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我們初次定居及借用習俗
關燈
小
中
大
了。
好像你把這杯子拿來是要方便自己,根本沒想幫我。
請原諒,我真沒有威士忌,讓你失望了。
” “烈酒也可以,我知道在那個桶裡裝了一些,我都聞到了。
” “那是幹活的人要喝的朗姆酒。
” “那就更好了。
我猜,等你們在這地方呆上幾個月,你們就會精明算計,決不會把朗姆酒給雇工喝。
不過,舊大陸來的都是傻瓜!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總是容易上當受騙。
來,把杯子裝滿,别太小氣了。
在這兒,我們都是靠借來借去過活。
如果你想要用什麼東西,唔,隻需派人向我們來借。
” 我琢磨着這可能是此地的風俗,于是就趕緊在杯子裡裝滿了甜酒,指望我能換回一點鮮牛奶,喂我可憐的孩子,她剛斷奶不久。
可當我問這位大方的來客有沒有養奶牛,能不能給點鮮牛奶喂孩子時,她立刻換了一副不屑的神情。
“牛奶!想借牛奶?我估計秋天裡牛奶一誇托值一約克先令,低了這個價我可不能賣給你。
” 這簡直是惡意敲詐,在城鎮,同樣是買鮮牛奶,盡管需求量大得多,也隻不過一誇托三便士。
“如果你掏錢,明天就給你拿些來,不過記着,要現金。
” “你打算什麼時候還甜酒?”我厲聲說道。
“等我爹去清泉鎮的時候。
”這是給鄰村起的名字,那村子離這裡約四英裡遠。
月複一月,這姑娘總是糾纏不休,弄得我煩惱不堪。
她向我借茶、糖、蠟燭、澱粉、上藍劑、燙鬥、壺、碗,一句話,日常家用的東西沒有不借的——可要把借走的東西要回來,可真是難上加難。
吃的東西比如茶、糖,或日用品比如蠟燭、澱粉、肥皂,她連做夢都沒想過人家還會從她手中再要回去。
賴着鄰人過活,這種生活方式對那些厚顔無恥的人來說再舒适不過了。
因為用不着有偷東西時的那種負罪感,他們拿着别人的東西而不必情願地還給主人,也沒有因為用了東西而應感謝人家的道德義務感。
住得離這幫人隻八英裡遠,我發現這些頻繁的騷擾成了我們困頓生活的沉重負擔。
在這國土上人生地不熟,又住在這個孤單、荒涼的地方,在一群蠻橫無禮的人的包圍下,我真害怕,不敢不答應他們。
就在我們買了新犁的那天,那個聰明的小姑娘的爹到我家想借用一下,人們友好地叫他老撒旦,這并無惡意(我們後來發現他自己其實有個不錯的犁)。
這兒的土地從未開墾過,地裡盡是石塊與樹根,他實在是不想把自己的弄壞。
結果是那被借走的東西還回來時根本無法再用了,而那時我們正打算犁田種秋小麥。
為了抹房子,我們買了一把鏟子,一把襪子。
同樣不幸的是,老撒旦說也要抹牆,借去用一小時,可我們再也沒見到它們。
一天早上,那姑娘跑來,與往常一樣,又是來騙我。
她向我借細線頭,我搞不清楚所謂的細線頭是什麼,也是因為對她的糾纏厭倦透頂,所以就說沒有。
她氣哼哼地走了。
沒過多久,她又跑來,說是要借些胡椒。
我正在做針線活。
針線盒開着放在桌子上,裡面裝着針頭線腦,撒旦小姐用她的鷹眼往裡瞧了一下,然後擺出慣有的蠻橫樣子大叫起來: “我猜那天你對我撒了個該死的大謊。
” 我可不習慣聽人家說這樣的話,從椅子上呼地站了起來,指着門叫她給我出去,因為我可不想在自己家裡聽别人的擺布。
“你的家!我知道這是我爹的房子,”這個不可救藥的壞家夥答道,“你以前告訴我你沒有細線頭,可你這兒有一堆。
” “什麼是細線頭?”我非常生氣地說。
“就是繞在這些木頭上的東西。
”說着她沖過來抓起我最好用的線軸中的一個。
