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
關燈
小
中
大
被他們踩死似的。
每當助祭的男低音宣讀經文的時候,瑪麗亞總好像聽到&ldquo瑪-瑪麗-亞&rdquo的喝斥聲,于是地不由得打起哆嗦來。
三 村裡人聽說來了客人,做完彌撤,不少人來到他們家。
列昂内切夫家的人,瑪特維伊切夫家的人和伊利伊喬家的人都來打聽他們在莫斯科當差的親戚的情況。
茹科沃村裡的所有年輕人,隻要認得字,能讀會寫,都被送到莫斯科,而且隻送到飯館和旅店當學徒(正如河對岸的村子裡年輕人隻送到面包皮房當學徒一樣)。
這種風氣由來已久,還在農奴制時代就這樣了。
那時有個茹科沃的農民盧卡·伊凡内奇,如今他已是傳奇人物,在莫斯科的一個俱樂部裡當小賣部的店主,隻接受同村人來做事,這些同村人站穩了腳跟,又把自己的親戚叫來,安排他們在飯館和旅店當差。
從那時起,四周圍的鄉民把茹科沃的村名都改了,管它叫&ldquo下人村&rdquo或者&ldquo奴才村&rdquo。
尼古拉是十一歲那年被送到莫斯科的,由瑪特維伊切大家的伊凡·瑪卡雷奇為他謀了一份差事。
伊凡·瑪卡雷奇當時在&ldquo艾爾米塔日&rdquo花園的劇場裡當引座員。
現在,尼古拉對着瑪特維伊切夫家的人,說得頭頭是道: &ldquo伊凡·瑪克雷奇是我的恩人,我得日日夜夜祈求上帝保佑他,因為多虧了他,我才成了體面人。
&rdquo &ldquo我的天哪,&rdquo一個高個子老太婆,伊凡·瑪卡雷奇的妹妹含着眼淚說,&ldquo他老人家,我那親人,現在一點音信都沒有了。
&rdquo &ldquo去年冬天他在奧蒙老爺家當差,這個季節聽說他到城外的花園裡做事&hellip&hellip他老啦!從前吧,往往一個夏季,每天都能帶回家十來個盧布,可是現在到處都生意清淡,這下苦了他老人家了。
&rdquo 那些老太婆和女人看着他穿氈鞋的腳,看着他蒼白的臉,傷心地說: &ldquo你不是掙錢人了,尼古拉·奧西佩奇,不是掙錢人了!哪兒行呢!&rdquo 大家都喜歡薩莎。
她已經滿十歲,可是長得很瘦小,看上去頂多隻有七歲。
别的小姑娘一個個臉蛋曬得發黑,頭發胡亂地剪短,穿着褪色的長衫。
她呢,臉蛋白白的,眼睛又大又黑,頭發上還系着紅絲帶,夾在她們中間顯得有點滑稽,好像這是一頭剛從野地裡捉回來的小獸。
&ldquo她會念書呢!&rdquo奧莉加溫柔地瞧着女兒,誇獎道。
&ldquo你念一念,好孩子!&rdquo她說,從包皮裹裡拿出一本《福音書》,&ldquo你念一念,念給那些正教徒聽聽。
&rdquo 《福音書》很舊,很重,羊皮封面,書邊已經摸髒了。
書本有股那樣的氣味,就好像修士進屋來了。
薩莎揚起眉毛,開始響亮地、像唱詩般念起來: &ldquo&lsquo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着小孩子同他母親&hellip&hellip&rsquo&rdquo &ldquo帶着小孩子同他母親,&rdquo奧莉加重複道,她激動得滿臉通紅。
&ldquo&lsquo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hellip&hellip①&rsquo&rdquo -------- ①見《聖經·馬大福音》第二章第十三節。
聽到&ldquo等&rdquo字,奧莉加再也忍不住,失聲哭起來。
