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他就輕叫一聲,搖搖腦袋。
最後,這位明明是位專家的、大有幫助的觀戰者便不由自主地把他的同胞剛移動的一個卒子推回來,用顫巍巍的中指指着車——法蘭克福老頭兒已經把它橫沖直撞地闖入普甯防禦的胳肢窩下。
我們①德語:您這麼走,我就這麼走,然後就飛馬。
②德語:對不起。
4 4的朋友當然輸了,他正要離開休息室,那位專家趕上前來,說聲entschuldigenSie,他可不可以跟HerrPnin①說會兒話?(“您瞧,我連您的大名都知道,”他舉起他那個很有用的中指,附加說明道)——他提議兩人一塊兒到冷飲櫃台那兒去喝杯啤酒。
普甯同意了,大酒杯子放在他倆面前時,這位彬彬有禮的陌生人又接着說,“在生活當中,就象下棋一樣,分析一下一個人的動機和目的是大有好處的。
上船那天,我象個頑皮的孩子。
可是第二天早晨,我就開始害怕一位精明的丈夫——這絕不是恭維,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得出的假定——遲早會察看旅客的名單。
今天,我的良心已經在審問我,判定我有罪。
我不能容忍這種欺騙行為再繼續下去了。
祝您健康。
咦,這根本不是我們德國甘美的飲料,不過總比‘可口可樂’強一點。
鄙人是埃裡克?溫德大夫;這個名字想必您并不陌生吧。
” 普甯愣在那兒了,顔面抽搐,一隻手掌依然擱在濕櫃台上,開始磨磨蹭蹭地從他那個不舒服的圓高凳上往下出溜,溫德卻用五隻敏感的長手指頭揪住他的衣袖。
“Lassemich,lassemich,②”普甯一邊嚎叫,一邊想打開那隻哀求的軟綿綿的手。
“别這樣!”溫德說。
“放公正些嘛。
罪人一向有最後要說的話;這是他的權利。
連納粹都承認這一點。
首先——我想請您允許我替那位女士起碼付一半旅費。
” ①德語:普甯先生。
②德語:放開我,放開我。
“Achnein,nein,nein,①”普甯說。
“結束這場惡夢似的談話(diesekoschmarischeSprache②)吧。
” “随您的便,”溫德大夫說,接着又給那如坐針氈的普甯着重指出下列幾點:這全是麗莎想出來的花招——“為了我們的孩子(這個“我們”聽起來好象三個人都有份),您知道,讓事情簡單一點罷了。
”麗莎應該被當作病得很厲害的女人看待(懷孕的确可以給拔高為一種找死的事兒);他(溫德大夫)在美國會跟她結婚的——“我也去那兒,”溫德大夫為了講明情況又添了這一句;此外,至少該讓他(溫德大夫)付啤酒錢。
從那時起一直到這次由興高采烈一變而為灰溜溜的旅程結尾,普甯顯然一頭栽進了他那本英語手冊,對待麗莎雖然一如既往的溫柔,卻盡量少跟她碰頭,以免勾起她的疑心。
溫德大夫時不時會不曉得從哪兒鑽出來,從老遠就跟他打招呼,打出叫他放心的手勢。
最後,那座偉大的銅像③從蒙眬霧霭中升起,一些顔色暗淡、恍恍惚惚的高樓大廈矗立在那邊,準備接受熾烈的陽光照曬,它們就象您在那種标示(自然資源,不同沙漠裡出現海市蜃樓的次數的)百分比例圖表上所見到的一個個高矮不齊的神妙的矩形體,這當兒溫德大夫果斷地走近普甯夫婦,擺明自己的身份——“因為咱們仨都應該帶着純潔的心靈進入這個自由的大地。
”随後在埃利斯島上逗留了一段平淡乏味的時間,鐵莫①德語:噢,不不不。
