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五章 樣闆島和億萬城
關燈
小
中
大
到樣闆島了。
不過,公司方面又壓根不想租用澳中泛東公司擁有的25條長達16000英裡的電纜。
決不!機器島不願意依賴任何人。
在海面上敷設幾百個浮筒,上面固定住通往馬德蘭灣的電纜足以解決問題了。
需要時,靠近這些浮筒,把電線接到天文台的發報機上發幾份快件,馬德蘭灣的人就能始終掌握樣闆島所處的經緯度了。
給養船由此可以定期把貨物送到島上來。
不過還是有一個重要問題值得講清楚的。
關于淡水,島上需要的大量淡水是怎麼解決的呢? 水?……在港口旁邊,有兩家專門的工廠利用蒸餾法制造淡水。
然後,通過一些管道把淡水送到住宅或引到田野的土層下。
家庭用水和道路養護用水就是由此解決的。
而且這些水還能化作及時雨從空中灑向菜地、果園、草坪等,使它們不需再忍受天氣反複無常的變化。
這種水不僅是淡水,而且是經過蒸餾、電解的水,所以,它要比兩個大陸上最純淨的泉水還要衛生。
大陸上即使最純淨的水,像針尖大的一滴中就可能含有150億個微生物。
剩下要談的一個問題就是,在哪些條件下這個神奇的機器方可移動。
一方面,它有6個月的時間是在赤道圈内的海域裡度過的,另一方面,它的活動範圍是西經130度和180度之間,既然如此,對它來說,不需要有很高的速度。
一天一夜能行駛15到20英裡就夠了,樣闆島用不着更快。
這種移動,解決起來倒挺容易,系上一根印度黃麻織成的纜繩,利用拖拽就能辦得到。
這種纜繩被成為“bastin”,它既輕又有韌性,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而不至于沉入海底斷裂。
這種纜繩可以在島的兩端盤繞在由蒸汽驅動的圓筒上,這樣樣闆島就能像某些江河裡上行下行的船似的來回移動了。
不過,要拖這麼大一個物體,這根纜繩應該很粗很粗才行,況且它經常要受到海水的腐蝕。
樣闆島的這種移動方式太不自由了,必須嚴格遵循拖船的行動路線,而當涉及到自由時,自由美國的公民們絕對是不肯輕易讓步的。
十分幸運的是,在那個時代電學家們在他們的研究領域内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無論幹什麼都可以用電——這個天地萬物的靈魂——來解決了。
機器島的牽引因而正是交付給了它來完成的。
島上的兩個工廠足以使大功率——确切地說是威力無比的發電機正常運轉,提供2000伏适中電壓的直流電。
這些發電機帶動安裝在距兩個港口很近的一套大功率螺旋推進系統。
在幾百台鍋爐的作用下,每個螺旋推進器可開到500萬馬力。
這些鍋爐燒的是石油磚。
這種石油磚體積小,不像煤那麼容易積污垢,而且更富有熱量。
兩座工廠由沃森和薩姆沃兩位總工程師負責,許多機械師和司爐協助,最高指揮是艦長埃塞爾·西姆考耶。
艦長從他在天文台的住所通過電話與分别建在右舷港和左舷港附近的兩個工廠保持聯系。
正是由他根據事先确定的航線發布前進和後退的指令。
25日晚間,就是從那兒發出了樣闆島開航的命令。
當時,剛開始每年一次航行的樣闆島正在加利福尼亞海濱附近。
我們那些很想神遊一番而充滿信心地登上島的讀者,将目睹這次太平洋之行中發生的各種離奇的事。
或許他們不至于感到遺憾的。
現在我們來說說樣闆島的最大速度:當它的那些機器開到1千萬馬力的時候,每小時可行駛8節 ①。
寬大的島身使它根本不懼怕風浪,就算幾陣風掀起的波浪再大,再猛烈也撼不動島身絲毫,所以根本無須擔心暈船。
另外,即便上“船”的最初幾天,也幾乎感覺不出推進器旋轉在地下産生的輕微震顫。
島的前後兩端各有60公尺長的尖頭,可以毫不費力地把水分開,所以這個“太平洋明珠”能四平八穩地漫遊于茫茫大海中。
不言而喻,兩座工廠發出的電除了牽引樣闆島之外,還用于其他方面,田野、公園和城市靠它照明;探海燈靠它發出奪目的光輝,使得投射到大海中的一束束光柱遠遠地顯示出機器島的存在,提醒着過往船隻避免發生相撞事故;電報、電傳、遠距離照相、電話等使用的各種電流靠它提供以滿足私人住宅和商業區的所需;最後,還有那些仿真月亮,它們發出的亮光也是靠它産生的。
這些仿真月亮,每個的亮度相當于5000支蠟燭,可以照亮500平方米的一塊地方。
在那個時代,這架非凡的海上機器正在進行它的第二次太平洋之行。
早在1個月前,它就離開了馬德蘭灣朝着北緯35度的方位北上,以便重新駛上與夏威夷群島同一緯度的航線。
就在機器島沿着下加利福尼亞海岸航行時,卡裡斯特斯·門巴爾從電話中得知,“四重奏”離開了舊金山,正在前往聖地亞哥。
于是,他提議設法邀請這幾位卓越的藝術家來島上演出。
大家知道他是如何巧妙地引起他們對他的注意,怎樣使他們登上當時停泊在距海岸隻有幾鍊遠的機器島的了,而且就要了解到,室内樂如何由于這場惡作劇,即将傾倒億萬城的那些音樂迷們。
這個人類智慧的結晶就是世界上的第九大奇迹,它無愧于20世紀。
眼下,兩位小提琴手,一位中提琴手和一位大提琴手正在那兒作客,而樣闆島正載着他們駛向太平洋的西部海域。
