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馬西亞·凡·吉特
關燈
小
中
大
謹慎。
中午12點半光景,我們鑽進了森林邊緣幾叢參天大樹的華蓋之下。
它們高高的樹葉一直蔭蔽到幾條大路的上空,“鋼鐵巨獸”就是從這些路上拖曳着它的火車而輕松駛過的。
事實上,這片林區很久以來就被開發得适于讓山民用大車運送伐下的木材了。
柔軟的粘土上清晰碾出的車轍印兒便是證明。
這些主要的大路與山系的走向一緻,涵蓋整個塔裡阿尼地區,并把伐木工的利斧在各處布置下的林間空地相互聯接起來;但是在大路兩邊,隻有一些狹窄的羊腸小道,各自插入深不可測的用材林之中。
我們于是沿着這些林蔭大路前進,較之獵手更像幾何學家,因為想把它們的大緻方向弄清。
空曠的林子中寂靜無聲,聽不到一聲獸吼。
然而,地面上新近留下的一些大爪印,卻證明食肉動物們在塔裡阿尼遠未絕迹。
大夥最後走上一條在某道山梁腳下斜向右方的小路,就在轉過它的一個拐角時,走在前面的奧德上尉突然一聲驚叫,讓大家都停下了腳步。
隻見20步開外,在環繞着高大Pendanus樹的林間空地的一角,矗立着一個至少外形是相當獨特的建築。
不是間房屋,因為它既無煙囪也無窗戶;不是獵人的隐蔽處,因為沒有射擊的槍眼或炮孔,倒不如說是個印度人的墳墓,湮沒在了林子的最深處。
這其實是一個細長的立方體,由許多圓木垂直并置構築而成,圓木都牢牢地釘入地面,上部用樹枝連在一起,好像一條寬寬的帶飾。
另有一些橫陳的圓木結實地合了榫頭,在上面鋪做屋頂。
顯而易見,這間小屋的設計者是想讓它四面都堅不可摧,經得起任何考驗。
木屋大約高6英尺,長12英尺,寬5英尺。
看上去并無出口,除非是藏在正面的那塊頂部圓頭比整個立方體構造高出一點兒的厚木闆後面。
屋頂上豎着一些柔軟的長杆,排列奇特并相互聯接。
支撐着這付骨架的是一個水平杠杆,其未端吊着一個圓形結,或者說是個藤編的大環。
“咦!這是什麼?”我驚呼道。
“這個,”邦克斯仔細看過以後回答說,“隻不過是個捕鼠器。
但我要讓你們猜猜,它是用來抓什麼樣的‘老鼠’的!” “捕老虎的圈套吧?”奧德上尉大聲問。
“對,”邦克斯回答說,“陷阱的門是那塊被藤環固定住的厚木闆,一有動物觸碰裡面的擺杆,它便砸落下來。
” “這是我頭一次在印度的森林中看到這樣的陷阱。
的确是個‘捕鼠器’!但對獵手來說不值得一用!”奧德說道。
“對老虎也派不上用場!”弗克斯補充說。
“大概是吧,”邦克斯答道,“但如果隻想殺死那些兇殘的野獸,而不是為了娛樂追獵的話,最好的陷阱是能捕殺得最多的陷阱。
我覺得眼前的這個設置就很精巧,能引來并抓住不管多麼兇惡多麼勇猛的動物!” “我也說兩句,”莫羅上校開口道,“既然現在控制着陷阱門的擺杆的平衡已被打破,很可能是因為有動物落進去了。
” “我們會知道的!”奧德上尉大喊,“萬一那隻‘老鼠’還沒死!……” 上尉邊說邊加入動作,手指扣響了卡賓槍的擊弦。
大家也都仿效他,做好了射擊的準備。
當然,我們隻是猜想這個木質構造可能是個陷阱,與那些在馬來西亞的叢林中經常見到的陷阱同屬一類。
但即使它不是某個印度人的傑作,卻也具備了使這些殺傷性機關頗具實效的全部條件:極高的靈敏度,經得起考驗的堅固性。
我們采取了必要的警備措施後,奧德上尉、弗克斯和古米便向木屋一點點靠近,他們想先圍着它轉一圈。
但直立的圓木之間沒有一絲縫隙,絲毫看不到裡面的情況。
他們再仔細地側耳傾聽。
沒有任何響動表明裡面有生物存在,木屋死寂得如同墳墓。
奧德上尉與兩個夥計又繞回屋子的正面。
這次證實了那塊活動的門闆是在兩個齒槽中上下滑動的。
因此,隻要把它擡起來就能進到陷阱裡面去。
“一點兒聲響也沒有!一點兒呼吸聲也聽不到!這捕鼠器是空的!”奧德上尉把耳朵貼到門上聽了聽後說道。
“不管怎麼樣,要小心!”莫羅上校叮囑道。
說完他走到空地左邊,在一段木樁上坐下來。
我也坐在他旁邊。
“古米,上!”奧德上尉命令道。
古米身材短小卻活動自如,敏捷得似一隻猿猴,輕快得像一隻花豹,是個真正機靈的印度“小醜兒”,自然明白上尉想幹什麼。
他的伶俐可以保證别人對他的期待不會落空。
隻見他縱身躍上屋頂,借助于腕力,一會兒便爬到構架最上面的一根撐竿。
然後,他沿着杠杆一直滑至藤環,用自身的重量把它壓到了那塊堵住出口的