②系德語。
③指美國紐約的自由女神銅像。
4 4菲便和麗莎分手了。
事情盡管複雜,溫德最後還是跟她結婚了。
普甯在美國最初度過的五個年頭裡,有時在紐約某些場合中偶爾瞥見過她一眼;他和溫德夫婦同一天入了美國籍;一九四五年,他移居到溫代爾,此後六年當中就沒再見到她,也沒通過信。
不過他時不時還聽到她的一星半點的消息。
他的朋友沙多最近(1951年12月)寄給他一期精神病學雜志,裡面刊載了阿爾比納?頓克爾堡醫師、埃裡克?溫德醫師和麗莎?溫德醫師三人合寫的一篇題為《适用于婚姻咨詢的集體心理療法》的文章。
普甯過去一向由于麗莎對“psiho-oslin?e①”(精神愚蠢病)深感興趣而感到難為情,現在他原本可以滿不在乎,卻仍然感到一陣陣既反感而又憐憫的刺痛。
埃裡克和她如今在一個計劃生育中心附屬的研究處工作,領導他們的是那位——過分善于适應的埃裡克稱之為“頭頭”的——和藹而偉大的巨人貝納德?梅烏德;在他倆這位保護人的支持下,埃裡克想出一個鬼花招(不一定是他一個人的主意)誘使醫院裡一些比較聽話的蠢病人接受一種精神治療,參加一種象绗被子聯誼會②那樣“消除緊張” 的小組,結過婚的年輕娘兒們八個人一組,輕松自在地聚在一間舒适的屋子裡,相互不拘禮節地直呼教名,氣氛融洽無間,幾位大夫面對着她們坐在一張桌子後面,另有一名秘書不引人注目地在一旁作記錄,每個人在幼時所遭受的不痛①系俄語。
②西方女子在一起绗縫被子的社會聯誼會。
快的事就如同死屍一般浮現出來了。
在這些集會中,娘兒們可以充分坦率地讨論她們在婚姻上所遇到的精神失調的問題,這不免要牽涉到她們的配偶,相互做些比較,事後那些爺兒們也被邀請來,在一個特殊的“丈夫小組”裡接受訪問,同樣無拘無束,雪茄煙敬來敬去,解剖圖表傳來傳去。
普甯跳過一些具體的報告和病曆沒看,這裡也确實沒必要詳談那些歡鬧的細節。
光提一提下面這樣一種情況也就夠了:婦女小組裡這位或那位娘兒們回家有了新的體會之後,已經在第三次集會時把她新發現的感覺一五一十描繪給她那些尚未開竅而卻迷了神的姐妹們聽,這場讨論頓時出現一種活躍而歡暢的氣氛(“嗯,姑娘們,喬治昨天晚上——”) 這還不夠戗。
埃裡克?溫德大夫還想制訂一個允許把那些一對對的夫婦全聚到一個聯合小組裡共同讨論的計劃。
順便提一下,聽到他和麗莎吧唧着嘴說“小組”這個字眼,真叫人渾身起雞皮疙瘩。
沙多教授在寫給痛苦的普甯一封長信中斷言道,溫德大夫甚至管一對連身的雙胞胎也叫作“一個小組”。
這位進步的、理想主義的溫德大夫确實渴望有個由連身百胞胎組成的幸福世界,結構連接的共同體,所有的民族都圍繞在一個相通的肝髒周圍興建起來。
“這不是别的,而是共産主義的一種縮影嘛——所有那些精神病學啊,”普甯在給沙多回信時嘟囔道,“幹嗎要去幹擾個人的憂傷呢?人要問,人生在世唯一能夠真正獲得的東西,難道不是憂傷嗎?” 4 5“嗨,”星期六早晨,瓊對她丈夫說,“我決定告訴鐵莫非這所房子從下午兩點到五點完全歸他倆使用。
咱們該給那些可憐蟲創造每一次可能相聚的機會。
我可以到城裡去辦點事,你可以順便到圖書館去轉轉。
” “今天可趕巧了,”勞侖斯答道,“我一點也不想到哪兒去轉轉或者溜溜。
再說,他倆相會也未必需要八個房間啊。
” 普甯穿上他那套(靠那次在克萊蒙納演講掙來的錢添置的)嶄新的棕色西服,在“雞蛋和咱們”飯館裡匆匆忙忙吃了一頓中飯,便穿過積雪的公園,朝溫代爾公共汽車站走去,差不多提前一個鐘頭就到了那裡。
