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社交生活
關燈
小
中
大
染上病無不樂于離家住院護理。
病号管理員領到醫生對病人所規定的食物後,将最精美的各種飯菜根據各廳館人數平均分配,但是對總督、主教、特朗尼菩爾,以及外國使節和全部外僑(倘若有外僑的話,不過一般說來,難得有外僑)則是例外地給以特殊照顧。
外僑來到烏托邦,有為他們準備好的固定住所。
在規定的午餐及晚餐時間,聽到銅喇叭号聲,攝護格朗特轄下全部居民便前來廳館聚齊,住院或在家生病者除外。
廳館開飯後,如有人又從市場領取食品回家,并不禁止。
烏托邦人認識到,一個人那樣做一定是有原因的。
因為雖然任何人在家開夥并不是不允許,但任何人不願在家開夥。
附近廳館中的飯菜既然如此精美豐盛,一個人卻傻到自找麻煩去從事質量差的烹饪,這種做法是被認為欠體統的。
廳館中或多或少費力而又肮髒的全部賤活都由奴隸承擔。
但是食物烹調以及全餐的安排由婦女單獨擔任,由各戶婦女輪流。
或分三個食桌或分更多的食桌進餐,視全體人數多少而定。
男子在歲桌上背牆坐,女子靠外坐,因而後者如感到急痛或不适(懷孕婦女往往不免),便可離座到保姆處而不至于引起秩序攪亂。
保姆帶嬰兒另在專門指定的餐室裡,那兒經常生火,備有清潔用水,還放有搖籃。
保姆可以把嬰兒放進搖籃,也可以随意解開嬰兒包裹,聽其在火邊自在地遊戲。
母親哺育自己的嬰兒,母親死亡或生病者除外。
萬一母親死亡或生病,攝護格朗特的夫人很快找來一個保姆,這并非難事。
因為凡能對此勝任的婦女無不自願,出以非常踴躍的心情。
這種慈善得到人人贊揚。
并且在這種情況下受到撫養的嬰兒視保姆如生母一般。
五歲以下嬰兒都和保姆同住。
其他未成年人,其中包括未達結婚年齡男女,或在食桌旁伺候進餐者,或由于年幼不勝任本職則靜立一旁。
以上兩種青年人吃的是從餐桌上遞給他們的飯菜,無另外用膳時間。
攝護格朗特和他的夫人坐在首席正中方,這個地方最榮譽,又可以使他們看到全體進膳的人。
這個首席是橫安在食堂的最盡頭。
和攝護格朗特夫婦同桌的是兩位最年長的公民。
他們總是四人一桌。
如某一攝護格朗特區設有教堂,教士夫婦便在攝護格朗特席上就座,并擔任席長。
兩旁餐桌是年輕人使用,接下去又是老年人用桌,全食堂的餐桌都是這樣互相間隔地排下去,年齡相同的人一桌,又和年齡不同的人交叉。
他們說,這樣安排,老人們的嚴肅而可敬畏的威儀足以防止青年言行失檢而涉于浪蕩,因為他們一言一行都逃不了在場老年人的注意。
食盤并非依次序端上第一席後,再上第二席等等,而是坐位顯著的老人首先有最好的食品端上,然後其他各桌位才得到平均的分配。
如果這種美味分量有限,不能供食堂全體享受,老人可随自己意将他的美味分給鄰座的人。
因此,老年人受到理所應得的尊敬,其餘的人也平均沾光。
午餐及晚餐開始前,有人先讀一段書,勸人為善,但内容簡短,不至于令聽者厭煩。
老人就按這段書的提示,引出認為适當的話題,調子是開朗的而且略帶風趣的。
但老人并不終席自己長篇大論,也樂于聽青年發言,甚至故意引出他們的話,以便在進餐時談話的輕松氣氛中考驗每一青年流露出的才華及性格。
午膳時間不算長,晚膳時間倒長些,因午膳後須工作,而晚膳後則是就寝,整夜休息。
烏托邦人認為一夜的安眠大有助于腸胃消化。
每逢晚膳,必有音樂,餐後的甜點心極為可口。
他們燃香,噴灑香水,盡力之所能使所有的人心情愉快。
他們總是甯可認為:一切無害的享樂都不應該禁止。
他們在城市中便是這樣共同生活。
然而在鄉村中,由于大家的住處彼此相隔遼遠,各人就在自己家中進餐。
任何一戶都有一切食品的供應,原來城市中人吃的東西也是全部來自鄉村老百姓那兒。
