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關燈
小
中
大
若是知道去哪兒,去幹什麼,也就走不出我這苦惱圈兒了。
動身就是動身,單純得很:出乎意料本身就是我的目的——意想之外的情況——您明白嗎?意想之外的情況!我可不是向您提議陪我一起走,因為我要帶安棋爾……不過,您何不也走一走呢,去哪兒都成,讓那些不可救藥之人死守去吧。
” “對不起,”羅朗說道,“我和您不一樣,我要走,就喜歡弄清楚去哪兒。
” “那就是有選擇喽!我怎麼對您說呢?就說非洲吧!您熟悉比斯克拉①嗎?想想照在沙漠上的太陽!還有那些棕榈樹。
羅朗啊!羅朗!那些單峰駝!想一想吧,同一顆太陽,我們隔着塵煙和城市建築,從屋頂之間可憐巴巴望見那兒一點兒,在那裡已經陽光燦爛,已經普照大地,想一想吧,到處都無拘無束!您還要一直等下去嗎?羅朗啊!這裡空氣污濁,同煩悶一樣令人打呵欠,您走不走啊?” ①阿爾及利亞一城市名。
“親愛的朋友,”羅朗說道,“那裡等待我的,可能有特别令人驚喜的情況;可是,我事情太多,脫不開身,我幹脆就不去向往。
我不能去比斯克拉。
” “恰恰是要放一放,”我接口說道,“放一放纏住您的這些事務。
總陷在裡面,難道您就甘心嗎?我呢,倒也無所謂,要知道,我是動身去另外一個地方;不過您想一想,人來到世上,也許就這麼一回,而您那活動的圈子有多麼小啊!” “嗳!親愛的朋友,”他說道,“不必再講了,我自有重大的理由,您說的這套我也聽厭了。
我不能去比斯克拉。
” “那就不談了,”我對他說道。
“我也到家了,好吧!過一段時間再見。
我去旅行的消息,麻煩您告訴其他所有人。
” 我回到家中。
六點鐘,我的摯友于貝爾來了,他從互助會那裡來,一見面就說道: “有人向我提起《帕呂德》!” “誰呀?”我不禁好奇地問道。
“幾位朋友……告訴你:他們不大喜歡,甚至還對我說,你最好還是寫寫别的。
” “那你就住口吧。
” “你了解,”他又說道,“反正我也不懂,隻是聽人講;你寫《帕呂德》,既然覺得有意思……” “哪裡,我一點也不覺得有意思,”我高聲說道。
“我寫《帕呂德》是因為……算了,談點兒别的……我要去旅行。
” “吓!”于貝爾應了一聲。
“對,”我說道,“人有時就需要出城走一走。
我後天動身,還不知道去哪兒……我帶着安棋爾。
” “怎麼,在你這年齡!” “嗳!親愛的朋友,是她邀請我的。
我可不建議你同我們一起去,因為我知道你太忙……” “再說,你們也喜歡單獨在一起……不用講了。
你們要到遠處逗留很久嗎?” “不會太久,我們還得受時間和金錢的限制;不過,關鍵是離開巴黎。
要出城,隻能靠強有力的交通工具,乘坐快車;難就難在沖出郊區。
”我站起來踱步,以便激發一下情緒:“要經過多少站,才能到達真正的農村!每站都有人下車,就好像賽馬剛一起跑,就有人掉下去了。
車廂漸漸空了。
旅客!旅客在哪兒呢?沒下車的人是要去辦事;司機和技工,他們要一直到終點,但是留在火車頭上。
況且,終點,那是另一座城市。
鄉村!鄉村在哪兒呢?” “親愛的朋友,”于貝爾也走起來,說道,“你太誇張了:很簡單,鄉村始于城市截止的地方。
”
動身就是動身,單純得很:出乎意料本身就是我的目的——意想之外的情況——您明白嗎?意想之外的情況!我可不是向您提議陪我一起走,因為我要帶安棋爾……不過,您何不也走一走呢,去哪兒都成,讓那些不可救藥之人死守去吧。
” “對不起,”羅朗說道,“我和您不一樣,我要走,就喜歡弄清楚去哪兒。
” “那就是有選擇喽!我怎麼對您說呢?就說非洲吧!您熟悉比斯克拉①嗎?想想照在沙漠上的太陽!還有那些棕榈樹。
羅朗啊!羅朗!那些單峰駝!想一想吧,同一顆太陽,我們隔着塵煙和城市建築,從屋頂之間可憐巴巴望見那兒一點兒,在那裡已經陽光燦爛,已經普照大地,想一想吧,到處都無拘無束!您還要一直等下去嗎?羅朗啊!這裡空氣污濁,同煩悶一樣令人打呵欠,您走不走啊?” ①阿爾及利亞一城市名。
“親愛的朋友,”羅朗說道,“那裡等待我的,可能有特别令人驚喜的情況;可是,我事情太多,脫不開身,我幹脆就不去向往。
我不能去比斯克拉。
” “恰恰是要放一放,”我接口說道,“放一放纏住您的這些事務。
總陷在裡面,難道您就甘心嗎?我呢,倒也無所謂,要知道,我是動身去另外一個地方;不過您想一想,人來到世上,也許就這麼一回,而您那活動的圈子有多麼小啊!” “嗳!親愛的朋友,”他說道,“不必再講了,我自有重大的理由,您說的這套我也聽厭了。
我不能去比斯克拉。
” “那就不談了,”我對他說道。
“我也到家了,好吧!過一段時間再見。
我去旅行的消息,麻煩您告訴其他所有人。
” 我回到家中。
六點鐘,我的摯友于貝爾來了,他從互助會那裡來,一見面就說道: “有人向我提起《帕呂德》!” “誰呀?”我不禁好奇地問道。
“幾位朋友……告訴你:他們不大喜歡,甚至還對我說,你最好還是寫寫别的。
” “那你就住口吧。
” “你了解,”他又說道,“反正我也不懂,隻是聽人講;你寫《帕呂德》,既然覺得有意思……” “哪裡,我一點也不覺得有意思,”我高聲說道。
“我寫《帕呂德》是因為……算了,談點兒别的……我要去旅行。
” “吓!”于貝爾應了一聲。
“對,”我說道,“人有時就需要出城走一走。
我後天動身,還不知道去哪兒……我帶着安棋爾。
” “怎麼,在你這年齡!” “嗳!親愛的朋友,是她邀請我的。
我可不建議你同我們一起去,因為我知道你太忙……” “再說,你們也喜歡單獨在一起……不用講了。
你們要到遠處逗留很久嗎?” “不會太久,我們還得受時間和金錢的限制;不過,關鍵是離開巴黎。
要出城,隻能靠強有力的交通工具,乘坐快車;難就難在沖出郊區。
”我站起來踱步,以便激發一下情緒:“要經過多少站,才能到達真正的農村!每站都有人下車,就好像賽馬剛一起跑,就有人掉下去了。
車廂漸漸空了。
旅客!旅客在哪兒呢?沒下車的人是要去辦事;司機和技工,他們要一直到終點,但是留在火車頭上。
況且,終點,那是另一座城市。
鄉村!鄉村在哪兒呢?” “親愛的朋友,”于貝爾也走起來,說道,“你太誇張了:很簡單,鄉村始于城市截止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