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
每個人都能根據當時人們的言論作出自己的判斷,其實,任何地方都沒有真正的革命動機。
躲在街壘後的是普通的全國勞工聯盟的工人,其中也可能夾雜了少量的勞工總會的工人。
他們并非企圖推翻政府,而是為了抵抗他們認為由警察發動的襲擊,無論這種看法是對還是錯。
他們的行動基本上是防禦性的,因此我懷疑這是否應當被描述為一場“起義”,就像幾乎所有的外國報紙報道的那樣。
起義,意味着采取進攻性的行動并制定有明确的行動計劃。
更精确地說,這隻是一場騷亂,一場很血腥的騷亂,因為雙方的手中都有槍,并且很想加以使用。
但在另一方面,這場戰鬥的意圖是什麼?如果不是無政府主義者的軍事政變,那可能是共産主義者的軍事政變嗎?是為了有計劃地一舉粉碎全國勞工聯盟的勢力嗎? 雖然某些事情會引起人們的猜測,似乎這場戰鬥是共産主義者的軍事政變,但我相信并非如此。
重要的是,類似的事情兩天後在塔拉戈納也發生了(根據來自巴塞羅那的命令,武裝警察占領了那裡的電話局)。
而在巴塞羅那,襲擊電話局并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的行動。
在城市的各個街區,成群結隊的國民自衛隊和加聯社黨的追随者攻占了所有具有戰略意義的建築物,如果這些行動在戰鬥開始之前還沒有進行,那至少這樣的進展速度是驚人的。
但人們必須記住的是,這些事情發生在西班牙而非英國,而巴塞羅那是一座有着悠久巷戰曆史的城市。
在這樣的地方,事情發展得很快,各個派别都時刻準備着,每個人都熟知當地的地形;當槍聲響起時,人們幾乎就像在進行軍事訓練一樣,立即就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概那些負責攻占電話局的人預料到會有麻煩,雖然他們沒想到實際的規模還要更大,但還是做好了充分的應對準備。
後來,他們并沒有打算對全國勞工聯盟發動總攻。
我之所以不相信雙方已經做好了大規模戰鬥的準備,原因有兩點: (1)雙方事前都沒有調動軍隊進入巴塞羅那。
這場戰鬥僅僅發生在那些已經身在巴塞羅那的人之間,參與者主要是市民和警察。
(2)食品幾乎立即陷入了短缺。
每一個在西班牙服役的人都知道,西班牙人軍事行動的真正出色之處,就是軍隊的食物供應非常好。
如果雙方都在預謀打上一兩個星期的巷戰,舉行總罷工,而事前卻沒有儲備好食物,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最後,這一事件的真相是什麼? 國外反法西斯主義媒體的報道使這一事件蒙上了重重迷霧,但人們通常隻能聽到一面之詞。
結果,巴塞羅那之戰就被描述為不忠誠的無政府主義者和托洛茨基主義者的起義,是他們“從背後捅了西班牙政府一刀”,當然還有許多諸如此類的說法,可問題并不像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毫無疑問,如果你正在與死敵開戰,就最好不要讓自己窩裡的人也打起來。
但值得記住的是,至少要有兩個人才會有争吵,人們除非認為自己受到了挑釁,否則決不會去建築街壘的。
當政府命令無政府主義者放下武器時,麻煩自然也就蔓延開來。
在英國的媒體中,這件事被翻譯成英文以後,呈現了這樣的表述形式:阿拉貢前線急需武器,但卻無法得到,因為毫無愛國心的無政府主義者阻止運送武器。
如此這般的描述,忽略了西班牙的實際情況。
衆所周知,無政府主義者和加聯社黨都在藏匿武器,尤其當戰鬥在巴塞羅那爆發時,這一點就更清楚了:雙方都拿出了大量的武器。
無政府主義者清楚地知道,即便他們放下武器,加泰羅尼亞的主要政治力量加聯社黨仍會把武器留在手中,戰鬥結束後的實際情形就是如此。
其間,在街上看得到大量的武器。
雖然這些武器在前線很受歡迎,但最終卻留在了後方“非政治的”警察手中。
在這個問題的背後,共産黨和無政府主義者之間仍有不可調和的分歧,遲早都必然會導緻某種鬥争。
