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關燈
小
中
大
之後三年中的事情,基本上用不着一件件的記載。
這就是葛哈德一家從卑微的情況慢慢升到比較可以自立的地位的事迹和過程。
之所以能夠如此,當然由于珍妮的關系,而珍妮的關系來自于她在遠處的丈夫慷慨資助的緣故。
雷斯脫偶爾也到克利夫蘭來,做那地方的貴客,有時就住在他們家裡,同珍妮占據二層樓上最好的兩間房間。
珍妮住在家裡,經常應他的電召匆忙而去,到芝加哥,到聖路易,或是到紐約。
他所喜愛的消遣之一,就是到名勝景點,如溫泉,克累門山,薩拉哥加等處,去住一兩個禮拜,跟愛妻共享奢華的生活,又有時候,他為要看望珍妮,路過克利夫蘭隻住一天就走。
他總覺得她的地位不确定,實在給她有些難堪,但他到現在還沒有想出補救的方法。
而且心裡到底想不想補救,連他自己也還不清楚。
他們的日子是過得很不錯的。
葛哈德家裡對于這事的态度是奇特的。
開始,雖然珍妮和雷斯脫的關系沒有正式,不過事情好像很自然。
珍妮說她已經結過婚了。
不過誰也沒有看見過她的結婚證書,她卻這麼說,而且看她的神情,也俨然跟他成了夫婦了。
但是她從來沒有到過他家所在的辛辛那提,而且從來沒有他的親戚來看她。
再說他的态度,雖然當初因為錢的關系欺騙過他們,卻實在有些奇特。
看他的舉止行為,都不像一個結過婚的人。
他是很冷淡的。
有時一連幾個禮拜,她幾乎隻接到他幾個毫不在意的條子。
有時是她出去跟他約會,也不過幾天。
隻有當她長期不在家中,或許可以看做他們真有夫妻關系的一種證據,但也算是不自然的。
巴斯那時已經是個二十五歲的年青男子,具有一點事業家的眼光,并且是立志要出人頭地的,當時看見他妹妹這種情形,免不了有點疑惑。
原來他已經很懂得一點人情世故,所以本能地覺得事情有些蹊跷了。
喬其那時十九歲,在一家糊壁紙廠裡稍微有點根基,很想在這事業上找個出路,所以心裡也有些不安。
他感覺到事情有點不對勁。
馬大十七歲,跟威廉和味羅尼加都還在學校讀書。
他們每個人都有了讀書的機會,可是生活上總覺不穩定。
他們是知道珍妮那個孩子的。
鄰舍家明顯都在作他們自己的猜測。
他們是很少跟朋友來往的。
葛哈德自己最後也認定事情肯定有差錯,但這回的事情是他自己也牽涉其中的,所以覺得不大好出來争辯。
他有時候想要問問她,勸告她不要上當,但已成事實。
以後的事情隻好看那男人的良心怎樣,那是他知道的。
事情逐步發展,已經接近一種崩潰的狀态了,幸虧人生出來給它一種始料不及的解決法。
原來葛婆子的健康不濟了。
她雖然體格很好,而且一向都是好動的,近來卻變庸懶了,身體也逐漸虛弱下去,又加她天生多愁善感,承擔許多重大的心事,現在幾乎已經形成一種全身中毒的症候,雖然屬慢性,卻是大病。
她對一切事情都覺得懶洋洋,稍微做了點活就要累,最後竟向珍妮訴說連爬樓梯也很費力了。
“我覺得不大舒服。
”她說。
“想是要病了。
” 珍妮心裡慌亂,計劃帶她到附近的溫泉浴場去,可是葛婆子不情願去。
“我覺着這也沒有什麼好處。
”她說。
她僅僅在家裡坐坐,或是跟女兒出去趕趕車,隻是那凄涼的秋景又使她興緻陳乏。
“我不願意趕秋天來害病,”她說。
“這種飄零的落葉讓我想起我的病是不能好了。
