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奮鬥 第38章
關燈
小
中
大
來擔任執行董事,照着他的意見把公司改組一下。
戴維斯上年紀了,不願意再為這公司的前途操心,或是把他自己個人的财産拿來冒險。
他和别人一樣,知道公司所需要的是新血液。
這當兒,宣布一個破産管理時期,對公司的名譽是大有損害的。
懷德沒有錢;再說,他又新來不久、那樣特别,因此戴維斯簡直不了解他的野心和他的真正價值。
他們之間并沒有真正的精神上的共鳴。
大體上說,他不喜歡懷德的性格,所以在給公司打算的時候,就把他忽略了。
他們舉行了種種商談。
老科爾法克斯想着非常得意,這個建議竟然會來到他的面前。
他有三個兒子,隻有一個對肥皂買賣感覺興趣。
兩個小的,愛德華和希拉姆一點兒也不樂意幹那行當。
他認為這可能是他們倆或是哪一個發揮才能的一條出路,最好是希拉姆,因為他比那兩個對文藝和科學方面的事更為喜歡,雖然他的主要興趣還是在金融方面;再說,這些書籍和刊物會給他以那種尋找了許久的機會。
他個人的名望或許會因此大大提高。
他仔細研究了一下公司的經濟情況,用兒子希拉姆來擔任會計主任和代理人,因為他對希拉姆在财務上的判斷力是有信心的。
最後,他看到可以用最适中的價格——一百五十萬,價值是三百萬——按長期付款辦法來收買股票,于是使兒子希拉姆當選為董事和總經理,着手來試試對這家公司可以有個什麼辦法。
佛羅倫斯-懷德面臨着這筆交易,看到了自己的機會,于是抓住了它。
他一看就知道希拉姆會需要情報和幫助的,并且對于他所得到的一切會很感激的;懷德能夠知道這些,于是把跟公司有關的全部情況都明明白白地報告給他。
懷德看得很清楚,問題在哪兒:互相鬥争的派别,編輯的缺乏眼光,财務的處理不當。
他很知道股票都在誰手裡,憑着什麼方法可以把他們好好吓唬住,便宜地讓出來。
他精神抖擻地替希拉姆工作,因為他喜歡希拉姆,而希拉姆對他也很好。
“懷德,你在這筆買賣上真是個了不起的人,”有天,他對他說。
“你把事情都十分清楚地告訴了我,我不會忘記這個的。
” “沒什麼,”懷德說。
“一位能幹人上這兒來,我也有好處。
” “等我擔任總經理以後,你就擔任副總經理,那就是說一年有兩萬五千塊。
”那會兒,懷德隻掙一萬二。
“等我做了副總經理,你的利益就決不會遭到什麼損害,”懷德嚴肅地回答。
懷德身長六英尺,瘦削、兇狠,隻是不十分會說話。
科爾法克斯身個矮小、結實、性情暴躁、精力充沛,甚至朝着火藥一喊,也許都會使它爆炸起來。
他熱切、自負,在許多方面都很有才氣。
他想在世界上顯露頭角,可是直到那會兒,他都不能确切地知道這該怎麼辦。
他們倆緊緊地握了握手。
大約三個月後,科爾法克斯正式當選為董事和總經理。
就在選舉他的同一次大會上,佛羅倫斯-懷德當選為副總經理。
懷德贊成肅清所有陳腐分子,放進新血液來。
科爾法克斯主張慢慢進行,等到他能夠看清楚自己需要做點兒什麼以後再說。
有一、兩個人立刻就被解雇了:一個上了年紀的發行員和一個上了年紀的廣告員。
六個月内,當他們仍舊在打算作一些改革,一面尋找新人的時候,老科爾法克斯死了,于是斯溫頓-斯喀德-戴維斯公司(至少是老科爾法克斯管理的公司)就傳給了希拉姆。
因此,他意外地坐上了總經理的職位後,現在開始全面負責,不知道怎樣才能使公司大為發達。
佛羅倫斯-懷德就成了他的助手和共度患難的盟友了。
在科爾法克斯初聽到尤金的時候,他管理斯溫頓-斯喀德-戴維斯公司已經有三年,正計劃把它改組成聯合雜志公司。
他作了一些改革,有些是徹底的,有些是保守的。
他請來了一個廣告部主任,這會兒又覺得不很滿意。
他在美術和編輯部門方面也作了一些改革,那多半是别人提議的結果——主要是懷德的——而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
馬丁-戴維斯已經退休了。
他年老多病,不願意在幕後多費腦筋。
那些人,象《國家評論》、《斯溫頓雜志》和《斯喀德周刊》的編輯們,是這地方唯一重要的人物。
他們現在當然完全附和着希拉姆-科爾法克斯和佛羅倫斯-懷德了。
懷德給這地方帶進來一種相當冷酷、刻薄的氣氛。
他自己是在困苦的情形下在布魯克林的一條小街上長大的,所以對于充塞在這地方的大模大樣、枯燥無味的編輯和文人絲毫沒有同情心。
他有一種愛爾蘭人對政治和組織的愛好,可是遠遠超出這個,他還有一種愛爾蘭人對權力的愛好。
在公司轉手、大事改革的情況下,他曾經耍手腕去赢得希拉姆-科爾法克斯的寵愛,這一來他的野心變得非常之大。
他希望對公司的業務不僅在名義上,而且在實際上都是科爾法克斯下面的主要負責人。
他看得很明白,要這樣,就應該聘請一般稱他心意的編輯、美術主任、各部主管和助理。
可是不幸得很,他不能直接辦這件事,因為雖然科爾法克斯對于業務上的瑣碎事務很不在意,他的嗜好卻就在這一件事上——用人。
