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帕洛馬爾在城裡 第一章 在陽台上

關燈
這種看法卻有欺騙性,因為飛行中的鳥兒密度最難估計:鳥兒最密的地方仿佛就要遮住天空,可一眨眼這隻鳥與那隻鳥之間又出現了空隙。

     如果他注目觀察一下這些鳥兒的隊列,帕洛馬爾先生便會為眼前這片密密麻麻、延伸不斷的隊列感到驚訝,仿佛他也被包括進這個由成千上萬隻個體組成的隊伍之中了。

    這些相互分離的個體集合起來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猶如一片雲,一柱煙,一股水,就是說由流體構成的固定形态。

    但是,隻要他注視一下一隻鳥,就足以使他忘掉這種隊形,剛才那種被一股浪潮或一張魚網裹帶的感覺便會一掃而空,反而會感到一陣眩暈與惡心。

     當帕洛馬爾先生确信這群鳥兒已經向他飛來時,便把目光投向其中一隻鳥,看到這隻鳥的飛行方向不是接近他而是遠離他。

    再把目光從這隻鳥移向那隻鳥,那隻鳥的飛行方向雖與前者不同,但也是遠離他。

    總而言之,他發現這些飛禽表面上似乎向他飛來,實際上卻是離他四散而去,仿佛他處于爆炸現象的中心。

    這時候帕洛馬爾先生就會産生上面提到的眩暈與惡心感覺。

    但是,他隻要把目光移向天空的另一區域,便立刻會看到那些鳥在那裡盤旋飛行,宛如一個漩渦,中心部分鳥兒越來越擠,越來越密。

    就像我們把磁鐵放在紙下吸附上面的鐵屑,中心生成一圈圈濃淡不等的圖案,外圍則是四處散落的斑痕。

     在這片群魔亂舞般的混亂之中,終于出現一種規則形狀,它漸漸向前移動,顔色越來越深。

    這個形狀是圓的,像個圓球,像個肥皂泡,像這麼一幅連環畫上的情景:有人把天空變成鳥兒的世界,由鳥兒構成的“雪崩”在空中翻滾,帶動着周圍的鳥兒一起翻滾。

    這個運動着的一團在空中有一定的體積與位置,在它的範圍之内(雖然它的表面富有彈性,時而收縮,時而擴張),歐椋鳥可以沿着自己的飛行方向飛行,但不能破壞球體的形狀。

     過了一會,帕洛馬爾先生發現,這個球形體内的旋轉物數量在急劇增加,仿佛有隻漏壺在迅速地向裡面注入新的成分。

    這是因為另一股歐椋鳥加入進來,它們也開始在原先那個球形内部進行環形飛行。

    但是這群飛鳥的聚合力不能超過一定限度。

    對,帕洛馬爾先生已經發現這個球體邊緣上的一些飛禽在散失,甚至可以說那裡出現了裂縫,将導緻球體破裂。

    帕洛馬爾先生剛剛發現這些裂縫,那個球狀體便消逝了。

     帕洛馬爾先生對鳥兒的觀察天天都在繼續,而且越來越頻繁。

    他覺得需要整理一下自己的觀察結果,需要把自己的結論告訴朋友們。

    他的朋友們也有一些情況需要告訴他,因為他們也都關心這個問題,或者說他與他們的談話喚醒了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興趣。

    對這個問題的讨論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如果哪位朋友看到什麼新情況或需要修正原來的某種印象時,便覺得有必要立即打電話告知其他朋友。

    因此,當天空中還滿布一群群飛禽時,他們的各種信息便在電話網中穿梭旅行了。

     “你看見了嗎?它們飛行時,不論多麼稠密,也不論它們各自的路線如何縱橫交錯,都能避免撞在一起。

    它們也許有雷達吧。

    ” “不,事實并非如此。

    我在馬路上見到過傷殘的半死的或者已經死了的歐椋鳥。

    它們都是空中沖突的受害者。

    密度太大時,不可能避免沖撞。

    ” “現在我明白了,為什麼晚上它們還一起在城市這個地區的上空飛行。

    它們和飛機一樣,在收到許可降落的命令以前要在機場上空盤旋,因此我們看到它們在這周圍長時間飛行。

    它們在等待時機,好降落到這些樹上過夜。

    ” “我看見它們怎麼往樹上落了。

    它們在空中做螺旋形飛行,一圈一圈地轉,然後一個一個地猛紮下來,飛向它們選好的樹幹,再來個急刹車停到樹枝上。

    ” “不,空中沒有交通阻塞問題。

    每隻鳥都有自己的樹,自己的枝,自己的位置。

    它們在空中看清楚了就猛撲下來。

    ” “它們的視力都那麼好?” “那誰知道呢。

    ” 他們在電話上的通話都很簡短,因為帕洛馬爾先生急于回到陽台上去,仿佛擔心講話時間長了會耽誤他看到鳥兒飛行的關鍵時刻。

     現在他覺得鳥群僅僅占據了落日餘晖照亮的那部分天空。

    再仔細看看,他發現這群歐椋鳥時而稠密時而稀疏的隊形像一條彎彎曲曲飄蕩着的帶子。

    帶子彎曲的地方歐椋鳥顯得稠密,像一群蜂;帶子伸直的地方,鳥兒則呈稀疏的點狀分布。

     一片黑暗從下面的街道上慢慢升起,漸漸籠罩了這片由磚瓦、圓頂、陽台、頂樓、平台和鐘樓構成的海洋,天空中最後一線陽光也消失了。

    這群空中入侵者收攏翅膀栖落樹上,與市裡那些到處拉屎的愚蠢的鴿子混為一體,帕洛馬爾先生再也無法把它們區分開來,這才停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