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馬西亞·凡·吉特的告别

關燈
那一晚圍栅内外再無事發生。

    這回栅門是牢牢地關上了。

    然而獸群圍住栅籬的時候,又怎麼會被打開呢?這問題仍然無法解釋,因為是卡拉加尼親自去上的門栓,而那些橫梁相當結實,是不會被撞斷的。

     奧德上尉盡管隻是皮肉之傷,卻受苦匪淺,右胳膊幾乎不能動彈。

     我則已感覺不到那把我怞倒地上的虎鞭的威力。

     我們于是決定天一放亮就趕回“蒸汽屋”。

     馬西亞-凡-吉特除了因死掉三個夥計而着實遺憾以外,對境況并沒顯得更為沮喪,盡管水牛的丢失會讓他出發時比較難辦。

     “這就是從事這行可能的遭遇。

    ”他對我們說,“我一直有種預感會遇到類似的險情。

    ” 然後,他讓人掩埋了三個印度土民,把他們的殘骸置于畜欄的一角,坑挖得很深防止野獸再掘出來。

     黎明的光亮很快淡化了塔裡阿尼灰暗的夜色,于是,大家紛紛握手道别,我們告别了馬西亞-凡-吉特。

     供獸商堅持讓卡拉加尼和兩個印度雇工護送我們,至少要陪着穿過森林。

    我們接受了他的好意,這樣,六點鐘時便離開了圍栅村。

     歸途中未有遭遇。

    老虎、豹子都全無蹤迹。

    顯然它們已填飽肚子,回到各自的洞袕裡了,現在可不是去招惹他們的時候。

     至于那些從圍栅村逃出來的水牛,或許是被咬死,陳屍于高草叢中,或許是在塔裡阿尼深處迷失了方向,别指望它們憑本能會找回圍栅村了。

    因此,供獸商的畜力應該說是徹底地丢了。

     穿出樹林後,卡拉加尼和兩個印度人便與我們分手了。

    一小時後,範恩和布萊克吠叫着迎接我們返抵“蒸汽屋”。

     我向邦克斯描述了一番這次曆險。

    自不必說他是多麼為我們能如此輕易地脫身而高興。

    遇到此類襲擊,多數情況下遭襲者中不會有一個能生還來講述攻者們的“豐功偉績”的。

     奧德上尉已被迫把手臂用三角中懸吊起來,這也由不得他;不過工程師——這次遠行中真正的醫生——說傷口并不嚴重,他保證幾天之後就會愈合。

     挨了打卻沒能反擊,奧德上尉心裡很是窩火。

    但不管怎樣,他畢竟往自己四十八隻老虎的功勞簿上又添進了一隻。

     次日,八月二十六日下午,狗大聲地叫起來,但很歡快。

     是莫羅上校、馬克-雷爾和古米回來了。

    終于讓我們徹底松了口氣。

    愛德華-莫羅閣下此行順利與否?還不知道,但他平平安安地回來了。

    這是最重要的。

     邦克斯最先跑向上校,握住他的手,用眼神詢問他。

     “一無所獲!”上校隻輕輕搖了搖頭答道。

     言下之意,不但在尼泊爾邊境上進行的搜尋毫無結果,而且他像是告訴我們關于此事不必再多談了。

     晚上,邦克斯盤問馬克-雷爾和古米,得知了一些情況。

    他們告訴他莫羅上校的确是想查看一下那納-薩伊布再次出現于孟買英屬印度轄區前曾經隐匿過的“印度斯坦”地帶。

    弄清這位司令官的屬下們下落如何,搜索他們在經過印一中邊界時是否在此處留下痕迹,試圖獲知有沒有那納-薩伊布的領導,他的哥哥巴勞-洛是否躲藏在這片仍屬英國統治的地區……便是愛德華-莫羅此行的目的。

    然而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勿庸置疑,叛亂分子已經離開了此地。

    他們的大本營,曾舉行假葬禮以傳播出那納-薩伊布死訊的地方,已蕩然無存。

    巴勞-洛音訊皆無。

    他的喽羅們亦毫無辦法進行追蹤。

    叛亂頭領既已被殺死于索特布拉山系的山間小路上,其追随者又極有可能分散于印度半島以外的各處,正義便無從也不必去伸張了。

    因此,離開喜馬拉雅山邊境,回轉向南行進,并最後完成從加爾各答到孟買的原定路線,這是我們唯一應做考慮的。

     出發之日确定于一周之後的九月三号。

    給奧德上尉的傷口完全愈合留出必要的時間是适合的。

    而且莫羅上校,顯然已被這次環境惡劣的艱苦行軍折騰得疲憊不堪,也需要休息幾天。

     此間,邦克斯開始進行準備工作。

    修整我們的火車以重入平原地帶、完成從喜馬拉雅山到孟買英轄區的路程,這事兒讓他忙了整整一個星期。

     開始,大家便商定對路線再做一次修改,以避開西北的這些大城市:米拉特、德裡、阿格拉、圭利奧、詹西及其他城市,因為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在這些地方留下了太多的災難。

    而伴随着這場起義的最後幾次暴動,所有能勾起莫羅上校相關回憶的東西也應該消失。

    因此我們的流動住所将穿過外省地區而不在主要的大城市停留,然而,單隻憑自然美景,這些地區也值得一遊。

    就這方面講,新迪亞幅員遼闊的王國不遜色幹其他任何地方。

    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