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人們可以從緬甸北部的曼德勒乘上火車,直接到達眉謬——該省主要的山間駐地。
它位于撣邦高原的邊緣。
這是一種令人不舒服的旅程。
你是在典型的東方城市氣候中出發的——灼熱的陽光,沾滿泥土的雙手,魚、香料和大蒜的氣味,熟透了的熱帶水果,黝黑面龐的擁擠人群——你隻能無奈地忍受和适應列車車廂裡的一切。
當列車在海拔四千英尺高的眉謬剛剛停下來的那會兒,你可能以為自己仍在曼德勒。
但隻要一走出車廂,你就仿佛踏上了地球的另一面。
突然之間,你就呼吸到了有點類似英國的那種涼爽、芳香的空氣,你的周圍盡是綠草、蕨叢、枞樹和叫賣籃子中草莓的粉黃面頰的山區女人。
在前線待了三個半月以後,重新回到巴塞羅那時,眼前的一切,使我重又想起了昔日在緬甸時的那番情景。
驟然發生的和令人驚異的氛圍變化,何其相似。
在回巴塞羅那的路上,前線的氣氛仍停留在列車車廂裡:肮髒、噪音、擁擠、爛衣服、匮乏感,以及同志間的友誼和平等。
在離開巴巴斯特羅時已擠滿了民兵的火車,在沿線停靠的每個站台上都有越來越多的農民擠上來;有人帶着一捆捆蔬菜,有人手中倒拎着尖聲驚叫的家禽,有人扛上來袋口緊紮卻又滿地滾動的麻袋,原來裡面裝滿了活兔子,還有人把一大群綿羊趕進車廂裡,塞滿了所有的空間。
民兵們高唱革命歌曲,歌聲蓋過了列車的隆隆聲,他們或者親吻停靠站每一個漂亮女孩的手,或者向她們揮動着紅黑相間的圍巾。
葡萄酒、茴香酒、渾濁的阿拉貢烈性酒,接連不斷地你傳給我,我傳給你。
舉起用西班牙山羊皮縫制的酒袋,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把酒柱噴進坐在車廂任何角落的朋友的嘴裡,這可是省了許多麻煩。
緊挨着我坐的是個黑眼睛的十五歲男孩子,他正在向兩個面如皺革、聽得入神的老年農民詳細地講述種種令人感動的前線經曆,我絲毫也不懷疑,他在編造自己英雄般建樹功勳的戰鬥經曆。
不一會兒,那兩個老頭打開随身的包裹,取出羊皮袋,給我們斟上黏稠的暗紅色的酒。
是的,每個人都極為開心,比我所能表述的更開心。
但是,當火車穿過薩瓦德爾,駛入巴塞羅那以後,我們便陷入了似乎格格不入和濃濃敵意之中,讓我們産生突然到了巴黎或倫敦的那種感覺。
戰争期間,每一個在相隔幾個月兩次來到巴塞羅那的人,都毫無例外地覺察到了這裡發生的巨大變化。
令人驚詫的是,不管他們是先在八月、後在一月去的,還是和我一樣先在十二月、後在四月去的,大家反複議論的就是一件事:那裡的革命氣氛已經消失。
無疑,對于任何在八月去過那裡的人來說,到了街道上的血還未幹掉、民兵駐進小旅館的十二月,巴塞羅那已經變得好象是資産階級的了,但是,對于我這樣剛從英國來的人來說,它卻比我事先能夠想象得到的一切都更像是一座工人的城市。
現在,高xdx潮已經退去。
巴塞羅那再次成為普通的城市,一座因戰争而多少有些凋敝和破敗的城市,不再有工人階級占優勢的明顯迹象。
這裡人們的變化是令人吃驚的。
民兵制服和藍色工作服已經不見了,差不多人人都穿着西班牙裁縫精心縫制的時髦夏裝。
大腹便便的男人、時髦的女人、豪華轎車,比比皆是。
(看起來,還沒有私家車,不過,任何人,不論是“什麼人”,好象誰都買得起。
)新的人民軍——一支在我離開巴塞羅那尚不存在的部隊——軍官們成群結隊地走動,數量多得驚人。
人民軍以一比十的官兵比例配備軍官。
軍官中有一部分人曾在民兵中服過役,基本上都是以軍事骨幹名義從前線抽調來的,但是,大多數則是進過軍校、而不願參加民兵的年輕人。
人民軍的官兵關系确實與資産階級軍隊的不同,但仍有明顯的社會差别,薪金和制服的不同就足以表明這一點。
士兵穿的是一種粗糙的褐色緊身軍服;軍官則穿着全套精緻、收腰的卡其布制服,像英國軍隊中的軍官制服,當然僅僅是有那麼點像而已。
我懶得去猜想他們二十人中有沒有一個以上的人真正地參加過戰鬥,可他們的皮帶上全都挂着自動手槍;我們在前線時,如果不是特别嗜好或花上一筆錢,就不能得到手槍。
我發現,我們在街道上行走時,人們總是在注視着我們髒兮兮的樣子。
當然,如同所有在前線待了好幾個月的士兵一樣,我們的模樣的确十分可怕。