“我不能把它給你,我自己還要用。
” “我并沒有讓你把它給我,隻是讓你把它借給我,等我爹從清泉鎮回來就還給你。
” “那麼我真盼着他快點回來,因為你借了許多東西,而我正等着用它們,少了這些東西我再也無法幹活了。
” 她狡黠地看了我一眼,像打了勝仗一樣,把線軸拿走了。
這些人經常騷擾我,碰巧有一次我對一個英國農夫說了此事。
他人不錯,住在我家附近,他大笑起來,說我還沒有像他一樣真正了解加拿大的美國佬,否則就不會讓他們再來打擾了。
他說:“擺脫他們最好的辦法是不講情面地問他們到底要什麼,如果他們不好好回答,就叫他們離開屋子。
不過我想,還有更好的辦法教給你。
從他們手裡買某件小東西,付錢的時候稍微多給一些,跟他們說下次把要找的錢拿來。
我拿命擔保,這樣他們就會很長時間不來打攪你了。
” 我想試試這個辦法,等得都有些不耐煩了。
一天下午,撒旦小姐拿了一盤子黃油想賣給我。
價格是三先令九便士,順便提一句,是實價的兩倍。
“我沒本錢,”我給了她一塊錢,“不過你可以明天再找給我。
” 懊!偉大的嘗試!用一塊錢的四分之一的代價,永遠地擺脫了這個不誠實的姑娘的糾纏。
不用說找錢,她連我家都再沒來過。
大約過了一個月,一天我正在廚房裡做蘋果餅,一個女人,‘長長的臉,死人一般慘白,活像個巫婆,她突然把難看的臉擠到門裡來,拖長了聲音從鼻子裡哼道: “要公雞嗎?” 噢,他們管吃奶的小豬烤後做成的食物叫烤乳豬①,以前在小旅館裡住了三個星期,天天吃這東西。
我不大了解本地的這些常用詞,隻是想着她有頭小乳豬想賣。
①英文裡rooster(公雞)與roaster(烤乳豬)發音有些相似,在此造成了誤會。
“好不好?” “我想挺不錯” “你想要多少錢?—— “兩約克” “如果它有些分量的話,這倒是挺便宜的。
它要是沒有十磅或十二磅重我可就不想要了。
” “十磅或十二磅,嘿,你什麼意思,你指望公雞比火雞還大嗎?” 我們互相瞪着,毫無疑問,是我混淆概念卞。
“把那烤乳豬拿過來看看,如果還可以,我就買了,不過我得說清楚,我并不怎麼喜歡吃烤乳豬肉。
” “你管這東西叫小豬?”這個女販子說道,從袍子下拿出一隻很不錯的鬥雞。
我一邊開心地笑自己搞錯了。
一邊把錢付給她,買下了這隻活蹦亂跳的家禽。
事情辦完之後,我想這女人該走了。
但這公雞是我買過的所有東西中最不錯的一樣。
“你這兒有煙草和鼻煙嗎?”她邊說邊側身走到我身邊,神秘兮兮的。
“我不用這些東西。
” “什麼,不用煙草和鼻煙,真不可思議。
” 她頓了一下,接下去的話更加神秘: “我是想問你的茶葉盒放在哪裡?” “放在碗櫃裡,”我說,真搞不懂這都是什麼意思。
“這個我知道。
我想問你的是茶葉有沒有富餘?” 我現在才開始盤算眼前這個家夥到底是什麼來頭。
“噢,你是不是想借一些?我的茶葉一點都不富餘。
” “你可不能這麼說,那顯得太小氣了。
我以前從沒有向你要過什麼東西,我是個窮光蛋,你可是個闊佬兒。
另外,我頭疼得厲害,吃什麼都不行,隻有喝上杯濃茶才管些用。
” “可我剛才給你的錢是足夠買不少上等茶葉。
” “可我想這錢不是我的。
那隻雞是我鄰居的,她病了,我答應把雞賣了,給她買些藥,可要有鈔票啊!”她連哄帶騙地接着往下說,“我到哪裡去賺錢?上帝保佑你,這地方的人沒錢。
那些帶着大把大把鈔票來這裡的人錢都丢光了。
可艾米莉對我說你們闊得吓人,錢都是從舊大陸帶來的,所以我想你肯定能借給鄰居一勺茶。
這算不了什麼。
” “鄰居!你住哪裡?叫什麼?” “我叫貝蒂·弗伊——老貝蒂·弗伊。
