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夜槍聲

關燈
…不是……”蘇姗一邊說一邊使勁兒回憶道,“我,我看他瘦瘦的,中等個子。

    ” 費葉爾先生笑起來。

    不同的人經曆同一件事,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見解,他常遇到這種情況。

     “很好,情況是這樣的:客廳裡的男人既高又矮,既壯又瘦;此外,你們發現兩個男人從客廳裡拿了東西,然而客廳裡卻什麼也沒丢。

    ” 正如費葉爾先生自我介紹的,他是個法官,喜歡幽默。

    在大庭廣衆之下,從來不讓一個能表現自己才學的機會從身邊溜走。

    人們都了解他的這個秉性。

    現場除了記者,又來了農場主跟他的兒子,花匠跟他的妻子,城堡裡的傭人,還有從迪厄埔開車到這兒的兩位司機。

    費葉爾先生繼續說道: “現在說說第三個人跑哪去了,聽聽大家的看法能不能統一。

    蕾夢蒂小姐,您是端着這杆槍從窗口向外射擊的嗎?” “是的,槍聲過後,那個人就倒在修道院左邊的墓碑旁,草叢差不多把他蓋住了。

    ” “接着他又爬起來了?” “爬起了多半個身子。

    維克朵馬上跑下樓,把住了出入花園的小門。

    我去尋找他,傭人阿貝耳在樓上盯着呢。

    ” 阿貝耳當場證實了這點。

    法官接着說: “好吧,照你們的看法,中彈者無法從左邊逃跑,那邊的門已經被人守住;從右邊逃走也不對,他經過草地會被你們看見。

    因此,從情理上說,眼下那人還沒離開這塊小小的地方。

    ” “我認為是的。

    ” “您呢,小姐?” “我同意。

    ” “我也同意。

    ” 代理檢察長用譏諷的口吻說道: “要檢查的地方很小,把四小時前幹的事重複一遍不就得啦。

    ” “但願我們會有好運氣。

    ” 費葉爾先生走到爐台前,伸手拿起皮革鴨舌帽,細細看了一通,然後叫過警長,走到一邊說道: “警長,請您馬上派人到迪厄埔問問賣帽子的商販美哥雷,讓他趕快回憶回憶,這頂帽子是什麼人買的。

    ” 代理檢察長所指的搜查範圍,僅限于從草地右側到左面圍牆約一百平方米的地方,安蔔呂美西修道院在中世紀享有盛名,它的遺迹就在這裡。

     人們在青草叢中發現了被踩踏的痕迹,接着又發現了罪犯的足迹,兩處幹涸的黑色的血印。

    到了修道院頂頭的門廊,足迹便消失了。

    松樹枝葉遮住的地方,沒有任何踐踏的足迹。

    被打傷的人如何從蕾夢蒂、維克朵、阿貝耳眼皮底下逃走呢?傭人和警察用刀砍開幾株灌木,朝幾塊墓碑底下戳了戳,尋查工作就告結束。

     法官讓花匠用鑰匙打開小教堂的門。

    小教堂的建築相當精美,雕琢精湛,經曆了多次革命和風霜,仍然完整無損。

    這座諾曼底哥特式的小教堂,一直被看做是建築業的精品。

    門廊上的雕刻非常藝術,人物塑像活龍活現。

    教堂裡面陳設簡陋,隻有一座用大理石砌成的祭壇,再沒有任何裝點。

    即便有辦法從外面進去,也無法在此藏身。

     沒有檢查的隻有那道小門了。

    這是進入修道院參觀古迹的唯一入口。

    門外坑窪的道路,把城堡圍牆和一片小樹林隔開。

    林間有幾處廢棄的采石場。

    費葉爾先生低頭看着地面,發現地上有輪胎壓過的痕迹。

    蕾夢蒂和維克朵回憶到,槍聲過後,确實聽到過汽車發動的聲音。

     法官嘲諷道: “是同夥把那家夥救走的?” “辦不到!”維克朵說,“當時我就在這兒,小姐跟阿貝耳都盯着他呢。

    ” “啊,是的,他總該有個呆的地方呀!不是裡面就是外面,看來由不得我們決定了!” “他在裡面。

    ”傭人們肯定地回答。

     法官端了端肩膀,悶悶不樂地返身向城堡走去。

    調查顯得很不順利。

    要說是賊子盜竊,卻沒有丢東西;查找罪犯,又不見蹤迹,着實讓人不快。

     到了中午,日斯菲爾伯爵請衆人共進午餐,席間沒有一個人說話。

    吃完飯,費葉爾先生回到客廳,繼續向傭人們核實情況。

    忽然,院子裡響起一陣馬蹄聲,片刻,去迪厄埔的警察敲門進來。

     “喂!找到商販了嗎?”法官有點急不可耐,高聲問道。

     “有位司機買走過鴨舌帽。

    ” “司機!” “沒錯。

    他開車去的,說是給客人買頂司機戴的黃色鴨舌帽。

    店裡隻剩下一頂。

     他沒問大小,扔下錢,拿上帽子就匆忙趕路去了。

    ” “什麼模樣的汽車?” “四輪小汽車。

    ” “哪天的事兒?” “哪天?今天早上!” “今天早上?胡說八道!” “是今天早上被人買走的。

    ” “可能嗎?昨天夜裡在花園裡揀到的帽子,是早就被人買走的才對。

    ” “就是今早。

    商販親口跟我說的。

    ” 法官低頭不語,冥思苦想期望弄清這件事。

    倏地,他拿定了主意,蹦起來叫道: “把上午給我們開車的司機叫來。

    ” 警長帶着随從趕忙跑到接待室去。

    幾分鐘後,警長一個人回來了。

     “司機呢?” “他叫廚師給他做飯,吃完飯,就……” “啊?” “走了。

    ” “開車走的嗎?” “不。

    他說他去烏威爾拜訪親戚,騎着馬夫的自行車走的。

    他的帽子和衣服還在這兒。

    ” “可見,他沒戴帽子就走啦?” “他兜裡有頂鴨舌帽,戴上走的。

    ” “鴨舌帽?” “是的,很像用黃色的皮革做的。

    ” “黃色皮革?不會吧,這頂帽子在這兒呀。

    ” “沒錯,法官大人,跟這頂一樣。

    ” 代理檢察長臉上露出一絲冷笑: “真是怪事,太可笑了!冒出兩頂鴨舌帽……一頂是真的,一頂是假的。

    真帽子是我們找到的唯一物證,戴到司機頭上去了;假的卻在我們手裡。

    喔!這幫家夥,把我們騙得好慘喲!” “快追,把他追回來!”費葉爾先生叫道,“蓋成雍警長,快叫兩個人去,越快越好!” “人早沒影了。

    ”代理檢察長說。

     “就算跑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抓回來。

    ” “但願如此。

    隻是,預審法官先生,我想,咱們還是先把力量集中到這裡吧。

     我這兒有張紙條,剛從那人的外衣裡發現的,你看看。

    ” “外衣?” “司機的外衣。

    ” 代理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