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節
關燈
小
中
大
此時,他才意識到這是在威斯康星州的深夜。
已到了奧克城,他的妹妹正斜眼看着他。
“你一直都在睡覺?”她問道。
“沒有。
”他說。
“那就是醫院,”她用手指着說。
“你不知道我是怎樣給爸爸祈禱的。
” 克萊爾把車拐進醫院旁邊的停車場時,他伸了個懶腰。
她在十分擁擠的停車場上找到一個空位,把車停好。
蘭德爾下了車,活動了一下僵直的筋骨,站在車後等着,令他吃驚的竟是一輛锃亮的林肯轎車。
克萊爾走過來時,蘭德爾用手指了指那輛林肯轎車。
“好棒的車,小妹,你靠當秘書的薪水是怎麼弄來的?” 克萊爾不滿地皺起了眉頭。
“如果你一定要知道,我就告訴你,是我的老闆運的。
” “你的老闆真好,我想他的妻子對待她丈夫的朋友就絕不會這麼大方了。
” 克萊爾拿眼瞪着他。
“看你說的,一笑而已。
” 她不再理他,僵硬地轉過身來,沿着一條林蔭小道徑直向醫院走去。
此時蘭德爾,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很是沒趣,慢慢地跟在她的身後。
他來到一間私人病房,他父親已經從特别護理室中搬過來将近一個小時了。
他坐在一把高靠背椅子裡,頭頂上方的擱闆上是一台未用的電視機和在精緻鏡框裡的耶稣畫像,對面便是他父親的病床。
此時此刻,蘭德爾的情感幾乎耗盡了。
他交叉着雙腿已坐了好長時間,感到右腿已經麻木,于是他便不再叉腿坐着。
他開始感到焦躁不安起來,而且很想抽支煙。
蘭德爾竭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父親病床周圍。
不過,他仿佛進入了催眠狀态,隻是麻本地盯着氧氣罩和蓋着毯子的父親。
他看到父親的第一眼就讓他感到萬分難過。
在他走進病房時,心中想象父親還是上次見到的樣子。
他的父親,内森-蘭德爾牧師,70多歲的老人了,還是那樣儀表堂堂。
在他的眼中,他父親就像《出埃及記》和《申命記》中高貴的主教,就像德高望重的摩西,他的雙眼清澈明亮,而且天生的威力絲毫沒有減退。
他額頭突出,白發已漸呈稀疏,慈祥的臉上眼眸甯靜湛藍,相貌英俊,而且鼻子堅挺。
他額頭上深深的皺紋,看上去更加嚴肅,讓人敬佩。
這蘭德爾牧師一直有着一種無法言喻的風度,一種極為神聖的氣派,這與他的工作極為和諧,他像是主耶稣的代言人似的,令他的教友和周圍的人感到信任和敬佩。
可是,現在所見到的父親,無情地打碎了他心目中存留的父親的美好形象。
蘭德爾看着在透明氧氣罩下面的父親,骨瘦如柴,猶如一具埃及的木乃伊。
頭發枯黃雜亂,不再具有往日的光澤。
他雙眼緊閉,臉色憔悴,慘白,呼吸困難,全身好像已經毫無知覺。
對蘭德爾來說,對同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如此仔細地觀察,如此這樣不可理喻而又确實存在于眼前,如此善良理應得到好報,但卻弄到這般木然無覺和絕望,一直令他驚異不已。
一會兒,蘭德爾就趕緊把視線從父親身上移到旁邊的椅子上,眼睛已經潮濕起來,他擔心自己會忍不住失聲痛哭。
他無聊地看着眼前的一個小護士忙碌着。
她面無表情,機械地忙得一刻不停。
她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那隻懸挂着的輸液瓶、軟管及牆上的挂鐘上了。
迷迷糊糊過了一段時間,大概有半個小時或者更長一些,莫裡斯-奧本海默推門走了進來,幫助護士做一些檢查工作。
他已過中年,身體開始發胖,但很結實。
他幹練而自信。
看到蘭德爾後,握了握他的手,并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算是無言的安慰,并許諾随時會告訴他病人的情況。
