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四章 疑窦重重的“四重奏”

關燈
沿海的哪一個地方,城市還會在哪兒? 這幾位藝術家詫異不已,還沒有反應過來就上了車。

    他們在一條軟墊長椅上坐了下來。

    這節車廂的布置很雅緻,裡面已經坐着好多乘客了。

    他們紛紛與卡裡斯特斯·門巴爾握手問好(這個怪家夥,人人都認識他)。

    這時電機開始運轉起來,電車飛速地向前駛去。

     卡裡斯特斯·門巴爾用“公園”這個詞來形容城市周圍延綿不斷的田野,不無道理。

    一路上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條條小道一眼望不到頭,一塊塊草坪如碧氈綠毯,刷了漆的栅欄五色斑斓,這種被土著人稱為“籬笆”的隔離物,時而筆直,時而蜿蜒;一塊塊保留地的周圍環繞着簇簇樹叢,生長着橡樹、槭樹、山毛榉、栗樹、樸樹、榆樹、雪松,這些樹還很幼小,但是已經成了鳥的世界,上千個種類的鳥栖息于其中。

    這是一座地地道道的英國式花園,諸多的噴水池中水柱高射,一個個花壇裡怒放着充滿春天氣息的豔麗花朵,簇簇植物叢中混雜着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有和蒙特卡羅所産一樣碩大的天竺葵,有柑桔、檸檬樹、橄榄樹、歐洲夾竹桃、乳香黃蓮、蘆荟、山茶、大麗菊、亞力山大白薔薇、繡球花、白蓮和玫瑰紅蓮、南美西番蓮、吊鐘海棠、鼠尾草、秋海棠、風信子、郁金香、番紅花、水仙、銀蓮花、波斯毛茛、藍蝴蝶花、仙客來、蘭花、蒲包花、喬木蕨以及大量熱帶地區特有的樹種:美人蕉、棕榈樹、椰棗樹、無花果樹、桉樹、含羞草、香蕉樹、番石榴樹、葫蘆樹、椰子樹,一句話,一位植物愛好者苛求哪怕物種最豐富的植物園應該有的,這兒都有。

     依着伊韋爾奈喜歡吟詩懷古的嗜好,看到眼前的一切,他想必以為自己被帶入小說《阿絲特萊》 ①中描繪的那種田園風光中了。

    說真的,假如這片綠草如茵的牧場上放着幾隻羊,假如栅欄間有幾頭棕黃色的母牛在吃草,假如花木叢中奔跑跳躍着幾隻其他纖弱的森林四足動物,他們便成了杜爾菲筆下的牧羊人,隻可惜少了迷人的牧羊女。

    至于利尼翁河②,這裡一條蜿蜒流淌的“蛇形河”算是代替了它。

    小河裡,水流歡快地穿行于這片岡巒起伏的田野間。

     然而惟獨一點:這裡所有的一切似乎是人為的。

     喜歡冷嘲熱諷的潘西納忍不住嚷了起來: “啊!你們就把這當成是河啦?” 沒想到卡裡斯特斯·門巴爾卻回答說: “河?……河有什麼用?” “明擺着嘛,有河才有水呀。

    ” “水?……就是那種一般來說不潔的,充滿微生物和傷寒病菌的物 ①(1495—1553),法國文藝複興時期的偉大作家。

     ①法國7世紀作家杜爾菲的名著。

    書中對田野風光的描寫細膩誘人。

     ②法國的一條河流,因《阿絲特萊》中的故事依此為背景而聞名。

    質?” “就算是吧,不過可以把水淨化呀。

    ” “既然輕而易舉地就能制造出不含任何雜質的潔淨水,甚至連是汽水,還是含鐵質的水都可以任意選擇,何必再去費那個勁呢?” “你們用的水自己制造?”弗拉斯科蘭問。

     “當然啦,而且我們還把水分成冷、熱兩種,通過管道把它們送到每家每戶,就像通過自動導電法輸送光、聲、時間、熱、冷、動力、防腐劑和電一樣。

    ” “這麼說,”伊韋爾奈反诘道,“您是讓我相信你們還制造雨水來澆花和草坪喽?” “先生,您說得對……”美國人晃着他那閃爍着珠光寶氣的手指撚動濃密的大胡子說。

     “人工操縱雨水!”塞巴斯蒂安·佐爾諾驚叫道。

     “是的,親愛的朋友,鋪設在我們地下的管道可以按照要求有規律地、及時并有效地噴灑雨水。

    難道這不比坐等看老天爺的臉色,屈從于反複無常的氣候更好嗎?不比無可奈何地咒罵天氣惡劣,或者長期濕澇,或者經久大旱要強得多?” “對不起,門巴爾先生,我打斷您一下,”弗拉斯科蘭插嘴說,“就算你們能任意人工降雨好了!不過你們擋得住天上落下的嗎?” “天上?……天上能有些什麼呀?” “天上嘛,換句話說,積雨雲,伴随着飓風、旋風、狂風、陣風、龍卷風等的各種大氣流。

    因此,在天氣惡劣的季節,譬如……” “天氣惡劣的季節?”卡裡斯特斯·門巴爾重複說。

     “對,像冬天……” “冬天?冬天是什麼?” “所謂冬天,就是指下霜、下雪、結冰了!”塞巴斯蒂安·佐爾諾喊叫起來。

    美國佬這種帶有譏諷的以問作答令他火冒三丈。

     “我們不知道!”卡裡斯特斯·門巴爾從容地答道。

     四位巴黎人面面相觑。

    和他們打交道的這個人是瘋子還是喜歡故弄玄虛?如果是第一種人,應該把他關起來;如果是第二種人,那就該狠狠揍他一頓了。

     此時,電車正穩步行駛在這些迷人的花園裡。

    塞巴斯蒂安·佐爾諾和他的同伴們覺得似乎在這個寬曠的公園以外,一塊塊精耕細作,條理有序的土地上鋪青疊翠,花紅葉綠,色彩斑駁,就像是過去裁縫鋪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