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一章♀克群島
關燈
小
中
大
手那裡,幾百萬匹馬力的輪機啟動了。
潘西納從而失去了與可敬的吃人肉的野人(如果有的話)握手言歡的機會。
但是,他還能聊以自慰的是,在庫克島的土著人已經不再吃人了。
這或許是一個遺憾。
樣闆島航行在遼闊的海峽之中。
茫茫海峽遠處,有四座島嶼緊靠在一起,而主群島則位于北部。
這時出現了好些獨木舟;一部分獨木舟精心建造,并配有帆索,另一部分僅僅是由粗樹杆挖凹而成。
船上所乘舟之人都是勇敢的漁夫,他們冒險地追逐着鲸魚。
這片海域裡鲸魚特别多。
這片島嶼綠草茵茵,土地肥沃。
衆人都清楚,英國人之所以強迫他們接受保護,是因為這些群島還沒有被劃歸到英國人在太平洋的财産之中。
遠眺芒賈島,可以看到島嶼四周長着一圈珊瑚礁的岩岸,看到塗着生石灰、白得耀眼的房屋。
生石灰可能是從珊瑚質裡提煉出來。
當然,還可以看到長着熱帶樹木的深綠色山丘。
它們的高度都不超過200公尺。
翌日,西姆考耶艦長辨認出拉羅湯加島。
林木覆蓋着那兒的群山,直至峰頂。
中央地帶,一座高達1500公尺的火山屹然而立,峰頂擺脫了一大片濃密樹林的包圍。
一座白色的建築,窗戶獨特,雄居于山林高處。
這就是基督教的教堂,它隐沒于一片楓樹林之中。
楓林長勢不錯,一直延伸到海邊。
這些樹木高大結實,樹身多變,樹根四處延伸,樹木長得彎彎曲曲,盤旋向上,好似諾曼底的老蘋果樹或者普羅旺斯的老橄榄樹。
這裡的傳教士支配着拉羅湯加島人的意識。
這裡的大洋洲德意志公司掌握着全島的貿易。
傳教士與該公司保持着平分利益的關系。
他不會也效仿芒賈島的同行,征收什麼外國人上島稅吧?億萬城的居民是否可以不掏腰包便能去谒見兩位女王呢?這兒有兩位女王,她們正在争權奪位,其中一個是阿洛格納尼村人,另一個則來自于阿瓦魯亞村。
至于是否在這個島上岸,賽勒斯·彼克塔夫認為沒必要。
他的意見受到了名流議事會的批準。
顯貴們習慣于所到之處都能受到國王般的接待禮遇。
總之,對土著人來說,這損失太大 ①某種貨币了。
誰讓他們接受着那愚笨的英國人的統治呢?要知道,樣闆島上的人個個财大氣粗,揮金如土。
傍晚時分,除了那座像隻筆一樣的火山山峰仍舊在地平線上外,其他早已消失在了視野之外。
無數的海鳥不經允許便飛來島上,在樣闆島上空盤旋。
但是,夜幕降臨時,它們又振翅飛走,回到那些小島上去了。
這些位于群島北部的小島,受到海浪的不斷拍擊。
這時,島執政官主持了一個會議。
會議期間,他提出了修改路線的建議。
樣闆島航行的海域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
如果按原定計劃繼續向西,在緯度20的地方航行,則是取道湯加群島,斐濟群島。
在庫克島發生的事,确實令人洩氣。
去新喀裡多尼亞,去洛亞蒂群島不更合适嗎?那些地區是法國的保護地,去那兒,“太平洋明珠”将受到法國人的熱情接待。
然後,等過了冬至,就直接趕回赤道區。
不過,這就意味着将遠離新赫布裡底群島航行而去。
如果不去那兒,雙桅船的落難者與他們的船長便回不去了…… 在讨論新航線期間,馬來人表現出莫名其妙的不安。
因為修改計劃一旦通過,他們回家便會變得更加困難。
薩羅爾船長無法掩飾他的失望,甚至可以說是氣惱。
要是有人聽到他與屬下講話的聲音,準會認為他是為之氣惱,而不會有人起疑。
“你們看看,”他重複說,“送我們去洛亞蒂群島……或者新喀裡多尼亞!……可是我們的朋友則在埃洛芒戈島等我們!……而我們的計劃呢!這可是在新赫布裡底群島精心制定好了的……我們還發得了财嗎?……” 馬來人果然幸運,而佯闆島的人則不幸了。
改變航線的計劃沒被接受。
億萬城的顯貴們不喜歡對他們習慣的事務作任何改動。
航行繼續,一切遵照在馬德蘭灣出發時制定的計劃辦。
唯一改動之處,便是決定再往西北而上,在趕到湯加群島之前,先去薩摩亞群島,以便消磨本該在庫克島停泊的二周時間。
當這個決定公布時,馬來人那份滿意之情溢于言表…… 總之,這種感情流露非常自然。
名流議事會沒有放棄送他們回新赫布裡底群島的打算,他們能不滿意嗎?