蘭德爾默默地看着他給父親做檢查。
過了一會兒,一陣倦意向他襲來,他閉上了眼睛,努力使自己振作起來,尋找合适的祝詞,來為父親祈禱。
他卻隻想起了“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名字神聖無比”這句話,其他什麼也想不起來了。
在他的頭腦中,莫名其妙地出現了這幾天發生的事。
首先是萬達小姐那個令人費解的電話,然後又想到了自己前一天晚上與達麗娜親熱的情景,想起她那對豐滿的Rx房,這時他不禁為自己害臊起來,重新又把注意力集中到父親身上,思緒也随之回到了最近一次回家探望父母的事上來,那是兩年多以前的事了,再前一次則是3年多以前了。
他仍舊能感到在那兩次回家期間他父親對他非常的失望,這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這位老先生清楚地表示對他那失敗的婚姻不滿意,不欣賞他的生活方式,不喜歡他對生活的玩世不恭和缺乏信仰。
回想起父親對他的不滿和失望,蘭德爾在頭腦中仍舊對此深表異議:他父親用什麼标準來衡量他呢?通過社會證明他成功了而他父親卻失敗了。
不過,他又轉而一想,他自己的成功僅僅是财富方面的積累,不是嗎?他父親卻用另一個标準來衡量他,這個标準是這位老先生衡量他自己和所有人的标準,通過這個标準,他發現了他兒子欠缺的東西。
蘭德爾還是不明白——他父親具有的他所缺少的東西:信仰。
他父親有着堅定的信仰,因此使得生活充滿了仁慈,生活有了意義。
而他卻沒有這種盲目的信仰。
很正确,爸爸,他想。
他确實沒有信仰,沒有信念,對任何事情都不信任。
怎樣才能使人相信神靈呢?社會是不公平的,虛僞的,徹底腐朽的。
人,許多人,就是一些兇猛的禽獸。
人們能夠随意虛構各種神靈,編制各種騙局,卻無法改變現實的殘忍,到頭來都比作了煙塵,落得空幻一場,有句猶太諺語說得妙極了:如果上
已到了奧克城,他的妹妹正斜眼看着他。
“你一直都在睡覺?”她問道。
“沒有。
”他說。
“那就是醫院,”她用手指着說。
“你不知道我是怎樣給爸爸祈禱的。
” 克萊爾把車拐進醫院旁邊的停車場時,他伸了個懶腰。
她在十分擁擠的停車場上找到一個空位,把車停好。
蘭德爾下了車,活動了一下僵直的筋骨,站在車後等着,令他吃驚的竟是一輛锃亮的林肯轎車。
克萊爾走過來時,蘭德爾用手指了指那輛林肯轎車。
“好棒的車,小妹,你靠當秘書的薪水是怎麼弄來的?” 克萊爾不滿地皺起了眉頭。
“如果你一定要知道,我就告訴你,是我的老闆運的。
” “你的老闆真好,我想他的妻子對待她丈夫的朋友就絕不會這麼大方了。
” 克萊爾拿眼瞪着他。
“看你說的,一笑而已。
” 她不再理他,僵硬地轉過身來,沿着一條林蔭小道徑直向醫院走去。
此時蘭德爾,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很是沒趣,慢慢地跟在她的身後。
他來到一間私人病房,他父親已經從特别護理室中搬過來将近一個小時了。
他坐在一把高靠背椅子裡,頭頂上方的擱闆上是一台未用的電視機和在精緻鏡框裡的耶稣畫像,對面便是他父親的病床。
此時此刻,蘭德爾的情感幾乎耗盡了。
他交叉着雙腿已坐了好長時間,感到右腿已經麻木,于是他便不再叉腿坐着。
他開始感到焦躁不安起來,而且很想抽支煙。
蘭德爾竭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父親病床周圍。
不過,他仿佛進入了催眠狀态,隻是麻本地盯着氧氣罩和蓋着毯子的父親。
他看到父親的第一眼就讓他感到萬分難過。
在他走進病房時,心中想象父親還是上次見到的樣子。
他的父親,内森-蘭德爾牧師,70多歲的老人了,還是那樣儀表堂堂。
