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的焦點-1
關燈
小
中
大
子比想象的精神些。
她在金澤受到了打擊,随着時間的推移已有所緩解。
從金澤分别時,嫂子百分悲傷,祯子以為她會經受不住,一振不起。
此刻看到嫂子,比預想的開朗得多,嫂子似乎已恢複了原來的性格。
“總算能沉住氣了。
從那以後,出喪啦、處理善後,忙得不可開交。
” “對不起。
我沒能參加哥哥的葬禮。
”祯子抱歉道。
“不,訣别那樣說,你自己也夠嗆。
憲一的事怎麼樣啦?” “還沒有搞清楚。
’祯子耷拉下眼皮。
從那以後到今日的經過,她也不想對祯子說。
“是嗎?真傷腦筋。
”嫂子皺起了眉頭,愁眉苦臉。
她已猜到憲一已經死了,但不願從自己嘴裡說出來。
“今天,你難得來的,多坐一會兒,行嗎?”嫂子對祯子說。
“嗯” 嫂子朝向陽的坐墊掃了一眼。
年底的大掃除好像已完畢,屋子裡很幹淨。
“孩子們呢?”孩子問。
回答是兩個孩子都出去玩了。
祯子望着嫂子的臉,心想:往後嫂子真夠作難的,生活問題、孩子養育問題,現在心頭沉重,說不出口。
今天還是不提這事,和嫂子閑聊聊,度過輕松的一天,這樣可以寬慰一下嫂子,對雙方都合适。
嫂子做了許多菜,雖然不招待來拜年的客人,還是準備了過新年的菜。
兩人談了一會兒金澤的事,對嫂子來說,心裡雖然悲傷,但畢竟是第一次去那裡,此刻還有些懷念的心情。
這時,大門口來了客人。
嫂子出去迎接,回來說: “是你哥哥公司裡的人。
祯子,對不起,看一會兒電視,等一下吧。
” “嗯,沒事兒,你請吧。
” “對不起,回頭再聊。
”說罷,嫂子出去了。
嫂子将客人領到另外一間房間裡。
這兒是幽靜的住宅街的一角,聽不到外面的人聲,榻榻米的。
半照着明亮的陽光。
祯子擰了一下電視機的頻道或,屏幕上出現兩個中年婦女和一個男子圍着桌子舉行座談會的畫面。
兩個婦女在報上或雜志上見過。
一個是評論家,一個是小說家,主持人是某報社婦女問題的評論員。
從當中開始者的,内容不清楚。
主題好像是“婦女對戰争結束時的回憶”。
“戰争結束至今已十三年了。
俗話說,十年一個時代,十三年,應該是超過了一個時代。
現在十來歲的人,對戰争結束後的事情恐怕不太清楚了。
我想請垣内先生談一談當時婦女的狀況。
”主持人說。
婦女評論家這樣回答,“那時候,聽說美國軍隊要來,婦女們戰戰兢兢,除了局部地方出了一點亂子,大體上來說,都沒有什麼恐懼。
可以說是平安無事。
再說,美國兵對女人非常親切,不愧為紳士。
當時的婦女并不很吃驚。
” “是啊!”女小說家貧動一下薄薄的嘴唇發言了。
“當時的女人反而有了自信。
在這以前,日本的男性非常粗暴,為所欲為。
” 說着,笑了一笑。
“可是見了美國兵,女人對男性的看法改變了,迄今對男性卑躬屈膝的女人忽然恢複了自信,是不是可以這樣說?” “是的。
當時,日本男性,因為戰敗,喪失自信。
在這一點上,女性比男性潑辣多了。
”主持人随聲附和。
評論家接過去說: “從這一點來說,我認為戰争結束後的三四年間,是日本男性喪失自信的時間,而日本女性卻在美國占領軍面前無所畏懼。
” “是這樣。
女子從來沒有過這樣活躍,令人刮目相看。
其原因,一、男子意氣消沉。
二、女人經過穿束腳褲憂郁的朝代後,突然把美國的花裡胡梢,五顔六色的衣服披上身,從心理上行動上變得活潑起來。
” 主持人點了點頭。
“那是的。
我們看到,穿着由舊和服改制的束腳褲的女人一下子都穿上紅、黃、藍色醒人耳目的西服,确實是新鮮。
” 小說家翁動着像嬰孩那樣重疊起來的下巴說: “當時日本還沒有像樣的衣服。
她們穿的衣服是美國人一手打扮起來的,因此,與那些與美國兵打交道的女人怪裡怪氣的英語一樣,在服裝上也被美國人感化了。
她們打破了過去的女性觀念。
” 評論家瘦、小說家胖,一瘦一胖,煞是有趣。
評論家說: “也有經濟上的理由。
戰争中物資缺乏。
戰後,幾乎所有的有錢人,中産階級靠賣東西過日子,在如此劇烈的環境變化中淪落下來的女性不在少數。
可是當時她們似乎不覺得自己淪落,至少很少有這樣的性情。
“親切的美國兵是女人的憧憬。
迄今作威作福的日本男人遺裡遍遍、有氣無力。