” “哦,媽,你這是什麼話呀!”珍妮嘴雖這麼說,但心裡也慌張了。
普通的人家都是全靠母親一個人維持的,隻是在怕母親要死的時候才會明白。
巴斯一直打算如何結婚,怎樣跳出這境況,現在也暫時把這個念頭丢開了。
葛哈德非常恐慌,好像一個人等着大難臨頭的樣子。
珍妮沒有過家裡死人的經驗,并沒料到要有失去母親的可能,好像覺得她要活下去全靠她似的。
她看看情形不佳,卻還存着希望,一直都守在身邊,形成了由忍耐,等待和服務造成的痛苦情形。
去逝的一刻是在一個月的病和好幾天失去知覺之後的一個早晨。
在沒有知覺的幾天裡,靜默占據了全家,全家人都踮着腳尖兒走路。
臨死的幾分鐘,葛婆子又恢複知覺,把垂盡的眼光不時盯在珍妮臉上。
珍妮透着深切的恐怖,也不住注視着她的眼睛。
“哦,媽呀!媽呀!”她哭道。
“哦,你不要走呀,你不要走呀!” 葛哈德從院子裡跑進來,到床沿邊跪下,痛心地捏着她那骨瘦如柴的雙手。
“應該我先去的呀!”他哭道。
“應該我先去的呀!” 葛婆子的死,就促成了家庭最後的解散,巴斯早就在城裡找到一個女人,現在正着急想要結婚。
馬大的世故已經更加深廣了,也巴不得立刻就走。
她覺得有一個污點在家庭裡——實際是着在自己身上,假如還留在家裡的話。
她把公立學校當做收入的來源;她要去當教師去。
隻有葛哈德還不知到哪裡去找出路。
他那時又去做守更的工作。
珍妮有一天看見他一個人在廚房裡哭,不由得自己也跟着掉下眼淚來。
“哦,爸爸!”她祈求道,“事情還不至于無計可施呢。
你總有家可住的——你也知道——隻要有我的話。
你可以跟我去的。
” “不,不,”他反抗道。
他實在是不想跟她去。
“并不是這
這就是葛哈德一家從卑微的情況慢慢升到比較可以自立的地位的事迹和過程。
之所以能夠如此,當然由于珍妮的關系,而珍妮的關系來自于她在遠處的丈夫慷慨資助的緣故。
雷斯脫偶爾也到克利夫蘭來,做那地方的貴客,有時就住在他們家裡,同珍妮占據二層樓上最好的兩間房間。
珍妮住在家裡,經常應他的電召匆忙而去,到芝加哥,到聖路易,或是到紐約。
他所喜愛的消遣之一,就是到名勝景點,如溫泉,克累門山,薩拉哥加等處,去住一兩個禮拜,跟愛妻共享奢華的生活,又有時候,他為要看望珍妮,路過克利夫蘭隻住一天就走。
他總覺得她的地位不确定,實在給她有些難堪,但他到現在還沒有想出補救的方法。
而且心裡到底想不想補救,連他自己也還不清楚。
他們的日子是過得很不錯的。
葛哈德家裡對于這事的态度是奇特的。
開始,雖然珍妮和雷斯脫的關系沒有正式,不過事情好像很自然。
珍妮說她已經結過婚了。
不過誰也沒有看見過她的結婚證書,她卻這麼說,而且看她的神情,也俨然跟他成了夫婦了。
但是她從來沒有到過他家所在的辛辛那提,而且從來沒有他的親戚來看她。
再說他的态度,雖然當初因為錢的關系欺騙過他們,卻實在有些奇特。
看他的舉止行為,都不像一個結過婚的人。
他是很冷淡的。
有時一連幾個禮拜,她幾乎隻接到他幾個毫不在意的條子。
有時是她出去跟他約會,也不過幾天。
隻有當她長期不在家中,或許可以看做他們真有夫妻關系的一種證據,但也算是不自然的。
巴斯那時已經是個二十五歲的年青男子,具有一點事業家的眼光,并且是立志要出人頭地的,當時看見他妹妹這種情形,免不了有點疑惑。