麗莎到波斯頓附近訪問了她兒子秋季要去念書的聖?巴托羅缪預備學校,在返回的途中,幹嗎急着要見他呢,普甯對這一點根本不想費腦筋去揣測,他隻知道一股幸福的心潮在那看不見而現在随時都會猛然潰決的堤壩後面洶湧而起。
他看見了五輛公共汽車,而且他仿佛在每輛車上都看見麗莎同别的乘客魚貫下車時在窗口向他招手,可是臨到一輛接一輛的車上的人都下來之後,卻不見她的蹤影。
忽然從他身後傳來一聲響亮的呼聲(“鐵莫菲,zdrastvuy①!”)他立刻轉身,看見她出現在他獨獨判斷裡面不會有她的那輛快班旅行車上。
我們①俄語:你好。
的朋友從她身上看出什麼變化了嗎?仁慈的上帝,又能有什麼變化呢!她就在那兒。
不管天多冷,她都讓人感到熱和精神飽滿;這當兒她緊緊摟住普甯的腦袋,海豹皮大衣敞開着,露出了裡面滾花邊的上衣,他在她脖子那兒聞到一股葡萄柚的香味,一個勁兒喃喃道:“Nunu,votihorosho,nuvot.” ①——隻是口頭上說點打動人心的話罷了。
她驚歎道:“唷,他配上一嘴的漂亮新牙啦!”他攙她上一輛出租汽車時,她那塊鮮豔透明的頭巾被勾住了,普甯在人行道上滑了一下,司機說聲“瞧着點”,從他手裡接過她的旅行包,這種情況過去也發生過,順序完全雷同。
他們行駛在公園大街時,她告訴他說那是一家英國傳統式學校。
不,她什麼也不想吃,她剛才已經在阿爾巴尼飽餐了一頓。
那是一所“很花哨”的學校——那個形容詞是用英語說的——孩子們在室内玩一種用手打的網球,他那個班将有一位——(她擺出一副并不太激動的樣兒,說出一位大名鼎鼎的美國人士的名字,可是那既不是一位詩人的也不是一位總統的名字,因此對普甯來說一點意義也沒有。
) “容我說一句,”普甯插嘴道,一邊低頭,一邊用手指着,“你從這兒可以看到我們的校園的一角。
”這一切(“噢,我看見了,vizhu,vizhu,kampuskakkampus②:都一樣,沒什麼新鮮的”),這一切,包括孩子的獎學金在内,都承蒙貝納德?梅烏德大夫的大力幫忙(“你知道,鐵莫菲,哪天你該給①俄語:哪,哪,這可太好了,真的。
②俄語:看見了,看見了,校園總歸是校園。
5 5他寫封信道謝一聲才對”)。
校長是位牧師,把貝納德當年在那兒念書時赢得的獎杯都拿給她看了。
埃裡克當然希望維克多進一家公立學校,但是被駁倒了。
不管怎麼說,霍佩爾牧師的老婆可是位英國伯爵的侄女。
“到了。
這就是我的palazzo①,”普甯打趣地說,他素來沒法全神貫注地聽她那叽裡呱啦說得挺快的話。
他們走了進去——他蓦地覺得自己那樣殷切盼望的日子過得未免太快了——一分鐘一分鐘地流逝,不一會兒就會過去啦。
他心想也許她馬上把找他的原因說出來,這一天說不定會過得慢一些,讓人真正得到享受。
“多糟糕的地方呀,kakoyzhutkiydom②,”她一邊說,一邊在電話機旁邊那把椅子上坐下來,脫掉高統橡皮套靴——好熟悉的動作啊!“瞧那幅伊斯蘭教寺院尖塔的水彩畫,真叫人惡心!房東準是怪人。
” “不不,”普甯說,“他們是我的朋友。
” “親愛的鐵莫菲,”他陪她上樓時,她說,“你這一輩子可認識了不少糟透了的朋友。
” “這兒就是我的房間,”普甯說。
“我想我得在你這張純潔的床上歇一會兒。
呆會兒我給你念幾首詩聽聽。