病号管理員領到醫生對病人所規定的食物後,将最精美的各種飯菜根據各廳館人數平均分配,但是對總督、主教、特朗尼菩爾,以及外國使節和全部外僑(倘若有外僑的話,不過一般說來,難得有外僑)則是例外地給以特殊照顧。
外僑來到烏托邦,有為他們準備好的固定住所。
在規定的午餐及晚餐時間,聽到銅喇叭号聲,攝護格朗特轄下全部居民便前來廳館聚齊,住院或在家生病者除外。
廳館開飯後,如有人又從市場領取食品回家,并不禁止。
烏托邦人認識到,一個人那樣做一定是有原因的。
因為雖然任何人在家開夥并不是不允許,但任何人不願在家開夥。
附近廳館中的飯菜既然如此精美豐盛,一個人卻傻到自找麻煩去從事質量差的烹饪,這種做法是被認為欠體統的。
廳館中或多或少費力而又肮髒的全部賤活都由奴隸承擔。
但是食物烹調以及全餐的安排由婦女單獨擔任,由各戶婦女輪流。
或分三個食桌或分更多的食桌進餐,視全體人數多少而定。
男子在歲桌上背牆坐,女子靠外坐,因而後者如感到急痛或不适(懷孕婦女往往不免),便可離座到保姆處而不至于引起秩序攪亂。
保姆帶嬰兒另在專門指定的餐室裡,那兒經常生火,備有清潔用水,還放有搖籃。
保姆可以把嬰兒放進搖籃,也可以随意解開嬰兒包裹,聽其在火邊自在地遊戲。
母親哺育自己的嬰兒,母親死亡或生病者除外。
萬一母親死亡或生病,攝護格朗特的夫人很快找來一個保姆,這并非難事。
因為凡能對此勝任的婦女無不自願,出以非常踴躍的心情。
這種慈善得到人人贊揚。
并且在這種情況下受到撫養的嬰兒視保姆如生母一般。
五歲以下嬰兒都和保姆同住。
其他未成年人,其中包括未達結婚年齡男女,或在食桌旁伺候進餐者,或由于年幼不勝任本職則靜立一旁。
以上兩種青年人吃的是從餐桌上遞給他們的飯菜,無另外用膳時間。
攝護格朗特和他的夫人坐在首席正中方,這個地方最榮譽,又可以使他們看到全體進膳的人。
這個首席是橫安在食堂的最盡頭。
和攝護格朗特夫婦同桌的是兩位最年長的公民。
他們總是四人一桌。
如某一攝護格朗特區設有教堂,教士夫婦便在攝護格朗特席上就座,并擔任席長。
兩旁餐桌是年輕人使用,接下去又是老年人用桌,全食堂的餐桌都是這樣互相間隔地排下去,年齡相同的人一桌,又和年齡不同的人交叉。
他們說,這樣安排,老人們的嚴肅而可敬畏的威儀足以防止青年言行失檢而涉于浪蕩,因為他們一言一行都逃不了在場老年人的注意。
食盤并非依次序端上第一席後,再上第二席等等,而是坐位顯著的老人首先有最好的食品端上,然後其他各桌位才得到平均的分配。
如果這種美味分量有限,不能供食堂全體享受,老人可随自己意将他的美味分給鄰座的人。
因此,老年人受到理所應得的尊敬,其餘的人也平均沾光。
午餐及晚餐開始前,有人先讀一段書,勸人為善,但内容簡短,不至于令聽者厭煩。
老人就按這段書的提示,引出認為适當的話題,調子是開朗的而且略帶風趣的。
但老人并不終席自己長篇大論,也樂于聽青年發言,甚至故意引出他們的話,以便在進餐時談話的輕松氣氛中考驗每一青年流露出的才華及性格。
午膳時間不算長,晚膳時間倒長些,因午膳後須工作,而晚膳後則是就寝,整夜休息。
烏托邦人認為一夜的安眠大有助于腸胃消化。
每逢晚膳,必有音樂,餐後的甜點心極為可口。
他們燃香,噴灑香水,盡力之所能使所有的人心情愉快。
他們總是甯可認為:一切無害的享樂都不應該禁止。
他們在城市中便是這樣共同生活。
然而在鄉村中,由于大家的住處彼此相隔遼遠,各人就在自己家中進餐。
任何一戶都有一切食品的供應,原來城市中人吃的東西也是全部來自鄉村老百姓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