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關燈
小
中
大
騎上決心不向妻子告别就走,他害怕解釋,因而逃避任何不愉快的解釋,何況他打算不久就回來,認為隻留下一封信更為明智。
事情并不完全像他所說的,必須去荷蘭一趟;不過,此行可能對他有益。
他的一位朋友寫信到夏爾多來,催他盡快動身,這倒是個适當的借口。
他回到家中,裝作不得不臨時決定走的樣子,吩咐人從速打好行李,送進城裡托運,他上馬啟程了。
然而,他要出大門時,還是不由自主地犯點躊躇,心中非常遺憾,隻怕自己本來可以控制,卻匆忙憑感情用事,無端惹妻子流淚,也許使家裡失去安甯,而他到外地也未能得到安甯。
不過,他轉念又想道: “誰知道呢,說不定正相反,我做了一件有益而理智的事呢?說不定我離開家所引起的短暫憂傷;會給我們帶來更為幸福的日子呢?我遭受不幸的打擊,惟有上帝知道緣故;我隻遠離幾天我感到痛苦的地方。
換個環境,旅行,甚至旅途勞頓,也許會排解我的煩悶;我要忙一些物質的、重大而必要的事務,等我的心平靜一些,如意一些,再回家來;而且經過了思考,我會更清楚自己該做什麼——然而,”他内心深處又想道,“賽首兒會痛苦的……” 不過,既已動身,他就繼續趕路了。
德-阿爾西夫人将近十一點鐘離開舞會,她同女兒上了車;卡蜜兒很快就在她膝上睡着了。
她雖然還不知道騎士如此急切地實施旅行計劃,但獨自從鄰居家出來,心裡實在不是滋味。
在外人眼裡無非是失禮的一件事,對深知内情的人來說就變成一種揪心的痛苦了。
騎士無法忍受自己的不幸公諸于衆,而這位母親卻要展示出來,以便竭力克服和戰勝這種不幸。
她不難原諒丈夫在傷心或情緒不好時做出的舉動,可是不能不想想在外省,就這樣把妻子和女兒丢下不管,幾乎是聞所未聞的事情;在這種場合,多麼小小不言的事,哪怕是要穿大衣時沒人給送上來,給人造成的損害,往往是遵守全部禮儀也彌補不了的。
鄉間石子路剛剛翻修,馬車行駛緩慢,德-阿爾西夫人看着進入夢鄉的女兒,神思沉浸在最凄苦的預感中。
她小心托着卡蜜兒,免得馬車颠簸把孩子震醒。
黑夜裡思想特别活躍,她總是想這種命數似乎緊追不舍,甚至危及她剛在舞會上所嘗到的正當的喜悅。
她的頭腦處于奇特的狀态,時而回想自己的過去,時而瞻念女兒的未來。
“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她心中暗道。
“我丈夫要遠離開我,今天不走明天也要走,不會回來了;我再怎麼勸阻,再怎麼祈求,也隻能令他厭煩;他的愛已經消逝,隻剩下憐憫了,而且他憂傷的心情,是他和我本人都無能為力的。
我女兒長得很美,卻又生來不幸,我有什麼辦法呢?我又怎麼能預見或者防止呢?我應當保護這個可憐的孩子,我也是這麼做的,可是舍不得孩子,差不多就等于放棄同我丈夫見面了。
他逃避我們,厭惡我們。
假如反過來,我盡量靠攏他,大膽地試着喚回他從前的愛,那麼他也許會要求我同女兒分開陽?他很可能要把卡蜜兒托付給外人,擺脫掉眼見心煩的孩子吧?” 德-阿爾西夫人轉念至此,不禁吻了吻卡蜜兒。
“可憐的孩子介她心中暗道,“我,抛棄她!我,以安甯為代價,也許以生命為代價,換取同樣會逃離我的一種表面的幸福!為了做妻子而不當母親!如果這種事情都可行,那麼這樣考慮都不如死了吧?
事情并不完全像他所說的,必須去荷蘭一趟;不過,此行可能對他有益。
他的一位朋友寫信到夏爾多來,催他盡快動身,這倒是個适當的借口。
他回到家中,裝作不得不臨時決定走的樣子,吩咐人從速打好行李,送進城裡托運,他上馬啟程了。
然而,他要出大門時,還是不由自主地犯點躊躇,心中非常遺憾,隻怕自己本來可以控制,卻匆忙憑感情用事,無端惹妻子流淚,也許使家裡失去安甯,而他到外地也未能得到安甯。
不過,他轉念又想道: “誰知道呢,說不定正相反,我做了一件有益而理智的事呢?說不定我離開家所引起的短暫憂傷;會給我們帶來更為幸福的日子呢?我遭受不幸的打擊,惟有上帝知道緣故;我隻遠離幾天我感到痛苦的地方。
換個環境,旅行,甚至旅途勞頓,也許會排解我的煩悶;我要忙一些物質的、重大而必要的事務,等我的心平靜一些,如意一些,再回家來;而且經過了思考,我會更清楚自己該做什麼——然而,”他内心深處又想道,“賽首兒會痛苦的……” 不過,既已動身,他就繼續趕路了。
德-阿爾西夫人将近十一點鐘離開舞會,她同女兒上了車;卡蜜兒很快就在她膝上睡着了。
她雖然還不知道騎士如此急切地實施旅行計劃,但獨自從鄰居家出來,心裡實在不是滋味。
在外人眼裡無非是失禮的一件事,對深知内情的人來說就變成一種揪心的痛苦了。
騎士無法忍受自己的不幸公諸于衆,而這位母親卻要展示出來,以便竭力克服和戰勝這種不幸。
她不難原諒丈夫在傷心或情緒不好時做出的舉動,可是不能不想想在外省,就這樣把妻子和女兒丢下不管,幾乎是聞所未聞的事情;在這種場合,多麼小小不言的事,哪怕是要穿大衣時沒人給送上來,給人造成的損害,往往是遵守全部禮儀也彌補不了的。
鄉間石子路剛剛翻修,馬車行駛緩慢,德-阿爾西夫人看着進入夢鄉的女兒,神思沉浸在最凄苦的預感中。
她小心托着卡蜜兒,免得馬車颠簸把孩子震醒。
黑夜裡思想特别活躍,她總是想這種命數似乎緊追不舍,甚至危及她剛在舞會上所嘗到的正當的喜悅。
她的頭腦處于奇特的狀态,時而回想自己的過去,時而瞻念女兒的未來。
“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她心中暗道。
“我丈夫要遠離開我,今天不走明天也要走,不會回來了;我再怎麼勸阻,再怎麼祈求,也隻能令他厭煩;他的愛已經消逝,隻剩下憐憫了,而且他憂傷的心情,是他和我本人都無能為力的。
我女兒長得很美,卻又生來不幸,我有什麼辦法呢?我又怎麼能預見或者防止呢?我應當保護這個可憐的孩子,我也是這麼做的,可是舍不得孩子,差不多就等于放棄同我丈夫見面了。
他逃避我們,厭惡我們。
假如反過來,我盡量靠攏他,大膽地試着喚回他從前的愛,那麼他也許會要求我同女兒分開陽?他很可能要把卡蜜兒托付給外人,擺脫掉眼見心煩的孩子吧?” 德-阿爾西夫人轉念至此,不禁吻了吻卡蜜兒。
“可憐的孩子介她心中暗道,“我,抛棄她!我,以安甯為代價,也許以生命為代價,換取同樣會逃離我的一種表面的幸福!為了做妻子而不當母親!如果這種事情都可行,那麼這樣考慮都不如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