折磨我的頭疼老毛病又要犯了
最後,這位明明是位專家的、大有幫助的觀戰者便不由自主地把他的同胞剛移動的一個卒子推回來,用顫巍巍的中指指着車——法蘭克福老頭兒已經把它橫沖直撞地闖入普甯防禦的胳肢窩下。
我們①德語:您這麼走,我就這麼走,然後就飛馬。
②德語:對不起。
4 4的朋友當然輸了,他正要離開休息室,那位專家趕上前來,說聲entschuldigenSie,他可不可以跟HerrPnin①說會兒話?(“您瞧,我連您的大名都知道,”他舉起他那個很有用的中指,附加說明道)——他提議兩人一塊兒到冷飲櫃台那兒去喝杯啤酒。
普甯同意了,大酒杯子放在他倆面前時,這位彬彬有禮的陌生人又接着說,“在生活當中,就象下棋一樣,分析一下一個人的動機和目的是大有好處的。
上船那天,我象個頑皮的孩子。
可是第二天早晨,我就開始害怕一位精明的丈夫——這絕不是恭維,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得出的假定——遲早會察看旅客的名單。
今天,我的良心已經在審問我,判定我有罪。
我不能容忍這種欺騙行為再繼續下去了。
祝您健康。
咦,這根本不是我們德國甘美的飲料,不過總比‘可口可樂’強一點。
鄙人是埃裡克?溫德大夫;這個名字想必您并不陌生吧。
” 普甯愣在那兒了,顔面抽搐,一隻手掌依然擱在濕櫃台上,開始磨磨蹭蹭地從他那個不舒服的圓高凳上往下出溜,溫德卻用五隻敏感的長手指頭揪住他的衣袖。
“Lassemich,lassemich,②”普甯一邊嚎叫,一邊想打開那隻哀求的軟綿綿的手。
“别這樣!”溫德說。
“放公正些嘛。
罪人一向有最後要說的話;這是他的權利。
連納粹都承認這一點。
首先——我想請您允許我替那位女士起碼付一半旅費。
” ①德語:普甯先生。
②德語:放開我,放開我。
“Achnein,nein,nein,①”普甯說。
“結束這場惡夢似的談話(diesekoschmarischeSprache②)吧。
” “随您的便,”溫德大夫說,接着又給那如坐針氈的普甯着重指出下列幾點:這全是麗莎想出來的花招——“為了我們的孩子(這個“我們”聽起來好象三個人都有份),您知道,讓事情簡單一點罷了。
”麗莎應該被當作病得很厲害的女人看待(懷孕的确可以給拔高為一種找死的事兒);他(溫德大夫)在美國會跟她結婚的——“我也去那兒,”溫德大夫為了講明情況又添了這一句;此外,至少該讓他(溫德大夫)付啤酒錢。
從那時起一直到這次由興高采烈一變而為灰溜溜的旅程結尾,普甯顯然一頭栽進了他那本英語手冊,對待麗莎雖然一如既往的溫柔,卻盡量少跟她碰頭,以免勾起她的疑心。
溫德大夫時不時會不曉得從哪兒鑽出來,從老遠就跟他打招呼,打出叫他放心的手勢。
最後,那座偉大的銅像③從蒙眬霧霭中升起,一些顔色暗淡、恍恍惚惚的高樓大廈矗立在那邊,準備接受熾烈的陽光照曬,它們就象您在那種标示(自然資源,不同沙漠裡出現海市蜃樓的次數的)百分比例圖表上所見到的一個個高矮不齊的神妙的矩形體,這當兒溫德大夫果斷地走近普甯夫婦,擺明自己的身份——“因為咱們仨都應該帶着純潔的心靈進入這個自由的大地。
”随後在埃利斯島上逗留了一段平淡乏味的時間,鐵莫①德語:噢,不不不。
②系德語。
③指美國紐約的自由女神銅像。
4 4菲便和麗莎分手了。
事情盡管複雜,溫德最後還是跟她結婚了。
