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關燈
小
中
大
他隻給了我一句:
“你住口,文學家。
首先,我僅僅對瘋子感興趣,而您簡直太有理智了。
”他又繼續說道:“正常人,就是我在大街上碰到的、用我的姓名招呼、乍一看當成我自己的一個人;我把手伸給他,高聲說道:‘我可憐的克諾克斯,今天你氣色這麼不好!你的單片眼鏡哪兒去啦?’令我驚奇的是,同我一道散步的羅朗,也用他的姓名同那人打招呼,跟我同時對那人說:‘可憐的羅朗!您的胡子哪兒去啦?’繼而,我們厭煩了,就将那人一筆勾銷,一點兒也不感到遺憾,因為他毫無新奇之處。
那人呢,也啞口無言,隻因他有一副可憐相。
他,正常人,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就是第三者,人們談論的那位……” 華朗坦轉向我,我則轉向伊勒德維爾和伊吉道爾,對他們說道:“嗯?我對你們說什麼啦?” 華朗坦注視着我,聲音極高,接着說道:“在維吉爾詩中,他叫蒂提爾,就是不随同我們死去,借助每個人活在世上。
”他哈哈大笑,又沖着我補充一句:“因此,殺掉他也無所謂。
” 伊勒德維爾和伊吉道爾也忍俊不禁,嚷道: “好哇,先生,蒂提爾一筆勾銷吧!!!” 我氣急敗壞,再也忍不住了,也嚷道: “噓!噓!我要講話啦!” 我顧不得章法,開口便道:“不對,先生們,不對!蒂提爾也有自己的病症!!!所有人!我們所有人,從生到死都有,例如在這種糟糕的時候,我們懷疑成癖:今天夜晚,家門上鎖了嗎?于是又去瞧瞧;今天早晨,領帶打上了嗎?于是用手摸摸;今天晚上,褲子扣好了嗎?于是檢查一下。
喏!瞧瞧馬德呂斯,他還不放心!還有博拉斯!你們都瞧見了。
請注意,我們完全知道事情做好了,可是因為有病又重做——回顧病。
就因為做過而重做;我們昨天的每個舉動,似乎今天都向我們提出要求;就好像一個嬰兒,我們給了他生命,往後還得養活他……” 我精疲力竭,自己聽着也講得很糟…… “凡是經過我們手做的事,仿佛都得由我們維護延續:從而産生一種恐懼心理,怕事情做多了負擔太重,因為,每個舉動一旦完成,非但沒有變成我們的個啟動器,反而變成凹陷的床,邀我們又倒下去——又倒下去①。
” ①原文為拉丁文。
“您講的這些還真有點兒意思……”彭斯開了口。
“哪裡呀,先生,一點兒意思也沒有,根本不應當寫進《帕呂德》裡……我講過,我們現在的行為方式,表現不出我們的個性了……個性寓于行為中……寓于我們所做的(顫音)兩次行為、三次行為中。
貝爾納爾是誰?就是星期四在奧克塔夫家遇見的那位。
奧克塔夫又是誰?就是星期四接待貝爾納爾的那一位。
還有呢?也是星期一去貝爾納家做客的那一位。
是誰……各位先生,我們所有人,都是誰?我們是每星期五晚上到安模爾家做客的人。
” “可是,先生,”呂西安有禮貌地說道,“首先,這再好不過;其次,請您相信,這是我們惟一的相切點!” “哦!真的,先生,”我又說道,“我認為,于貝爾每天六點鐘來看我,他就不能同時到您家去。
如果接待你們的人是布裡吉特,那又能改變什麼呢?……如果約阿金隻能每隔三天接待布裡吉特,那又有什麼關系?……難道我還統計一下?……不!不過,今天,我倒很想用手着地走路,而不是像昨天那樣,用雙腳走路!” “我倒覺得,您就是這樣幹的。
”圖乎烏斯愚蠢地說道。
“嗳,先生,這恰恰是我自怨自艾的事兒;要注意,我說‘我倒很想’!況且,現在我就到大街上去,試着這麼幹一幹,準得讓人當作瘋子給關起來。
正是這一點令我惱火……也就是說,整個外界,法律、習俗、人行道,似乎決定我們的重複動作,規定我們的單調行為,而其實,這一切又多麼投合我們喜愛重複的心理。
” “這樣說來,您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唐克雷德和加斯帕爾嚷道。
“我抱怨的恰恰是誰也不抱怨!接受害處便助長害處,這會變成惡習,先生們,因為久而久之,人們就樂在其中了。
我抱怨什麼,先生……正是誰也不反抗;正是吃了一鍋蹩腳的雜燴,那神氣就像美餐一頓,一餐花了三四法朗就容光煥發了。
正是人們不起而抗争……” “吓!吓!吓!”好幾個人嚷道,“您這不成了革命者啦?” “根本不是,先生們,我并不是什麼革命者!你們不讓我把話講完,我說人們不起而抗争……是指内心裡。
我抱怨的不是食物的分配,而是我們這些人,是習俗……” “總而言之,先生,”大家七嘴八舌,“您指責人們現行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您又否定他們能換個樣兒生活;您還指責他們這樣生活就心滿意足了,話又說回來,他們若是喜歡這樣呢,若是……總之,先生:您到底要怎樣呢???” 我滿頭大汗完全不知所措,昏頭昏腦地答道: “我要怎樣?先生們,我要……就我而言……就是結束《帕呂德》。
” 話音未落,尼科代姆從人堆裡沖出來,緊緊握住我的手,嚷道: “啊!先生,您這樣做就太棒啦!” 其他所有人一下
