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述
關燈
小
中
大
意,帶着這一番經曆,重頭跨越嶄新的人生門檻。
我永遠忘不了發生在戰争第一年的一件小事:我訪問了一家傷兵醫院,我原想借此嘗試一下,有沒有可能以志願工作者的身份來更好地适應這經曆了劇變的世界,當時在我看來,這還是有可能的。
在那裡我認識了一位老姑娘,她一向靠遺産過着頗為優裕的生活,現在則在這家醫院當一名護士。
她滿懷熱情地告訴我,她能趕上這個大時代,是多麼幸福和驕傲。
我完全能理解她,對于這樣一位婦女,戰争簡直求之不得,她可以借此走出無所事事的、純粹隻為自己的老處女生活,投入到一個熱烈的、有價值的生命之中。
可是當她向我叙述她的幸福時,我們所站的走廊裡滿是綁捆着繃帶、傷勢嚴重的士兵,兩邊的大房間裡滿是少胳膊缺腿的垂死者,愈聽我的心愈往下沉,不管我對這位老小姐的興高采烈多麼理解,我卻不能贊同她,與她有同感。
如果這樣一位意氣洋洋的護士因為看護十個傷兵而得到快樂,那麼這位女士的幸運就來得太昂貴了。
不,我不能分享對那個大時代的歡呼,因此從一開始,我就深為戰争所苦,并且為了自衛,不得不常年地掙紮着同那宛如晴空霹靂、驟然而至、貌似外來的厄運對抗,而在我的周圍,似乎人人都在為我的厄運鼓掌稱快。
每當我在報章上讀到一些作家的評論,他們為在戰争中找到福祉而陶然,或是一些教授們的呼籲,或是一些名詩人在他們的書齋裡炮制出來的頌揚戰争的贊歌,我的痛苦就更進一步。
1915年的一天,我無意中公開流露了我的痛苦,又對所謂的才德之士一味隻知挑撥仇恨、傳播謊言和對這場災難揄揚無度略吐了幾句微言。
這相當含蓄的訴苦帶來的後果是,我在自己祖國的報紙上被宣布為叛國者&mdash&mdash這真是一項新的經曆,因為雖然我和報紙打過不少交道,還從未嘗過千夫所指的滋味。
提出這一譴責的那篇文章被我國二十家報紙轉載,而在我所有的朋友中,在報界工作的我相信為數不少,但敢于站出來為我說話的隻有兩個人。
老朋友們對我說,他們用乳汁喂養了我這條忘恩負義的毒蛇,今後他們的乳汁将隻用來孝敬皇上和帝國,再不會有我這妖蛇的份了。
素不相識的人的辱罵信成疊寄來,書商們通知我,像我這樣居心叵測的作家從此算是被銷了号。
在許多這樣的信上,我初次見到這麼一枚小小的圓形飾章,上面的印文是:上帝懲罰英國。
人們也許會想,我會為這場誤會笑掉大牙,但是我笑不出來。
這麼一件實際上的眦睚小事為我帶來了我生命中的第二次蛻變。
重提一下:我的第一次蛻變是在我立志當作家之後。
此前的模範生黑塞從那之後就成了壞學生,他被處罰,被開除,做不成一樣好事,而他的父母則為他操心操個沒完&mdash&mdash這一切隻是由于他在這現實的或貌似現實的世界和他自己的心聲之間看不到一個和解的可能。
現在,在戰争年代,一切又回來了。
我又看到自己在和世界起着沖突,而原先我和它可說相處得不錯。
我又走上了背運,孤單無援,獨自忍受着痛苦,我所說所想的一切,又不斷地被攻擊,被曲解。
我又看到一道絕望的鴻溝,橫亘在現實和我所期許的事物之間。
可是這一次我卻難以推脫而不反躬自省。
不久之後,我就不得不承認,我的一切磨難都是自找的,而不是哪個外來的力量加給我的。
因為指責整個世界都是瘋狂的、野蠻的是沒有哪個人,也沒有哪個神有此權利的,更何況是我呢。
那麼,像我現在這樣和整個世道都過不去,毛病肯定是出在我自己身上。
果不其然,我确實是病得不輕,而要探明病象和病因卻不是件好受的事。
