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節

關燈
-蘭德爾牧師的相識、相交,以及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還有他們在周末一同去陽光撫慰的湖畔釣魚的快樂時光。

     現在,約翰遜又講到有關内森一生做善事來了。

     “很多人,這你知道,都想去做善事,可是,隻能一時,而不能持久。

    ”約翰遜說,“史蒂夫的爸爸就不這樣。

    我們這位老牧師是無以倫比的,如果在做善事時,他有新的想法,無論這想法是多麼異常和古怪,他都能解決和完成,我的意思是說他總是想辦法去做。

    内森是一個言行如一的人。

    ” “内森确實是這樣,”凱裡随聲附和着。

     “我記得他曾想和我在報業方面競争一下。

    還記得那次嗎,史蒂夫?記得他每周——那個報刊究竟叫什麼名字來?——讓我想想——” “《人間福音》。

    ”蘭德爾說。

     “是的,孩子,《人間福音》,是他按福音書起的名。

    辦報需要勇氣,内森就具備這些。

    你還記得你父親的那份報紙吧,史蒂夫?” “是的,我還記得。

    ” 他們繼續漫步,約翰遜對凱裡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湯姆,絕對真實。

    史蒂夫在這裡作證。

    好多年以前,一天,我們在收聽廣播,是一個廣播連續劇節目,那個故事寫的是一個神父,平時他默默無聞,後來就成就了很不簡單的事業。

    他叫查爾斯-謝爾登博士,在堪薩斯州托皮卡的公理會中心。

    你聽說過他嗎?湯姆?” “好像聽說過,這名字聽起來很耳熟。

    ” “是的,如果你沒聽說過他,我也不奇怪。

    ”約翰遜說,“因為那天内森和我以前也都沒有聽說過。

    不過,查爾斯-謝爾登博士确實是存在的。

    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可以到圖書館去查。

    查爾斯-謝爾登博士是從紐約去托皮卡開辦教會的,大概是在1890年——他那時年方30,他對每周日晚上的布道有些擔心,然後,他就想了一個好主意,他不再滔滔不絕地布道,而是把這12個虛構的小故事編成一個長篇故事,每個故事的結尾留有懸念,每月向他的教友們講一個小故事。

    這個主意确實起了不小的作用。

    ” “真是太聰明了,”凱裡說,“他講的故事是什麼樣的内容?” “是關于一個年輕的神父,他感到世界上的罪惡太多,便要求教友們用一年的時間學習做耶稣。

    結果查爾斯-謝爾登講述的故事受到了教友們的熱烈歡迎。

    在1897年,他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了小說,取名為《追随耶稣》。

    小說出版後,反響很大,銷售量高達3000多萬冊,包括45種翻譯版本。

    其知名度僅次于《聖經》和《莎士比亞》。

    ” “太難以置信了,”凱裡說。

     “确實,令人難以置信,後面的事就更絕了。

    書出版3年後,《托皮卡首府》,一份每天銷售1.5萬份的日報,這個報社的老闆找到謝爾登并問他,‘你用耶稣的标準來編輯這份報紙一周,怎麼樣?’謝爾登博士接受了這個挑戰。

    當時的報紙以怪事醜聞以及色情來吸引讀者,他決心扭轉這一不良習氣,他要用耶稣的标準,讓他的報紙充滿正義、高尚和潔淨。

    他果真這麼幹了。

    ” 蘭德爾搖着頭說:“我總感到這本身有點聳人聽聞。

    ” “并不真的這樣,”約翰遜說。

    “玩了點噱頭,不過,好在是宣傳操行的。

    ” “發生了什麼事?”凱裡問道。

     “噢,當然,謝爾登博士看到了實際工作中的困難,”約翰遜繼續說道,“他意識到耶稣從來沒有看到過現代化的汽車、火車、電話、電動印刷機、電燈、報紙、書刊,甚至連傳道的天主教堂、主日學校、和平社團以及思想方面的民主自由,耶稣照樣沒有接觸過。

    但是,謝爾登博士知道,還有耶稣看到的至今未變的東西,比如人們的污穢醜陋。

    這樣,在他上任主編時,他便制定了一套新的辦報方法,完全是耶稣式的。

    犯罪、醜聞和怪談都不予刊登,在報紙的頭版上刊登好人好事,宣傳美德。

    在廣告版上,也相當注意這個問題,凡酒、煙、不健康的消遣都遭到排斥。

    對那些工作的記者,也規定了嚴厲的制度,不準抽煙、喝酒,不準用奇談怪論來沖撞神靈。

    你是問發生了什麼事,湯姆?這份報紙的銷售量發生了變化,在他任期時,由原來的1.5萬份,猛升到36.7萬份。

    他用事實證明了新聞不見得就是獵奇、揚醜,好新聞同樣能賣出去。

    ” 蘭德爾把手放在約翰遜的肩膀上,對湯姆-凱裡說:“事實的經過并不像他所說的那樣,湯姆。

    實際上,這次實驗在報界稱之為一次大失敗。

    他們評價說,報紙太單調乏味,滿是說教,盡管銷售量猛增,全是新奇和宣傳造成的,暫時僥幸的結果,而且,若同時在紐約和芝加哥發行,會使銷售增加更多。

    如果讓謝爾登繼續辦幾周,報紙恐怕要倒閉。

    ” “純粹是瞎猜,”約翰遜友好地說,“事實上,我們隻看結果,他是成功的。

    讀者們并沒有去譴責他宣傳道德,反對不道德呀。

    我們言歸正傳,也就是當内森-蘭德爾聽到謝爾登後,也突發奇想去仿效他。

    ” “他仿效?”凱裡說,“我怎麼不記得?” “是的,你那時在加利福尼亞或其他什麼地方,”約翰遜說,“噢,當時,那個想法在内森的腦海中盤桓了很長時間,最後,他真的辦了一個周刊,就是那個《人間福音》,并且他宣布以耶稣的眼光辦他的報紙。

    内森開始了,就用我報社的設備,用我的人幫忙,主要是銷售給那些主日學校的孩子們及其父母。

    後來,慢慢地到社會大衆中去銷售。

    他們的銷售量超過——讓我想想——每周超過4萬份,收到很多讀者來信,有的來自很遠的加利福尼亞和佛蒙特州,甚至來自意大利和日本。

    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