我住在清泉鎮的一個
好像你把這杯子拿來是要方便自己,根本沒想幫我。
請原諒,我真沒有威士忌,讓你失望了。
” “烈酒也可以,我知道在那個桶裡裝了一些,我都聞到了。
” “那是幹活的人要喝的朗姆酒。
” “那就更好了。
我猜,等你們在這地方呆上幾個月,你們就會精明算計,決不會把朗姆酒給雇工喝。
不過,舊大陸來的都是傻瓜!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總是容易上當受騙。
來,把杯子裝滿,别太小氣了。
在這兒,我們都是靠借來借去過活。
如果你想要用什麼東西,唔,隻需派人向我們來借。
” 我琢磨着這可能是此地的風俗,于是就趕緊在杯子裡裝滿了甜酒,指望我能換回一點鮮牛奶,喂我可憐的孩子,她剛斷奶不久。
可當我問這位大方的來客有沒有養奶牛,能不能給點鮮牛奶喂孩子時,她立刻換了一副不屑的神情。
“牛奶!想借牛奶?我估計秋天裡牛奶一誇托值一約克先令,低了這個價我可不能賣給你。
” 這簡直是惡意敲詐,在城鎮,同樣是買鮮牛奶,盡管需求量大得多,也隻不過一誇托三便士。
“如果你掏錢,明天就給你拿些來,不過記着,要現金。
” “你打算什麼時候還甜酒?”我厲聲說道。
“等我爹去清泉鎮的時候。
”這是給鄰村起的名字,那村子離這裡約四英裡遠。
月複一月,這姑娘總是糾纏不休,弄得我煩惱不堪。
她向我借茶、糖、蠟燭、澱粉、上藍劑、燙鬥、壺、碗,一句話,日常家用的東西沒有不借的——可要把借走的東西要回來,可真是難上加難。
吃的東西比如茶、糖,或日用品比如蠟燭、澱粉、肥皂,她連做夢都沒想過人家還會從她手中再要回去。
賴着鄰人過活,這種生活方式對那些厚顔無恥的人來說再舒适不過了。
因為用不着有偷東西時的那種負罪感,他們拿着别人的東西而不必情願地還給主人,也沒有因為用了東西而應感謝人家的道德義務感。
住得離這幫人隻八英裡遠,我發現這些頻繁的騷擾成了我們困頓生活的沉重負擔。
在這國土上人生地不熟,又住在這個孤單、荒涼的地方,在一群蠻橫無禮的人的包圍下,我真害怕,不敢不答應他們。
就在我們買了新犁的那天,那個聰明的小姑娘的爹到我家想借用一下,人們友好地叫他老撒旦,這并無惡意(我們後來發現他自己其實有個不錯的犁)。
這兒的土地從未開墾過,地裡盡是石塊與樹根,他實在是不想把自己的弄壞。
結果是那被借走的東西還回來時根本無法再用了,而那時我們正打算犁田種秋小麥。
為了抹房子,我們買了一把鏟子,一把襪子。
同樣不幸的是,老撒旦說也要抹牆,借去用一小時,可我們再也沒見到它們。
一天早上,那姑娘跑來,與往常一樣,又是來騙我。
她向我借細線頭,我搞不清楚所謂的細線頭是什麼,也是因為對她的糾纏厭倦透頂,所以就說沒有。
她氣哼哼地走了。
沒過多久,她又跑來,說是要借些胡椒。
我正在做針線活。
針線盒開着放在桌子上,裡面裝着針頭線腦,撒旦小姐用她的鷹眼往裡瞧了一下,然後擺出慣有的蠻橫樣子大叫起來: “我猜那天你對我撒了個該死的大謊。
” 我可不習慣聽人家說這樣的話,從椅子上呼地站了起來,指着門叫她給我出去,因為我可不想在自己家裡聽别人的擺布。
“你的家!我知道這是我爹的房子,”這個不可救藥的壞家夥答道,“你以前告訴我你沒有細線頭,可你這兒有一堆。
” “什麼是細線頭?”我非常生氣地說。
“就是繞在這些木頭上的東西。
”說着她沖過來抓起我最好用的線軸中的一個。
“我不能把它給你,我自己還要用。
” “我并沒有讓你把它給我,隻是讓你把它借給我,等我爹從清泉鎮回來就還給你。