自戰争開始以來,西班牙共産黨的人數激增,他們奪取了大部分的政治權力,國外成千上萬的共産黨人來到西班牙,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公開表示,一旦反對佛朗哥的鬥争取得勝利,就會“清算”無政府主義。
在這樣的境況下,人們很難期待無政府主義者會願意交出他們在1936年夏天得到的武器。
占領電話局僅僅是點燃既有炸彈的導火索。
也許恰好可以預料的是,那些對此負有責任的人認為不會有麻煩。
據說,幾天前,加泰羅尼亞省長孔帕尼斯笑着宣布,無政府主義者是會忍氣吞聲、承受一切的。
[1]但可以非常肯定地說,這決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在過去的好幾個月裡,共産黨和無政府主義者在西班牙各地發生了一系列的武裝沖突。
而在加泰羅尼亞,特别是其首府巴塞羅那,局勢日趨緊張,已經發展成街頭争吵、謀殺,等等。
手持武器的那些人,正在進攻工人在七月戰鬥中奪取的并在感情上極為重視的建築物,這個消息突然傳遍了全城。
我們必須記住,工人階級并不喜歡國民自衛隊。
對過去的數代人來說,衛兵僅僅是領主和老爺的附屬物,而國民自衛隊遭受到加倍的仇恨,因為人們紛紛猜測,而且也有充分的根據,他們對法西斯的反對十分可疑。
[2]促使人們在最初的幾個小時裡走上街頭的情感,可能就是促使他們在戰争之初抗擊反叛将軍的同樣情感。
當然,全國勞工聯盟的工人是否必須毫無異議地交出電話局,仍然存有争議。
任何人在這一問題上所持的觀點,最終都将取決于他對中央集權政府和工人階級掌權問題的态度。
也可以更貼切地說:“誠然,全國勞工聯盟很可能有自己的理由,但畢竟,戰争正在進行,而他們無權在後方發動戰争。
”是的,我完全贊同,任何内部的混亂都可能幫了佛朗哥的忙。
但究竟是什麼促成了這場戰鬥?政府也許有權、也許無權占領電話局,關鍵是,在當時的實際情況下,這必定會導緻一場沖突。
這是一種挑釁性行為,是一種威脅性的姿态,基本含義是說:“你們的權力終止了,由我們來接管。
”政府以為人們不會反抗,可這卻違背了基本常識。
如果人們能夠保持一種理性的均衡感,那就會意識到,錯誤不完全在其中任何一方,特别是在這種事情上更不可能完全歸咎于一方。
人們之所以接受了有關這件事的片面說法,原因僅僅是西班牙的各革命黨派與外國的媒體缺少交往。
特别是在英國媒體中,你必須搜尋很長一段時間,才會發現一些關于西班牙無政府主義者的正面報道,在戰争的任何一個階段全都如此。
他們遭到系統的诋毀,并且我從自身的經曆也知道,幾乎不存在人們印發材料為自己辯護的可能性。
———————————————————— [1]《新政治家》(NewStatesman)(1937年5月14日) [2]戰争一爆發,國民自衛隊就與更有勢力的黨派站在了一邊。
在後來的戰争中,在好幾個地方,例如在桑坦德,當地的國民自衛隊全都轉向了法西斯主義。
———————————————————— 我試圖客觀地描述巴塞羅那戰鬥,盡管顯然沒有任何人能夠在這個問題上做到完全客觀。
實際上,人們不得不偏袒某一方,并且必須非常清楚我站在哪一方。
此外,我的描述不可避免地會有錯誤之處,不僅在這一章而且在别的章節中都可能有。
事實上很難準确地描述這場西班牙戰争,因為我們缺少非宣傳性的文獻。
每一個人都要警惕我的記述中的偏見和錯誤。
盡管如此,我已經盡最大努力做到誠實。
但大家會看到,我的描述完全不同于國外,特别是西班牙共産黨媒體的報道。
有必要檢查共産黨的說法,因為它被發行到全世界,此後又在很短的間隔裡不斷增補,可能已經成為最廣泛接受的說法。
在共産黨以及親共産黨的媒體中,對巴塞羅那之戰的全部指責都指向馬統工黨。
他們斷言,這場戰鬥不是自然爆發的,而是旨在推翻政府的有準備、有計劃的起義,完全由馬統工黨一手策劃,并得到少數誤入歧途的“暴徒”的幫助。
不僅如此,這也肯定是一場法西斯的陰謀,是按照法西斯的命令采取的行動,意欲在後方發動内戰,從而使政府癱瘓。