象卡爾文出版公司的奧巴狄阿-
戴維斯上年紀了,不願意再為這公司的前途操心,或是把他自己個人的财産拿來冒險。
他和别人一樣,知道公司所需要的是新血液。
這當兒,宣布一個破産管理時期,對公司的名譽是大有損害的。
懷德沒有錢;再說,他又新來不久、那樣特别,因此戴維斯簡直不了解他的野心和他的真正價值。
他們之間并沒有真正的精神上的共鳴。
大體上說,他不喜歡懷德的性格,所以在給公司打算的時候,就把他忽略了。
他們舉行了種種商談。
老科爾法克斯想着非常得意,這個建議竟然會來到他的面前。
他有三個兒子,隻有一個對肥皂買賣感覺興趣。
兩個小的,愛德華和希拉姆一點兒也不樂意幹那行當。
他認為這可能是他們倆或是哪一個發揮才能的一條出路,最好是希拉姆,因為他比那兩個對文藝和科學方面的事更為喜歡,雖然他的主要興趣還是在金融方面;再說,這些書籍和刊物會給他以那種尋找了許久的機會。
他個人的名望或許會因此大大提高。
他仔細研究了一下公司的經濟情況,用兒子希拉姆來擔任會計主任和代理人,因為他對希拉姆在财務上的判斷力是有信心的。
最後,他看到可以用最适中的價格——一百五十萬,價值是三百萬——按長期付款辦法來收買股票,于是使兒子希拉姆當選為董事和總經理,着手來試試對這家公司可以有個什麼辦法。
佛羅倫斯-懷德面臨着這筆交易,看到了自己的機會,于是抓住了它。
他一看就知道希拉姆會需要情報和幫助的,并且對于他所得到的一切會很感激的;懷德能夠知道這些,于是把跟公司有關的全部情況都明明白白地報告給他。
懷德看得很清楚,問題在哪兒:互相鬥争的派别,編輯的缺乏眼光,财務的處理不當。
他很知道股票都在誰手裡,憑着什麼方法可以把他們好好吓唬住,便宜地讓出來。
他精神抖擻地替希拉姆工作,因為他喜歡希拉姆,而希拉姆對他也很好。
“懷德,你在這筆買賣上真是個了不起的人,”有天,他對他說。
“你把事情都十分清楚地告訴了我,我不會忘記這個的。
” “沒什麼,”懷德說。
“一位能幹人上這兒來,我也有好處。
” “等我擔任總經理以後,你就擔任副總經理,那就是說一年有兩萬五千塊。
”那會兒,懷德隻掙一萬二。
“等我做了副總經理,你的利益就決不會遭到什麼損害,”懷德嚴肅地回答。
懷德身長六英尺,瘦削、兇狠,隻是不十分會說話。
科爾法克斯身個矮小、結實、性情暴躁、精力充沛,甚至朝着火藥一喊,也許都會使它爆炸起來。
他熱切、自負,在許多方面都很有才氣。
他想在世界上顯露頭角,可是直到那會兒,他都不能确切地知道這該怎麼辦。
他們倆緊緊地握了握手。
大約三個月後,科爾法克斯正式當選為董事和總經理。
就在選舉他的同一次大會上,佛羅倫斯-懷德當選為副總經理。
懷德贊成肅清所有陳腐分子,放進新血液來。
科爾法克斯主張慢慢進行,等到他能夠看清楚自己需要做點兒什麼以後再說。
有一、兩個人立刻就被解雇了:一個上了年紀的發行員和一個上了年紀的廣告員。
六個月内,當他們仍舊在打算作一些改革,一面尋找新人的時候,老科爾法克斯死了,于是斯溫頓-斯喀德-戴維斯公司(至少是老科爾法克斯管理的公司)就傳給了希拉姆。
因此,他意外地坐上了總經理的職位後,現在開始全面負責,不知道怎樣才能使公司大為發達。
佛羅倫斯-懷德就成了他的助手和共度患難的盟友了。
在科爾法克斯初聽到尤金的時候,他管理斯溫頓-斯喀德-戴維斯公司已經有三年,正計劃把它改組成聯合雜志公司。
他作了一些改革,有些是徹底的,有些是保守的。
他請來了一個廣告部主任,這會兒又覺得不很滿意。
他在美術和編輯部門方面也作了一些改革,那多半是别人提議的結果——主要是懷德的——而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
馬丁-戴維斯已經退休了。
他年老多病,不願意在幕後多費腦筋。
那些人,象《國家評論》、《斯溫頓雜志》和《斯喀德周刊》的編輯們,是這地方唯一重要的人物。
他們現在當然完全附和着希拉姆-科爾法克斯和佛羅倫斯-懷德了。
懷德給這地方帶進來一種相當冷酷、刻薄的氣氛。
他自己是在困苦的情形下在布魯克林的一條小街上長大的,所以對于充塞在這地方的大模大樣、枯燥無味的編輯和文人絲毫沒有同情心。
他有一種愛爾蘭人對政治和組織的愛好,可是遠遠超出這個,他還有一種愛爾蘭人對權力的愛好。
在公司轉手、大事改革的情況下,他曾經耍手腕去赢得希拉姆-科爾法克斯的寵愛,這一來他的野心變得非常之大。
他希望對公司的業務不僅在名義上,而且在實際上都是科爾法克斯下面的主要負責人。
他看得很明白,要這樣,就應該聘請一般稱他心意的編輯、美術主任、各部主管和助理。
可是不幸得很,他不能直接辦這件事,因為雖然科爾法克斯對于業務上的瑣碎事務很不在意,他的嗜好卻就在這一件事上——用人。
象卡爾文出版公司的奧巴狄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