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千裡逃亡
關燈
小
中
大
現正在氣頭上呢。
” “哈哈,貧僧并不生氣,隻是感到失望。
第三代傳人肯定會成為傻瓜,無法與先祖相提并論。
其完全不懂蓮如之志,實乃小人一個。
” “放肆!”坐在怪和尚左邊的一個身負重傷的武士實在聽不下去,大聲喝道。
随風卻嘿嘿笑了起來,“蛆蟲怎知糞坑之外的事。
你住嘴!” “你……你!” “你不認為生氣本身并不值得嗎?沒人會讓你們在此把我殺掉。
他們肯定會說:比睿山來的瘋和尚膽敢攪擾道場,決不能讓他活着離去。
但又不能讓他的血污了道場,所以等他離開之後再下手。
哈哈……我所言不差吧,故爾你們還不會對我動手。
” 那武士聽了這話,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随風不再理會他,轉向信近道:“你好像已經爬到了糞坑的邊緣,知曉了一些外邊的情況。
” 信近慌忙正視随風,道:“在下生于……” 話還未完,随風便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道:“我不用知道你是何人,來自何方。
我問你,你知道蓮如上人為何選擇在大坂、長島、金澤、吉崎和富田等要害處建造這麼多不讓大名涉足、免除各種雜役的道場?其用意何在?” “是為了拯救衆生,濟世救人。
” “哦,那如何濟世救人呢?” “這……” “為什麼現今的寺院沒有起到護佑衆生的作用?為什麼寺院要建造城郭一樣的居所,使得庶民苦上加苦,遭受兩重盤剝?你可知道其中深意?” 信近沒有回答,而是看了一眼波太郎。
波太郎一本正經說道:“你且聽他說。
這個小和尚要是不痛痛快快說話,定會發瘋。
” “哈哈哈,說得對。
”信近本以為随風會生氣,不料他卻大笑起來。
“現今的這些住持們肯定會解釋說,這是為了弘揚各宗各派的佛法。
純屬無稽之談!九泉之下的上人聽了這話,必也不能瞑目。
蓮如上人繼承宗祖親鸾的遺志發展起來的聖業,已經被踐踏得不成樣子。
現在他們隻會用這些話來搪塞和欺騙百姓。
什麼是濟世?什麼是救人?” 他睜大的雙眼閃閃發光。
“自應仁之亂以來,這号稱日出之國的國度何嘗有過一天安甯?大名趕走地頭蛇,逆臣殺掉大名,天下已被豪門瓜分贻盡。
父子兄弟相互殘殺,夫妻主從你死我活,沃土變成廢墟,世間淪為地獄。
武士手持兇器原本無可指責,但那些牛馬一樣被驅來趕去的下層百姓又該如何是好?看那些餓死街頭、曝屍野外的流民……” “說得對!”信近應道。
“你我生于武士之家,或許還不知什麼是真正的悲哀。
庶民整日被驅來趕去,無法安心耕種,一旦稍有收成,又會被奪個幹淨。
若奮起抵抗,則會被殺,建了房屋會被燒掉。
每逢戰争,他們的妻子被強暴,女兒被擄掠,隻能逃到荒無人煙的丹波或淡路島,與牛馬相伴,與雞犬同眠。
有史以來最悲慘之事莫過于此。
他們被驅趕到人皆不忍的畜牲道。
然而,在這樣一個時代,寺院卻緊閉山門,還算什麼佛家弟子?又算是什麼僧侶?”随風說到激動處,競大哭起來。
波太郎說他俗名蘆名兵太郎,應該屬會津一帶的蘆名一族。
信近是第一次聽到如此慷慨激昂之言。
随風見信近屏住呼吸怔在那裡,用他髒兮兮的手抹了抹眼淚,繼續道:“蓮如上人正是想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才作出那樣的決定。
他相信隻有這樣,才能把百姓從瘋狂的屠刀下拯救出來。
