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湯姆·威爾遜的移民曆程
關燈
小
中
大
布拉漢姆先生對此做何評價。
哈,哈!” “你的記憶力真好,威爾遜先生,這麼長時間了你還記得這件小事。
” “小事,你這麼認為嗎?告訴你,這三個月來我就沒想過别的事。
” 從這些特征上看,讀者可能會認為湯姆就和那頭他一直惦記着的動物差不多。
但有時他也能擺脫這種失神狀态,像其他正常人一樣,說話做事有條有理。
湯姆的父親死後,他移民去了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在那裡糊裡糊塗地過了七年無聊的生活。
他仆人偷走了他所有的東西,最後還一把火燒了房子。
他回到了故鄉,衣着像個意大利乞丐,肩膀上蹲着隻猴子,用手風琴拉着自編的曲子。
穿着這副裝束,他找到一個老光棍叔父的住處,并得到了接濟。
但凡見過我們的朋友一面的人,是不會忘了他的!天下真是不會再有像他這樣神形古怪離奇的人了。
那心地善良的老兵一眼就發現他這個侄兒很有希望,于是把他接到家中,從那以後湯姆就有了個避風港。
在那日子裡,有個關于他的小趣聞能刻畫出他是多麼喜好開玩笑,搞惡作劇。
一次他乘驿車(那時還沒有鐵路)從某地去倫敦,與坐在一旁的一位聰明的農夫聊了起來,新南威爾士的風土及他在那裡度過的時光成了話題。
一個不信奉英國國教的牧師坐在對面。
他有幾次不禮貌的插話,使湯姆很惱火,突然那牧師不懷好意地問湯姆在那兒呆了多少年①。
①18世紀至19世紀澳大利亞是英國流放犯人之地。
“七年,”湯姆看都沒看那牧師一眼,就鄭重其事地答道。
“我想也差不多,”他應道,而且把手插到馬褲口袋裡,“噢!上帝,你為什麼被送到那裡去?” “偷獵,”不可救藥的湯姆答道,并帶着法官那般鄭重的神情。
此話一出口,牧師忙叫車夫停車,他甯願在雨地裡趕路,也不願與小偷坐在一起。
這騙局是湯姆的得意之作,他過去常講這個事情,把那些神情莊重的人逗得哈哈大笑。
他不僅是個傾慕漂亮女性的人,還時常幻想自己愛上了某位求之不得的美人。
他瘋狂迷戀着音樂,能熟練演奏小提琴和長笛了還奏得頗有味道。
那些管子風箱中變魔術一般奏出美妙的音樂,湯姆麻木的官能突然活躍起來,一時間生命的激流飛躍跳蕩,不可阻攔。
他笑着、跳着、唱着,一時間充滿柔情蜜意,手舞足蹈,千姿百态,好讓你知道他的存在。
我丈夫有個音色極佳的笛子,這笛子成了湯姆崇拜的對象。
“每當我聽你吹這笛子,我就要破第十誡①。
穆迪,你可要照管好‘黑夫人’(這是湯姆給他傾慕的寶貝起的名字),不然我可要帶她私奔了。
” ①《聖經·舊約》中《出埃及記》20章載,第十誡為“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仆婢、牛驢、并他一切所有的。
” “我真有點怕你了,湯姆。
我相信如果我死了,并把黑夫人留給你做紀念,你可能會樂得忘了給我緻哀。
” 這就是那個古怪、不能自立、又常想入非非的人,他正盤算着移民加拿大。
他的計劃進行得怎麼樣,下文再做交待。
那天晚上我丈夫與他的朋友湯姆·威爾遜從外地回來已經很晚了。
我為他們長途跋涉之後,準備了熱氣騰騰的晚餐與咖啡,他們吃得很滿意。
湯姆的興緻出奇地高,同時也顯出全身心地沉浸在加拿大之行中。
“做報告的先生一定特别健談,威爾遜先生,”我說,“使得你們全神貫注地聽了幾個小時。
” “他可能是,”湯姆停頓了幾分鐘後說。
