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帕洛馬爾在城裡 第二章 購物
關燈
小
中
大
人。
2、奶酪博物館 帕洛馬爾先生在巴黎一家奶酪商店排隊,想買些小玻璃瓶裝的、配有各種香料與香草的油浸羊奶酪。
顧客沿着櫃台長長排了一隊,櫃台裡陳列着形形色色罕見的奶酪品種。
這家商店的商品給人的印象是品種齊全、應有盡有;它的招牌“風味奶酪店”已經表明這家商店繼承了人類文明在這方面積累起來的全部曆史知識與地理知識。
三位系着玫瑰色圍裙的姑娘在接待顧客。
接待完一位顧客,又立即接待下一位顧客,詢問他希望買點什麼。
顧客說出商品名稱,或在店内走來走去,指示那些他們知道符合他們口味的商品。
這樣,顧客的隊伍便向前移動一步。
原來站在帶有綠色紋理的“奧弗涅藍色奶酪”旁邊的人,便移到外邊用麥稈捆着的白色奶酪“愛的幼芽”旁邊;原來欣賞用樹葉包着的圓奶酪的人,現在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外面沾有一些草木灰的方奶酪上了。
有人從這些意外的停留中受到新的刺激,得到新的啟示,産生新的希望,或改變原來的想法,或在自己的購貨單上添上新的項目;有人則不受誘惑,堅持自己的目标,用排斥法來劃清外界的誘惑與自己的願望之間的界限。
帕洛馬爾先生的心情則搖擺于兩種相互矛盾的力量之間:一種力量推動他去全面地詳盡地了解奶酪,要滿足這種心情就得嘗嘗所有的品種;另一種力量傾向于進行選擇,區别出自己喜好的品種。
即使現在他還不知道喜歡哪個品種(不了解自己的喜好),這樣的品種也一定存在。
或者,或者說,問題不是選擇自己喜好的奶酪,而是被奶酪選中。
奶酪與顧客的關系是:它們都以各種狀态等待着自己的顧客,或者以強硬的固體狀态,或者以略顯傲慢的顆粒狀态,或者以馴服的松軟狀态,等待着顧客。
店鋪裡也有一點邪惡氣氛,因為人們那文雅的嗅覺和觸覺也有打盹的時候,也有卑劣的時候。
這時商店裡托盤上的奶酪便會被他們等同于妓院沙發上的妓女。
他們會沾沾自喜以侮辱性的名稱來毀謗自己的美食品,稱呼它們為獸糞、秃鷹頭或褲衩扣。
帕洛馬爾先生并非傾向于擴大這方面的知識,他隻想确定人與奶酪之間那種直接的、簡單的物理關系。
由于他在奶酪中看到的是奶酪的名稱,奶酪的概念,奶酪的含義,奶酪的曆史,奶酪的周圍環境,奶酪的心理,由于他在奶酪的現在與過去中看到的(并非從書本上了解到的)都是這些東西,因此他與奶酪的關系就變得十分複雜了。
奶酪店對帕洛馬爾先生猶如百科全書對一位自學者。
他可以記住各種奶酪的名稱并對它進行分類,如按形狀把它們分為香皂塊形、圓柱體形、圓屋頂形、球形;按密度把它們分為幹固的、奶油狀的、膏狀的、流質的、堅實的;按添加的材料把它們分為葡萄幹的、加核桃仁的、加芝麻的、加香草的、長黴的。
但是.這并不能使他向真正了解奶酪前進半步,因為對奶酪的真正了解,是記憶與想像奶酪的味道,并據此确定自己的口味與愛好,确定自己對某種奶酪感興趣或不感興趣。
每一種奶酪都與一定的牧場聯系着,牧場與牧場在色澤和地理位置上都有區别:諾曼底海灘帶鹽堿的牧場;普羅旺斯陽光明媚、花香四溢的牧場。
牲畜的圈養方法與轉場地點也不盡相同;各家祖傳的制作方法亦各有絕招。
這家商店堪稱是個博物院,因為帕洛馬爾先生待在這裡如同待在盧浮宮裡,他在這裡陳列的每一種奶酪背後都看到了一段文明史,導緻這種奶酪産生并由這種奶酪體現出來的人類文明史。
這家商店也是一本詞典,編纂這本詞典使用的語言就是奶酪這個集合。
這種語言與自然語言一樣,既有自己的語法來描述形形色色的變格、變位,又有自己的詞彙來記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同義語、成語和具有豐富内涵與外延的詞義;另外還有百十種方言滋養着它。
不過這種語言是由商品構成的,商品的名稱隻是它的外表、它的工具。
帕洛馬爾先生覺得學點商品名稱是他必須采取的第一個措施,隻有這樣他才能把眼前稍縱即逝的各種商品固定在頭腦裡。
他從衣兜裡掏出一個筆記本和一支鋼筆,開始記下這些商品名稱,并在每個名稱旁邊注上特