然而,現在的這些蛆蟲,早已忘了祖師爺的志向。
” 随風看了看信近和波太郎,又瞧了一眼在場的武士,繼續說道:“這或許情有可原。
如果沒有乞丐,這些跛腳的和尚們如何能理解佛祖的教誨,佛祖的理想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空中樓閣。
他們蜷縮在堕落的深淵,在黑夜裡摸索着打開經卷,隻求自己得到救贖。
正因如此,我才更加仰慕蓮如上人。
我認為,親鸾看見了佛祖,而蓮如卻看透了佛祖。
” 這時波太郎呵呵一笑。
“笑什麼?” “這些話我已聽了好幾遍。
抑揚有緻,果然聰明。
你所說的親鸾看見而蓮如看透的那位佛祖,是怎樣的佛祖呢?不如指教一二。
” “噢,那還用說,我所說的佛祖便是佛法的精髓。
”随風毫不示弱,繼續說道:“在人間建造一個極樂世界,此為釋尊的宏願之一。
為了這個目标,應該堅持不懈地奮鬥才是。
佛祖發現了通往極樂之路,他相信,隻要那樣做,心願便能實現。
百萬卷經文都是沖出地獄、建設極樂世界的良方。
如果錯誤地認為這些經文隻是教條,弘法大師又何必那麼辛苦?大師親自為病人把脈,尋找各種藥物治病救人。
他要将衆生從現世的痛苦之中解救出來,為千古垂範,進一步去影響人們的心靈,影響政治。
但不知從何時起,他的弟子開始怠惰。
他們深居藏經樓,操縱當政者,試圖通過别人之手建造極樂……這種怠惰的做法便是堕落的開始。
佛祖豈可見容如此懶惰之人!” 信近疑惑地看了看波太郎。
隻見他緊繃着臉,神情嚴肅,也在側耳傾聽。
“寺院本該由百姓捐舍而建,但不知從何時起,當權者恣意下令,大築寺院。
這已然不是為百姓造福,而是在搜刮民财。
親鸾不畏艱辛,遊曆各地,授可憐的百姓以往生成佛之法。
蓮如則更是
” “哈哈,貧僧并不生氣,隻是感到失望。
第三代傳人肯定會成為傻瓜,無法與先祖相提并論。
其完全不懂蓮如之志,實乃小人一個。
” “放肆!”坐在怪和尚左邊的一個身負重傷的武士實在聽不下去,大聲喝道。
随風卻嘿嘿笑了起來,“蛆蟲怎知糞坑之外的事。
你住嘴!” “你……你!” “你不認為生氣本身并不值得嗎?沒人會讓你們在此把我殺掉。
他們肯定會說:比睿山來的瘋和尚膽敢攪擾道場,決不能讓他活着離去。
但又不能讓他的血污了道場,所以等他離開之後再下手。
哈哈……我所言不差吧,故爾你們還不會對我動手。
” 那武士聽了這話,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随風不再理會他,轉向信近道:“你好像已經爬到了糞坑的邊緣,知曉了一些外邊的情況。
” 信近慌忙正視随風,道:“在下生于……” 話還未完,随風便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道:“我不用知道你是何人,來自何方。
我問你,你知道蓮如上人為何選擇在大坂、長島、金澤、吉崎和富田等要害處建造這麼多不讓大名涉足、免除各種雜役的道場?其用意何在?” “是為了拯救衆生,濟世救人。
” “哦,那如何濟世救人呢?” “這……” “為什麼現今的寺院沒有起到護佑衆生的作用?為什麼寺院要建造城郭一樣的居所,使得庶民苦上加苦,遭受兩重盤剝?你可知道其中深意?” 信近沒有回答,而是看了一眼波太郎。
波太郎一本正經說道:“你且聽他說。
這個小和尚要是不痛痛快快說話,定會發瘋。
” “哈哈哈,說得對。
”信近本以為随風會生氣,不料他卻大笑起來。