在他的眼中,他父親就像《出埃及記》和《申命記》中高貴的主教,就像德高望重的摩西,他的雙眼清澈明亮,而且天生的威力絲毫沒有減退。
他額頭突出,白發已漸呈稀疏,慈祥的臉上眼眸甯靜湛藍,相貌英俊,而且鼻子堅挺。
他額頭上深深的皺紋,看上去更加嚴肅,讓人敬佩。
這蘭德爾牧師一直有着一種無法言喻的風度,一種極為神聖的氣派,這與他的工作極為和諧,他像是主耶稣的代言人似的,令他的教友和周圍的人感到信任和敬佩。
可是,現在所見到的父親,無情地打碎了他心目中存留的父親的美好形象。
蘭德爾看着在透明氧氣罩下面的父親,骨瘦如柴,猶如一具埃及的木乃伊。
頭發枯黃雜亂,不再具有往日的光澤。
他雙眼緊閉,臉色憔悴,慘白,呼吸困難,全身好像已經毫無知覺。
對蘭德爾來說,對同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如此仔細地觀察,如此這樣不可理喻而又确實存在于眼前,如此善良理應得到好報,但卻弄到這般木然無覺和絕望,一直令他驚異不已。
一會兒,蘭德爾就趕緊把視線從父親身上移到旁邊的椅子上,眼睛已經潮濕起來,他擔心自己會忍不住失聲痛哭。
他無聊地看着眼前的一個小護士忙碌着。
她面無表情,機械地忙得一刻不停。
她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那隻懸挂着的輸液瓶、軟管及牆上的挂鐘上了。
迷迷糊糊過了一段時間,大概有半個小時或者更長一些,莫裡斯-奧本海默推門走了進來,幫助護士做一些檢查工作。
他已過中年,身體開始發胖,但很結實。
他幹練而自信。
看到蘭德爾後,握了握他的手,并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算是無言的安慰,并許諾随時會告訴他病人的情況。
蘭德爾默默地看着他給父親做檢查。
過了一會兒,一陣倦意向他襲來,他閉上了眼睛,努力使自己振作起來,尋找合适的祝詞,來為父親祈禱。
他卻隻想起了“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名字神聖無比”這句話,其他什麼也想不起來了。
在他的頭腦中,莫名其妙地出現了這幾天發生的事。
首先是萬達小姐那個令人費解的電話,然後又想到了自己前一天晚上與達麗娜親熱的情景,想起她那對豐滿的Rx房,這時他不禁為自己害臊起來,重新又把注意力集中到父親身上,思緒也随之回到了最近一次回家探望父母的事上來,那是兩年多以前的事了,再前一次則是3年多以前了。
他仍舊能感到在那兩次回家期間他父親對他非常的失望,這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這位老先生清楚地表示對他那失敗的婚姻不滿意,不欣賞他的生活方式,不喜歡他對生活的玩世不恭和缺乏信仰。
回想起父親對他的不滿和失望,蘭德爾在頭腦中仍舊對此深表異議:他父親用什麼标準來衡量他呢?通過社會證明他成功了而他父親卻失敗了。
不過,他又轉而一想,他自己的成功僅僅是财富方面的積累,不是嗎?他父親卻用另一個标準來衡量他,這個标準是這位老先生衡量他自己和所有人的标準,通過這個标準,他發現了他兒子欠缺的東西。
蘭德爾還是不明白——他父親具有的他所缺少的東西:信仰。
他父親有着堅定的信仰,因此使得生活充滿了仁慈,生活有了意義。
而他卻沒有這種盲目的信仰。
很正确,爸爸,他想。
他确實沒有信仰,沒有信念,對任何事情都不信任。
怎樣才能使人相信神靈呢?社會是不公平的,虛僞的,徹底腐朽的。
人,許多人,就是一些兇猛的禽獸。
人們能夠随意虛構各種神靈,編制各種騙局,卻無法改變現實的殘忍,到頭來都比作了煙塵,落得空幻一場,有句猶太諺語說得妙極了:如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