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帕洛馬爾在城裡 第二章 購物
關燈
小
中
大
征,以幫助記憶力回想這些商品的形象,甚至還試圖很粗略地畫出它們的外形。
他先寫下“埃窩特大街”,注上“綠色、長黴”,畫個平行六面體的平面圖,并在一條邊線上注上“四厘米左右”;又寫下“聖莫爾”,注上“圓柱體,灰色顆粒狀,中間有個柄”,畫個圓柱體,用目力估出它的長度後注上“二十厘米”;然後寫下“沙比邵裡”,并畫個小圓柱體。
“先生!喂,先生!”當一位系着玫瑰色圍裙的年輕女店員走到他跟前時,他還沉溺在那個小筆記本中。
輪到他了,排在他後面的人看見他那種不合時宜的表情,都略帶幾分嘲笑與幾分不耐煩的樣子搖搖頭。
大城市的居民就是以這種姿态對待現在大街上越來越經常見到的、數量愈來愈多的智力有缺陷的人。
帕洛馬爾先生早已精心制訂好的美食采購計劃從記憶中驟然消逝了。
他結結巴巴、嘟嘟哝哝地選擇了幾樣商業廣告中廣為宣傳的最普通、最一般化的奶酪,仿佛宣傳機器正等着他猶豫不決時來捕獲他。
3、大理石櫃台與血 顧客提着包走進肉店時,肉店使他産生的各種思考涉及多種領域中世代相傳的知識:對肉的種類和部位的了解,對每一塊肉的最優烹制方法的了解,屠宰别的生命以延續自己的生命所引起的悔恨心情應采用什麼宗教形式來平息,等等。
肉的知識與烹調知識是精确的學問,可以通過實驗或按照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不同習俗與方法來檢驗;而宗教知識卻充滿了不精确性。
雖然那些儀式早已被人遺忘,但它們仍像不出聲的命令那樣,折磨人們的良心。
帕洛馬爾先生打算購買三塊牛排,一種令人尊崇的信仰指導他進行采購。
他肅然起敬地站在肉店的大理石櫃台前面,仿佛站在廟宇内,因為他知道肉鋪這種地方不僅制約着他的生存,而且也制約着他所屬的那種文化。
顧客排成的長隊沿着高高的大理石櫃台緩緩前進。
櫃台内的支架和托盤上擺放着各種部位的肉,每一塊肉上都插着一個寫有價格與名稱的标簽。
鮮紅的牛肉,粉紅的小牛肉,淡紅的羊肉,深紅的豬肉,依次擺列;大塊的牛排,帶有半圈肥肉的圓條裡脊,細長的腿尖肉,帶骨頭的肉排,整塊的牛腿精瘦肉,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收拾停當等着插扡子上爐的烤肉塊,應有盡有;供油煎的牛肉段,供火烤的牛腰肉塊,前腿肉,胸肉,軟骨肉,色澤各異;喏,那邊是羊前腿和羊後腿的王國;再往前,白色的牛肚,黑色的牛肝…… 櫃台後面,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售貨員揮動着大砍刀、切片刀、剔骨刀或鋸骨刀,或者用拍肉錘把一條條彎曲的鮮肉投入絞餡機的進料口内。
大鐵鈎上挂着肢解的整塊牛肉,仿佛在提醒你,你吃的每一塊肉都是從完整的活牛身上蠻橫地切割下來的。
牆上貼着的圖上畫着牛的輪廓,牛身軀猶如地圖一般,被一條條邊界分割,分出許多具有美食意義的區域,除牛角和牛蹄之外,整個身軀都包括進去了。
這是一種人類生活環境的地圖,它與圓形的地球平面圖一樣,都記載和确立了人類自己賦予自己的權力,即無限制地占有、瓜分和吞食地球的七大洲或動物的身軀。
應該說明,在以往各個世紀中,人與牛的共生總是平衡的(使兩個種群都得以繁衍),雖然這是一種不對稱的平衡(人隻管食牛,卻沒有義務被牛食)。
它保障人類文明的繁榮昌盛(其實應該部分地稱為人牛文明;按各種宗教禁忌的地理分布之不同,亦可部分地稱為人羊文明或人豬文明)。
帕洛馬爾先生清醒地、完全贊同地參與了這一共生現象。
雖然他把懸挂着的整塊牛肉看成是被肢解了的自己兄弟的屍體,把被切開的牛腰肉看成是從自己身上割下的肉,但是,當他在肉店裡幸福地挑選能滿足自己美食欲望的牛肉時,當他望着這些紅色的牛肉塊,想像着它們将被放在鐵支架上被火焰烤成具有斑馬紋的牛排,以及他的牙齒咀嚼這些牛排享受到的快感時,他仍能心安理得地做個食肉動物。
各種感情并不相互排斥。
帕洛馬爾先生在肉店裡排隊時的心情就彙集了有節制的喜悅、恐懼、欲望、尊敬、為自己擔憂和對他人他物的憐憫。
