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兩天前,小船離開了沼澤地帶,沿着阿拉伯沙特河平穩地航行。

    水流湍急,因此劃槳的老人不需要費很大力氣。

    他劃槳的動作緩慢而有節奏,雙眼半睜半閉,他用幾乎聽不到的低沉聲音反複地唱着一首阿拉伯的悲歌。

     年複一年,月複一月,阿布什勒-蘇萊曼這位來自沼澤地帶的老人,不知有多少次沿河順流而下,前往巴士拉。

    船上還坐着一個人,身着東西合璧的服裝,這種令人有些傷感的裝束當今是屢見不鮮的。

    他身穿帶條紋的棉布長袍,外面套了一件滿是油污、破舊不堪的土色外衣,一條褪了色的紅色針織圍巾塞到破外衣裡。

    他頭部的裝飾也顯示出了阿拉伯服裝的尊嚴,人人必戴的黑白相間的纏頭巾,用黑綢頭箍系牢,他的眼睛茫然直視,朝着河堤的方向模模糊糊地看着。

    不一會兒,他也開始哼起那首相同的曲調。

    他跟美索不達米亞這塊土地上成千上萬的人沒有什麼兩樣,絲毫看不出他竟然是個英國人,也看不出他随身攜帶着一份秘密情報.這份情報,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的有勢力的人物都千方百計地企圖截獲,并要把他連同情報一起毀滅。

     前幾周發生的事情仍在他的腦海中浮現。

    他回憶起:在山中遇到的埋伏;冰雪覆蓋着的山口;駱駝商隊;和攜帶微型“影院”的兩個人一起在寸草不生的沙漠中的那曆時四夭的艱難跋涉,住在黑帳篷裡的那些日子;以及随着他的老朋友阿納茲部落遷徙的那段行程。

    這一切都是十分艱難,充滿着危險——一次又一次地偷越對方早已布置好的企圖尋找并截獲他的封鎖線。

     “亨利,卡米凱爾,英國偵探,三十歲左右,棕色頭發,黑色眼睛,身高五英尺十英寸,操阿拉伯語,庫爾德語,波斯語,亞美尼亞語,興都斯但語,土耳其語,以及很多山區方言。

    在土著部落人中有很多朋友,危險人物。

    ” 卡米凱爾生于喀什加,父親在那兒任政府官員。

    他從啞啞學語起,講的都是些方言和土語——他的保姆們,及後來的撫養他的人們都是不同血統的土著民族。

    他幾乎在中東所有的未開化地區都有朋友。

     隻有在城鎮,他的活動能力才顯得稍差。

    現在接近巴士拉了,他明白執行這次使命的關鍵時刻已經到了,遲早他是要再次進入這一文明地帶的。

    雖然巴格達是他的最後目的地,但他很明智地決定不要直接前往。

    伊拉克的每座城市都會給他提供便利條件,這在好幾個月以前就已作過周密的讨論和安排。

    現在需要運用他臼己的判斷能力,比如說,他應該選擇哪裡靠岸。

    他沒有通知自己的上司。

    他本來可以利用間接渠道來通知上司,但他沒有那樣做。

    因為這樣安全些。

    那個簡單易行的計劃──飛機停留在指定的地點接他──已出現漏洞!總是發生這種緻命的不可理解的漏洞。

     因而,他越來越擔心會出現危險。

    現在身在巴士拉,可望到達安全地帶了,但他十分清楚,情況要比在未開化的地區跋涉時遭遇的危險嚴重得多。

    而且,在最後階段遭到失敗——這幾乎是不堪設想的。

     那位阿拉伯老人有節奏地搖着雙槳,頭也不回一下,小聲地嘟囔着。

     “時候到了,孩子,真主保佑你成功.” “不要在城市裡逗留時間長了,老爺子,回到沼澤地去吧。

    我不願意讓你受到傷害。

    ” “這是真主的意旨,命運在他的手中。

    ” “托真主的福,”另一個重複道。

     此時此刻,他極其渴望變成個東方血統的人,而不是西方血統的人。

    那樣,他就不必擔心成功與失敗的可能了;不必三番五次地盤算着各種時機;不必反複地詢問自己是否周密地進行了安排,是否預見到将來可能出現什麼危險。

    把一切責任都交給大慈大悲的上帝,萬能的上帝吧。

    托真主的福,我一定會成功! 他對着自己說這些話,他感到伊拉克這個國家的鎮靜自若的情緒和宿命論思想完全感染了自己,他歡迎這種影響。

    過幾分鐘,他必須在小船停靠的地方下船,在這個城市的街道上行走,遭受敏銳目光的監視。

    隻有不僅從外表、而且從感情上看上去都象阿拉伯人,他才能成功。

     船平穩地轉向與大河成直角的水道。

    這裡停靠着各種各樣的小船,還有一些船隻和他們一起駛進來,這種景象十分可愛。

    幾乎象威尼斯一樣,船頭高高翹起,呈渦旋形,船身油漆已經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