馬統工黨是“佛朗哥的第五縱隊”,是與法西斯結成聯盟的托洛茨基主義組織。
據5月11日的《每日工人報》報道: 德國和意大利的代理人湧入巴塞羅那,假裝為臭名昭著的“第四國際大會”作“準備”,實際上确實有一個重要的任務。
這就是: 他們與當地的托洛茨基主義者合作,準備制造混亂和流血事件。
這樣,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就能夠宣布,由于巴塞羅那的混亂局面不斷蔓延,他們“無法從海上有效地控制加泰羅尼亞的海岸線”,因此,“他們隻能在巴塞羅那登陸上岸”。
換句話說,他們正在作的準備,就是讓德國和意大利政府能夠公開派遣軍隊和艦船登陸加泰羅尼亞海岸,并宣布他們這樣做是“為了維護秩序”…… 達到這一目的的工具已經以托洛茨基主義組織的形式,為德國人、意大利人準備好了。
這就是我們所知的馬統工黨。
以犯罪行動著稱的馬統工黨,和無政府主義組織中某些受到蠱惑的人一起,策劃、組織和領導了後方的這次襲擊,與前線對畢爾巴鄂的進攻在時間上配合得天衣無縫,等等。
在這篇文章的後面,巴塞羅那戰鬥成了“馬統工黨發動的進攻”。
而同一期報紙的另一篇文章則聲稱,“毫無疑問,必須對加泰羅尼亞的血腥殺戮負責的,正是馬統工黨。
”5月29日的Inprecor稱,那些在巴塞羅那修築街壘的人,隻不過是“馬統工黨為該目的從本黨征招過來的黨員”。
我本想引用更多的文章,但這幾篇就已經把問題說得相當清楚了。
馬統工黨必須對這場戰鬥負全責,而且它是根據法西斯的命令采取行動的。
待會我将從共産黨的媒體上摘錄更多的内容。
我們将看到,那些描述多麼自相矛盾,毫無價值。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有必要指出幾個更重要的原因,以說明關于五月戰鬥是由馬統工黨策劃的法西斯起義的這種說法,幾乎令人難以置信。
(1)馬統工黨沒有足夠的黨員或影響力,能夠煽動如此大規模的暴亂,更沒有
躲在街壘後的是普通的全國勞工聯盟的工人,其中也可能夾雜了少量的勞工總會的工人。
他們并非企圖推翻政府,而是為了抵抗他們認為由警察發動的襲擊,無論這種看法是對還是錯。
他們的行動基本上是防禦性的,因此我懷疑這是否應當被描述為一場“起義”,就像幾乎所有的外國報紙報道的那樣。
起義,意味着采取進攻性的行動并制定有明确的行動計劃。
更精确地說,這隻是一場騷亂,一場很血腥的騷亂,因為雙方的手中都有槍,并且很想加以使用。
但在另一方面,這場戰鬥的意圖是什麼?如果不是無政府主義者的軍事政變,那可能是共産主義者的軍事政變嗎?是為了有計劃地一舉粉碎全國勞工聯盟的勢力嗎? 雖然某些事情會引起人們的猜測,似乎這場戰鬥是共産主義者的軍事政變,但我相信并非如此。
重要的是,類似的事情兩天後在塔拉戈納也發生了(根據來自巴塞羅那的命令,武裝警察占領了那裡的電話局)。
而在巴塞羅那,襲擊電話局并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的行動。
在城市的各個街區,成群結隊的國民自衛隊和加聯社黨的追随者攻占了所有具有戰略意義的建築物,如果這些行動在戰鬥開始之前還沒有進行,那至少這樣的進展速度是驚人的。
但人們必須記住的是,這些事情發生在西班牙而非英國,而巴塞羅那是一座有着悠久巷戰曆史的城市。
在這樣的地方,事情發展得很快,各個派别都時刻準備着,每個人都熟知當地的地形;當槍聲響起時,人們幾乎就像在進行軍事訓練一樣,立即就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概那些負責攻占電話局的人預料到會有麻煩,雖然他們沒想到實際的規模還要更大,但還是做好了充分的應對準備。
後來,他們并沒有打算對全國勞工聯盟發動總攻。
我之所以不相信雙方已經做好了大規模戰鬥的準備,原因有兩點: (1)雙方事前都沒有調動軍隊進入巴塞羅那。
