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覺。
在白天,盡管我偶爾也真想把衣服脫掉輕松一下,但這種天氣即使對于虱子來說也嫌太冷了。
可家鼠和倉鼠照樣成群結隊地到處亂竄。
人們常說,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見到這兩種老鼠。
可是,由于我們這裡有足夠的食物,随時随地都能見到這兩種老鼠的混合編隊。
至于其他物資我們并不匮乏。
食物夠好的了,還有大量的酒。
雪茄仍按每天一盒供應,火柴隔天供應一次,甚至還供應蠟燭。
這是非常細的蠟燭,就像插在聖誕蛋糕上的那種,很多人都懷疑這種東西是不是從教堂裡搶來的。
每座防空壕每天配給三英寸長的蠟燭,大約夠點二十分鐘。
那時還能買到蠟燭,我買了好幾磅蠟燭随身攜帶。
後來火柴和蠟燭的奇缺使生活變得有如一場噩夢。
你隻有在缺乏這些東西的時候,才會真正感覺到它們的重要。
比如說,當警報在夜間突然響起的時候,防空壕裡的每個人都會立即翻身而起争相拿起自己的槍,甚至踩踏碰撞到其他人的臉,此時,是否有燈光那就相當于生與死的差别。
每個民兵都擁有一個火絨打火機和好幾碼長的黃色的打火機油繩,通常放在來複槍旁邊,這也是他最重要的财産。
火絨打火機的最大優點是抗風,能在風中點燃。
但由于着得太慢,一般不用它來生火。
在火柴奇缺的情況下,我們唯一的點火辦法是拔掉子彈頭,擊發彈殼中的火藥,點燃火絨打火機的油繩。
那時,我們所過的日子确實非常特别——一種戰時的特别生活方式,如果你将其稱之為戰争的話。
全體民兵隊伍對于這種不作為的戰争方式都很惱火,并經常為此發生騷動,誰都想知道究竟為什麼不允許我們發起進攻。
事情非常明顯,我們已有好些日子沒有主動發起攻擊了,隻有敵人偶爾挑起零星戰鬥。
喬治?柯普在定期巡視陣地時,經常非常坦率地與我們交談。
“這不是一場戰争,”他說,“這隻是一場偶爾夾雜着死亡的喜劇。
”事實上,阿拉貢戰線的沉寂是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的,而那時我卻一無所知;這種純粹的軍事困境——與後備兵力缺乏全然不同——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這是由于這個國家的山川地理所決定的。
在我們和法西斯分子交戰的前線,雙方都在自然地理條件最具優勢的地方設置了陣地,它通常隻能從某一側接近。
如果陣地再挖上了戰壕——即使派上一個步兵團也無法攻克,除非派出更為強大的兵力。
在我們的這個陣地以及周圍的大多數陣地上,隻要有十二個人加兩挺機關槍就足以擊退一支部隊的進攻。
我們占據着山頂上的有利位置,本該用大炮轟出可愛的印記作個紀念,但這裡什麼火炮也沒有。
我常常環顧敵方陣地,并期盼着——噢,這種棋盤是何等急切啊!——幾組排炮。
那樣,隻有一個人就能輕松地逐個摧毀敵軍陣地,就像用錘子砸開核桃那樣輕而易舉。
但在我們這一方哪怕一門炮也沒有。
法西斯分子偶爾也輝設法從薩拉戈薩弄來一兩門炮,并射出有限的幾枚炮彈,少得在射程之内都難得找到一塊彈片,剩下的彈殼有氣無力地落入空蕩蕩的峽谷中。
在既沒機槍又沒有火炮的情況下,人們所能做的就是三件事:在安全距離——比如四百碼——掘個洞把自己隐蔽起來;在開闊地帶進軍從而被大批殺死;或者進行小規模的夜襲,而這不會改變戰争的整體局面。
實際上,真正可供人們選擇的隻有兩條:要麼按兵不動,要麼自尋死路。
此外,那就是人們經常談論的武器裝備的極度匮乏。
這需要耗費許多精力才能弄清此時民兵的武裝程度究竟如何糟糕。
英格蘭O.T.C.*任何一家公立學校比起我們來都更像一支現代軍隊。