也許别人在祈禱時表述的正是帕洛馬爾先生現在的這種心情吧。
他先寫下“埃窩特大街”,注上“綠色、長黴”,畫個平行六面體的平面圖,并在一條邊線上注上“四厘米左右”;又寫下“聖莫爾”,注上“圓柱體,灰色顆粒狀,中間有個柄”,畫個圓柱體,用目力估出它的長度後注上“二十厘米”;然後寫下“沙比邵裡”,并畫個小圓柱體。
“先生!喂,先生!”當一位系着玫瑰色圍裙的年輕女店員走到他跟前時,他還沉溺在那個小筆記本中。
輪到他了,排在他後面的人看見他那種不合時宜的表情,都略帶幾分嘲笑與幾分不耐煩的樣子搖搖頭。
大城市的居民就是以這種姿态對待現在大街上越來越經常見到的、數量愈來愈多的智力有缺陷的人。
帕洛馬爾先生早已精心制訂好的美食采購計劃從記憶中驟然消逝了。
他結結巴巴、嘟嘟哝哝地選擇了幾樣商業廣告中廣為宣傳的最普通、最一般化的奶酪,仿佛宣傳機器正等着他猶豫不決時來捕獲他。
3、大理石櫃台與血 顧客提着包走進肉店時,肉店使他産生的各種思考涉及多種領域中世代相傳的知識:對肉的種類和部位的了解,對每一塊肉的最優烹制方法的了解,屠宰别的生命以延續自己的生命所引起的悔恨心情應采用什麼宗教形式來平息,等等。
肉的知識與烹調知識是精确的學問,可以通過實驗或按照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不同習俗與方法來檢驗;而宗教知識卻充滿了不精确性。
雖然那些儀式早已被人遺忘,但它們仍像不出聲的命令那樣,折磨人們的良心。
帕洛馬爾先生打算購買三塊牛排,一種令人尊崇的信仰指導他進行采購。
他肅然起敬地站在肉店的大理石櫃台前面,仿佛站在廟宇内,因為他知道肉鋪這種地方不僅制約着他的生存,而且也制約着他所屬的那種文化。
顧客排成的長隊沿着高高的大理石櫃台緩緩前進。
櫃台内的支架和托盤上擺放着各種部位的肉,每一塊肉上都插着一個寫有價格與名稱的标簽。
鮮紅的牛肉,粉紅的小牛肉,淡紅的羊肉,深紅的豬肉,依次擺列;大塊的牛排,帶有半圈肥肉的圓條裡脊,細長的腿尖肉,帶骨頭的肉排,整塊的牛腿精瘦肉,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收拾停當等着插扡子上爐的烤肉塊,應有盡有;供油煎的牛肉段,供火烤的牛腰肉塊,前腿肉,胸肉,軟骨肉,色澤各異;喏,那邊是羊前腿和羊後腿的王國;再往前,白色的牛肚,黑色的牛肝…… 櫃台後面,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售貨員揮動着大砍刀、切片刀、剔骨刀或鋸骨刀,或者用拍肉錘把一條條彎曲的鮮肉投入絞餡機的進料口内。
大鐵鈎上挂着肢解的整塊牛肉,仿佛在提醒你,你吃的每一塊肉都是從完整的活牛身上蠻橫地切割下來的。
牆上貼着的圖上畫着牛的輪廓,牛身軀猶如地圖一般,被一條條邊界分割,分出許多具有美食意義的區域,除牛角和牛蹄之外,整個身軀都包括進去了。
這是一種人類生活環境的地圖,它與圓形的地球平面圖一樣,都記載和确立了人類自己賦予自己的權力,即無限制地占有、瓜分和吞食地球的七大洲或動物的身軀。
應該說明,在以往各個世紀中,人與牛的共生總是平衡的(使兩個種群都得以繁衍),雖然這是一種不對稱的平衡(人隻管食牛,卻沒有義務被牛食)。
它保障人類文明的繁榮昌盛(其實應該部分地稱為人牛文明;按各種宗教禁忌的地理分布之不同,亦可部分地稱為人羊文明或人豬文明)。
帕洛馬爾先生清醒地、完全贊同地參與了這一共生現象。
雖然他把懸挂着的整塊牛肉看成是被肢解了的自己兄弟的屍體,把被切開的牛腰肉看成是從自己身上割下的肉,但是,當他在肉店裡幸福地挑選能滿足自己美食欲望的牛肉時,當他望着這些紅色的牛肉塊,想像着它們将被放在鐵支架上被火焰烤成具有斑馬紋的牛排,以及他的牙齒咀嚼這些牛排享受到的快感時,他仍能心安理得地做個食肉動物。
各種感情并不相互排斥。
帕洛馬爾先生在肉店裡排隊時的心情就彙集了有節制的喜悅、恐懼、欲望、尊敬、為自己擔憂和對他人他物的憐憫。
也許别人在祈禱時表述的正是帕洛馬爾先生現在的這種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