2、奶酪博物館 帕洛馬爾先生在巴黎一家奶酪商店排隊,想買些小玻璃瓶裝的、配有各種香料與香草的油浸羊奶酪。
顧客沿着櫃台長長排了一隊,櫃台裡陳列着形形色色罕見的奶酪品種。
這家商店的商品給人的印象是品種齊全、應有盡有;它的招牌“風味奶酪店”已經表明這家商店繼承了人類文明在這方面積累起來的全部曆史知識與地理知識。
三位系着玫瑰色圍裙的姑娘在接待顧客。
接待完一位顧客,又立即接待下一位顧客,詢問他希望買點什麼。
顧客說出商品名稱,或在店内走來走去,指示那些他們知道符合他們口味的商品。
這樣,顧客的隊伍便向前移動一步。
原來站在帶有綠色紋理的“奧弗涅藍色奶酪”旁邊的人,便移到外邊用麥稈捆着的白色奶酪“愛的幼芽”旁邊;原來欣賞用樹葉包着的圓奶酪的人,現在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外面沾有一些草木灰的方奶酪上了。
有人從這些意外的停留中受到新的刺激,得到新的啟示,産生新的希望,或改變原來的想法,或在自己的購貨單上添上新的項目;有人則不受誘惑,堅持自己的目标,用排斥法來劃清外界的誘惑與自己的願望之間的界限。
帕洛馬爾先生的心情則搖擺于兩種相互矛盾的力量之間:一種力量推動他去全面地詳盡地了解奶酪,要滿足這種心情就得嘗嘗所有的品種;另一種力量傾向于進行選擇,區别出自己喜好的品種。
即使現在他還不知道喜歡哪個品種(不了解自己的喜好),這樣的品種也一定存在。
或者,或者說,問題不是選擇自己喜好的奶酪,而是被奶酪選中。
奶酪與顧客的關系是:它們都以各種狀态等待着自己的顧客,或者以強硬的固體狀态,或者以略顯傲慢的顆粒狀态,或者以馴服的松軟狀态,等待着顧客。
店鋪裡也有一點邪惡氣氛,因為人們那文雅的嗅覺和觸覺也有打盹的時候,也有卑劣的時候。
這時商店裡托盤上的奶酪便會被他們等同于妓院沙發上的妓女。
他們會沾沾自喜以侮辱性的名稱來毀謗自己的美食品,稱呼它們為獸糞、秃鷹頭或褲衩扣。
帕洛馬爾先生并非傾向于擴大這方面的知識,他隻想确定人與奶酪之間那種直接的、簡單的物理關系。
由于他在奶酪中看到的是奶酪的名稱,奶酪的概念,奶酪的含義,奶酪的曆史,奶酪的周圍環境,奶酪的心理,由于他在奶酪的現在與過去中看到的(并非從書本上了解到的)都是這些東西,因此他與奶酪的關系就變得十分複雜了。
奶酪店對帕洛馬爾先生猶如百科全書對一位自學者。
他可以記住各種奶酪的名稱并對它進行分類,如按形狀把它們分為香皂塊形、圓柱體形、圓屋頂形、球形;按密度把它們分為幹固的、奶油狀的、膏狀的、流質的、堅實的;按添加的材料把它們分為葡萄幹的、加核桃仁的、加芝麻的、加香草的、長黴的。
但是.這并不能使他向真正了解奶酪前進半步,因為對奶酪的真正了解,是記憶與想像奶酪的味道,并據此确定自己的口味與愛好,确定自己對某種奶酪感興趣或不感興趣。
每一種奶酪都與一定的牧場聯系着,牧場與牧場在色澤和地理位置上都有區别:諾曼底海灘帶鹽堿的牧場;普羅旺斯陽光明媚、花香四溢的牧場。
牲畜的圈養方法與轉場地點也不盡相同;各家祖傳的制作方法亦各有絕招。
這家商店堪稱是個博物院,因為帕洛馬爾先生待在這裡如同待在盧浮宮裡,他在這裡陳列的每一種奶酪背後都看到了一段文明史,導緻這種奶酪産生并由這種奶酪體現出來的人類文明史。
這家商店也是一本詞典,編纂這本詞典使用的語言就是奶酪這個集合。
這種語言與自然語言一樣,既有自己的語法來描述形形色色的變格、變位,又有自己的詞彙來記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同義語、成語和具有豐富内涵與外延的詞義;另外還有百十種方言滋養着它。
不過這種語言是由商品構成的,商品的名稱隻是它的外表、它的工具。
帕洛馬爾先生覺得學點商品名稱是他必須采取的第一個措施,隻有這樣他才能把眼前稍縱即逝的各種商品固定在頭腦裡。
他從衣兜裡掏出一個筆記本和一支鋼筆,開始記下這些商品名稱,并在每個名稱旁邊注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