原來他已經很懂得一點人情世故,所以本能地覺得事情有些蹊跷了。
喬其那時十九歲,在一家糊壁紙廠裡稍微有點根基,很想在這事業上找個出路,所以心裡也有些不安。
他感覺到事情有點不對勁。
馬大十七歲,跟威廉和味羅尼加都還在學校讀書。
他們每個人都有了讀書的機會,可是生活上總覺不穩定。
他們是知道珍妮那個孩子的。
鄰舍家明顯都在作他們自己的猜測。
他們是很少跟朋友來往的。
葛哈德自己最後也認定事情肯定有差錯,但這回的事情是他自己也牽涉其中的,所以覺得不大好出來争辯。
他有時候想要問問她,勸告她不要上當,但已成事實。
以後的事情隻好看那男人的良心怎樣,那是他知道的。
事情逐步發展,已經接近一種崩潰的狀态了,幸虧人生出來給它一種始料不及的解決法。
原來葛婆子的健康不濟了。
她雖然體格很好,而且一向都是好動的,近來卻變庸懶了,身體也逐漸虛弱下去,又加她天生多愁善感,承擔許多重大的心事,現在幾乎已經形成一種全身中毒的症候,雖然屬慢性,卻是大病。
她對一切事情都覺得懶洋洋,稍微做了點活就要累,最後竟向珍妮訴說連爬樓梯也很費力了。
“我覺得不大舒服。
”她說。
“想是要病了。
” 珍妮心裡慌亂,計劃帶她到附近的溫泉浴場去,可是葛婆子不情願去。
“我覺着這也沒有什麼好處。
”她說。
她僅僅在家裡坐坐,或是跟女兒出去趕趕車,隻是那凄涼的秋景又使她興緻陳乏。
“我不願意趕秋天來害病,”她說。
“這種飄零的落葉讓我想起我的病是不能好了。
” “哦,媽,你這是什麼話呀!”珍妮嘴雖這麼說,但心裡也慌張了。
普通的人家都是全靠母親一個人維持的,隻是在怕母親要死的時候才會明白。
巴斯一直打算如何結婚,怎樣跳出這境況,現在也暫時把這個念頭丢開了。
葛哈德非常恐慌,好像一個人等着大難臨頭的樣子。
珍妮沒有過家裡死人的經驗,并沒料到要有失去母親的可能,好像覺得她要活下去全靠她似的。
她看看情形不佳,卻還存着希望,一直都守在身邊,形成了由忍耐,等待和服務造成的痛苦情形。
去逝的一刻是在一個月的病和好幾天失去知覺之後的一個早晨。
在沒有知覺的幾天裡,靜默占據了全家,全家人都踮着腳尖兒走路。
臨死的幾分鐘,葛婆子又恢複知覺,把垂盡的眼光不時盯在珍妮臉上。
珍妮透着深切的恐怖,也不住注視着她的眼睛。
“哦,媽呀!媽呀!”她哭道。
“哦,你不要走呀,你不要走呀!” 葛哈德從院子裡跑進來,到床沿邊跪下,痛心地捏着她那骨瘦如柴的雙手。
“應該我先去的呀!”他哭道。
“應該我先去的呀!” 葛婆子的死,就促成了家庭最後的解散,巴斯早就在城裡找到一個女人,現在正着急想要結婚。
馬大的世故已經更加深廣了,也巴不得立刻就走。
她覺得有一個污點在家庭裡——實際是着在自己身上,假如還留在家裡的話。
她把公立學校當做收入的來源;她要去當教師去。
隻有葛哈德還不知到哪裡去找出路。
他那時又去做守更的工作。
珍妮有一天看見他一個人在廚房裡哭,不由得自己也跟着掉下眼淚來。
“哦,爸爸!”她祈求道,“事情還不至于無計可施呢。
你總有家可住的——你也知道——隻要有我的話。
你可以跟我去的。
” “不,不,”他反抗道。
他實在是不想跟她去。
“并不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