女人的反彈是非常有力的,因此,與後來職業化的賣俊不同,這些女人中也有良家女子。
” 這時主持人說: “是這樣。
我聽說有相當教養、畢業于相當級别學校的小姐成了美國兵的情婦。
從那以後已過去了十三年,當時二十歲,現在已三十二三歲了。
這些人現在怎麼樣了?” “我認為,多數人已組織了很好的家庭。
從淪落狀态中墜入黑暗生活的人畢竟是少數。
大部分恢複自己本來面貌,如今都成了很體面的人。
” “後來,所謂吉普女郎都固定起來了。
戰争結束後不久,有相當一部分女性混在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女子大學畢業的。
可是這些人都出色地更生了。
現在年齡都在三十五、六歲,正像您所說的那樣,都幸福地結了婚,過着平靜的生活。
” “可是,這些人對自己的丈夫是不是坦白以前的身世,’主持人問。
“這是個微妙的問題。
”小說家眨巴眨巴細細的眼睛說: “為了求得和平的婚後生活,恐怕可以不說吧。
當然,操這種營生馬上就結婚的人另當别論;那些洗手不幹,找到正當職業,然後再同男性結婚的人一般都保守秘密。
我認為這也是可以允許的嘛。
” “那是呵。
”評論家随聲艦和道:“當時日本,吃了敗仗,大家都在做惡夢。
這些女人也是挺可憐的。
她們由于自己的努力,建立了新的生活,應該給她們幸福。
” “是的。
”兩人同時點點頭:“現在女人的服裝一般都相當漂亮,也是受當時的影響。
” 主持人說:“是這樣。
物資豐富了,衣服也豐富了。
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花色。
從當時來看,女人把流行的服裝消化掉,變成具有個性的打扮。
剛才我已經說過了,那時是由别人打扮起來的。
” “不過,現在偶爾還能見到穿着當時那樣服裝的女人。
” “那是還從事那樣職業的女人吧。
”評論家說。
“現在遠離那個行業的人,穿的衣服肯定和那時不同。
” 座談會的話題轉入到最近服裝的傾向、男女關系應有的态度等等,越說越熱鬧。
後面那些話題,祯子聽不下去了。
在聽這個座談會的過程中,她的臉色變了。
早晨,祯子抵達金澤。
她在金澤受到了打擊,随着時間的推移已有所緩解。
從金澤分别時,嫂子百分悲傷,祯子以為她會經受不住,一振不起。
此刻看到嫂子,比預想的開朗得多,嫂子似乎已恢複了原來的性格。
“總算能沉住氣了。
從那以後,出喪啦、處理善後,忙得不可開交。
” “對不起。
我沒能參加哥哥的葬禮。
”祯子抱歉道。
“不,訣别那樣說,你自己也夠嗆。
憲一的事怎麼樣啦?” “還沒有搞清楚。
’祯子耷拉下眼皮。
從那以後到今日的經過,她也不想對祯子說。
“是嗎?真傷腦筋。
”嫂子皺起了眉頭,愁眉苦臉。
她已猜到憲一已經死了,但不願從自己嘴裡說出來。
“今天,你難得來的,多坐一會兒,行嗎?”嫂子對祯子說。
“嗯” 嫂子朝向陽的坐墊掃了一眼。
年底的大掃除好像已完畢,屋子裡很幹淨。
“孩子們呢?”孩子問。
回答是兩個孩子都出去玩了。
祯子望着嫂子的臉,心想:往後嫂子真夠作難的,生活問題、孩子養育問題,現在心頭沉重,說不出口。
今天還是不提這事,和嫂子閑聊聊,度過輕松的一天,這樣可以寬慰一下嫂子,對雙方都合适。
嫂子做了許多菜,雖然不招待來拜年的客人,還是準備了過新年的菜。
兩人談了一會兒金澤的事,對嫂子來說,心裡雖然悲傷,但畢竟是第一次去那裡,此刻還有些懷念的心情。
這時,大門口來了客人。
嫂子出去迎接,回來說: “是你哥哥公司裡的人。
祯子,對不起,看一會兒電視,等一下吧。
” “嗯,沒事兒,你請吧。
” “對不起,回頭再聊。
”說罷,嫂子出去了。
嫂子将客人領到另外一間房間裡。
這兒是幽靜的住宅街的一角,聽不到外面的人聲,榻榻米的。
半照着明亮的陽光。
祯子擰了一下電視機的頻道或,屏幕上出現兩個中年婦女和一個男子圍着桌子舉行座談會的畫面。
兩個婦女在報上或雜志上見過。
一個是評論家,一個是小說家,主持人是某報社婦女問題的評論員。
從當中開始者的,内容不清楚。
主題好像是“婦女對戰争結束時的回憶”。
“戰争結束至今已十三年了。
俗話說,十年一個時代,十三年,應該是超過了一個時代。
現在十來歲的人,對戰争結束後的事情恐怕不太清楚了。
