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那面包和肉,我們無法下咽,那飲料也喝不下去,看着那隻令人傷感的醋瓶子,我想起了一位旅客的故事(就在當時,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位旅客坐在桌旁,桌上除了一條鲭魚,一瓶芥末,别無它物。
他問老闆,是不是隻有這麼多,老闆說: 隻有這麼多!哎呀,雷打火燒!我覺得這條鲭魚足夠六個人吃呢。
不過,我不喜歡吃鲭魚。
哦,那麼就請用點芥末吧。
以前我還以為這是件有趣、很有趣的奇聞轶事,但此時此刻,它居然成為一樁凄涼的現實、連一丁點幽默味兒也沒有了。
早飯就擺在面前,但我們的牙齒都消極怠工。
我嘗了一口,聞了一下,說我要咖啡,那驿站看守驚得目瞪口呆,盯着我說不出話來。
他終于回過神來,轉過身去,就象一個人在沉思一件茫然不可理解的東西。
他喊道: 咖啡!天哪,如果還剩下一丁點兒,鬼鬼 我們吃不下去,馬倌和車夫間又無話可說我們都圍着一張桌子坐。
間或,隻不過發出一聲簡短的請求,總是同樣的方式,總是既粗魯又親熱。
開頭,這種西部的新鮮故事和傳奇還使我吃驚,覺得有趣,但現在,卻變得單調乏味,失去了魅力。
談話是這樣的: 把面包拿過來,你這黃鼠狼的小嵬子!不,我忘掉了,大概說的不是黃鼠狼,似乎比這個詞還更有味道些,我明白是這個意思,但到底是什麼,我的确記不得了。
盡管如此,這關系不大大概味道太濃而不能印進書裡吧。
這是我記憶中的裡程碑,它告訴我是在什麼地方第一次聽到這種西部平原和山區的熱情而新穎的方言的。
我們沒有吃早飯,每人付了一美元飯錢就回到了車裡的郵包床上,在煙袋裡尋找安慰。
在這裡,昔日王公般的生活第一次衰落了,我們十分悲痛。
卸下那六匹好馬,換上六匹騾子,但它們是些墨西哥野種。
車夫戴皮手套作準備時,每頭騾子前面站一個人,緊緊地勒住缰繩。
當車夫最後抓住缰繩,吆喝一聲,牽騾子的人猛地跳開,馬車象炮膛裡打出的炮彈一樣從驿站射出去。
那發瘋的畜牲狂暴地飛奔,勁頭一刻不減,一氣直奔十到十二英裡,來到下一站的茅屋和馬廄前面。
我們就這樣整天奔馳。
下午兩點,那依傍北普拉特河逶迤穿過大平原的森林帶映入眼簾。
下午四點,渡過北普拉特河的一條支流,五點,渡過普拉特河,在卡尼堡靠岸。
從聖約出發已有五十六小時行程三百英裡! 這就是十到十二年前的橫越大陸的驿東旅行。
那時,在全美洲,希望活着見到沿這條線路修條鐵路通向太平洋的人,大概還不到十個。
但是,現在有鐵路了,我在《紐約時報》上讀到一則遊記,寫的差不多就是我說的這個地方,心中湧起成千種奇怪的對照。
對這種新奇的事我幾乎不能理解: 星期日下午四點,我們開出奧馬哈車站,開始了向西部的長途旅行。
兩小時過後,宣布開晚餐對于那些想見識在托普曼車輪旅館裡吃是怎麼一回事的旅客來說,這可真算是件大事。
于是,從我們的寝宮向前走進下一節車箱,就來到了餐車。
星期日的第一次晚餐對于我們來說還是一次新發現。
雖然四天以來,我們一直在這裡吃飯,共進早餐和晚餐,乘客們仍然交口稱贊那些完善的設備和它們取得的驚人的效果。
桌上鋪着雪白的亞麻桌布,擺着純銀餐具,身着潔白制服的黑人侍者來往如梭,象變戲法一樣地擺上菜肴。
這樣的宴席,就連德爾蒙尼哥本人也不會感到寒碜的,在有些方面,連這位著名廚師也難以配出這樣的美膳,因為,除了通常的頭等宴席所具有的各個方面外,我們還吃了羚羊排(那個好吃鬼還沒有嘗過這種東西呢,呸!他懂得豐盛宴席是什麼?)可口的山溪鳟魚,精美的水果和櫻桃,以及(開胃的,買也買不到辣醬油!)甜美誘人的草原空氣,不是嗎?你可以相信,我們對好東西有公正的評價。
當我們用滿杯泡沫洋溢的克魯格酒把這一切都沖進肚裡的時候,與此同時列車以每小時三十英裡的速度向前飛奔,我們承認,這是我們經曆過的最快的生活。
(兩天後,又打破了這個記錄,二十七分鐘前進二十七英裡,而斟滿的香槟酒卻沒有溢出一滴!)晚餐後,我們來到卧車箱,因為是安息日前夜,大家哼着莊嚴而古老的贊美詩贊美我主,還有閃光的海岸,加冕禮贊,等等男女歌手的聲音在晚風中甜美地混在一起,同時,火車上那燦爛的波裡菲摩斯巨眼劃破草原深處,沖進黑夜和荒野。
然後,我們回到豪華的卧鋪,享受那應得的睡眠。