他似乎是把該說的都說完了,可還想補充幾句,這就好比是把腌肉罐頭裡的東西都擺到台布上之後,還煞費苦心地在空罐裡搜尋。
“走了這麼遠的路我們挺餓,他讓我們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 “可這與他演講的内容毫無關系。
” “有飯吃畢竟實在,”穆迪邊說邊笑,“讨論時大家老說這頓飯,由此可見大家認為這頓飯不錯。
不過,威爾遜,現在給我妻子說說演講裡精辟的部分。
” “什麼!讓我……我……我……我來叙述?唉!可笑的夥計,我一個字都沒聽!” “我想你去那地方,就是想了解一下移民加拿大的事?” “不錯,是這樣,那家夥拿出他的小冊子并說他要講的中心内容這冊子裡都有,每本隻花一先令。
我想抓住中心思想比費力去捕風捉影更好些,于是就買了一本,這就省得我咬着牙聽他誇誇其談。
穆迪太太,他演說起來真吓人,裝腔作勢,聲音粗俗,說起話來鼻音特重,使我一眼不想看,一句不想聽。
他語法錯誤百出,笑得我肋骨都疼了。
噢!我希望你能見一回這個倒黴蛋,不過這書面材料,與他說的是一種風格,讀一下将肯定是件難得的樂事。
” 我接過那本小冊子。
我不大喜歡做報告的那位先生,但湯姆剛才對這人的描述,我覺得挺有意思。
“那麼威爾遜先生,他的演講又臭又長,你怎麼自得其樂的?” “我當時在想有多少個傻瓜湊到一起,聽一個更傻的人來演講。
順便問一下,穆迪,你注意到了帕莫、弗利茲了嗎?” “沒有,他坐在哪裡?” “坐在桌腳處,你應該看到他了。
他塊頭大,挺顯眼的。
他長了一對多麼可愛的斜眼啊!他和他正在切的那頭烤豬真是出奇地相像。
吃晚餐時,自始至終我都在好奇,他是怎麼樣努力切那豬的,因為他一隻眼睛盯着天花闆,而另一眼又朝我暗送秋波,非常滑稽,是不是?” “你到了加拿大,打算幹什麼?”我問。
“找個大點的空心樹,像布倫熊①一樣過活,冬天舔自己的爪子,夏天隻要不太貪吃,菜果、橡果就總能應付。
” ①布倫熊是歐洲中世紀民間故事《列那狐傳奇》中的熊。
“别開玩笑了,我的好夥伴,”我丈夫說道,他迫切地想讓湯姆放棄這個計劃。
“你有沒有想過能否适應那種充滿了艱辛與困難的生活?” “你能嗎?”湯姆答道,高高地擡起長長的、濃黑的眉毛,鉛灰色的眼睛定定看着穆迪,流露出古怪卻又很莊重的神情,搞得我們開懷大笑起來。
“你們笑什麼?我知道我問了你們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 “你提出問題時的方法很特别,所以我們大笑,你不要見怪。
” “我可不想讓你們笑,”湯姆說,“但就是否能适應而言,穆迪,我認為咱倆其實條件差不多。
我知道你不這麼想,讓我來解釋清楚,我想想該怎麼說:啊,想好了!你去因為你想開疆辟土,自食其力,成就一番大事業。
我在新南威爾士就曾這麼試了一次,但結果得不償失。
紳士幹不了體力活,就是能幹也不會去幹,這是他們的本性,這你會發現的。
你指望去趟加拿大,發展前途,或至少可以豐衣足食。
我可沒打算結果是這樣。
不錯,我也想去,一半是出于狂想,一半是想看看那是不是一個比新南威爾士好的國家,以滿足我的好奇心,最後是想稍微改善一下我的境遇,我現在混得糟得不能再糟了。
上周我從典賣父親的産業中得到三百鎊,我想用這筆錢買個農場。
如果加拿大的土地能有那位先生所講的一半收成,我就用不着挨餓了。
但你是在文雅的生活習慣中長大的,還有你那對文學的倒黴愛好。
我稱它為倒黴是因為在那裡你很難遇到與你意氣相投的人,那些不欣賞文學的人會因此而懷疑你,嫉妒你,你自己也會因為喜歡文學而長期苦