瑪麗亞望着她也嗚咽抽泣,随後便是伊凡·瑪卡雷奇的妹妹跟着落淚。
老頭子不住地咳嗽,翻來翻去想找件小禮物送給孫女,可是什麼也沒有找到,隻好揮揮手算了。
經書念完之後,鄰居們四散回家,一個個深受感動,對奧莉加和薩莎十分滿意。
因為這天是節日,全家人整天都待在家裡。
老太婆,不論丈夫、兒媳,還是孫子、孫女都管她叫老奶奶,樣樣事情都要親自動手,親自生爐子,親自燒茶炊,甚至在午間親自去擠牛奶,然後就不住地抱怨,說她幹得快累死了。
她老是擔心家裡人吃多了,擔心老頭子和兒媳們閑着不幹活。
她時不時聽到,小鋪老闆家的一群鵝好像從後面鑽進她家的菜園子,于是她操起一根長杆子,趕緊跑出屋來,守着跟她一樣幹瘦、發蔫的白菜,不歇氣地一連喊上半個鐘頭。
有時她好像覺得烏鴉想來抓她的小雞,她就一邊罵,一邊朝烏鴉沖去。
她從早到晚生氣,咦叨,動不動就提着嗓門叫罵,弄得街上的行人不由得停了下來。
她對她的老頭子很不和氣,不是叫他懶骨頭,就是叫他讨厭鬼。
他是個不大正經的、靠不住的莊稼人,若不是她經常催趕着他,恐怕他真的什麼活都不幹,成天坐在爐台上說閑話了。
他沒完沒了地對兒子講起他的好些仇人,抱怨他每天都受鄰居的欺負,聽他說話真是無聊。
&ldquo是啊,&rdquo他雙手叉腰,說起來,&ldquo是啊&hellip&hellip在十字架節①後一個禮拜,我把幹草賣了,一擔三十戈比,我自願賣的&hellip&hellip是啊&hellip&hellip挺好&hellip&hellip可是,有一天早晨,我把幹草推出去,我是自願賣的,也沒有招惹誰,可是運氣不好,我一看,村長安季普·謝傑利尼科夫正巧打從酒館裡出來。
&lsquo你往哪兒送?沒出息的東西!&rsquo他說完還随手給了我一記耳光。
&rdquo -------- ①東正教節日,在俄舊曆九月十四日。
基裡亞爾喝醉後頭痛欲裂,在弟弟面前他很不好意思。
&ldquo伏特加真害人。
唉,我的天哪!&rdquo他嘟哝着,不住地搖晃痛脹的頭,&ldquo你們要看在基督份上,親兄弟和親弟妹,原諒我才好,我自己也不快活呀。
&rdquo 因為這天是節日,他們從酒館裡買了一條鲱魚,熬了一鍋魚頭湯。
中午大家先喝茶,喝了很長時間,直喝到頭上冒汗,看來茶水把肚子都撐大了。
這之後才開始喝魚湯,大家就着一個瓦罐喝。
至于魚身子,老奶奶卻藏起來了。
傍晚,有個陶工在坡上燒窯。
坡下的草場上,姑娘們圍成圓圈唱歌跳舞。
有人在拉手風琴。
河對岸也有人在燒窯,也有姑娘們唱歌,遠處的歌聲悠揚動聽。
酒館内外不少農民吵吵嚷嚷,他們醉醞釀地各唱各的調,破口大罵,讓奧莉加聽了直打哆哼,連呼: &ldquo哎呀,天哪&hellip&hellip&rdquo 她感到吃驚的是,那些罵人話可以連續不斷,而且罵得最兇、嗓門最大的倒是那些快要人士的老頭子。
可是孩子們和姑娘家聽了卻毫不理會,顯然他們在搖籃裡就聽慣了。
過了午夜,兩岸的窯火都已熄滅,可是下面草場上和酒館裡還有人在玩樂。
老頭子和基裡亞克都醉了。
他們胳膊挽着胳膊,肩膀撞着肩膀,跌跌撞撞來到奧莉加和瑪麗亞睡覺的闆棚前。
&ldquo算了吧,&rdquo老頭子勸他說,&ldquo算了吧&hellip&hellip這婆娘挺老實&hellip&hellip罪過呀&hellip&hellip&rdquo &ldquo瑪-瑪麗-亞!&rdquo基裡亞克喊道。
&ldquo算了吧&hellip&hellip罪過呀&hellip&hellip這婆娘不錯的。
&rdquo 兩人在闆棚前站了一會兒,走開了。