首先,我僅僅對瘋子感興趣,而您簡直太有理智了。
”他又繼續說道:“正常人,就是我在大街上碰到的、用我的姓名招呼、乍一看當成我自己的一個人;我把手伸給他,高聲說道:‘我可憐的克諾克斯,今天你氣色這麼不好!你的單片眼鏡哪兒去啦?’令我驚奇的是,同我一道散步的羅朗,也用他的姓名同那人打招呼,跟我同時對那人說:‘可憐的羅朗!您的胡子哪兒去啦?’繼而,我們厭煩了,就将那人一筆勾銷,一點兒也不感到遺憾,因為他毫無新奇之處。
那人呢,也啞口無言,隻因他有一副可憐相。
他,正常人,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就是第三者,人們談論的那位……” 華朗坦轉向我,我則轉向伊勒德維爾和伊吉道爾,對他們說道:“嗯?我對你們說什麼啦?” 華朗坦注視着我,聲音極高,接着說道:“在維吉爾詩中,他叫蒂提爾,就是不随同我們死去,借助每個人活在世上。
”他哈哈大笑,又沖着我補充一句:“因此,殺掉他也無所謂。
” 伊勒德維爾和伊吉道爾也忍俊不禁,嚷道: “好哇,先生,蒂提爾一筆勾銷吧!!!” 我氣急敗壞,再也忍不住了,也嚷道: “噓!噓!我要講話啦!” 我顧不得章法,開口便道:“不對,先生們,不對!蒂提爾也有自己的病症!!!所有人!我們所有人,從生到死都有,例如在這種糟糕的時候,我們懷疑成癖:今天夜晚,家門上鎖了嗎?于是又去瞧瞧;今天早晨,領帶打上了嗎?于是用手摸摸;今天晚上,褲子扣好了嗎?于是檢查一下。
喏!瞧瞧馬德呂斯,他還不放心!還有博拉斯!你們都瞧見了。
請注意,我們完全知道事情做好了,可是因為有病又重做——回顧病。
就因為做過而重做;我們昨天的每個舉動,似乎今天都向我們提出要求;就好像一個嬰兒,我們給了他生命,往後還得養活他……” 我精疲力竭,自己聽着也講得很糟…… “凡是經過我們手做的事,仿佛都得由我們維護延續:從而産生一種恐懼心理,怕事情做多了負擔太重,因為,每個舉動一旦完成,非但沒有變成我們的個啟動器,反而變成凹陷的床,邀我們又倒下去——又倒下去①。
” ①原文為拉丁文。
“您講的這些還真有點兒意思……”彭斯開了口。
“哪裡呀,先生,一點兒意思也沒有,根本不應當寫進《帕呂德》裡……我講過,我們現在的行為方式,表現不出我們的個性了……個性寓于行為中……寓于我們所做的(顫音)兩次行為、三次行為中。
貝爾納爾是誰?就是星期四在奧克塔夫家遇見的那位。
奧克塔夫又是誰?就是星期四接待貝爾納爾的那一位。
還有呢?也是星期一去貝爾納家做客的那一位。
是誰……各位先生,我們所有人,都是誰?我們是每星期五晚上到安模爾家做客的人。
” “可是,先生,”呂西安有禮貌地說道,“首先,這再好不過;其次,請您相信,這是我們惟一的相切點!” “哦!真的,先生,”我又說道,“我認為,于貝爾每天六點鐘來看我,他就不能同時到您家去。
如果接待你們的人是布裡吉特,那又能改變什麼呢?……如果約阿金隻能每隔三天接待布裡吉特,那又有什麼關系?……難道我還統計一下?……不!不過,今天,我倒很想用手着地走路,而不是像昨天那樣,用雙腳走路!” “我倒覺得,您就是這樣幹的。
”圖乎烏斯愚蠢地說道。
“嗳,先生,這恰恰是我自怨自艾的事兒;要注意,我說‘我倒很想’!況且,現在我就到大街上去,試着這麼幹一幹,準得讓人當作瘋子給關起來。
正是這一點令我惱火……也就是說,整個外界,法律、習俗、人行道,似乎決定我們的重複動作,規定我們的單調行為,而其實,這一切又多麼投合我們喜愛重複的心理。
” “這樣說來,您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唐克雷德和加斯帕爾嚷道。
“我抱怨的恰恰是誰也不抱怨!接受害處便助長害處,這會變成惡習,先生們,因為久而久之,人們就樂在其中了。
我抱怨什麼,先生……正是誰也不反抗;正是吃了一鍋蹩腳的雜燴,那神氣就像美餐一頓,一餐花了三四法朗就容光煥發了。
正是人們不起而抗争……” “吓!吓!吓!”好幾個人嚷道,“您這不成了革命者啦?” “根本不是,先生們,我并不是什麼革命者!你們不讓我把話講完,我說人們不起而抗争……是指内心裡。
我抱怨的不是食物的分配,而是我們這些人,是習俗……” “總而言之,先生,”大家七嘴八舌,“您指責人們現行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您又否定他們能換個樣兒生活;您還指責他們這樣生活就心滿意足了,話又說回來,他們若是喜歡這樣呢,若是……總之,先生:您到底要怎樣呢???” 我滿頭大汗完全不知所措,昏頭昏腦地答道: “我要怎樣?先生們,我要……就我而言……就是結束《帕呂德》。
” 話音未落,尼科代姆從人堆裡沖出來,緊緊握住我的手,嚷道: “啊!先生,您這樣做就太棒啦!” 其他所有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