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路經白圖瓦
關燈
小
中
大
截至到九月十八日這天,我們所處的具體位置,從起點、中途休憩點及終點計算距離如下:
1.距加爾各答,一千三百公裡;
2.距喜馬拉雅山的療養站,三百八十公裡;
3.距孟買轄區,一千六百公裡。
若隻考慮路程,我們還沒走完一半的距離;但是,把“蒸汽屋”在喜馬拉雅山區滞留的七個星期也算在内的話,這次旅行應該花費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半。
我們是在三月六日離開的加爾各答。
如果路上沒什麼阻礙,要不了兩個月便會到達印度斯坦的西部海岸。
而且,路途将在一定程度上縮短。
因為,避開卷入一八五七年起義的各大城市的決定會讓我們的南下路線更為直接。
穿過辛迪亞王國那些風景如畫的外省區時,道路兩旁景緻優美、适于行車,至少在到達中部山區以前,“鋼鐵巨獸”應該不會遇到什麼困難。
因此,整個旅行将極為容易而又十分安全地完成。
使它更方便舒适的另一因素,便是“蒸汽屋”成員中卡拉加尼的加入。
這個印度人對半島這一地帶的情況十分稔熟。
邦克斯這天便能提供證明:吃過午飯,趁莫羅上校與奧德上尉睡午覺的機會,邦克斯詢問卡拉加尼以往是以什麼身份多次穿過這些省份的。
“我參加過班加利衆多商隊中的一支,”卡拉加尼回答說,“它們用牛背販運糧食,供應給政府或個人,作為其中一員,我已在印度中部和北部的土地上南北穿梭二十來次了。
” “商隊還在半島的這部分地界内活動嗎?”工程師又問。
“當然,先生,”卡拉加尼回答,“在這個季節,如果我們遇不上一支徒步北上的班加利人旅隊,那才令人驚奇呢。
” “那好,卡拉加尼,”邦克斯接着說到,“你對這片土地的全面的了解會對我們十分有用。
舍掉王國的各大城市,我們要取道鄉村,你就是向導了。
” “樂意為您效勞,先生,”印度人回答說,仍舊是以他一貫的冷淡語氣——對此我還沒有适應。
然後他又補充說: “您願意讓我大概指示一下要走的方向嗎?” “請吧。
” 說着,邦克斯已把一張标有大黑點的地圖攤在桌上,地圖勾勒出印度這一地帶的輪廓以檢驗卡拉加尼信息的準确性。
“再簡單不過了,”印度人說:“幾乎是一條直線把我們從德裡鐵路領引到孟買鐵路,兩條鐵路線支彙在阿拉哈巴德。
” “從我們剛剛離開的埃塔沃車站到本代爾肯德邊境,隻有一條大河要過:朱姆那;從這條線再到萬迪亞斯山區有第二條河:白圖瓦。
即使是雨季過後兩條河漲水泛濫,我想漂浮列車渡河到對岸也不會有困難。
” “的确不成問題,”工程師說,“那麼,一旦到了邁迪亞斯山區呢?” “我們得向東南方稍拐一點兒,好選擇一個可行的山口。
那兒也沒什麼能阻擋我們的行程。
我知道一個坡度較緩的通道,即西爾古爾山口,馬車常從此地經過。
” “馬能過去的地方,我們的‘鋼鐵巨獸’過得去嗎?”我問。
“肯定能,”邦克斯回答說,“但是過了西爾古爾山口後,地面就非常崎岖了。
從博帕爾經過到萬迪亞斯山區不行嗎?” “那兒的城市很多,想避開可不容易,而且,當地的印度兵在獨立戰争中表現得格外引人注意。
”卡拉加尼回答道。
我有點兒被卡拉加尼給予1857年叛亂的這個稱号——“獨立戰争”驚呆了。
但不要忘了這是個印度人,而并非一個英國人在講話。