&ldquo我-我愛-野花兒!&rdquo老頭子突然用刺耳的男高音唱起來,&ldquo我-我愛-到野地裡-摘花兒!&rdquo 随後他啐了一口,罵了一句粗話,進屋去了。
四 老奶奶讓薩莎待在菜園裡,守着白菜,别讓鵝進來禍害。
己是炎熱的八月天。
酒館老闆家的鵝經常從後面鑽進菜園,不過現在它們幹的是正經事:在酒館附近啄食燕麥,和睦地閑聊着,隻有一隻公鵝高高地昂起頭,似乎想觀察一下,老太婆是不是拿着杆子跑來了。
别的鵝也可能從坡下上來,不過那群鵝此刻在河對岸覓食,在綠色的草場上拉出一道長長的白線。
薩莎站了一會兒,覺得挺沒意思,看看鵝也不來,就跑到陡坡的邊上去了。
她在那裡看到瑪麗亞的大女兒莫季卡正一動不動地站在一塊大石頭上望着教堂。
瑪麗亞生了十三胎,可是隻留下六個孩子,而且全是女兒,沒有男孩。
大女兒才八歲。
莫季卡光着腳,穿一件長襯衫,站在太陽地裡,火辣辣的太陽烤着她的頭頂,但她毫不理會,仿佛成了化石。
薩莎站到她身邊,望着教堂說: &ldquo上帝就住在教堂裡。
人到了晚上點燈,點蠟燭,上帝呢,點長明燈。
長明燈有紅的,綠的,藍的,像小眼睛似的。
到了夜裡上帝就在教堂裡走來走去,聖母娘娘和上帝的仆人尼古拉陪着他--咯,哆,哆&hellip&hellip守夜人聽了吓壞了,吓壞了!唉,算了,親人兒,&rdquo她學着母親的話,說道,&ldquo到了世界未日那一天,所有的教堂都飛到天上去。
&rdquo &ldquo鐘-樓-也-飛?&rdquo莫季卡一字一頓地低聲問道。
&ldquo鐘樓也飛。
到了世界未日那一天,好心的人都進天堂,兇惡的人呢,給扔進永遠不滅的火裡去燒,親人兒。
上帝會對我媽媽和瑪麗亞說,你們沒有欺負人。
所以往右邊走,去天堂吧。
可是對基裡亞克和老奶奶他就會說:你們往左邊走,到火裡去。
誰在持齋日吃葷,他也要到火裡去。
&rdquo 她仰望天空,睜大眼睛,又說: &ldquo你望着天空,别眨眼睛,就能看到天使。
&rdquo 莫季卡也仰望天空,在沉默中過了一分鐘。
&ldquo看見了嗎?&rdquo薩莎問道。
&ldquo看不見,&rdquo莫季卡低聲說。
&ldquo我可看見了。
一群小天使在天上飛,扇着小翅膀--一閃一閃,像小蚊子似的。
&rdquo 莫季卡想了一會兒,看着地面,問道: &ldquo老奶奶也要遭火燒嗎?&rdquo &ldquo會的,親人兒。
&rdquo 從她們站着的大石頭一直到山腳下,是一道平整的緩坡,長滿了綠油油的嫩草,叫人見了真想伸出手去摸一摸,或者在上面躺一躺。
薩莎躺下,翻身往下滾。
莫季卡一臉嚴肅認真的樣子,喘着氣,也躺下,翻身往下滾,這麼一來,她的衫子就卷到肩膀上去了。
&ldquo多好玩呀!&rdquo薩莎快活地說。
她倆往上走,想再玩一次,可是這當兒傳來了熟悉的尖叫聲。
哎呀,真可怕!老奶奶沒了牙,瘦骨伶仔,駝着背,短短的白發随風飄起,拿着一根長杆子正把一群鵝趕出菜園子,一邊大聲叫罵着: &ldquo所有的白菜都給搗碎了,這些該死的畜生,把你們統統宰了才好,你們這些挨千刀的禍根子,怎麼不死喲!&rdquo 她看到兩個小姑娘,就扔下杆子,拾起一根枯樹枝,伸出幹瘦、粗硬、像彎鈎似的手指抓住薩莎的脖子,開始抽打她。
薩莎又痛又吓,立即大哭,這當兒那隻公鵝伸長脖子,一搖一擺地走到老太婆跟前,嘎嘎地吼了一陣,當它轉身歸隊時,所有的母鵝贊賞地歡迎它:嘎一嘎一嘎!随後老奶奶揮着樹伎抽打莫季卡,這下莫季卡的衫子又給掀了起來。
薩莎傷心透了,大哭着跑回屋裡,想訴說委屈。
