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奮鬥 第32章

關燈
來給他的商品引起注意。

    這可能是一句妙語,例如——“這種新肥皂您看見過嗎?”或是“您知道索勒斯達嗎?——它是紅的。

    ”這也可能是需要一幅關于手或是手指,眼睛或是嘴的新奇的圖案,附上一些排印的适當的說明。

    有時,碰到極為實用的商品時,把它們用一種清楚、有趣、逗人的方法切合實際地表現出來也就成啦。

    不過在大部分情形裡,總需要一件絕對新奇的玩意兒,因為薩麥菲爾德所抱的理論是,他的廣告不僅要吸住人們的眼睛,并且要牢牢地留在人們的記憶裡,還要傳達一個事實,這個事實至少要使看見的人覺得似乎非常重要。

    這是和人類心理學一個最深奧、最有意思的片面去搏鬥。

     前一任的那個奧爾得-佛裡門對薩麥菲爾德先生是相當有用的。

    他把許多很能幹的藝術家集合在他的周圍——都是一些時運不濟的人——他們象尤金一樣,願意擔任一個這種性質的職務。

    從他們那兒,憑着懇請、哄騙、指示等等,他吸取了許多很有意思的意見。

    他們的工作時間是從九點到五點三十分,待遇極其微薄——十八塊到三十五塊,有幾位專家支取到五、六十塊錢——而工作卻多得不計其數,實際上從來就沒有完。

    他們的生産量是用一種列表記錄的制度來加以調節的,它記下他們一星期到底完成了多少,以及他們的工作對于公司有多大價值。

    他們制定這種制度所依據的概念,多少是美術主任和他的上司的腦力的産物,雖然他們偶爾自己也作點兒重要的建議,可是對于适當的處理和在上面花費的時間、遭到的失敗,美術主任多少都得負責。

    他不能把一個概念好而畫得差的圖案拿給他的雇主去,也不能對一個需要高超思想的東西弄出一個低劣的概念來,這樣,他的位置就不要想保得長久。

    丹尼爾-克-薩麥菲爾德先生太精明、太苛刻了。

    他的精力真是從不倦怠的。

    他認為,為好的圖案給他想出點兒好的概念,然後招呼着把它們适當而迅速地繪畫出來,這是他的美術主任的事。

     由薩麥菲爾德先生看來,任何不合乎這種标準的玩意兒,都是一場令人厭惡的失敗,他壓根兒就不會不好意思來表示這種意見的。

    事實上,他有時候非常兇狠。

    “你幹嗎給我瞧這樣的東西?”有一次,他向佛裡門嚷着。

    “媽的,我雇個掃垃圾的還可以有好一點兒的成績呢-,該死,瞧瞧畫上那個女人的胳膊。

    瞧瞧她的耳朵。

    誰會接受這樣的玩意兒。

    沒有精神!沒有價值!簡直是笑話!你到底找了些什麼樣的牲口在那兒替你工作?-,如果薩麥菲爾德廣告公司不能做得比這好點兒,那我不如關起門來,去釣魚去。

    五、六星期内,我們就成了笑話資料了。

    别把什麼這種該死的壞作品拿來給我,佛裡門。

    你知道的該不止這一點兒。

    你應當知道我們的廣告人受不了這樣的東西。

    醒醒吧!我每年給你五千塊。

    這樣辦事,你怎麼能讓我賺回我的錢來呢?你幹脆就是浪費我的金錢和你的時間,讓一個人畫出這樣的東西來。

    混蛋!!” 美術主任,不管是誰,總漸漸陷進這種冷酷無情的境地,并且——由于他被雇用的時間和他的優裕的、以前或許從沒拿過的高薪使他享受到的特權——總出賣了自己,受到他那會兒認為必需的物品的束縛,所以在最難堪的火焰下,通常總是卑躬屈節、溫和柔順。

    憑他的勞力,他上哪兒去一年能掙到五千塊錢呢?如果他失去這個位置,他怎麼可以過目前這種生活呢?美術主任的職位可不多。

    能夠勝任的人并不是找不到。

    他又不是一個天生的才子,能夠冷靜地知道自己天賦的才能;如果他仔細一想,那末他往往就易于躊躇,擔心,終于卑躬屈節,極力忍受一下了。

    大多數人在那樣的情況下都是這樣。

    在他們向着他們的壓迫者反唇相稽、回上兩句(往往會這樣發作起來)之前,他們總先想想。

    大多數人都是這樣。

    再說,在他的指責裡,幾乎總有不少是實情。

    通常,暴風雨是為了改進人類的。

    薩麥菲爾德先生知道這個。

    他也知道,他用的人如果不是全體就是大多數都受到那種貧窮和恐懼的枷鎖的束縛。

    他毫不後悔地使用着這種武器,就象一個強壯的人使用一根棒子一樣。

    他自己過去生活艱苦。

    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