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山鹿先生,您下次也一定能得A報新聞照片的年度最高獎。

    ”中野抽着煙說道,煙頭漆黑的夜色中閃着紅光。

     “誰知道呢。

    我可是心裡沒底啊。

    ”恭介謙虛地說道。

    其實,他是等中野下面要說的話。

     “肯定能得獎的。

    首先,主題就選得好。

    ” “是嗎?不過暴走族這種題材并不新鮮,報上經常刊登這類照片。

    ” “不,那可不一樣。

    那些照片是新聞報道的陪襯,是圖解性的照片,怎麼能跟您拍的照片相提并論呢?您拍的才是真正的新聞照片。

    執著精神不同,感染力也不同。

    暴走族現象是當代青少年典型生态的具體反映。

    這樣的新聞照片,既富有藝術性,又是時代的證言。

    這種貌似不足為奇的題材,通過攝影師敏銳的目光就可以點石成金,升華為反映時代特征的絕佳主題。

    再說,正因為是極普通的題材,所以好像并不太引起其他新聞攝影家的注意,而您就抓住了他們的這一盲點,将平淡無奇的素材一下子提煉成生動感人的主題。

    ” “您這麼誇獎,實是不敢當啊。

    作品還沒有出來呢,什麼都不好說。

    ” “這不是已經萬事俱備了嗎?隻等着按快門了。

    沒問題,一定會成功的。

    ” 中野話中的“萬事俱備”這四個字恭介的耳邊輕飄飄地過去了,隻把這當作一般的奉承話,而沒有好好地辨辨滋味。

     “況且,”中野接着說道“這次是以暴走族為拍攝對象,這樣的照片是不會受到任何人的指責的。

    ” “指責?” “哦,我是說,由于社會輿論本就對暴走族現象加以了強烈的抨擊,所以即便拍下暴走族血腥的鬥毆場面,也不會有人跳出來指責。

    我讀過A報上刊登的許多針對您那張獲獎照片的讀者批評。

    ” “……” “我依稀記得,評論說那幅場景太慘烈了,眼前發生多人喪命的連環車禍,而攝影者卻袖手旁觀般地按着快門,甚至把很早以前的‘紫雲丸’的照片也翻出來作比較,說什麼‘有按快門的時間,為什麼不去救人?’” “嗯,那些批評我也仔細閱讀過,那種說法是沒道理的,正如古家先生和A報社攝影部長報上所答複的那樣。

    ” “當然是沒道理的,因為那種批評隻是感情沖動而已。

    估計是出于對受難者家族或親友的同情吧。

    ” 與海風一起傳來的這一話音直接鑽進了恭介的胸膛。

     這個中野晉一究竟是何許人也? 詳細住址和電話号碼隻字不露。

    現居住地是橫須賀的一家飯店。

    自稱是新聞記者,但又不清楚為哪家雜志社工作。

    看來連中野晉一這個名字也隻能斷定為假的了。

     那麼,該如何逼出這個中野的真面目,以及他所調查過的内容呢?恭介又重新思考了他的“逼宮”步驟。

    一時間,他緘默不語。

     “山鹿先生,”中野又用那種若無其事的口吻跟他搭話了,“那個暫且不說了。

    我說,您去過茗荷谷山内美代子那兒了嗎?” “啊,啊。

    還沒有呢。

    ”恭介咕嘟一聲咽了口唾沫答道。

     “那麼,您給她打過電話了嗎?” “還沒有打電話,承蒙您介紹,實是抱歉。

    ” “是因為忙嗎?” “嗯。

    由于種種瑣事纏身……” “不過,已經隔了很長時間了吧?” “是的。

    真是不好意思。

    ” “這就怪了。

    您的本業不就是勸人投保麼,怎麼會将大有希望的客戶撂了半個多月?您好像說過,為了工作上的事經常從藤澤跑到東京的,怎麼對我介紹的客戶卻按兵不動,連個電話也不打呢?您所從事的工作,應該是競争相當激烈的吧,可您卻這麼慢條斯理、不溫不火的。

    ” “不,也不是這麼回事。

    ” “山鹿先生,您既不去拜訪山内美代子,也不給她打電話,莫非是對山内美代子心存顧忌?” “沒有的事。

    ” “不,就是這麼回事……那次惡性車禍受害者的姓名都刊登報上,其中就有文京區茗荷谷的山内明子的名字,您當然是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