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純粹理性關于假設之訓練

關燈
自由,乃至與之以滋養,使其滋生長養,以顯現于吾人之前,從而完全摧毀之&rdquo以外,尚有何術足以鏟除之?顧吾人必須自身設想任何論敵所從未思及之反對論,且與論敵以吾人所有之武器而穿其處于彼所能渴望之有利地位。

    在此種種中,吾人絕無所懼,且有大望,即吾人因之能獲得以後不再受人攻評之一種所有是也。

     故為準備完全起見,在其他種種準備事項中,吾人更需純粹理性之假設。

    蓋此等假設雖以未受任何經驗法則之鍛煉而為不良之武器,但其尚有效力,正與敵人之所用以攻擊吾人之武器相等。

    故若假定(在某種非思辨的關系中)&ldquo心之本質非物質的,不受物質的變化之影響&rdquo,而遇及此種困難,即經驗似證明&ldquo吾人心力之發揚及錯亂,同為吾人所有肉體的器官之種種變狀&rdquo,則吾人能以以下之基本假定減弱此種證明之力,即假定肉體僅為&ldquo在吾人現有狀态中(在此生中)用為吾人所有全部感性能力以及一切思維之條件&rdquo之基本現象,以及假定其自肉體分離,可視為吾人知識能力之感性的使用終結,智性的使用開始。

    如是見解,肉體始不為思維之原因,而僅視為思維之制限的條件,因而肉體雖實促進感性的動物的生活,但即據此事實,應以肉體為&ldquo純粹的精神的生活&rdquo之障。

    動物的感性的生活之依存肉體的組織,當不能因之證明吾人全部生活依存&ldquo吾人所有肉體的器官狀态&rdquo之上。

    吾人應更進一步,探求所從未提及或從未充分發展之新反對論。

     生育一事,在人與在非理性之生物相同,惟機緣是賴,且常視資生之道,統治者之氣質心境,乃至罪惡等等情形而定。

    此種情形乃使假定人有永久生命十分困難,即假定&ldquo其生命在其出生之初,情形即如是無聊,如是完全依屬吾人自身選擇&rdquo之生物,乃能有延展至永久未來之生存之雲,自必十分困難。

    至關于全體種族(在此地上者)之延續,則此種困難可以忽視,蓋各個事例中所有之偶然情形,仍從屬一普遍法則,惟就各個體而言,則由如是微細之原因以期待如是效力重大之結果,确見其極為可疑耳。

    顧吾人能提出一種先驗的假設以答複此種駁論,即謂一切生命(按即普泛所謂生命),嚴格言之,僅為直悟的,不受時間變化之影響,既不以生而始,亦不以死而終;且此生僅為現象,即純粹精神的生活之感性的表象,而全部感性世界,則純為在吾人現有知識狀态中所飄浮于吾人目前之圖畫,其自身殆如夢幻,并無客觀的實在性;又若吾人能直觀吾人自身及事物,一如其實有之相,則吾人即能在一精神世界中觀察吾人自身,吾人與此種世界之唯一真實之交通,非由出生而始,自亦不由肉體死亡而終&mdash&mdash生與死二者純為現象。

     顧關于此種種,吾人實一無知識。

    吾人僅以假設的形相,借此以抵禦反駁;并非實際主張之。

    蓋此尚不能列為理性之理念,僅為自衛起見所規畫之概念耳。

    惟吾人在此處進行,完全與理性相合。

    吾人之論敵妄以缺乏經驗的條件即等于證明吾人所有信念之全部不可能,因而假定被已竭盡所有之可能性以推論者。

    今吾人之所能為者,唯在對于此種論敵,指示彼之不能為純然經驗之法則包括可能的事物之全部,正猶吾人之不能在經驗以外到達任何足證吾人理性有正當理由所到達之結論。

    任何人以防衛之假設的方策,抵禦其論敵所有粗率矯妄之否定,切勿以其意在采取此等意見為彼自身所有之意見;當彼已能處置其論敵之斷獨的矯妄主張以後,即置此等意見于不顧。

    蓋對于&ldquo他人主張&rdquo 所采之純然否定的态度自可視為極中正和平,但若進而以&ldquo對于一種主張之駁論&rdquo,為其相反主張之證明,則其所雲雲矯妄幻誕,實不亞于其在積極的肯定的立場之所有者也。

     故在理性之思辨的使用中所視為意見之假設,其自身并無效力,僅為敵方之超驗的矯妄主張相關時,始有效用可言耳。

    蓋以可能的經驗之原理為普泛所謂事物所以可能之條件,其進行過程之為超驗的,正與主張超驗的概念(其對象除在一切可能經驗限界以外,任何處所皆不能見及之)之客觀的實在相同。

    凡純粹理性之所斷言的判斷之者(與理性所知之一切事物相同),皆為必然的;不如是則為絕無所主張。

    因之,純粹理性實際并不包含任何意見。

    以上所引之假設,則純為想當然之判斷,此等想當然之判斷,雖不容有任何證明,但至少不能拒斥之。

    故此等假設僅為個人意見。

    惟吾人不能不以之為抵禦&ldquo所可發生之疑慮&rdquo之武器;乃至欲保全吾人内部之安甯,亦必須有此等假設。

    吾人必須使此等假設保持此種性格謹慎,避免以其為有獨立權威或絕對效力之假定,蓋不如是,則此等假設将陷理性于空想及幻想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