我意識到自己看起
它位于撣邦高原的邊緣。
這是一種令人不舒服的旅程。
你是在典型的東方城市氣候中出發的——灼熱的陽光,沾滿泥土的雙手,魚、香料和大蒜的氣味,熟透了的熱帶水果,黝黑面龐的擁擠人群——你隻能無奈地忍受和适應列車車廂裡的一切。
當列車在海拔四千英尺高的眉謬剛剛停下來的那會兒,你可能以為自己仍在曼德勒。
但隻要一走出車廂,你就仿佛踏上了地球的另一面。
突然之間,你就呼吸到了有點類似英國的那種涼爽、芳香的空氣,你的周圍盡是綠草、蕨叢、枞樹和叫賣籃子中草莓的粉黃面頰的山區女人。
在前線待了三個半月以後,重新回到巴塞羅那時,眼前的一切,使我重又想起了昔日在緬甸時的那番情景。
驟然發生的和令人驚異的氛圍變化,何其相似。
在回巴塞羅那的路上,前線的氣氛仍停留在列車車廂裡:肮髒、噪音、擁擠、爛衣服、匮乏感,以及同志間的友誼和平等。
在離開巴巴斯特羅時已擠滿了民兵的火車,在沿線停靠的每個站台上都有越來越多的農民擠上來;有人帶着一捆捆蔬菜,有人手中倒拎着尖聲驚叫的家禽,有人扛上來袋口緊紮卻又滿地滾動的麻袋,原來裡面裝滿了活兔子,還有人把一大群綿羊趕進車廂裡,塞滿了所有的空間。
民兵們高唱革命歌曲,歌聲蓋過了列車的隆隆聲,他們或者親吻停靠站每一個漂亮女孩的手,或者向她們揮動着紅黑相間的圍巾。
葡萄酒、茴香酒、渾濁的阿拉貢烈性酒,接連不斷地你傳給我,我傳給你。
舉起用西班牙山羊皮縫制的酒袋,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把酒柱噴進坐在車廂任何角落的朋友的嘴裡,這可是省了許多麻煩。
緊挨着我坐的是個黑眼睛的十五歲男孩子,他正在向兩個面如皺革、聽得入神的老年農民詳細地講述種種令人感動的前線經曆,我絲毫也不懷疑,他在編造自己英雄般建樹功勳的戰鬥經曆。
不一會兒,那兩個老頭打開随身的包裹,取出羊皮袋,給我們斟上黏稠的暗紅色的酒。
是的,每個人都極為開心,比我所能表述的更開心。
但是,當火車穿過薩瓦德爾,駛入巴塞羅那以後,我們便陷入了似乎格格不入和濃濃敵意之中,讓我們産生突然到了巴黎或倫敦的那種感覺。
戰争期間,每一個在相隔幾個月兩次來到巴塞羅那的人,都毫無例外地覺察到了這裡發生的巨大變化。
令人驚詫的是,不管他們是先在八月、後在一月去的,還是和我一樣先在十二月、後在四月去的,大家反複議論的就是一件事:那裡的革命氣氛已經消失。
無疑,對于任何在八月去過那裡的人來說,到了街道上的血還未幹掉、民兵駐進小旅館的十二月,巴塞羅那已經變得好象是資産階級的了,但是,對于我這樣剛從英國來的人來說,它卻比我事先能夠想象得到的一切都更像是一座工人的城市。
現在,高xdx潮已經退去。
巴塞羅那再次成為普通的城市,一座因戰争而多少有些凋敝和破敗的城市,不再有工人階級占優勢的明顯迹象。
這裡人們的變化是令人吃驚的。
民兵制服和藍色工作服已經不見了,差不多人人都穿着西班牙裁縫精心縫制的時髦夏裝。
大腹便便的男人、時髦的女人、豪華轎車,比比皆是。
(看起來,還沒有私家車,不過,任何人,不論是“什麼人”,好象誰都買得起。
)新的人民軍——一支在我離開巴塞羅那尚不存在的部隊——軍官們成群結隊地走動,數量多得驚人。
人民軍以一比十的官兵比例配備軍官。
軍官中有一部分人曾在民兵中服過役,基本上都是以軍事骨幹名義從前線抽調來的,但是,大多數則是進過軍校、而不願參加民兵的年輕人。
人民軍的官兵關系确實與資産階級軍隊的不同,但仍有明顯的社會差别,薪金和制服的不同就足以表明這一點。
士兵穿的是一種粗糙的褐色緊身軍服;軍官則穿着全套精緻、收腰的卡其布制服,像英國軍隊中的軍官制服,當然僅僅是有那麼點像而已。
我懶得去猜想他們二十人中有沒有一個以上的人真正地參加過戰鬥,可他們的皮帶上全都挂着自動手槍;我們在前線時,如果不是特别嗜好或花上一筆錢,就不能得到手槍。
我發現,我們在街道上行走時,人們總是在注視着我們髒兮兮的樣子。
當然,如同所有在前線待了好幾個月的士兵一樣,我們的模樣的确十分可怕。
我意識到自己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