而且,看起來卡拉加尼沒有參與過這場暴動迹象,或者說,至少他從未說過能讓人這種猜想的話。
“好吧,”邦克斯接着說,“我們就從博帕爾城的東邊走吧,如果你能肯定塞古爾山口會把我們引上一條不太坎坷的路……” “這條路我常走,先生而且繞過着普蒂裡亞湖以後,再走四十英裡就到了孟買至阿拉哈巴德的鐵路,靠近朱比勒波爾。
” “的确如此,”邦克斯在地圖上循着印度人的指點說道,“從這兒往後呢?” “大路直指西南,即沿着鐵路通過孟買。
” “就這麼定了,”邦克斯說道。
“我看穿過萬迪亞斯山脈沒什麼太大的困難,這條路線挺合适。
卡拉加尼,以前的不算,你現在又幫了我們一次大忙,我們不會忘記的。
” 卡拉加尼深鞠一躬,便要告退,突然又改變了主意,轉身走向工程師。
“有事兒要問我嗎?”邦克斯說。
“是的,先生,”印度人答道。
“恕我冒昧,請問你們為什麼一定要繞過本代爾肯德的大城市呢?” 邦克斯看了看我。
既然沒有任何理由向卡拉加尼隐瞞有關愛德華-莫羅閣下的事情,印度人便被告知了上校當前的處境。
卡拉加尼凝神聽完工程師的講述。
然後以一種略帶驚詫的語氣說: “可莫羅上校沒必要再懼怕那納-薩伊布了,至少是在這些省區。
” “不但是在這些省份,别處也是如此,”邦克斯接道。
“為什麼你說‘在這些省區’呢?” “因為,盡管紛紛傳言‘大頭人’曾于幾個月前重新出現在孟買地區,卻沒能查到他的藏身之處,很可能他已經重新越過中-印邊境又進入印度半島了。
” 這番解釋好像說明了這一點:即卡拉加尼還不知道發生在索特布拉山區的事情,不知道“頭人”早在五月份就被皇家軍隊的士兵殺死在唐第村了。
“看來,卡拉加尼,”邦克斯于是說到,“傳遍印度的消息到達喜馬拉雅的大森林是有些困難!” 印度人定定地看着我們,也不回答,好像沒有聽懂。
若隻考慮路程,我們還沒走完一半的距離;但是,把“蒸汽屋”在喜馬拉雅山區滞留的七個星期也算在内的話,這次旅行應該花費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半。
我們是在三月六日離開的加爾各答。
如果路上沒什麼阻礙,要不了兩個月便會到達印度斯坦的西部海岸。
而且,路途将在一定程度上縮短。
因為,避開卷入一八五七年起義的各大城市的決定會讓我們的南下路線更為直接。
穿過辛迪亞王國那些風景如畫的外省區時,道路兩旁景緻優美、适于行車,至少在到達中部山區以前,“鋼鐵巨獸”應該不會遇到什麼困難。
因此,整個旅行将極為容易而又十分安全地完成。
使它更方便舒适的另一因素,便是“蒸汽屋”成員中卡拉加尼的加入。
這個印度人對半島這一地帶的情況十分稔熟。
邦克斯這天便能提供證明:吃過午飯,趁莫羅上校與奧德上尉睡午覺的機會,邦克斯詢問卡拉加尼以往是以什麼身份多次穿過這些省份的。
“我參加過班加利衆多商隊中的一支,”卡拉加尼回答說,“它們用牛背販運糧食,供應給政府或個人,作為其中一員,我已在印度中部和北部的土地上南北穿梭二十來次了。
” “商隊還在半島的這部分地界内活動嗎?”工程師又問。
“當然,先生,”卡拉加尼回答,“在這個季節,如果我們遇不上一支徒步北上的班加利人旅隊,那才令人驚奇呢。
” “那好,卡拉加尼,”邦克斯接着說到,“你對這片土地的全面的了解會對我們十分有用。
舍掉王國的各大城市,我們要取道鄉村,你就是向導了。