莫季卡跟在她後面,也放聲大哭,不過她的哭聲低沉,而且不擦眼淚,她的臉上淚水漣漣,就像她剛把臉泡進水裡似的。
&ldquo我的天哪!&rdquo奧莉加見她倆跑進屋來,驚呼道,&ldquo聖母娘娘啊!&rdquo 薩莎開始講起怎麼回事,這當兒老奶奶尖聲叫罵着也進了屋,菲奧克拉也惱了,于是屋子裡鬧得亂成一團。
&ldquo不要緊,不要緊!&rdquo奧莉加臉色蒼白,心慌意亂,一邊撫摩着薩莎的頭,一邊安慰她,&ldquo她是你的奶奶,生奶奶的氣是罪過的。
不要緊的,好孩子。
&rdquo 尼古拉早已被這經常不斷的叫罵、饑餓、煤煙和臭氣弄得筋疲力盡,他已經痛恨、鄙視這種貧窮的生活,而且在妻子、女兒面前常常為自己的爹娘感到羞愧--這時候,他從爐台上垂下腿來,用哭泣的聲音氣憤地對母親說: &ldquo您不能打她!您根本沒有權利打她!&rdquo &ldquo得了吧。
你躺在爐台上等死吧,你這個病鬼!&rdquo菲奧克拉惡狠狠地沖着他大聲嚷嚷,&ldquo真見鬼,誰叫你們回來吃閑飯啦?&rdquo 薩莎、莫季卡和家裡所有的小姑娘都爬到爐台上,躲在尼古拉背後的角落裡,在那兒一聲不響地、戰戰兢兢地聽着這些話,似乎可以聽到她們那小小的心髒在怦怦地跳動。
每當一個家庭裡有人久病不愈,絕了生還的希望,常常會出現極其沉重的時刻,這時他身邊的所有親人會膽怯地、暗暗地、在内心深處希望他死去。
隻有孩子們害怕親人的死亡,一想到這個就會膽戰心驚。
此刻,小姑娘們都屏住呼吸,臉上一副悲哀的表情,望着尼古拉,想到他很快就要死掉,她們不由得想哭,想對他說幾句親切的、可憐他的話。
尼古拉直往奧莉加這邊靠,仿佛在尋找她的保護,用顫抖的聲音輕輕地對她說: &ldquo奧莉亞①,親愛的,我在這兒再也待不下去了。
每當助祭的男低音宣讀經文的時候,瑪麗亞總好像聽到&ldquo瑪-瑪麗-亞&rdquo的喝斥聲,于是地不由得打起哆嗦來。
三 村裡人聽說來了客人,做完彌撤,不少人來到他們家。
列昂内切夫家的人,瑪特維伊切夫家的人和伊利伊喬家的人都來打聽他們在莫斯科當差的親戚的情況。
茹科沃村裡的所有年輕人,隻要認得字,能讀會寫,都被送到莫斯科,而且隻送到飯館和旅店當學徒(正如河對岸的村子裡年輕人隻送到面包皮房當學徒一樣)。
這種風氣由來已久,還在農奴制時代就這樣了。
那時有個茹科沃的農民盧卡·伊凡内奇,如今他已是傳奇人物,在莫斯科的一個俱樂部裡當小賣部的店主,隻接受同村人來做事,這些同村人站穩了腳跟,又把自己的親戚叫來,安排他們在飯館和旅店當差。
從那時起,四周圍的鄉民把茹科沃的村名都改了,管它叫&ldquo下人村&rdquo或者&ldquo奴才村&rdquo。
尼古拉是十一歲那年被送到莫斯科的,由瑪特維伊切大家的伊凡·瑪卡雷奇為他謀了一份差事。
伊凡·瑪卡雷奇當時在&ldquo艾爾米塔日&rdquo花園的劇場裡當引座員。
現在,尼古拉對着瑪特維伊切夫家的人,說得頭頭是道: &ldquo伊凡·瑪克雷奇是我的恩人,我得日日夜夜祈求上帝保佑他,因為多虧了他,我才成了體面人。
&rdquo &ldquo我的天哪,&rdquo一個高個子老太婆,伊凡·瑪卡雷奇的妹妹含着眼淚說,&ldquo他老人家,我那親人,現在一點音信都沒有了。
&rdquo &ldquo去年冬天他在奧蒙老爺家當差,這個季節聽說他到城外的花園裡做事&hellip&hellip他老啦!從前吧,往往一個夏季,每天都能帶回家十來個盧布,可是現在到處都生意清淡,這下苦了他老人家了。