普甯在美國最初度過的五個年頭裡,有時在紐約某些場合中偶爾瞥見過她一眼;他和溫德夫婦同一天入了美國籍;一九四五年,他移居到溫代爾,此後六年當中就沒再見到她,也沒通過信。
不過他時不時還聽到她的一星半點的消息。
他的朋友沙多最近(1951年12月)寄給他一期精神病學雜志,裡面刊載了阿爾比納?頓克爾堡醫師、埃裡克?溫德醫師和麗莎?溫德醫師三人合寫的一篇題為《适用于婚姻咨詢的集體心理療法》的文章。
普甯過去一向由于麗莎對“psiho-oslin?e①”(精神愚蠢病)深感興趣而感到難為情,現在他原本可以滿不在乎,卻仍然感到一陣陣既反感而又憐憫的刺痛。
埃裡克和她如今在一個計劃生育中心附屬的研究處工作,領導他們的是那位——過分善于适應的埃裡克稱之為“頭頭”的——和藹而偉大的巨人貝納德?梅烏德;在他倆這位保護人的支持下,埃裡克想出一個鬼花招(不一定是他一個人的主意)誘使醫院裡一些比較聽話的蠢病人接受一種精神治療,參加一種象绗被子聯誼會②那樣“消除緊張” 的小組,結過婚的年輕娘兒們八個人一組,輕松自在地聚在一間舒适的屋子裡,相互不拘禮節地直呼教名,氣氛融洽無間,幾位大夫面對着她們坐在一張桌子後面,另有一名秘書不引人注目地在一旁作記錄,每個人在幼時所遭受的不痛①系俄語。
②西方女子在一起绗縫被子的社會聯誼會。
快的事就如同死屍一般浮現出來了。
在這些集會中,娘兒們可以充分坦率地讨論她們在婚姻上所遇到的精神失調的問題,這不免要牽涉到她們的配偶,相互做些比較,事後那些爺兒們也被邀請來,在一個特殊的“丈夫小組”裡接受訪問,同樣無拘無束,雪茄煙敬來敬去,解剖圖表傳來傳去。
普甯跳過一些具體的報告和病曆沒看,這裡也确實沒必要詳談那些歡鬧的細節。
光提一提下面這樣一種情況也就夠了:婦女小組裡這位或那位娘兒們回家有了新的體會之後,已經在第三次集會時把她新發現的感覺一五一十描繪給她那些尚未開竅而卻迷了神的姐妹們聽,這場讨論頓時出現一種活躍而歡暢的氣氛(“嗯,姑娘們,喬治昨天晚上——”) 這還不夠戗。
埃裡克?溫德大夫還想制訂一個允許把那些一對對的夫婦全聚到一個聯合小組裡共同讨論的計劃。
順便提一下,聽到他和麗莎吧唧着嘴說“小組”這個字眼,真叫人渾身起雞皮疙瘩。
沙多教授在寫給痛苦的普甯一封長信中斷言道,溫德大夫甚至管一對連身的雙胞胎也叫作“一個小組”。
這位進步的、理想主義的溫德大夫确實渴望有個由連身百胞胎組成的幸福世界,結構連接的共同體,所有的民族都圍繞在一個相通的肝髒周圍興建起來。
“這不是别的,而是共産主義的一種縮影嘛——所有那些精神病學啊,”普甯在給沙多回信時嘟囔道,“幹嗎要去幹擾個人的憂傷呢?人要問,人生在世唯一能夠真正獲得的東西,難道不是憂傷嗎?” 4 5“嗨,”星期六早晨,瓊對她丈夫說,“我決定告訴鐵莫非這所房子從下午兩點到五點完全歸他倆使用。
咱們該給那些可憐蟲創造每一次可能相聚的機會。
我可以到城裡去辦點事,你可以順便到圖書館去轉轉。
” “今天可趕巧了,”勞侖斯答道,“我一點也不想到哪兒去轉轉或者溜溜。
再說,他倆相會也未必需要八個房間啊。
” 普甯穿上他那套(靠那次在克萊蒙納演講掙來的錢添置的)嶄新的棕色西服,在“雞蛋和咱們”飯館裡匆匆忙忙吃了一頓中飯,便穿過積雪的公園,朝溫代爾公共汽車站走去,差不多提前一個鐘頭就到了那裡。
