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四章 疑窦重重的“四重奏”
關燈
小
中
大
展示的花花綠綠的布樣。
顯然,那是些菜地,裡面生長着土豆、白菜、胡蘿蔔、白蘿蔔、蔥,總之,用來做美味蔬菜牛肉濃湯所需的各種配料應有盡有。
盡管如此,他們還是希望盡快置身于空曠的田野裡。
在那兒,他們可以認一下這個奇特的地區出産的會不會也是小麥、燕麥、玉米、大麥、黑麥、荞麥和其他谷物。
但是這個時候,眼前出現了一座工廠。
一根根鐵皮煙囪傲然聳立在低矮的玻璃房頂上方。
煙囪由一些鐵支撐固定,宛如航行中的輪船“大東方号”——它那強大的螺旋推進器有10萬馬力——上的煙囪。
所不同的是,輪船上的煙囪裡冒出的是黑煙,而這些煙囪裡卻隻冒出幾縷若有若無的輕煙,其煙灰毫不污染大氣。
該工廠占地面積近萬平方米,即大約一公頃。
這是“四重奏”們在美國人的帶領下“遊覽”(請原諒我們使用了這個字眼)以來所見到的第一座工業建築物。
“喂!這是個什麼單位?”潘西納問。
“這是一座安有石油蒸餾設備的加工廠。
”卡裡斯特斯·門巴爾回答說。
他那銳利的目光都快要把夾鼻眼鏡的玻璃穿透了。
“你們的工廠制造什麼?” “電,它從這兒生産出來後被輸送到整個城市的各個角落,送到公園、田野,為我們提供所需的動力和照明。
同時,它還把電提供給我們的電報機、電傳真機、電話機、遠距離攝影機、電鈴、廚房用電竈、機器、弧光燈和白熾燈、鋁質月亮以及我們海底電纜等等。
” “你們的海底電纜?”弗拉斯科蘭立即注意到這點。
“是的!它把城市和美國的各沿海城市連在了一起。
” “有必要建造這麼大一個工廠嗎?” “我認為完全有。
您不知道,我們要消耗掉多少電能來取代人力,……還有自然力呀!”卡裡斯特斯·門巴爾解釋說,“先生們,請相信,建立這麼一座舉世無雙堪稱人間一絕的城市,需要花費的電力是數也數不清的!” 從這家規模龐大的工廠裡傳來沉悶的轟鳴聲,蒸汽急促的喘息聲,機器暫時停頓後的倏然啟動聲,以及地面的回聲。
這一切表明,工廠的機械動力比至今為止現代工業所能給予的都要強大。
誰能想象得到,為使發電機運轉和給蓄電池充電,竟需要那麼多的能量! 電車從工廠旁過去了。
又駛了四分之一英裡之後,電車來到港口車站停下了。
這幾位觀光客蔔了車,他們的向導始終在滔滔不絕地大吹大擂他的城市如何如何。
此時,他帶領他們遊覽起碼頭來,碼頭沿着一排保稅倉庫和碼頭倉庫向前延伸。
港口呈橢圓形,足可以停泊十條船,但無法再多了。
這兒與其說是港口到不如說是個船塢。
它的盡頭處是兩塊用鐵架支撐着的鐵闆,兩盞燈把碼頭照得雪亮,給從外海來的大船進港提供了便利。
這一天,船塢裡隻停着六艘輪船,其中一些是運送石油的,另一些運送日常必需消費品的。
還有幾艘小艇,上面都配備有電動設備,它們是在大海上垂釣用的。
弗拉斯科蘭注意到,這個港口的入口處面向北方,于是他從中得出結論,這個港口應該處于下加利福尼亞沿海凸入太平洋的那一部分中北邊的某一個地方。
他還覺察到,海水是向東流動的,而且有些湍急,因為水流正沖着防波堤的堤首,如同沿着一艘航行中的船舷兩側激起瀑布般水簾,這顯然是漲潮造成的,盡管美洲西部海岸的潮水非常一般。
“我們昨天晚上乘渡輪過的那條河在哪兒?”弗拉斯科蘭問。
“在我們背後。
”美國佬僅僅說了一句。
如果打算回城趕晚上的火車去聖地亞哥的話,現在最好别耽擱了。
塞巴斯蒂安·佐爾諾提醒卡裡斯特斯·門巴爾注意到這點。
而後者卻說: “親愛的朋友,别擔心……我們還有時間呢。
我們沿着海邊看看,然後乘電車回城裡。
你們不是希望看一眼本地區的全景嗎?那好,一個小時後,你們站在天文台塔樓上就能了卻心願了。
” “您保證?”大提琴手堅持說。
“我向你們保證,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你們決不會待在現在待的地方!” 盡管這個答複含糊其詞,也隻有同意了。
再說,弗拉斯科蘭的好奇心仍比同伴們的強烈,此時更被刺激到了頂點,他下決心非弄明白不可。
他希望快些能站在那座塔樓的頂端,美國人證實說,從上面沿着地平線展望,至少可以看得見100英裡的地方。
在那之後,假如還不能确定這座令人難以置信的城市處于什麼地理位置,就永遠不要去想它存在不存在了。
船塢盡頭是沿海電車第2條線路的起點。
這次乘的電車共有6節車廂,裡面已經上了不少的旅客。
這些車廂由一個電氣車頭牽引,車頭裡裝有一個200安培—歐姆的蓄電池,車速達到每小時15至18公裡。
卡裡斯特斯·門巴爾招呼“四重奏”登上電車,我們的巴黎人可能還以為電車是專門等他們的呢,因為他們一上去,車就開了。
他們發現,這邊田野的景色與剛才從城市到港口時看到的相比,差别不大。