潘西納從而失去了與可敬的吃人肉的野人(如果有的話)握手言歡的機會。
但是,他還能聊以自慰的是,在庫克島的土著人已經不再吃人了。
這或許是一個遺憾。
樣闆島航行在遼闊的海峽之中。
茫茫海峽遠處,有四座島嶼緊靠在一起,而主群島則位于北部。
這時出現了好些獨木舟;一部分獨木舟精心建造,并配有帆索,另一部分僅僅是由粗樹杆挖凹而成。
船上所乘舟之人都是勇敢的漁夫,他們冒險地追逐着鲸魚。
這片海域裡鲸魚特别多。
這片島嶼綠草茵茵,土地肥沃。
衆人都清楚,英國人之所以強迫他們接受保護,是因為這些群島還沒有被劃歸到英國人在太平洋的财産之中。
遠眺芒賈島,可以看到島嶼四周長着一圈珊瑚礁的岩岸,看到塗着生石灰、白得耀眼的房屋。
生石灰可能是從珊瑚質裡提煉出來。
當然,還可以看到長着熱帶樹木的深綠色山丘。
它們的高度都不超過200公尺。
翌日,西姆考耶艦長辨認出拉羅湯加島。
林木覆蓋着那兒的群山,直至峰頂。
中央地帶,一座高達1500公尺的火山屹然而立,峰頂擺脫了一大片濃密樹林的包圍。
一座白色的建築,窗戶獨特,雄居于山林高處。
這就是基督教的教堂,它隐沒于一片楓樹林之中。
楓林長勢不錯,一直延伸到海邊。
這些樹木高大結實,樹身多變,樹根四處延伸,樹木長得彎彎曲曲,盤旋向上,好似諾曼底的老蘋果樹或者普羅旺斯的老橄榄樹。
這裡的傳教士支配着拉羅湯加島人的意識。
這裡的大洋洲德意志公司掌握着全島的貿易。
傳教士與該公司保持着平分利益的關系。
他不會也效仿芒賈島的同行,征收什麼外國人上島稅吧?億萬城的居民是否可以不掏腰包便能去谒見兩位女王呢?這兒有兩位女王,她們正在争權奪位,其中一個是阿洛格納尼村人,另一個則來自于阿瓦魯亞村。
至于是否在這個島上岸,賽勒斯·彼克塔夫認為沒必要。
他的意見受到了名流議事會的批準。
顯貴們習慣于所到之處都能受到國王般的接待禮遇。
總之,對土著人來說,這損失太大 ①某種貨币了。
誰讓他們接受着那愚笨的英國人的統治呢?要知道,樣闆島上的人個個财大氣粗,揮金如土。
傍晚時分,除了那座像隻筆一樣的火山山峰仍舊在地平線上外,其他早已消失在了視野之外。
無數的海鳥不經允許便飛來島上,在樣闆島上空盤旋。
但是,夜幕降臨時,它們又振翅飛走,回到那些小島上去了。
這些位于群島北部的小島,受到海浪的不斷拍擊。
這時,島執政官主持了一個會議。
會議期間,他提出了修改路線的建議。
樣闆島航行的海域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
如果按原定計劃繼續向西,在緯度20的地方航行,則是取道湯加群島,斐濟群島。
在庫克島發生的事,确實令人洩氣。
去新喀裡多尼亞,去洛亞蒂群島不更合适嗎?那些地區是法國的保護地,去那兒,“太平洋明珠”将受到法國人的熱情接待。
然後,等過了冬至,就直接趕回赤道區。
不過,這就意味着将遠離新赫布裡底群島航行而去。
如果不去那兒,雙桅船的落難者與他們的船長便回不去了…… 在讨論新航線期間,馬來人表現出莫名其妙的不安。
因為修改計劃一旦通過,他們回家便會變得更加困難。
薩羅爾船長無法掩飾他的失望,甚至可以說是氣惱。
要是有人聽到他與屬下講話的聲音,準會認為他是為之氣惱,而不會有人起疑。
“你們看看,”他重複說,“送我們去洛亞蒂群島……或者新喀裡多尼亞!……可是我們的朋友則在埃洛芒戈島等我們!……而我們的計劃呢!這可是在新赫布裡底群島精心制定好了的……我們還發得了财嗎?……” 馬來人果然幸運,而佯闆島的人則不幸了。
改變航線的計劃沒被接受。
億萬城的顯貴們不喜歡對他們習慣的事務作任何改動。
航行繼續,一切遵照在馬德蘭灣出發時制定的計劃辦。
唯一改動之處,便是決定再往西北而上,在趕到湯加群島之前,先去薩摩亞群島,以便消磨本該在庫克島停泊的二周時間。
當這個決定公布時,馬來人那份滿意之情溢于言表…… 總之,這種感情流露非常自然。
名流議事會沒有放棄送他們回新赫布裡底群島的打算,他們能不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