這場戰鬥僅僅發生在那些已經身在巴塞羅那的人之間,參與者主要是市民和警察。
(2)食品幾乎立即陷入了短缺。
每一個在西班牙服役的人都知道,西班牙人軍事行動的真正出色之處,就是軍隊的食物供應非常好。
如果雙方都在預謀打上一兩個星期的巷戰,舉行總罷工,而事前卻沒有儲備好食物,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最後,這一事件的真相是什麼? 國外反法西斯主義媒體的報道使這一事件蒙上了重重迷霧,但人們通常隻能聽到一面之詞。
結果,巴塞羅那之戰就被描述為不忠誠的無政府主義者和托洛茨基主義者的起義,是他們“從背後捅了西班牙政府一刀”,當然還有許多諸如此類的說法,可問題并不像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毫無疑問,如果你正在與死敵開戰,就最好不要讓自己窩裡的人也打起來。
但值得記住的是,至少要有兩個人才會有争吵,人們除非認為自己受到了挑釁,否則決不會去建築街壘的。
當政府命令無政府主義者放下武器時,麻煩自然也就蔓延開來。
在英國的媒體中,這件事被翻譯成英文以後,呈現了這樣的表述形式:阿拉貢前線急需武器,但卻無法得到,因為毫無愛國心的無政府主義者阻止運送武器。
如此這般的描述,忽略了西班牙的實際情況。
衆所周知,無政府主義者和加聯社黨都在藏匿武器,尤其當戰鬥在巴塞羅那爆發時,這一點就更清楚了:雙方都拿出了大量的武器。
無政府主義者清楚地知道,即便他們放下武器,加泰羅尼亞的主要政治力量加聯社黨仍會把武器留在手中,戰鬥結束後的實際情形就是如此。
其間,在街上看得到大量的武器。
雖然這些武器在前線很受歡迎,但最終卻留在了後方“非政治的”警察手中。
在這個問題的背後,共産黨和無政府主義者之間仍有不可調和的分歧,遲早都必然會導緻某種鬥争。
自戰争開始以來,西班牙共産黨的人數激增,他們奪取了大部分的政治權力,國外成千上萬的共産黨人來到西班牙,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公開表示,一旦反對佛朗哥的鬥争取得勝利,就會“清算”無政府主義。
在這樣的境況下,人們很難期待無政府主義者會願意交出他們在1936年夏天得到的武器。
占領電話局僅僅是點燃既有炸彈的導火索。
也許恰好可以預料的是,那些對此負有責任的人認為不會有麻煩。
據說,幾天前,加泰羅尼亞省長孔帕尼斯笑着宣布,無政府主義者是會忍氣吞聲、承受一切的。
[1]但可以非常肯定地說,這決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在過去的好幾個月裡,共産黨和無政府主義者在西班牙各地發生了一系列的武裝沖突。
而在加泰羅尼亞,特别是其首府巴塞羅那,局勢日趨緊張,已經發展成街頭争吵、謀殺,等等。
手持武器的那些人,正在進攻工人在七月戰鬥中奪取的并在感情上極為重視的建築物,這個消息突然傳遍了全城。
我們必須記住,工人階級并不喜歡國民自衛隊。
對過去的數代人來說,衛兵僅僅是領主和老爺的附屬物,而國民自衛隊遭受到加倍的仇恨,因為人們紛紛猜測,而且也有充分的根據,他們對法西斯的反對十分可疑。
[2]促使人們在最初的幾個小時裡走上街頭的情感,可能就是促使他們在戰争之初抗擊反叛将軍的同樣情感。
當然,全國勞工聯盟的工人是否必須毫無異議地交出電話局,仍然存有争議。
任何人在這一問題上所持的觀點,最終都将取決于他對中央集權政府和工人階級掌權問題的态度。
也可以更貼切地說:“誠然,全國勞工聯盟很可能有自己的理由,但畢竟,戰争正在進行,而他們無權在後方發動戰争。
”是的,我完全贊同,任何内部的混亂都可能幫了佛朗哥的忙。
但究竟是什麼促成了這場戰鬥?政府也許有權、也許無權占領電話局,關鍵是,在當時的實際情況下,這必定會導緻一場沖突。
這是一種挑釁性行為,是一種威脅性的姿态,基本含義是說:“你們的權力終止了,由我們來接管。
”政府以為人們不會反抗,可這卻違背了基本常識。