甚
顯然,那是些菜地,裡面生長着土豆、白菜、胡蘿蔔、白蘿蔔、蔥,總之,用來做美味蔬菜牛肉濃湯所需的各種配料應有盡有。
盡管如此,他們還是希望盡快置身于空曠的田野裡。
在那兒,他們可以認一下這個奇特的地區出産的會不會也是小麥、燕麥、玉米、大麥、黑麥、荞麥和其他谷物。
但是這個時候,眼前出現了一座工廠。
一根根鐵皮煙囪傲然聳立在低矮的玻璃房頂上方。
煙囪由一些鐵支撐固定,宛如航行中的輪船“大東方号”——它那強大的螺旋推進器有10萬馬力——上的煙囪。
所不同的是,輪船上的煙囪裡冒出的是黑煙,而這些煙囪裡卻隻冒出幾縷若有若無的輕煙,其煙灰毫不污染大氣。
該工廠占地面積近萬平方米,即大約一公頃。
這是“四重奏”們在美國人的帶領下“遊覽”(請原諒我們使用了這個字眼)以來所見到的第一座工業建築物。
“喂!這是個什麼單位?”潘西納問。
“這是一座安有石油蒸餾設備的加工廠。
”卡裡斯特斯·門巴爾回答說。
他那銳利的目光都快要把夾鼻眼鏡的玻璃穿透了。
“你們的工廠制造什麼?” “電,它從這兒生産出來後被輸送到整個城市的各個角落,送到公園、田野,為我們提供所需的動力和照明。
同時,它還把電提供給我們的電報機、電傳真機、電話機、遠距離攝影機、電鈴、廚房用電竈、機器、弧光燈和白熾燈、鋁質月亮以及我們海底電纜等等。
” “你們的海底電纜?”弗拉斯科蘭立即注意到這點。
“是的!它把城市和美國的各沿海城市連在了一起。
” “有必要建造這麼大一個工廠嗎?” “我認為完全有。
您不知道,我們要消耗掉多少電能來取代人力,……還有自然力呀!”卡裡斯特斯·門巴爾解釋說,“先生們,請相信,建立這麼一座舉世無雙堪稱人間一絕的城市,需要花費的電力是數也數不清的!” 從這家規模龐大的工廠裡傳來沉悶的轟鳴聲,蒸汽急促的喘息聲,機器暫時停頓後的倏然啟動聲,以及地面的回聲。
這一切表明,工廠的機械動力比至今為止現代工業所能給予的都要強大。
誰能想象得到,為使發電機運轉和給蓄電池充電,竟需要那麼多的能量! 電車從工廠旁過去了。
又駛了四分之一英裡之後,電車來到港口車站停下了。
這幾位觀光客蔔了車,他們的向導始終在滔滔不絕地大吹大擂他的城市如何如何。
此時,他帶領他們遊覽起碼頭來,碼頭沿着一排保稅倉庫和碼頭倉庫向前延伸。
港口呈橢圓形,足可以停泊十條船,但無法再多了。
這兒與其說是港口到不如說是個船塢。
它的盡頭處是兩塊用鐵架支撐着的鐵闆,兩盞燈把碼頭照得雪亮,給從外海來的大船進港提供了便利。
這一天,船塢裡隻停着六艘輪船,其中一些是運送石油的,另一些運送日常必需消費品的。
還有幾艘小艇,上面都配備有電動設備,它們是在大海上垂釣用的。
弗拉斯科蘭注意到,這個港口的入口處面向北方,于是他從中得出結論,這個港口應該處于下加利福尼亞沿海凸入太平洋的那一部分中北邊的某一個地方。
他還覺察到,海水是向東流動的,而且有些湍急,因為水流正沖着防波堤的堤首,如同沿着一艘航行中的船舷兩側激起瀑布般水簾,這顯然是漲潮造成的,盡管美洲西部海岸的潮水非常一般。
“我們昨天晚上乘渡輪過的那條河在哪兒?”弗拉斯科蘭問。
“在我們背後。
”美國佬僅僅說了一句。
如果打算回城趕晚上的火車去聖地亞哥的話,現在最好别耽擱了。
塞巴斯蒂安·佐爾諾提醒卡裡斯特斯·門巴爾注意到這點。
而後者卻說: “親愛的朋友,别擔心……我們還有時間呢。
我們沿着海邊看看,然後乘電車回城裡。
你們不是希望看一眼本地區的全景嗎?那好,一個小時後,你們站在天文台塔樓上就能了卻心願了。
” “您保證?”大提琴手堅持說。
“我向你們保證,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你們決不會待在現在待的地方!” 盡管這個答複含糊其詞,也隻有同意了。
再說,弗拉斯科蘭的好奇心仍比同伴們的強烈,此時更被刺激到了頂點,他下決心非弄明白不可。
他希望快些能站在那座塔樓的頂端,美國人證實說,從上面沿着地平線展望,至少可以看得見100英裡的地方。
在那之後,假如還不能确定這座令人難以置信的城市處于什麼地理位置,就永遠不要去想它存在不存在了。
船塢盡頭是沿海電車第2條線路的起點。
這次乘的電車共有6節車廂,裡面已經上了不少的旅客。
這些車廂由一個電氣車頭牽引,車頭裡裝有一個200安培—歐姆的蓄電池,車速達到每小時15至18公裡。
卡裡斯特斯·門巴爾招呼“四重奏”登上電車,我們的巴黎人可能還以為電車是專門等他們的呢,因為他們一上去,車就開了。
他們發現,這邊田野的景色與剛才從城市到港口時看到的相比,差别不大。
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