&rdquo 那些老太婆和女人看着他穿氈鞋的腳,看着他蒼白的臉,傷心地說: &ldquo你不是掙錢人了,尼古拉·奧西佩奇,不是掙錢人了!哪兒行呢!&rdquo 大家都喜歡薩莎。
她已經滿十歲,可是長得很瘦小,看上去頂多隻有七歲。
别的小姑娘一個個臉蛋曬得發黑,頭發胡亂地剪短,穿着褪色的長衫。
她呢,臉蛋白白的,眼睛又大又黑,頭發上還系着紅絲帶,夾在她們中間顯得有點滑稽,好像這是一頭剛從野地裡捉回來的小獸。
&ldquo她會念書呢!&rdquo奧莉加溫柔地瞧着女兒,誇獎道。
&ldquo你念一念,好孩子!&rdquo她說,從包皮裹裡拿出一本《福音書》,&ldquo你念一念,念給那些正教徒聽聽。
&rdquo 《福音書》很舊,很重,羊皮封面,書邊已經摸髒了。
書本有股那樣的氣味,就好像修士進屋來了。
薩莎揚起眉毛,開始響亮地、像唱詩般念起來: &ldquo&lsquo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着小孩子同他母親&hellip&hellip&rsquo&rdquo &ldquo帶着小孩子同他母親,&rdquo奧莉加重複道,她激動得滿臉通紅。
&ldquo&lsquo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hellip&hellip①&rsquo&rdquo -------- ①見《聖經·馬大福音》第二章第十三節。
聽到&ldquo等&rdquo字,奧莉加再也忍不住,失聲哭起來。
瑪麗亞望着她也嗚咽抽泣,随後便是伊凡·瑪卡雷奇的妹妹跟着落淚。
老頭子不住地咳嗽,翻來翻去想找件小禮物送給孫女,可是什麼也沒有找到,隻好揮揮手算了。
經書念完之後,鄰居們四散回家,一個個深受感動,對奧莉加和薩莎十分滿意。
因為這天是節日,全家人整天都待在家裡。
老太婆,不論丈夫、兒媳,還是孫子、孫女都管她叫老奶奶,樣樣事情都要親自動手,親自生爐子,親自燒茶炊,甚至在午間親自去擠牛奶,然後就不住地抱怨,說她幹得快累死了。
她老是擔心家裡人吃多了,擔心老頭子和兒媳們閑着不幹活。
她時不時聽到,小鋪老闆家的一群鵝好像從後面鑽進她家的菜園子,于是她操起一根長杆子,趕緊跑出屋來,守着跟她一樣幹瘦、發蔫的白菜,不歇氣地一連喊上半個鐘頭。
有時她好像覺得烏鴉想來抓她的小雞,她就一邊罵,一邊朝烏鴉沖去。
她從早到晚生氣,咦叨,動不動就提着嗓門叫罵,弄得街上的行人不由得停了下來。
她對她的老頭子很不和氣,不是叫他懶骨頭,就是叫他讨厭鬼。
他是個不大正經的、靠不住的莊稼人,若不是她經常催趕着他,恐怕他真的什麼活都不幹,成天坐在爐台上說閑話了。
他沒完沒了地對兒子講起他的好些仇人,抱怨他每天都受鄰居的欺負,聽他說話真是無聊。
&ldquo是啊,&rdquo他雙手叉腰,說起來,&ldquo是啊&hellip&hellip在十字架節①後一個禮拜,我把幹草賣了,一擔三十戈比,我自願賣的&hellip&hellip是啊&hellip&hellip挺好&hellip&hellip可是,有一天早晨,我把幹草推出去,我是自願賣的,也沒有招惹誰,可是運氣不好,我一看,村長安季普·謝傑利尼科夫正巧打從酒館裡出來。
&lsquo你往哪兒送?沒出息的東西!&rsquo他說完還随手給了我一記耳光。
&rdquo -------- ①東正教節日,在俄舊曆九月十四日。
基裡亞爾喝醉後頭痛欲裂,在弟弟面前他很不好意思。
&ldquo伏特加真害人。