哈,哈!” “你的記憶力真好,威爾遜先生,這麼長時間了你還記得這件小事。
” “小事,你這麼認為嗎?告訴你,這三個月來我就沒想過别的事。
” 從這些特征上看,讀者可能會認為湯姆就和那頭他一直惦記着的動物差不多。
但有時他也能擺脫這種失神狀态,像其他正常人一樣,說話做事有條有理。
湯姆的父親死後,他移民去了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在那裡糊裡糊塗地過了七年無聊的生活。
他仆人偷走了他所有的東西,最後還一把火燒了房子。
他回到了故鄉,衣着像個意大利乞丐,肩膀上蹲着隻猴子,用手風琴拉着自編的曲子。
穿着這副裝束,他找到一個老光棍叔父的住處,并得到了接濟。
但凡見過我們的朋友一面的人,是不會忘了他的!天下真是不會再有像他這樣神形古怪離奇的人了。
那心地善良的老兵一眼就發現他這個侄兒很有希望,于是把他接到家中,從那以後湯姆就有了個避風港。
在那日子裡,有個關于他的小趣聞能刻畫出他是多麼喜好開玩笑,搞惡作劇。
一次他乘驿車(那時還沒有鐵路)從某地去倫敦,與坐在一旁的一位聰明的農夫聊了起來,新南威爾士的風土及他在那裡度過的時光成了話題。
一個不信奉英國國教的牧師坐在對面。
他有幾次不禮貌的插話,使湯姆很惱火,突然那牧師不懷好意地問湯姆在那兒呆了多少年①。
①18世紀至19世紀澳大利亞是英國流放犯人之地。
“七年,”湯姆看都沒看那牧師一眼,就鄭重其事地答道。
“我想也差不多,”他應道,而且把手插到馬褲口袋裡,“噢!上帝,你為什麼被送到那裡去?” “偷獵,”不可救藥的湯姆答道,并帶着法官那般鄭重的神情。
此話一出口,牧師忙叫車夫停車,他甯願在雨地裡趕路,也不願與小偷坐在一起。
這騙局是湯姆的得意之作,他過去常講這個事情,把那些神情莊重的人逗得哈哈大笑。
他不僅是個傾慕漂亮女性的人,還時常幻想自己愛上了某位求之不得的美人。
他瘋狂迷戀着音樂,能熟練演奏小提琴和長笛了還奏得頗有味道。
那些管子風箱中變魔術一般奏出美妙的音樂,湯姆麻木的官能突然活躍起來,一時間生命的激流飛躍跳蕩,不可阻攔。
他笑着、跳着、唱着,一時間充滿柔情蜜意,手舞足蹈,千姿百态,好讓你知道他的存在。
我丈夫有個音色極佳的笛子,這笛子成了湯姆崇拜的對象。
“每當我聽你吹這笛子,我就要破第十誡①。
穆迪,你可要照管好‘黑夫人’(這是湯姆給他傾慕的寶貝起的名字),不然我可要帶她私奔了。
” ①《聖經·舊約》中《出埃及記》20章載,第十誡為“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仆婢、牛驢、并他一切所有的。
” “我真有點怕你了,湯姆。
我相信如果我死了,并把黑夫人留給你做紀念,你可能會樂得忘了給我緻哀。
” 這就是那個古怪、不能自立、又常想入非非的人,他正盤算着移民加拿大。
他的計劃進行得怎麼樣,下文再做交待。
那天晚上我丈夫與他的朋友湯姆·威爾遜從外地回來已經很晚了。
我為他們長途跋涉之後,準備了熱氣騰騰的晚餐與咖啡,他們吃得很滿意。
湯姆的興緻出奇地高,同時也顯出全身心地沉浸在加拿大之行中。
“做報告的先生一定特别健談,威爾遜先生,”我說,“使得你們全神貫注地聽了幾個小時。
” “他可能是,”湯姆停頓了幾分鐘後說。
他似乎是把該說的都說完了,可還想補充幾句,這就好比是把腌肉罐頭裡的東西都擺到台布上之後,還煞費苦心地在空罐裡搜尋。