” “樂意為您效勞,先生,”印度人回答說,仍舊是以他一貫的冷淡語氣——對此我還沒有适應。
然後他又補充說: “您願意讓我大概指示一下要走的方向嗎?” “請吧。
” 說着,邦克斯已把一張标有大黑點的地圖攤在桌上,地圖勾勒出印度這一地帶的輪廓以檢驗卡拉加尼信息的準确性。
“再簡單不過了,”印度人說:“幾乎是一條直線把我們從德裡鐵路領引到孟買鐵路,兩條鐵路線支彙在阿拉哈巴德。
” “從我們剛剛離開的埃塔沃車站到本代爾肯德邊境,隻有一條大河要過:朱姆那;從這條線再到萬迪亞斯山區有第二條河:白圖瓦。
即使是雨季過後兩條河漲水泛濫,我想漂浮列車渡河到對岸也不會有困難。
” “的确不成問題,”工程師說,“那麼,一旦到了邁迪亞斯山區呢?” “我們得向東南方稍拐一點兒,好選擇一個可行的山口。
那兒也沒什麼能阻擋我們的行程。
我知道一個坡度較緩的通道,即西爾古爾山口,馬車常從此地經過。
” “馬能過去的地方,我們的‘鋼鐵巨獸’過得去嗎?”我問。
“肯定能,”邦克斯回答說,“但是過了西爾古爾山口後,地面就非常崎岖了。
從博帕爾經過到萬迪亞斯山區不行嗎?” “那兒的城市很多,想避開可不容易,而且,當地的印度兵在獨立戰争中表現得格外引人注意。
”卡拉加尼回答道。
我有點兒被卡拉加尼給予1857年叛亂的這個稱号——“獨立戰争”驚呆了。
但不要忘了這是個印度人,而并非一個英國人在講話。
而且,看起來卡拉加尼沒有參與過這場暴動迹象,或者說,至少他從未說過能讓人這種猜想的話。
“好吧,”邦克斯接着說,“我們就從博帕爾城的東邊走吧,如果你能肯定塞古爾山口會把我們引上一條不太坎坷的路……” “這條路我常走,先生而且繞過着普蒂裡亞湖以後,再走四十英裡就到了孟買至阿拉哈巴德的鐵路,靠近朱比勒波爾。
” “的确如此,”邦克斯在地圖上循着印度人的指點說道,“從這兒往後呢?” “大路直指西南,即沿着鐵路通過孟買。
” “就這麼定了,”邦克斯說道。
“我看穿過萬迪亞斯山脈沒什麼太大的困難,這條路線挺合适。
卡拉加尼,以前的不算,你現在又幫了我們一次大忙,我們不會忘記的。
” 卡拉加尼深鞠一躬,便要告退,突然又改變了主意,轉身走向工程師。
“有事兒要問我嗎?”邦克斯說。
“是的,先生,”印度人答道。
“恕我冒昧,請問你們為什麼一定要繞過本代爾肯德的大城市呢?” 邦克斯看了看我。
既然沒有任何理由向卡拉加尼隐瞞有關愛德華-莫羅閣下的事情,印度人便被告知了上校當前的處境。
卡拉加尼凝神聽完工程師的講述。
然後以一種略帶驚詫的語氣說: “可莫羅上校沒必要再懼怕那納-薩伊布了,至少是在這些省區。
” “不但是在這些省份,别處也是如此,”邦克斯接道。
“為什麼你說‘在這些省區’呢?” “因為,盡管紛紛傳言‘大頭人’曾于幾個月前重新出現在孟買地區,卻沒能查到他的藏身之處,很可能他已經重新越過中-印邊境又進入印度半島了。
” 這番解釋好像說明了這一點:即卡拉加尼還不知道發生在索特布拉山區的事情,不知道“頭人”早在五月份就被皇家軍隊的士兵殺死在唐第村了。
“看來,卡拉加尼,”邦克斯于是說到,“傳遍印度的消息到達喜馬拉雅的大森林是有些困難!” 印度人定定地看着我們,也不回答,好像沒有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