我們的武器裝備的低劣程度是那樣令人驚駭,以至于我不得不把相關情形細述一下。
——————————————————— *Officer'sTrainingCorps,英國軍官訓練隊。
——譯者 ——————————————————— 在我們的這個前線小分隊中,整個炮兵部隊總共隻有四門迫擊炮,每門炮隻有十五顆炮彈。
當然,這幾門迫擊炮實在是太珍稀貴重了,不能輕易使用,多數時間留在遠離前線的阿爾庫維耶雷。
機槍與民兵人數的比例是一比五十,這些機槍比較陳舊,但在三百至四百碼的範圍内命中率還算比較高。
此外我們就隻有來複槍了。
大部分來複槍都快鏽蝕成廢鐵了。
尚能勉強使用的來複槍隻有三種了。
一種是長筒毛瑟槍。
其中使用時間少于二十年的極為罕見,瞄準器就像是路邊鏽蝕的計程鐵樁,其中大部分都鏽蝕得根本無法使用了:每十枝當中隻有一枝還能勉強使用。
另一種是短筒毛瑟槍,或者稱為騎步槍。
這是一種真正的騎兵武器,比其他槍支更受歡迎。
因為這種槍更輕,更便于攜帶,在戰壕裡使用不大會出麻煩;當然,也因為它相對較新,看起來似乎不錯。
其實這種槍基本上不起什麼作用。
所有這些步槍都是由各種雜七雜八的部件拼湊而成的,沒有一個扳機是這支槍的原裝配件,其中3/4的槍支最多射擊五次就要發生卡殼。
有一些溫切斯特來複槍,用起來倒是挺好,就是準頭兒極差,而且彈膛上不帶子彈匣,每次隻能開一槍。
彈藥是那樣的寶貴,以至于每個士兵隻能發給五十發子彈,其中大部分還糟得出奇。
西班牙生産的子彈殼是再次填充火藥重複利用的,能卡住最好的來複槍。
墨西哥産的子彈要好一些,因此都被留給機槍了。
德國生産的子彈是最好的,但這隻能從俘虜或逃兵那裡才能得到,所以數量很少。
我總是在兜裡揣上一匣德國或墨西哥制造的子彈,以備出現緊急情況時使用。
實際上,即使遇到緊急情況我也很少開槍,因為我實在擔心發生令人頭疼的卡殼或者某顆子
在白天,盡管我偶爾也真想把衣服脫掉輕松一下,但這種天氣即使對于虱子來說也嫌太冷了。
可家鼠和倉鼠照樣成群結隊地到處亂竄。
人們常說,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見到這兩種老鼠。
可是,由于我們這裡有足夠的食物,随時随地都能見到這兩種老鼠的混合編隊。
至于其他物資我們并不匮乏。
食物夠好的了,還有大量的酒。
雪茄仍按每天一盒供應,火柴隔天供應一次,甚至還供應蠟燭。
這是非常細的蠟燭,就像插在聖誕蛋糕上的那種,很多人都懷疑這種東西是不是從教堂裡搶來的。
每座防空壕每天配給三英寸長的蠟燭,大約夠點二十分鐘。
那時還能買到蠟燭,我買了好幾磅蠟燭随身攜帶。
後來火柴和蠟燭的奇缺使生活變得有如一場噩夢。
你隻有在缺乏這些東西的時候,才會真正感覺到它們的重要。
比如說,當警報在夜間突然響起的時候,防空壕裡的每個人都會立即翻身而起争相拿起自己的槍,甚至踩踏碰撞到其他人的臉,此時,是否有燈光那就相當于生與死的差别。
每個民兵都擁有一個火絨打火機和好幾碼長的黃色的打火機油繩,通常放在來複槍旁邊,這也是他最重要的财産。
火絨打火機的最大優點是抗風,能在風中點燃。
但由于着得太慢,一般不用它來生火。
在火柴奇缺的情況下,我們唯一的點火辦法是拔掉子彈頭,擊發彈殼中的火藥,點燃火絨打火機的油繩。
那時,我們所過的日子确實非常特别——一種戰時的特别生活方式,如果你将其稱之為戰争的話。
全體民兵隊伍對于這種不作為的戰争方式都很惱火,并經常為此發生騷動,誰都想知道究竟為什麼不允許我們發起進攻。
事情非常明顯,我們已有好些日子沒有主動發起攻擊了,隻有敵人偶爾挑起零星戰鬥。
喬治?柯普在定期巡視陣地時,經常非常坦率地與我們交談。
“這不是一場戰争,”他說,“這隻是一場偶爾夾雜着死亡的喜劇。
