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帕洛馬爾沉思 第一章 旅遊

關燈
托爾特克人的古都圖拉的遺址。

    陪同他參觀的是一位墨西哥朋友,一位西班牙統治前期墨西哥文化的熱忱而善言詞的鑒賞家,能給他講述許多有趣的關于魁紮爾科亞特爾的故事。

    魁紮爾科亞特爾成為神前是個國王,他的王宮就建在圖拉,現在這裡僅存一排殘柱,圍成一個古羅馬宮廷式的天井。

     啟明神廟是個帶台階的金字塔,塔頂屹立着四根人形圓柱,稱為擎天柱,代表啟明神魁紮爾科亞特爾(人形雕塑的背上有個象征啟明星的蝴蝶),還有四根帶浮雕的圓柱,它們代表長着羽毛的蛇(蛇是啟明神的動物化身)。

     所有這一切隻能聽信傳說,從另一方面說,要反駁這些傳說也确實困難。

    墨西哥的考古學中,每個雕塑、每件物品、每一浮雕的局部都表示某種意義,而這個意義又表示另一個意義。

    動物表示神,神表示星星,星星又表示一個人的某種品質,以此類推。

    這裡是圖畫文字的世界,古代墨西哥人寫字時畫圖畫,畫畫時仿佛在寫字,因此這裡的每一幅圖都像一個字謎。

    廟宇牆壁上最抽象、最有幾何形狀的圖案可以解釋成箭矢(如果圖案中有些直線斷成虛線),也可以看成一系列希臘回紋式的格子。

    圖拉這裡的浮雕都是動物形象,如美洲豹、叢林狼。

    這位墨西哥朋友在每一塊石刻面前都停留一下,講述這塊石刻的神話故事,指明它的寓意或道義上的反思。

     一隊學生在這些遺迹中穿行,他們身穿白色童子軍服,頸系藍色領帶,面部線條像印第安人,也許他們就是建設這些廟宇的印第安人的後代。

    帶領他們的老師,比他們身材略高一點,年歲稍大一點,棕色面孔上神态粗俗但自若。

    他們爬上幾級台階來到塔頂,站在圓柱附近,老師講述這些圓柱屬于什麼文化,是什麼時代、用什麼石料雕成的,然後結束自己的講解說:“不知道這些圓柱有什麼含義。

    ”學生們跟随着他往金字塔下邊走。

    每遇上一尊雕像,每遇到一塊浮雕或一根圓柱,老師都要告訴學生一些顯而易見的情況,并且總要一成不變地補充道:“不知道它有什麼含義。

    ” 喏,這種頭上頂着盤子的半躺着的雕像比比皆是,叫做沙克木爾。

    專家們一緻認為,那盤子是祭祀時用來奉獻活人心髒的。

    這些人像本來可以被看成是善良的人或是受人指使的粗魯人,但是帕洛馬爾先生遇到這種人像雕塑時,總免不了感到毛骨悚然。

     那隊學生走過來。

    老師說:“這叫沙克木爾,不知道它有什麼含義。

    ”便領着學生走了過去。

     帕洛馬爾先生雖然跟着這位朋友并聽他講解,但處處都碰上那隊學生并聽他們老師說的話。

    這位朋友講述的神話故事,解釋這些古迹的技巧以及從中看出它們的寓意,都使帕洛馬爾先生着迷,使他欽佩人腦的這種至高無上的功能。

    但是,帕洛馬爾先生也被那位中學教師截然相反的态度所吸引。

    帕洛馬爾先生起初以為那位教師對自己的工作缺乏興趣、窮于應付,現在倒覺得那種态度是一種科學的教育方法,是一位嚴肅的青年自覺做出的選擇,是他不願違背的準則。

    一塊石頭,一個人像,一個符号,一個詞彙,如果我們孤立地看它們,那麼它們就是一塊石頭、一個人像、一個符号或一個詞彙。

    我們可以盡力按照它們本來的面貌說明它們,描述它們,除此之外就不應該有其他作為;如果在它們的本來面貌後面還隐藏着另一種面貌,那我們不一定要知道它。

    拒絕理解這些石頭沒有告訴我們的東西,也許是尊重石頭的隐私的最好表示;企圖猜出它們的隐私就是狂妄自大,是對那個真實的但現已失傳的含義的背叛。

     金字塔後面有條走廊或者叫做巷道,夾在一道土牆和一道石牆之間。

    石牆上有許多雕刻,叫做蛇壁,是圖拉最有名的古迹。

    蛇壁上有許多蛇的浮雕,每條蛇口裡都含着一個人的顱骨,仿佛正要把這顱骨吞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