中午12點半光景,我們鑽進了森林邊緣幾叢參天大樹的華蓋之下。
它們高高的樹葉一直蔭蔽到幾條大路的上空,“鋼鐵巨獸”就是從這些路上拖曳着它的火車而輕松駛過的。
事實上,這片林區很久以來就被開發得适于讓山民用大車運送伐下的木材了。
柔軟的粘土上清晰碾出的車轍印兒便是證明。
這些主要的大路與山系的走向一緻,涵蓋整個塔裡阿尼地區,并把伐木工的利斧在各處布置下的林間空地相互聯接起來;但是在大路兩邊,隻有一些狹窄的羊腸小道,各自插入深不可測的用材林之中。
我們于是沿着這些林蔭大路前進,較之獵手更像幾何學家,因為想把它們的大緻方向弄清。
空曠的林子中寂靜無聲,聽不到一聲獸吼。
然而,地面上新近留下的一些大爪印,卻證明食肉動物們在塔裡阿尼遠未絕迹。
大夥最後走上一條在某道山梁腳下斜向右方的小路,就在轉過它的一個拐角時,走在前面的奧德上尉突然一聲驚叫,讓大家都停下了腳步。
隻見20步開外,在環繞着高大Pendanus樹的林間空地的一角,矗立着一個至少外形是相當獨特的建築。
不是間房屋,因為它既無煙囪也無窗戶;不是獵人的隐蔽處,因為沒有射擊的槍眼或炮孔,倒不如說是個印度人的墳墓,湮沒在了林子的最深處。
這其實是一個細長的立方體,由許多圓木垂直并置構築而成,圓木都牢牢地釘入地面,上部用樹枝連在一起,好像一條寬寬的帶飾。
另有一些橫陳的圓木結實地合了榫頭,在上面鋪做屋頂。
顯而易見,這間小屋的設計者是想讓它四面都堅不可摧,經得起任何考驗。
木屋大約高6英尺,長12英尺,寬5英尺。
看上去并無出口,除非是藏在正面的那塊頂部圓頭比整個立方體構造高出一點兒的厚木闆後面。
屋頂上豎着一些柔軟的長杆,排列奇特并相互聯接。
支撐着這付骨架的是一個水平杠杆,其未端吊着一個圓形結,或者說是個藤編的大環。
“咦!這是什麼?”我驚呼道。
“這個,”邦克斯仔細看過以後回答說,“隻不過是個捕鼠器。
但我要讓你們猜猜,它是用來抓什麼樣的‘老鼠’的!” “捕老虎的圈套吧?”奧德上尉大聲問。
“對,”邦克斯回答說,“陷阱的門是那塊被藤環固定住的厚木闆,一有動物觸碰裡面的擺杆,它便砸落下來。
” “這是我頭一次在印度的森林中看到這樣的陷阱。
的确是個‘捕鼠器’!但對獵手來說不值得一用!”奧德說道。
“對老虎也派不上用場!”弗克斯補充說。
“大概是吧,”邦克斯答道,“但如果隻想殺死那些兇殘的野獸,而不是為了娛樂追獵的話,最好的陷阱是能捕殺得最多的陷阱。
我覺得眼前的這個設置就很精巧,能引來并抓住不管多麼兇惡多麼勇猛的動物!” “我也說兩句,”莫羅上校開口道,“既然現在控制着陷阱門的擺杆的平衡已被打破,很可能是因為有動物落進去了。
” “我們會知道的!”奧德上尉大喊,“萬一那隻‘老鼠’還沒死!……” 上尉邊說邊加入動作,手指扣響了卡賓槍的擊弦。
大家也都仿效他,做好了射擊的準備。
當然,我們隻是猜想這個木質構造可能是個陷阱,與那些在馬來西亞的叢林中經常見到的陷阱同屬一類。
但即使它不是某個印度人的傑作,卻也具備了使這些殺傷性機關頗具實效的全部條件:極高的靈敏度,經得起考驗的堅固性。
我們采取了必要的警備措施後,奧德上尉、弗克斯和古米便向木屋一點點靠近,他們想先圍着它轉一圈。
但直立的圓木之間沒有一絲縫隙,絲毫看不到裡面的情況。
他們再仔細地側耳傾聽。
沒有任何響動表明裡面有生物存在,木屋死寂得如同墳墓。
奧德上尉與兩個夥計又繞回屋子的正面。
這次證實了那塊活動的門闆是在兩個齒槽中上下滑動的。
因此,隻要把它擡起來就能進到陷阱裡面去。
“一點兒聲響也沒有!一點兒呼吸聲也聽不到!這捕鼠器是空的!”奧德上尉把耳朵貼到門上聽了聽後說道。
“不管怎麼樣,要小心!”莫羅上校叮囑道。
說完他走到空地左邊,在一段木樁上坐下來。
我也坐在他旁邊。
“古米,上!”奧德上尉命令道。
古米身材短小卻活動自如,敏捷得似一隻猿猴,輕快得像一隻花豹,是個真正機靈的印度“小醜兒”,自然明白上尉想幹什麼。
他的伶俐可以保證别人對他的期待不會落空。
隻見他縱身躍上屋頂,借助于腕力,一會兒便爬到構架最上面的一根撐竿。
然後,他沿着杠杆一直滑至藤環,用自身的重量把它壓到了那塊堵住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