“走了這麼遠的路我們挺餓,他讓我們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 “可這與他演講的内容毫無關系。
” “有飯吃畢竟實在,”穆迪邊說邊笑,“讨論時大家老說這頓飯,由此可見大家認為這頓飯不錯。
不過,威爾遜,現在給我妻子說說演講裡精辟的部分。
” “什麼!讓我……我……我……我來叙述?唉!可笑的夥計,我一個字都沒聽!” “我想你去那地方,就是想了解一下移民加拿大的事?” “不錯,是這樣,那家夥拿出他的小冊子并說他要講的中心内容這冊子裡都有,每本隻花一先令。
我想抓住中心思想比費力去捕風捉影更好些,于是就買了一本,這就省得我咬着牙聽他誇誇其談。
穆迪太太,他演說起來真吓人,裝腔作勢,聲音粗俗,說起話來鼻音特重,使我一眼不想看,一句不想聽。
他語法錯誤百出,笑得我肋骨都疼了。
噢!我希望你能見一回這個倒黴蛋,不過這書面材料,與他說的是一種風格,讀一下将肯定是件難得的樂事。
” 我接過那本小冊子。
我不大喜歡做報告的那位先生,但湯姆剛才對這人的描述,我覺得挺有意思。
“那麼威爾遜先生,他的演講又臭又長,你怎麼自得其樂的?” “我當時在想有多少個傻瓜湊到一起,聽一個更傻的人來演講。
順便問一下,穆迪,你注意到了帕莫、弗利茲了嗎?” “沒有,他坐在哪裡?” “坐在桌腳處,你應該看到他了。
他塊頭大,挺顯眼的。
他長了一對多麼可愛的斜眼啊!他和他正在切的那頭烤豬真是出奇地相像。
吃晚餐時,自始至終我都在好奇,他是怎麼樣努力切那豬的,因為他一隻眼睛盯着天花闆,而另一眼又朝我暗送秋波,非常滑稽,是不是?” “你到了加拿大,打算幹什麼?”我問。
“找個大點的空心樹,像布倫熊①一樣過活,冬天舔自己的爪子,夏天隻要不太貪吃,菜果、橡果就總能應付。
” ①布倫熊是歐洲中世紀民間故事《列那狐傳奇》中的熊。
“别開玩笑了,我的好夥伴,”我丈夫說道,他迫切地想讓湯姆放棄這個計劃。
“你有沒有想過能否适應那種充滿了艱辛與困難的生活?” “你能嗎?”湯姆答道,高高地擡起長長的、濃黑的眉毛,鉛灰色的眼睛定定看着穆迪,流露出古怪卻又很莊重的神情,搞得我們開懷大笑起來。
“你們笑什麼?我知道我問了你們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 “你提出問題時的方法很特别,所以我們大笑,你不要見怪。
” “我可不想讓你們笑,”湯姆說,“但就是否能适應而言,穆迪,我認為咱倆其實條件差不多。
我知道你不這麼想,讓我來解釋清楚,我想想該怎麼說:啊,想好了!你去因為你想開疆辟土,自食其力,成就一番大事業。
我在新南威爾士就曾這麼試了一次,但結果得不償失。
紳士幹不了體力活,就是能幹也不會去幹,這是他們的本性,這你會發現的。
你指望去趟加拿大,發展前途,或至少可以豐衣足食。
我可沒打算結果是這樣。
不錯,我也想去,一半是出于狂想,一半是想看看那是不是一個比新南威爾士好的國家,以滿足我的好奇心,最後是想稍微改善一下我的境遇,我現在混得糟得不能再糟了。
上周我從典賣父親的産業中得到三百鎊,我想用這筆錢買個農場。
如果加拿大的土地能有那位先生所講的一半收成,我就用不着挨餓了。
但你是在文雅的生活習慣中長大的,還有你那對文學的倒黴愛好。
我稱它為倒黴是因為在那裡你很難遇到與你意氣相投的人,那些不欣賞文學的人會因此而懷疑你,嫉妒你,你自己也會因為喜歡文學而長期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