“現今的這些住持們肯定會解釋說,這是為了弘揚各宗各派的佛法。
純屬無稽之談!九泉之下的上人聽了這話,必也不能瞑目。
蓮如上人繼承宗祖親鸾的遺志發展起來的聖業,已經被踐踏得不成樣子。
現在他們隻會用這些話來搪塞和欺騙百姓。
什麼是濟世?什麼是救人?” 他睜大的雙眼閃閃發光。
“自應仁之亂以來,這号稱日出之國的國度何嘗有過一天安甯?大名趕走地頭蛇,逆臣殺掉大名,天下已被豪門瓜分贻盡。
父子兄弟相互殘殺,夫妻主從你死我活,沃土變成廢墟,世間淪為地獄。
武士手持兇器原本無可指責,但那些牛馬一樣被驅來趕去的下層百姓又該如何是好?看那些餓死街頭、曝屍野外的流民……” “說得對!”信近應道。
“你我生于武士之家,或許還不知什麼是真正的悲哀。
庶民整日被驅來趕去,無法安心耕種,一旦稍有收成,又會被奪個幹淨。
若奮起抵抗,則會被殺,建了房屋會被燒掉。
每逢戰争,他們的妻子被強暴,女兒被擄掠,隻能逃到荒無人煙的丹波或淡路島,與牛馬相伴,與雞犬同眠。
有史以來最悲慘之事莫過于此。
他們被驅趕到人皆不忍的畜牲道。
然而,在這樣一個時代,寺院卻緊閉山門,還算什麼佛家弟子?又算是什麼僧侶?”随風說到激動處,競大哭起來。
波太郎說他俗名蘆名兵太郎,應該屬會津一帶的蘆名一族。
信近是第一次聽到如此慷慨激昂之言。
随風見信近屏住呼吸怔在那裡,用他髒兮兮的手抹了抹眼淚,繼續道:“蓮如上人正是想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才作出那樣的決定。
他相信隻有這樣,才能把百姓從瘋狂的屠刀下拯救出來。
然而,現在的這些蛆蟲,早已忘了祖師爺的志向。
” 随風看了看信近和波太郎,又瞧了一眼在場的武士,繼續說道:“這或許情有可原。
如果沒有乞丐,這些跛腳的和尚們如何能理解佛祖的教誨,佛祖的理想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空中樓閣。
他們蜷縮在堕落的深淵,在黑夜裡摸索着打開經卷,隻求自己得到救贖。
正因如此,我才更加仰慕蓮如上人。
我認為,親鸾看見了佛祖,而蓮如卻看透了佛祖。
” 這時波太郎呵呵一笑。
“笑什麼?” “這些話我已聽了好幾遍。
抑揚有緻,果然聰明。
你所說的親鸾看見而蓮如看透的那位佛祖,是怎樣的佛祖呢?不如指教一二。
” “噢,那還用說,我所說的佛祖便是佛法的精髓。
”随風毫不示弱,繼續說道:“在人間建造一個極樂世界,此為釋尊的宏願之一。
為了這個目标,應該堅持不懈地奮鬥才是。
佛祖發現了通往極樂之路,他相信,隻要那樣做,心願便能實現。
百萬卷經文都是沖出地獄、建設極樂世界的良方。
如果錯誤地認為這些經文隻是教條,弘法大師又何必那麼辛苦?大師親自為病人把脈,尋找各種藥物治病救人。
他要将衆生從現世的痛苦之中解救出來,為千古垂範,進一步去影響人們的心靈,影響政治。
但不知從何時起,他的弟子開始怠惰。
他們深居藏經樓,操縱當政者,試圖通過别人之手建造極樂……這種怠惰的做法便是堕落的開始。
佛祖豈可見容如此懶惰之人!” 信近疑惑地看了看波太郎。
隻見他緊繃着臉,神情嚴肅,也在側耳傾聽。
“寺院本該由百姓捐舍而建,但不知從何時起,當權者恣意下令,大築寺院。
這已然不是為百姓造福,而是在搜刮民财。
親鸾不畏艱辛,遊曆各地,授可憐的百姓以往生成佛之法。
蓮如則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