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前言

關燈
次世界大戰前近半個世紀的經曆。

    《歲且》出版後,在英國很受讀者的歡迎,在美國一度成為暢銷書。

    原因便因為這是一部現實主義之作。

     這五部作品都是如此真實之作,都有一個如此真實的命脈,都将閃爍永久的真實之光。

     我們知道,文化的發展是一種積累效應。

    每一代人都要在前人所創作的文化基礎上才能進行的新的創造,使人類文化越來越豐富。

    人們衡量一本圖書優劣,首先也是看它對文化積累、保存和發展有無重大價值。

    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積累和建設的過程,總是同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融合交流的過程。

    黑格爾在講到接受前人文化遺産時,說過:&ldquo當我們去吸收它,并使它成為我們所有時,我們就使它有了某種不同于它從前有的特性&rdquo,&ldquo那種接受過來的遺産就這樣地改變了。

    &rdquo這些遺産在出版中的演繹便是出精品,出高品位、高質量、屬于人類共同财富的精品。

    &ldquo世界傑出女作家經典叢書&rdquo或許可以說,正是這樣的精品。

    同時在這套書中,我們還力圖彌補一些翻譯及出版界尚存對世界名著譯介中的空白,與讀者一同去認知她們和她們的作品。

    我們相信,雖然我們所做的工作是有限的但意義卻是深遠的。

     有人說,時間是唯一的批評家,它有着無可争辯的權威:它可以使當時看來是堅實牢靠的榮譽化為泡影;也可以使人們曾經覺得是脆弱的聲望鞏固下來。

    在今天,奧斯丁即使對于中國的讀者也幾近家喻戶曉,然而作家在世時隻發表了四部不署名的小說,在當時聲望并不高,與同時代的司各特的盛譽簡直不能相比。

    《傲慢與偏見》第一版隻印了一千五百冊,而幾乎同期出版的司各特的《羅伯·羅依》兩周内就銷了一萬冊。

    在十九世紀的文學批評中,奧斯丁遠遠沒有得到她在文學史、小說史上應有的地位。

    然而到了二十世紀她所赢得的贊譽可就非同一般了。

    首先經過讀者和批評家的鑒定毫無疑問地确認為&ldquo公認的經典&rdquo。

    當代著名評論家艾德蒙·威爾遜指出:一百多年來,英國曾發生過幾次趣味的革命。

    文學口味的翻新影響了幾乎所有作家的聲望,唯獨莎士比亞和簡·奧斯丁經久不衰。

    在奧斯丁于二十世紀聲名大震的同時,原先十分煊赫的司各特卻聲譽大跌,且無可挽回。

    即使這樣,對奧斯丁的認知仍是不完善的。

    提起奧斯丁,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或隻能想到的便是《傲慢與偏見》。

    當然,《傲慢與偏見》确實是公認的奧斯丁最成功最偉大的小說,但被評論家稱為&ldquo如此完善動人&rdquo、&ldquo畢竟是一部偉大的小說&rdquo。

    《曼斯菲爾德莊園》卻受到了多方面的忽略,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

    同時被忽略的還有奧斯丁的另外四部作品。

    筆者認為,對于十九世紀歐洲作家恐怕沒有誰比安妮·勃朗特更需要認知。

    雖說人人都知道&ldquo勃朗特三姐妹&rdquo,但安妮·勃朗特卻始終湮沒于兩位姐姐奪目的光環之中,就像一個空泛的影子,附着在姐姐們的聲譽之中。

    一百多年來一直如此。

    不是嗎?中國讀者知道夏洛蒂·勃朗特和《簡·愛》,知道艾米莉·勃朗特同《呼嘯山莊》,但肯定不知道安妮·勃朗特與《懷爾德菲爾山莊的房客》。

    在此我想引用克萊格·貝爾先生的在一九一六年的一段評論,這或許是一家之言,卻語出驚人。

    &ldquo除了《安娜·卡列尼娜》外,沒有别的小說像《懷爾德菲爾山莊的房客》一樣将一樁婚姻從熱戀到毀滅展現得如此真切,所寫人性深處的善惡之争扣人心弦,整個英語文學中并不多見。

    在二十世紀結束之前,我們的後輩将發現以往對安妮和《懷爾德菲爾山莊的房客》的評價一直有欠公正,他們将過晚地重新評價這部小說,确立其經典傑作的地位&mdash&mdash超過《簡·愛》,與《呼嘯山莊》并駕齊驅。

    &rdquo 對于伊迪絲·華頓、蘇珊娜·穆迪,我們對她們的認知遠沒有達到理應達到的程度。

    她們作品中所蘊藏的價值,遠沒有被我們所認識。

    同樣,弗吉尼亞·伍爾無也被低估了。

    英國文學發展史中整整一個時期是與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

    确實除了喬伊斯之外,未必還有其他英語作家在采用新的手法上曾取得比她更大的成就。

    法國著名評論家吉斯蘭·杜南曾說:&ldquo人們習慣地會把她與卡夫卡、喬伊斯、普魯斯特、福克納等并列為二十世紀文學的奠基人。

    不過,隻有她是女人,因而的确沒有他們那樣馳名&hellip&hellip&rdquo 正是有感于人類文學史上,這些極富才華,有着卓越成就,對人類文化寶庫有過極寶貴奉獻的女性作家,都有被曲折确認的經曆,我們鄭重地向讀者奉獻&ldquo世界傑出女作家經典叢書&rdquo,這在國内尚屬首次。

    同時,還由于這五位非凡的女性作家,為我們塑造一批至今仍産生影響的女性形象。

    像奧斯丁筆下的伊麗莎白、範妮;安妮筆下的海倫;華頓夫人筆下的班納姐妹;蘇珊娜·穆迪筆下的穆迪夫人等等。

    同時,她們又對婦女自覺、争取婦女地位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從簡·奧斯丁到安妮·勃朗特,再到弗吉尼亞·伍爾夫,後者都将前者的進程大大推進了一步。

    她們的作品是感人的,她們的人格也同樣是感人的。

    叢書的出版,是我們在二十世紀即将結束時給予她們的回報。

     最後我要特别提到的是本套叢書的譯者們所表現出的嚴謹的學者風範,正是他們精益求精的工作,确保了譯文質量。

     一九九七年三月 譯者前言 蘇珊娜·穆迪(SusannaMoodie)1803年12月6日出生在英格蘭沙福克郡一個富裕的中産階級家庭。

    父親托馬斯·斯特裡克蘭學識淵博,重視子女的教育和文學素養。

    幾個孩子都擅長寫作,素有&ldquo斯特裡克蘭文學之家&rdquo(TheLiteraryStricklands)之稱,蘇珊娜是這個文學之家中最小的成員。

    她的兩個姐姐伊麗莎白和艾格尼斯是《英格蘭女王們的生活》一書的作者,另一個姐姐凱瑟琳·帕爾,是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