唉,我的天哪!&rdquo他嘟哝着,不住地搖晃痛脹的頭,&ldquo你們要看在基督份上,親兄弟和親弟妹,原諒我才好,我自己也不快活呀。
&rdquo 因為這天是節日,他們從酒館裡買了一條鲱魚,熬了一鍋魚頭湯。
中午大家先喝茶,喝了很長時間,直喝到頭上冒汗,看來茶水把肚子都撐大了。
這之後才開始喝魚湯,大家就着一個瓦罐喝。
至于魚身子,老奶奶卻藏起來了。
傍晚,有個陶工在坡上燒窯。
坡下的草場上,姑娘們圍成圓圈唱歌跳舞。
有人在拉手風琴。
河對岸也有人在燒窯,也有姑娘們唱歌,遠處的歌聲悠揚動聽。
酒館内外不少農民吵吵嚷嚷,他們醉醞釀地各唱各的調,破口大罵,讓奧莉加聽了直打哆哼,連呼: &ldquo哎呀,天哪&hellip&hellip&rdquo 她感到吃驚的是,那些罵人話可以連續不斷,而且罵得最兇、嗓門最大的倒是那些快要人士的老頭子。
可是孩子們和姑娘家聽了卻毫不理會,顯然他們在搖籃裡就聽慣了。
過了午夜,兩岸的窯火都已熄滅,可是下面草場上和酒館裡還有人在玩樂。
老頭子和基裡亞克都醉了。
他們胳膊挽着胳膊,肩膀撞着肩膀,跌跌撞撞來到奧莉加和瑪麗亞睡覺的闆棚前。
&ldquo算了吧,&rdquo老頭子勸他說,&ldquo算了吧&hellip&hellip這婆娘挺老實&hellip&hellip罪過呀&hellip&hellip&rdquo &ldquo瑪-瑪麗-亞!&rdquo基裡亞克喊道。
&ldquo算了吧&hellip&hellip罪過呀&hellip&hellip這婆娘不錯的。
&rdquo 兩人在闆棚前站了一會兒,走開了。
&ldquo我-我愛-野花兒!&rdquo老頭子突然用刺耳的男高音唱起來,&ldquo我-我愛-到野地裡-摘花兒!&rdquo 随後他啐了一口,罵了一句粗話,進屋去了。
四 老奶奶讓薩莎待在菜園裡,守着白菜,别讓鵝進來禍害。
己是炎熱的八月天。
酒館老闆家的鵝經常從後面鑽進菜園,不過現在它們幹的是正經事:在酒館附近啄食燕麥,和睦地閑聊着,隻有一隻公鵝高高地昂起頭,似乎想觀察一下,老太婆是不是拿着杆子跑來了。
别的鵝也可能從坡下上來,不過那群鵝此刻在河對岸覓食,在綠色的草場上拉出一道長長的白線。
薩莎站了一會兒,覺得挺沒意思,看看鵝也不來,就跑到陡坡的邊上去了。
她在那裡看到瑪麗亞的大女兒莫季卡正一動不動地站在一塊大石頭上望着教堂。
瑪麗亞生了十三胎,可是隻留下六個孩子,而且全是女兒,沒有男孩。
大女兒才八歲。
莫季卡光着腳,穿一件長襯衫,站在太陽地裡,火辣辣的太陽烤着她的頭頂,但她毫不理會,仿佛成了化石。
薩莎站到她身邊,望着教堂說: &ldquo上帝就住在教堂裡。
人到了晚上點燈,點蠟燭,上帝呢,點長明燈。
長明燈有紅的,綠的,藍的,像小眼睛似的。
到了夜裡上帝就在教堂裡走來走去,聖母娘娘和上帝的仆人尼古拉陪着他--咯,哆,哆&hellip&hellip守夜人聽了吓壞了,吓壞了!唉,算了,親人兒,&rdquo她學着母親的話,說道,&ldquo到了世界未日那一天,所有的教堂都飛到天上去。
&rdquo &ldquo鐘-樓-也-飛?&rdquo莫季卡一字一頓地低聲問道。
&ldquo鐘樓也飛。
到了世界未日那一天,好心的人都進天堂,兇惡的人呢,給扔進永遠不滅的火裡去燒,親人兒。
上帝會對我媽媽和瑪麗亞說,你們沒有欺負人。
所以往右邊走,去天堂吧。
可是對基裡亞克和老奶奶他就會說:你們往左邊走,到火裡去。
誰在持齋日吃葷,他也要到火裡去。