如果人們能夠保持一種理性的均衡感,那就會意識到,錯誤不完全在其中任何一方,特别是在這種事情上更不可能完全歸咎于一方。
人們之所以接受了有關這件事的片面說法,原因僅僅是西班牙的各革命黨派與外國的媒體缺少交往。
特别是在英國媒體中,你必須搜尋很長一段時間,才會發現一些關于西班牙無政府主義者的正面報道,在戰争的任何一個階段全都如此。
他們遭到系統的诋毀,并且我從自身的經曆也知道,幾乎不存在人們印發材料為自己辯護的可能性。
———————————————————— [1]《新政治家》(NewStatesman)(1937年5月14日) [2]戰争一爆發,國民自衛隊就與更有勢力的黨派站在了一邊。
在後來的戰争中,在好幾個地方,例如在桑坦德,當地的國民自衛隊全都轉向了法西斯主義。
———————————————————— 我試圖客觀地描述巴塞羅那戰鬥,盡管顯然沒有任何人能夠在這個問題上做到完全客觀。
實際上,人們不得不偏袒某一方,并且必須非常清楚我站在哪一方。
此外,我的描述不可避免地會有錯誤之處,不僅在這一章而且在别的章節中都可能有。
事實上很難準确地描述這場西班牙戰争,因為我們缺少非宣傳性的文獻。
每一個人都要警惕我的記述中的偏見和錯誤。
盡管如此,我已經盡最大努力做到誠實。
但大家會看到,我的描述完全不同于國外,特别是西班牙共産黨媒體的報道。
有必要檢查共産黨的說法,因為它被發行到全世界,此後又在很短的間隔裡不斷增補,可能已經成為最廣泛接受的說法。
在共産黨以及親共産黨的媒體中,對巴塞羅那之戰的全部指責都指向馬統工黨。
他們斷言,這場戰鬥不是自然爆發的,而是旨在推翻政府的有準備、有計劃的起義,完全由馬統工黨一手策劃,并得到少數誤入歧途的“暴徒”的幫助。
不僅如此,這也肯定是一場法西斯的陰謀,是按照法西斯的命令采取的行動,意欲在後方發動内戰,從而使政府癱瘓。
馬統工黨是“佛朗哥的第五縱隊”,是與法西斯結成聯盟的托洛茨基主義組織。
據5月11日的《每日工人報》報道: 德國和意大利的代理人湧入巴塞羅那,假裝為臭名昭著的“第四國際大會”作“準備”,實際上确實有一個重要的任務。
這就是: 他們與當地的托洛茨基主義者合作,準備制造混亂和流血事件。
這樣,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就能夠宣布,由于巴塞羅那的混亂局面不斷蔓延,他們“無法從海上有效地控制加泰羅尼亞的海岸線”,因此,“他們隻能在巴塞羅那登陸上岸”。
換句話說,他們正在作的準備,就是讓德國和意大利政府能夠公開派遣軍隊和艦船登陸加泰羅尼亞海岸,并宣布他們這樣做是“為了維護秩序”…… 達到這一目的的工具已經以托洛茨基主義組織的形式,為德國人、意大利人準備好了。
這就是我們所知的馬統工黨。
以犯罪行動著稱的馬統工黨,和無政府主義組織中某些受到蠱惑的人一起,策劃、組織和領導了後方的這次襲擊,與前線對畢爾巴鄂的進攻在時間上配合得天衣無縫,等等。
在這篇文章的後面,巴塞羅那戰鬥成了“馬統工黨發動的進攻”。
而同一期報紙的另一篇文章則聲稱,“毫無疑問,必須對加泰羅尼亞的血腥殺戮負責的,正是馬統工黨。
”5月29日的Inprecor稱,那些在巴塞羅那修築街壘的人,隻不過是“馬統工黨為該目的從本黨征招過來的黨員”。
我本想引用更多的文章,但這幾篇就已經把問題說得相當清楚了。
馬統工黨必須對這場戰鬥負全責,而且它是根據法西斯的命令采取行動的。
待會我将從共産黨的媒體上摘錄更多的内容。
我們将看到,那些描述多麼自相矛盾,毫無價值。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有必要指出幾個更重要的原因,以說明關于五月戰鬥是由馬統工黨策劃的法西斯起義的這種說法,幾乎令人難以置信。
(1)馬統工黨沒有足夠的黨員或影響力,能夠煽動如此大規模的暴亂,更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