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帕洛馬爾在城裡 第二章 購物

關燈
1、公斤半鵝油 鵝油罐頭的玻璃瓶上貼着手寫的标簽:“肥鵝肢兩件(一腿一翅)、鵝油、鹽、花椒。

    淨重:一公斤半”。

    玻璃瓶裡那厚厚的松軟的白色鵝油仿佛吸收了周圍的嘈雜聲;帕洛馬爾先生的腦海裡模模糊糊的回憶使他仿佛看清了這兩件已經煉成油脂的鵝的肢體。

     帕洛馬爾先生正在巴黎一家肉店裡排隊。

    現在正好是節日期間,但這家店鋪即使在非節日期間也是顧客盈門,因為它是巴黎這個地區聞名的食品商店之一。

    這些年來由于商業蕭條,稅率增加,消費者的收入降低,現在又是經濟危機,這個地區的老店鋪一個一個地被相繼擠垮,被一些毫無個性的超級市場所代替。

     帕洛馬爾先生一邊排隊,一邊觀察罐頭瓶。

    砂鍋炖肉(一種由扁豆、肥肉和鵝油為主料的炖肉),他在自己頭腦中盡量搜尋對這種罐頭的記憶,卻怎麼也回憶不起來,無論是味覺記憶還是文化知識都未能幫他的忙。

    然而這種罐頭的名稱、外觀和觀念都吸引着他,引起他瞬時的幻想。

    啊,不,不是味覺的幻想,那是愛的幻想:一位美女從一座鵝油山中冉冉升起,紅潤潤的皮膚沾滿了鵝油;他想像自己踏着鵝油走向她,擁抱她并和她一起沉人鵝油之中。

     他把這種荒唐的想像驅出頭腦,然後擡起頭望着天花闆上懸挂的一串串香腸。

    這些意大利式色拉米香腸,使他想起了民間遊戲懸賞杆。

    商店大理石貨架上陳列的商品琳琅滿目,都是人類文明與藝術的結晶。

    那一塊塊野味焰餅包含着野生動物的大腿或翅膀,凝聚着各式各樣的美味。

    那灰中透紅的野雞凍上面,按照名門望族的紋章圖案與文藝複興時期家具上的雕飾,擺着兩隻雞爪,這是為了強調罐頭的真實來源。

     透明膠袋裡裝的黑孢塊菌,一粒粒清晰可見,宛若醜角皮埃羅服裝上的扣子或大譜表中的音符。

    它們一簇簇排在一起,裝點着由炖肥肝、臘腸、肉羹、肉凍和香腸組成的斑駁陸離的花壇;一頭頭洋薊裝飾得猶如一尊尊獎杯。

    黑孢塊菌的黑色圖案成了主導,把衆多的食品聯結在一起,并把它們襯托得更加絢麗,其作用猶如化裝舞會上的黑色禮服。

     顧客們或陰郁,或沉悶,或面帶愠色在貨架之間穿行;身穿白大褂的中年女售貨員迅速疏導他們。

    顧客們的提包仿佛黑魃魃的大口,把光彩奪目的夾着鲑魚肉、塗着蛋黃醬的面包片吞咽下去。

    當然,每一位顧客,不論是男是女,都知道自己要買什麼,毫不遲疑地選購自己的食品,迅速地拆除那一堆堆夾餡千層餅、白色布丁、腦髓香腸…… 帕洛馬爾先生多麼希望在他們的目光中看到一點反應,證明他們被這些美味佳肴所吸引。

    然而,他們的面孔和動作都顯得煩躁不安,匆匆忙忙,像那種性格内向、神經緊張、患得患失的人。

    他覺得這些人中沒有一個稱得上是龐大固埃式的人物,沒有一個配得上櫥窗裡和櫃台上陳列的這些商品。

    這些既無歡樂又不年輕的人卻很貪婪,因為在他們與這些食物之間有種根深蒂固的、世代相沿的聯系,因為這些食物與他們的肉體同一,是他們身上的肉。

     他發現自己有一種類似忌妒的感覺,真希望這些瓶瓶罐罐中的鴨肉、兔肉能對他而不是對别人表示歡迎,把他看成惟一有權享受它們的人,享受大自然與人類文明世世代代給予人們的這些賞賜。

    大自然與人類文明的賞賜不應該落到這些愚昧無知的人手中!他的心情無比激動,這難道不正好說明他才是高貴的人,幸運的人,惟一有權享受這些源源不斷來自外部世界的豐盛食品的人嗎? 他環視四周,期望聞到各種食物的香味,可他什麼香味也未聞到。

    各種美味佳肴在他頭腦裡喚醒的是各種模糊的、難以相互區分的回憶,而他的想像力又不能把這些回憶與眼前這些形象和名稱聯系起來。

    他不禁自問,他的美食感是否僅僅是思想上的、美學上的、象征性的呢?也許這是因為,盡管他真摯地熱愛肉凍,肉凍卻不愛他。

    這些食品感覺得到,他的目光正把它們變成人類文明的曆史,變成應交給博物館的收藏物。

     帕洛馬爾先生非常希望隊伍能前進得快些。

    他知道,如果他在這家商店多待幾分鐘,他自己也将變成一個無知的人,被人遺棄的人,無權享受這些食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