”事實上,阿拉貢戰線的沉寂是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的,而那時我卻一無所知;這種純粹的軍事困境——與後備兵力缺乏全然不同——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這是由于這個國家的山川地理所決定的。
在我們和法西斯分子交戰的前線,雙方都在自然地理條件最具優勢的地方設置了陣地,它通常隻能從某一側接近。
如果陣地再挖上了戰壕——即使派上一個步兵團也無法攻克,除非派出更為強大的兵力。
在我們的這個陣地以及周圍的大多數陣地上,隻要有十二個人加兩挺機關槍就足以擊退一支部隊的進攻。
我們占據着山頂上的有利位置,本該用大炮轟出可愛的印記作個紀念,但這裡什麼火炮也沒有。
我常常環顧敵方陣地,并期盼着——噢,這種棋盤是何等急切啊!——幾組排炮。
那樣,隻有一個人就能輕松地逐個摧毀敵軍陣地,就像用錘子砸開核桃那樣輕而易舉。
但在我們這一方哪怕一門炮也沒有。
法西斯分子偶爾也輝設法從薩拉戈薩弄來一兩門炮,并射出有限的幾枚炮彈,少得在射程之内都難得找到一塊彈片,剩下的彈殼有氣無力地落入空蕩蕩的峽谷中。
在既沒機槍又沒有火炮的情況下,人們所能做的就是三件事:在安全距離——比如四百碼——掘個洞把自己隐蔽起來;在開闊地帶進軍從而被大批殺死;或者進行小規模的夜襲,而這不會改變戰争的整體局面。
實際上,真正可供人們選擇的隻有兩條:要麼按兵不動,要麼自尋死路。
此外,那就是人們經常談論的武器裝備的極度匮乏。
這需要耗費許多精力才能弄清此時民兵的武裝程度究竟如何糟糕。
英格蘭O.T.C.*任何一家公立學校比起我們來都更像一支現代軍隊。
我們的武器裝備的低劣程度是那樣令人驚駭,以至于我不得不把相關情形細述一下。
——————————————————— *Officer'sTrainingCorps,英國軍官訓練隊。
——譯者 ——————————————————— 在我們的這個前線小分隊中,整個炮兵部隊總共隻有四門迫擊炮,每門炮隻有十五顆炮彈。
當然,這幾門迫擊炮實在是太珍稀貴重了,不能輕易使用,多數時間留在遠離前線的阿爾庫維耶雷。
機槍與民兵人數的比例是一比五十,這些機槍比較陳舊,但在三百至四百碼的範圍内命中率還算比較高。
此外我們就隻有來複槍了。
大部分來複槍都快鏽蝕成廢鐵了。
尚能勉強使用的來複槍隻有三種了。
一種是長筒毛瑟槍。
其中使用時間少于二十年的極為罕見,瞄準器就像是路邊鏽蝕的計程鐵樁,其中大部分都鏽蝕得根本無法使用了:每十枝當中隻有一枝還能勉強使用。
另一種是短筒毛瑟槍,或者稱為騎步槍。
這是一種真正的騎兵武器,比其他槍支更受歡迎。
因為這種槍更輕,更便于攜帶,在戰壕裡使用不大會出麻煩;當然,也因為它相對較新,看起來似乎不錯。
其實這種槍基本上不起什麼作用。
所有這些步槍都是由各種雜七雜八的部件拼湊而成的,沒有一個扳機是這支槍的原裝配件,其中3/4的槍支最多射擊五次就要發生卡殼。
有一些溫切斯特來複槍,用起來倒是挺好,就是準頭兒極差,而且彈膛上不帶子彈匣,每次隻能開一槍。
彈藥是那樣的寶貴,以至于每個士兵隻能發給五十發子彈,其中大部分還糟得出奇。
西班牙生産的子彈殼是再次填充火藥重複利用的,能卡住最好的來複槍。
墨西哥産的子彈要好一些,因此都被留給機槍了。
德國生産的子彈是最好的,但這隻能從俘虜或逃兵那裡才能得到,所以數量很少。
我總是在兜裡揣上一匣德國或墨西哥制造的子彈,以備出現緊急情況時使用。
實際上,即使遇到緊急情況我也很少開槍,因為我實在擔心發生令人頭疼的卡殼或者某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