第二天(星期一)早上醒來,我們發現火車正在渡北普拉特河,離奧馬哈已經三百英裡才用去十五小時又四十分鐘。
那位旅客坐在桌旁,桌上除了一條鲭魚,一瓶芥末,别無它物。
他問老闆,是不是隻有這麼多,老闆說: 隻有這麼多!哎呀,雷打火燒!我覺得這條鲭魚足夠六個人吃呢。
不過,我不喜歡吃鲭魚。
哦,那麼就請用點芥末吧。
以前我還以為這是件有趣、很有趣的奇聞轶事,但此時此刻,它居然成為一樁凄涼的現實、連一丁點幽默味兒也沒有了。
早飯就擺在面前,但我們的牙齒都消極怠工。
我嘗了一口,聞了一下,說我要咖啡,那驿站看守驚得目瞪口呆,盯着我說不出話來。
他終于回過神來,轉過身去,就象一個人在沉思一件茫然不可理解的東西。
他喊道: 咖啡!天哪,如果還剩下一丁點兒,鬼鬼 我們吃不下去,馬倌和車夫間又無話可說我們都圍着一張桌子坐。
間或,隻不過發出一聲簡短的請求,總是同樣的方式,總是既粗魯又親熱。
開頭,這種西部的新鮮故事和傳奇還使我吃驚,覺得有趣,但現在,卻變得單調乏味,失去了魅力。
談話是這樣的: 把面包拿過來,你這黃鼠狼的小嵬子!不,我忘掉了,大概說的不是黃鼠狼,似乎比這個詞還更有味道些,我明白是這個意思,但到底是什麼,我的确記不得了。
盡管如此,這關系不大大概味道太濃而不能印進書裡吧。
這是我記憶中的裡程碑,它告訴我是在什麼地方第一次聽到這種西部平原和山區的熱情而新穎的方言的。
我們沒有吃早飯,每人付了一美元飯錢就回到了車裡的郵包床上,在煙袋裡尋找安慰。
在這裡,昔日王公般的生活第一次衰落了,我們十分悲痛。
卸下那六匹好馬,換上六匹騾子,但它們是些墨西哥野種。
車夫戴皮手套作準備時,每頭騾子前面站一個人,緊緊地勒住缰繩。
當車夫最後抓住缰繩,吆喝一聲,牽騾子的人猛地跳開,馬車象炮膛裡打出的炮彈一樣從驿站射出去。
那發瘋的畜牲狂暴地飛奔,勁頭一刻不減,一氣直奔十到十二英裡,來到下一站的茅屋和馬廄前面。
我們就這樣整天奔馳。
下午兩點,那依傍北普拉特河逶迤穿過大平原的森林帶映入眼簾。
下午四點,渡過北普拉特河的一條支流,五點,渡過普拉特河,在卡尼堡靠岸。
從聖約出發已有五十六小時行程三百英裡! 這就是十到十二年前的橫越大陸的驿東旅行。
那時,在全美洲,希望活着見到沿這條線路修條鐵路通向太平洋的人,大概還不到十個。
但是,現在有鐵路了,我在《紐約時報》上讀到一則遊記,寫的差不多就是我說的這個地方,心中湧起成千種奇怪的對照。
對這種新奇的事我幾乎不能理解: 星期日下午四點,我們開出奧馬哈車站,開始了向西部的長途旅行。
兩小時過後,宣布開晚餐對于那些想見識在托普曼車輪旅館裡吃是怎麼一回事的旅客來說,這可真算是件大事。
于是,從我們的寝宮向前走進下一節車箱,就來到了餐車。
星期日的第一次晚餐對于我們來說還是一次新發現。
雖然四天以來,我們一直在這裡吃飯,共進早餐和晚餐,乘客們仍然交口稱贊那些完善的設備和它們取得的驚人的效果。
桌上鋪着雪白的亞麻桌布,擺着純銀餐具,身着潔白制服的黑人侍者來往如梭,象變戲法一樣地擺上菜肴。
這樣的宴席,就連德爾蒙尼哥本人也不會感到寒碜的,在有些方面,連這位著名廚師也難以配出這樣的美膳,因為,除了通常的頭等宴席所具有的各個方面外,我們還吃了羚羊排(那個好吃鬼還沒有嘗過這種東西呢,呸!他懂得豐盛宴席是什麼?)可口的山溪鳟魚,精美的水果和櫻桃,以及(開胃的,買也買不到辣醬油!)甜美誘人的草原空氣,不是嗎?你可以相信,我們對好東西有公正的評價。
當我們用滿杯泡沫洋溢的克魯格酒把這一切都沖進肚裡的時候,與此同時列車以每小時三十英裡的速度向前飛奔,我們承認,這是我們經曆過的最快的生活。
(兩天後,又打破了這個記錄,二十七分鐘前進二十七英裡,而斟滿的香槟酒卻沒有溢出一滴!)晚餐後,我們來到卧車箱,因為是安息日前夜,大家哼着莊嚴而古老的贊美詩贊美我主,還有閃光的海岸,加冕禮贊,等等男女歌手的聲音在晚風中甜美地混在一起,同時,火車上那燦爛的波裡菲摩斯巨眼劃破草原深處,沖進黑夜和荒野。
然後,我們回到豪華的卧鋪,享受那應得的睡眠。
第二天(星期一)早上醒來,我們發現火車正在渡北普拉特河,離奧馬哈已經三百英裡才用去十五小時又四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