麗莎到波斯頓附近訪問了她兒子秋季要去念書的聖?巴托羅缪預備學校,在返回的途中,幹嗎急着要見他呢,普甯對這一點根本不想費腦筋去揣測,他隻知道一股幸福的心潮在那看不見而現在随時都會猛然潰決的堤壩後面洶湧而起。
他看見了五輛公共汽車,而且他仿佛在每輛車上都看見麗莎同别的乘客魚貫下車時在窗口向他招手,可是臨到一輛接一輛的車上的人都下來之後,卻不見她的蹤影。
忽然從他身後傳來一聲響亮的呼聲(“鐵莫菲,zdrastvuy①!”)他立刻轉身,看見她出現在他獨獨判斷裡面不會有她的那輛快班旅行車上。
我們①俄語:你好。
的朋友從她身上看出什麼變化了嗎?仁慈的上帝,又能有什麼變化呢!她就在那兒。
不管天多冷,她都讓人感到熱和精神飽滿;這當兒她緊緊摟住普甯的腦袋,海豹皮大衣敞開着,露出了裡面滾花邊的上衣,他在她脖子那兒聞到一股葡萄柚的香味,一個勁兒喃喃道:“Nunu,votihorosho,nuvot.” ①——隻是口頭上說點打動人心的話罷了。
她驚歎道:“唷,他配上一嘴的漂亮新牙啦!”他攙她上一輛出租汽車時,她那塊鮮豔透明的頭巾被勾住了,普甯在人行道上滑了一下,司機說聲“瞧着點”,從他手裡接過她的旅行包,這種情況過去也發生過,順序完全雷同。
他們行駛在公園大街時,她告訴他說那是一家英國傳統式學校。
不,她什麼也不想吃,她剛才已經在阿爾巴尼飽餐了一頓。
那是一所“很花哨”的學校——那個形容詞是用英語說的——孩子們在室内玩一種用手打的網球,他那個班将有一位——(她擺出一副并不太激動的樣兒,說出一位大名鼎鼎的美國人士的名字,可是那既不是一位詩人的也不是一位總統的名字,因此對普甯來說一點意義也沒有。
) “容我說一句,”普甯插嘴道,一邊低頭,一邊用手指着,“你從這兒可以看到我們的校園的一角。
”這一切(“噢,我看見了,vizhu,vizhu,kampuskakkampus②:都一樣,沒什麼新鮮的”),這一切,包括孩子的獎學金在内,都承蒙貝納德?梅烏德大夫的大力幫忙(“你知道,鐵莫菲,哪天你該給①俄語:哪,哪,這可太好了,真的。
②俄語:看見了,看見了,校園總歸是校園。
5 5他寫封信道謝一聲才對”)。
校長是位牧師,把貝納德當年在那兒念書時赢得的獎杯都拿給她看了。
埃裡克當然希望維克多進一家公立學校,但是被駁倒了。
不管怎麼說,霍佩爾牧師的老婆可是位英國伯爵的侄女。
“到了。
這就是我的palazzo①,”普甯打趣地說,他素來沒法全神貫注地聽她那叽裡呱啦說得挺快的話。
他們走了進去——他蓦地覺得自己那樣殷切盼望的日子過得未免太快了——一分鐘一分鐘地流逝,不一會兒就會過去啦。
他心想也許她馬上把找他的原因說出來,這一天說不定會過得慢一些,讓人真正得到享受。
“多糟糕的地方呀,kakoyzhutkiydom②,”她一邊說,一邊在電話機旁邊那把椅子上坐下來,脫掉高統橡皮套靴——好熟悉的動作啊!“瞧那幅伊斯蘭教寺院尖塔的水彩畫,真叫人惡心!房東準是怪人。
” “不不,”普甯說,“他們是我的朋友。
” “親愛的鐵莫菲,”他陪她上樓時,她說,“你這一輩子可認識了不少糟透了的朋友。
” “這兒就是我的房間,”普甯說。
“我想我得在你這張純潔的床上歇一會兒。
呆會兒我給你念幾首詩聽聽。
折磨我的頭疼老毛病又要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