&rdquo 她仰望天空,睜大眼睛,又說: &ldquo你望着天空,别眨眼睛,就能看到天使。
&rdquo 莫季卡也仰望天空,在沉默中過了一分鐘。
&ldquo看見了嗎?&rdquo薩莎問道。
&ldquo看不見,&rdquo莫季卡低聲說。
&ldquo我可看見了。
一群小天使在天上飛,扇着小翅膀--一閃一閃,像小蚊子似的。
&rdquo 莫季卡想了一會兒,看着地面,問道: &ldquo老奶奶也要遭火燒嗎?&rdquo &ldquo會的,親人兒。
&rdquo 從她們站着的大石頭一直到山腳下,是一道平整的緩坡,長滿了綠油油的嫩草,叫人見了真想伸出手去摸一摸,或者在上面躺一躺。
薩莎躺下,翻身往下滾。
莫季卡一臉嚴肅認真的樣子,喘着氣,也躺下,翻身往下滾,這麼一來,她的衫子就卷到肩膀上去了。
&ldquo多好玩呀!&rdquo薩莎快活地說。
她倆往上走,想再玩一次,可是這當兒傳來了熟悉的尖叫聲。
哎呀,真可怕!老奶奶沒了牙,瘦骨伶仔,駝着背,短短的白發随風飄起,拿着一根長杆子正把一群鵝趕出菜園子,一邊大聲叫罵着: &ldquo所有的白菜都給搗碎了,這些該死的畜生,把你們統統宰了才好,你們這些挨千刀的禍根子,怎麼不死喲!&rdquo 她看到兩個小姑娘,就扔下杆子,拾起一根枯樹枝,伸出幹瘦、粗硬、像彎鈎似的手指抓住薩莎的脖子,開始抽打她。
薩莎又痛又吓,立即大哭,這當兒那隻公鵝伸長脖子,一搖一擺地走到老太婆跟前,嘎嘎地吼了一陣,當它轉身歸隊時,所有的母鵝贊賞地歡迎它:嘎一嘎一嘎!随後老奶奶揮着樹伎抽打莫季卡,這下莫季卡的衫子又給掀了起來。
薩莎傷心透了,大哭着跑回屋裡,想訴說委屈。
莫季卡跟在她後面,也放聲大哭,不過她的哭聲低沉,而且不擦眼淚,她的臉上淚水漣漣,就像她剛把臉泡進水裡似的。
&ldquo我的天哪!&rdquo奧莉加見她倆跑進屋來,驚呼道,&ldquo聖母娘娘啊!&rdquo 薩莎開始講起怎麼回事,這當兒老奶奶尖聲叫罵着也進了屋,菲奧克拉也惱了,于是屋子裡鬧得亂成一團。
&ldquo不要緊,不要緊!&rdquo奧莉加臉色蒼白,心慌意亂,一邊撫摩着薩莎的頭,一邊安慰她,&ldquo她是你的奶奶,生奶奶的氣是罪過的。
不要緊的,好孩子。
&rdquo 尼古拉早已被這經常不斷的叫罵、饑餓、煤煙和臭氣弄得筋疲力盡,他已經痛恨、鄙視這種貧窮的生活,而且在妻子、女兒面前常常為自己的爹娘感到羞愧--這時候,他從爐台上垂下腿來,用哭泣的聲音氣憤地對母親說: &ldquo您不能打她!您根本沒有權利打她!&rdquo &ldquo得了吧。
你躺在爐台上等死吧,你這個病鬼!&rdquo菲奧克拉惡狠狠地沖着他大聲嚷嚷,&ldquo真見鬼,誰叫你們回來吃閑飯啦?&rdquo 薩莎、莫季卡和家裡所有的小姑娘都爬到爐台上,躲在尼古拉背後的角落裡,在那兒一聲不響地、戰戰兢兢地聽着這些話,似乎可以聽到她們那小小的心髒在怦怦地跳動。
每當一個家庭裡有人久病不愈,絕了生還的希望,常常會出現極其沉重的時刻,這時他身邊的所有親人會膽怯地、暗暗地、在内心深處希望他死去。
隻有孩子們害怕親人的死亡,一想到這個就會膽戰心驚。
此刻,小姑娘們都屏住呼吸,臉上一副悲哀的表情,望着尼古拉,想到他很快就要死掉,她們不由得想哭,想對他說幾句親切的、可憐他的話。
尼古拉直往奧莉加這邊靠,仿佛在尋找她的保護,用顫抖的聲音輕輕地對她說: &ldquo奧莉亞①,親愛的,我在這兒再也待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