①海上測量用單位,每節為15公尺。
不過,公司方面又壓根不想租用澳中泛東公司擁有的25條長達16000英裡的電纜。
決不!機器島不願意依賴任何人。
在海面上敷設幾百個浮筒,上面固定住通往馬德蘭灣的電纜足以解決問題了。
需要時,靠近這些浮筒,把電線接到天文台的發報機上發幾份快件,馬德蘭灣的人就能始終掌握樣闆島所處的經緯度了。
給養船由此可以定期把貨物送到島上來。
不過還是有一個重要問題值得講清楚的。
關于淡水,島上需要的大量淡水是怎麼解決的呢? 水?……在港口旁邊,有兩家專門的工廠利用蒸餾法制造淡水。
然後,通過一些管道把淡水送到住宅或引到田野的土層下。
家庭用水和道路養護用水就是由此解決的。
而且這些水還能化作及時雨從空中灑向菜地、果園、草坪等,使它們不需再忍受天氣反複無常的變化。
這種水不僅是淡水,而且是經過蒸餾、電解的水,所以,它要比兩個大陸上最純淨的泉水還要衛生。
大陸上即使最純淨的水,像針尖大的一滴中就可能含有150億個微生物。
剩下要談的一個問題就是,在哪些條件下這個神奇的機器方可移動。
一方面,它有6個月的時間是在赤道圈内的海域裡度過的,另一方面,它的活動範圍是西經130度和180度之間,既然如此,對它來說,不需要有很高的速度。
一天一夜能行駛15到20英裡就夠了,樣闆島用不着更快。
這種移動,解決起來倒挺容易,系上一根印度黃麻織成的纜繩,利用拖拽就能辦得到。
這種纜繩被成為“bastin”,它既輕又有韌性,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而不至于沉入海底斷裂。
這種纜繩可以在島的兩端盤繞在由蒸汽驅動的圓筒上,這樣樣闆島就能像某些江河裡上行下行的船似的來回移動了。
不過,要拖這麼大一個物體,這根纜繩應該很粗很粗才行,況且它經常要受到海水的腐蝕。
樣闆島的這種移動方式太不自由了,必須嚴格遵循拖船的行動路線,而當涉及到自由時,自由美國的公民們絕對是不肯輕易讓步的。
十分幸運的是,在那個時代電學家們在他們的研究領域内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無論幹什麼都可以用電——這個天地萬物的靈魂——來解決了。
機器島的牽引因而正是交付給了它來完成的。
島上的兩個工廠足以使大功率——确切地說是威力無比的發電機正常運轉,提供2000伏适中電壓的直流電。
這些發電機帶動安裝在距兩個港口很近的一套大功率螺旋推進系統。
在幾百台鍋爐的作用下,每個螺旋推進器可開到500萬馬力。
這些鍋爐燒的是石油磚。
這種石油磚體積小,不像煤那麼容易積污垢,而且更富有熱量。
兩座工廠由沃森和薩姆沃兩位總工程師負責,許多機械師和司爐協助,最高指揮是艦長埃塞爾·西姆考耶。
艦長從他在天文台的住所通過電話與分别建在右舷港和左舷港附近的兩個工廠保持聯系。
正是由他根據事先确定的航線發布前進和後退的指令。
25日晚間,就是從那兒發出了樣闆島開航的命令。
當時,剛開始每年一次航行的樣闆島正在加利福尼亞海濱附近。
我們那些很想神遊一番而充滿信心地登上島的讀者,将目睹這次太平洋之行中發生的各種離奇的事。
或許他們不至于感到遺憾的。
現在我們來說說樣闆島的最大速度:當它的那些機器開到1千萬馬力的時候,每小時可行駛8節 ①。
寬大的島身使它根本不懼怕風浪,就算幾陣風掀起的波浪再大,再猛烈也撼不動島身絲毫,所以根本無須擔心暈船。
另外,即便上“船”的最初幾天,也幾乎感覺不出推進器旋轉在地下産生的輕微震顫。
島的前後兩端各有60公尺長的尖頭,可以毫不費力地把水分開,所以這個“太平洋明珠”能四平八穩地漫遊于茫茫大海中。
不言而喻,兩座工廠發出的電除了牽引樣闆島之外,還用于其他方面,田野、公園和城市靠它照明;探海燈靠它發出奪目的光輝,使得投射到大海中的一束束光柱遠遠地顯示出機器島的存在,提醒着過往船隻避免發生相撞事故;電報、電傳、遠距離照相、電話等使用的各種電流靠它提供以滿足私人住宅和商業區的所需;最後,還有那些仿真月亮,它們發出的亮光也是靠它産生的。
這些仿真月亮,每個的亮度相當于5000支蠟燭,可以照亮500平方米的一塊地方。
在那個時代,這架非凡的海上機器正在進行它的第二次太平洋之行。
早在1個月前,它就離開了馬德蘭灣朝着北緯35度的方位北上,以便重新駛上與夏威夷群島同一緯度的航線。
就在機器島沿着下加利福尼亞海岸航行時,卡裡斯特斯·門巴爾從電話中得知,“四重奏”離開了舊金山,正在前往聖地亞哥。
于是,他提議設法邀請這幾位卓越的藝術家來島上演出。
大家知道他是如何巧妙地引起他們對他的注意,怎樣使他們登上當時停泊在距海岸隻有幾鍊遠的機器島的了,而且就要了解到,室内樂如何由于這場惡作劇,即将傾倒億萬城的那些音樂迷們。
這個人類智慧的結晶就是世界上的第九大奇迹,它無愧于20世紀。
眼下,兩位小提琴手,一位中提琴手和一位大提琴手正在那兒作客,而樣闆島正載着他們駛向太平洋的西部海域。
①海上測量用單位,每節為15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