆島收留外來人呢?要是決定将他們送到最近的島嶼上呢?……這就是睹運氣了,薩羅爾船長果真走運。

    島方在收到公司方面同意的意見後,便做出決定;收留雙桅船的海難者,并将他們送回到新赫布裡底群島。

     這就是事情的前後經過。

    四個月來,薩羅爾船長與他的十名馬來人下屬在機器島上是完全自由的。

    他們窺探過所有地區,洞悉全部的秘密。

    即使這樣,他們也沒出現任何疏漏。

    一切均按意願順利進行。

    曾經一度,他們擔心明流議事會修改航線。

    當時,那種焦慮甚至顧不上掩形藏迹。

    他們的計劃果然幸運,航線不變。

    再有三個月,樣闆島便會到達新赫布裡底群島的海域。

    在那兒,可能發生一場空前的海上浩劫。

     對航海人來說,新赫布裡底群島是危險的。

    不僅是因為那兒暗礁四伏、海流洶湧,而且還因為那兒住着部分生性殘忍的土著人。

    自從基洛斯在1706年發現這個島嶼之後,布幹維爾于1768年,庫克于1773年均來此考察過。

    從此之後,這裡便成為殘酷的屠宰場了。

    塞巴斯蒂安·佐爾諾為什麼老擔心樣闆島的這次航行,也與它的惡名有關。

    卡納克人、巴布人、馬來人與澳洲黑人混居在一起,這些家夥個個背信棄義,為人卑鄙,拒絕接受任何文明。

    群島中有幾個島嶼還是十足的強盜窩,那兒的居民僅靠打劫為生。

     薩羅爾船長便是十足的馬來人,屬于幹壞事那夥人;海盜、捕鲸人、編草鞋的人以及黑奴販子。

    哈貢船隊在路過新赫布裡底群島時,船上的醫生便注意這些家夥是騷擾這片海域的元兇。

    薩羅爾膽大妄為、敢于冒險,是奔波于這片可疑海域的慣犯,職業經驗非常豐富,不止一次地帶隊進行血淋淋的遠征。

    在這片西太平洋地區,他因幹過幾件漂亮事情,所以聲威顯赫。

     幾個月前,薩羅爾與他的夥伴們認為,埃洛芒戈島(新赫布裡底群島的組成部分)上嗜血成性的居民是他們的同謀。

    他們策劃進行一次襲擊。

    如果成功的話,他們便可以到任何喜歡去的地方,過上正派人的生活。

    他們早知聲名遐爾的機器島。

    自從去年以來,機器島便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穿梭。

    他們知道,這座浮動着的億萬城中有着數不盡數的财富。

    但是,由于它不可能冒險地深入到西部去,所以隻有将它引到野蠻的埃洛芒戈島。

    那兒一切準備就緒,準備将它砸個稀巴爛。

     另一方面說,新赫布裡底島上人雖說能得到鄰近島嶼上的土著人的增援,但是他們在數量上仍舊處于劣勢,因為樣闆島上的人口很多。

    至于它所具備的防禦設施就更不用提了。

    問題是不能像對待普通商船那樣發動攻擊,也不能派一隊人乘獨木舟強行登船。

    于是,馬來人巧妙地利用了樣闆島的人道主義感情而未引起懷疑。

    由于有了這份高尚的情操,樣闆島才駛向埃洛芒戈島海域……一旦它隻有幾錨鍊遠的距離時……幾千土著人便會發動突然襲擊……他們會将島體推到岩石上撞……會将它撞得粉碎……然後進行搶劫,進行屠殺……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