” “那麼我真盼着他快點回來,因為你借了許多東西,而我正等着用它們,少了這些東西我再也無法幹活了。
” 她狡黠地看了我一眼,像打了勝仗一樣,把線軸拿走了。
這些人經常騷擾我,碰巧有一次我對一個英國農夫說了此事。
他人不錯,住在我家附近,他大笑起來,說我還沒有像他一樣真正了解加拿大的美國佬,否則就不會讓他們再來打擾了。
他說:“擺脫他們最好的辦法是不講情面地問他們到底要什麼,如果他們不好好回答,就叫他們離開屋子。
不過我想,還有更好的辦法教給你。
從他們手裡買某件小東西,付錢的時候稍微多給一些,跟他們說下次把要找的錢拿來。
我拿命擔保,這樣他們就會很長時間不來打攪你了。
” 我想試試這個辦法,等得都有些不耐煩了。
一天下午,撒旦小姐拿了一盤子黃油想賣給我。
價格是三先令九便士,順便提一句,是實價的兩倍。
“我沒本錢,”我給了她一塊錢,“不過你可以明天再找給我。
” 懊!偉大的嘗試!用一塊錢的四分之一的代價,永遠地擺脫了這個不誠實的姑娘的糾纏。
不用說找錢,她連我家都再沒來過。
大約過了一個月,一天我正在廚房裡做蘋果餅,一個女人,‘長長的臉,死人一般慘白,活像個巫婆,她突然把難看的臉擠到門裡來,拖長了聲音從鼻子裡哼道: “要公雞嗎?” 噢,他們管吃奶的小豬烤後做成的食物叫烤乳豬①,以前在小旅館裡住了三個星期,天天吃這東西。
我不大了解本地的這些常用詞,隻是想着她有頭小乳豬想賣。
①英文裡rooster(公雞)與roaster(烤乳豬)發音有些相似,在此造成了誤會。
“好不好?” “我想挺不錯” “你想要多少錢?—— “兩約克” “如果它有些分量的話,這倒是挺便宜的。
它要是沒有十磅或十二磅重我可就不想要了。
” “十磅或十二磅,嘿,你什麼意思,你指望公雞比火雞還大嗎?” 我們互相瞪着,毫無疑問,是我混淆概念卞。
“把那烤乳豬拿過來看看,如果還可以,我就買了,不過我得說清楚,我并不怎麼喜歡吃烤乳豬肉。
” “你管這東西叫小豬?”這個女販子說道,從袍子下拿出一隻很不錯的鬥雞。
我一邊開心地笑自己搞錯了。
一邊把錢付給她,買下了這隻活蹦亂跳的家禽。
事情辦完之後,我想這女人該走了。
但這公雞是我買過的所有東西中最不錯的一樣。
“你這兒有煙草和鼻煙嗎?”她邊說邊側身走到我身邊,神秘兮兮的。
“我不用這些東西。
” “什麼,不用煙草和鼻煙,真不可思議。
” 她頓了一下,接下去的話更加神秘: “我是想問你的茶葉盒放在哪裡?” “放在碗櫃裡,”我說,真搞不懂這都是什麼意思。
“這個我知道。
我想問你的是茶葉有沒有富餘?” 我現在才開始盤算眼前這個家夥到底是什麼來頭。
“噢,你是不是想借一些?我的茶葉一點都不富餘。
” “你可不能這麼說,那顯得太小氣了。
我以前從沒有向你要過什麼東西,我是個窮光蛋,你可是個闊佬兒。
另外,我頭疼得厲害,吃什麼都不行,隻有喝上杯濃茶才管些用。
” “可我剛才給你的錢是足夠買不少上等茶葉。
” “可我想這錢不是我的。
那隻雞是我鄰居的,她病了,我答應把雞賣了,給她買些藥,可要有鈔票啊!”她連哄帶騙地接着往下說,“我到哪裡去賺錢?上帝保佑你,這地方的人沒錢。
那些帶着大把大把鈔票來這裡的人錢都丢光了。
可艾米莉對我說你們闊得吓人,錢都是從舊大陸帶來的,所以我想你肯定能借給鄰居一勺茶。
這算不了什麼。
” “鄰居!你住哪裡?叫什麼?” “我叫貝蒂·弗伊——老貝蒂·弗伊。
我住在清泉鎮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