我想請垣内先生談一談當時婦女的狀況。
”主持人說。
婦女評論家這樣回答,“那時候,聽說美國軍隊要來,婦女們戰戰兢兢,除了局部地方出了一點亂子,大體上來說,都沒有什麼恐懼。
可以說是平安無事。
再說,美國兵對女人非常親切,不愧為紳士。
當時的婦女并不很吃驚。
” “是啊!”女小說家貧動一下薄薄的嘴唇發言了。
“當時的女人反而有了自信。
在這以前,日本的男性非常粗暴,為所欲為。
” 說着,笑了一笑。
“可是見了美國兵,女人對男性的看法改變了,迄今對男性卑躬屈膝的女人忽然恢複了自信,是不是可以這樣說?” “是的。
當時,日本男性,因為戰敗,喪失自信。
在這一點上,女性比男性潑辣多了。
”主持人随聲附和。
評論家接過去說: “從這一點來說,我認為戰争結束後的三四年間,是日本男性喪失自信的時間,而日本女性卻在美國占領軍面前無所畏懼。
” “是這樣。
女子從來沒有過這樣活躍,令人刮目相看。
其原因,一、男子意氣消沉。
二、女人經過穿束腳褲憂郁的朝代後,突然把美國的花裡胡梢,五顔六色的衣服披上身,從心理上行動上變得活潑起來。
” 主持人點了點頭。
“那是的。
我們看到,穿着由舊和服改制的束腳褲的女人一下子都穿上紅、黃、藍色醒人耳目的西服,确實是新鮮。
” 小說家翁動着像嬰孩那樣重疊起來的下巴說: “當時日本還沒有像樣的衣服。
她們穿的衣服是美國人一手打扮起來的,因此,與那些與美國兵打交道的女人怪裡怪氣的英語一樣,在服裝上也被美國人感化了。
她們打破了過去的女性觀念。
” 評論家瘦、小說家胖,一瘦一胖,煞是有趣。
評論家說: “也有經濟上的理由。
戰争中物資缺乏。
戰後,幾乎所有的有錢人,中産階級靠賣東西過日子,在如此劇烈的環境變化中淪落下來的女性不在少數。
可是當時她們似乎不覺得自己淪落,至少很少有這樣的性情。
“親切的美國兵是女人的憧憬。
迄今作威作福的日本男人遺裡遍遍、有氣無力。
女人的反彈是非常有力的,因此,與後來職業化的賣俊不同,這些女人中也有良家女子。
” 這時主持人說: “是這樣。
我聽說有相當教養、畢業于相當級别學校的小姐成了美國兵的情婦。
從那以後已過去了十三年,當時二十歲,現在已三十二三歲了。
這些人現在怎麼樣了?” “我認為,多數人已組織了很好的家庭。
從淪落狀态中墜入黑暗生活的人畢竟是少數。
大部分恢複自己本來面貌,如今都成了很體面的人。
” “後來,所謂吉普女郎都固定起來了。
戰争結束後不久,有相當一部分女性混在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女子大學畢業的。
可是這些人都出色地更生了。
現在年齡都在三十五、六歲,正像您所說的那樣,都幸福地結了婚,過着平靜的生活。
” “可是,這些人對自己的丈夫是不是坦白以前的身世,’主持人問。
“這是個微妙的問題。
”小說家眨巴眨巴細細的眼睛說: “為了求得和平的婚後生活,恐怕可以不說吧。
當然,操這種營生馬上就結婚的人另當别論;那些洗手不幹,找到正當職業,然後再同男性結婚的人一般都保守秘密。
我認為這也是可以允許的嘛。
” “那是呵。
”評論家随聲艦和道:“當時日本,吃了敗仗,大家都在做惡夢。
這些女人也是挺可憐的。
她們由于自己的努力,建立了新的生活,應該給她們幸福。
” “是的。
”兩人同時點點頭:“現在女人的服裝一般都相當漂亮,也是受當時的影響。
” 主持人說:“是這樣。
物資豐富了,衣服也豐富了。
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花色。
從當時來看,女人把流行的服裝消化掉,變成具有個性的打扮。
剛才我已經說過了,那時是由别人打扮起來的。
” “不過,現在偶爾還能見到穿着當時那樣服裝的女人。
” “那是還從事那樣職業的女人吧。
”評論家說。
“現在遠離那個行業的人,穿的衣服肯定和那時不同。
” 座談會的話題轉入到最近服裝的傾向、男女關系應有的态度等等,越說越熱鬧。
後面那些話題,祯子聽不下去了。
在聽這個座談會的過程中,她的臉色變了。
早晨,祯子抵達金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