首要的是,我為當初的與世無争所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何況,這所謂的無争也正如當時的外界和平一樣,已經開始腐爛了。
我原以為,自己經過了青少年時代漫長而艱巨的奮鬥,終于成了一名作家,可以心安理得地享我所成。
在這期間,成功和優裕的日子自然而然地影響了我,我變得自滿了,變得不愛動腦筋了。
其實要是我好好審視一下自己,則所謂作家雲雲,實際上跟一位寫消閑作品的賣文者已經相去無幾。
我的日子已經過得太順當了。
現在,患難當頭,不知何日才是了局,若日子永遠是個最有效的好學校,我總算慢慢學會了,面對這世界的你争我奪,我既不能螳臂當車,總可以緻力于反省自己在這整個紛亂和罪愆中所擔當的角色。
至于我的這番苦心孤詣能從我的作品中被體會多少,就隻好聽任讀者們做主了。
可是我心裡永遠藏着一個秘密的希望,希望有朝一日我的民族,縱然不是作為全體,也會有許許多多清醒而具有責任感的個人,來做一番類似的檢讨,不再僅僅是埋怨和诟罵這可惡的戰争、可惡的敵人和可惡的革命,而是扪心自問:我是怎樣犯上罪的?我要怎樣才能恢複清白?因為,人人都能重獲清白,隻要他能認清并了斷他的痛苦和罪孽,而不是去找替罪的人。
當我在作品和生活中開始透露出這一巨變時,許多朋友都大搖其頭,有的甚至棄我而去。
這當然隻是我生活大變樣的一端,我還失去
我永遠忘不了發生在戰争第一年的一件小事:我訪問了一家傷兵醫院,我原想借此嘗試一下,有沒有可能以志願工作者的身份來更好地适應這經曆了劇變的世界,當時在我看來,這還是有可能的。
在那裡我認識了一位老姑娘,她一向靠遺産過着頗為優裕的生活,現在則在這家醫院當一名護士。
她滿懷熱情地告訴我,她能趕上這個大時代,是多麼幸福和驕傲。
我完全能理解她,對于這樣一位婦女,戰争簡直求之不得,她可以借此走出無所事事的、純粹隻為自己的老處女生活,投入到一個熱烈的、有價值的生命之中。
可是當她向我叙述她的幸福時,我們所站的走廊裡滿是綁捆着繃帶、傷勢嚴重的士兵,兩邊的大房間裡滿是少胳膊缺腿的垂死者,愈聽我的心愈往下沉,不管我對這位老小姐的興高采烈多麼理解,我卻不能贊同她,與她有同感。
如果這樣一位意氣洋洋的護士因為看護十個傷兵而得到快樂,那麼這位女士的幸運就來得太昂貴了。
不,我不能分享對那個大時代的歡呼,因此從一開始,我就深為戰争所苦,并且為了自衛,不得不常年地掙紮着同那宛如晴空霹靂、驟然而至、貌似外來的厄運對抗,而在我的周圍,似乎人人都在為我的厄運鼓掌稱快。
每當我在報章上讀到一些作家的評論,他們為在戰争中找到福祉而陶然,或是一些教授們的呼籲,或是一些名詩人在他們的書齋裡炮制出來的頌揚戰争的贊歌,我的痛苦就更進一步。
1915年的一天,我無意中公開流露了我的痛苦,又對所謂的才德之士一味隻知挑撥仇恨、傳播謊言和對這場災難揄揚無度略吐了幾句微言。
這相當含蓄的訴苦帶來的後果是,我在自己祖國的報紙上被宣布為叛國者&mdash&mdash這真是一項新的經曆,因為雖然我和報紙打過不少交道,還從未嘗過千夫所指的滋味。
提出這一譴責的那篇文章被我國二十家報紙轉載,而在我所有的朋友中,在報界工作的我相信為數不少,但敢于站出來為我說話的隻有兩個人。
老朋友們對我說,他們用乳汁喂養了我這條忘恩負義的毒蛇,今後他們的乳汁将隻用來孝敬皇上和帝國,再不會有我這妖蛇的份了。
素不相識的人的辱罵信成疊寄來,書商們通知我,像我這樣居心叵測的作家從此算是被銷了号。
在許多這樣的信上,我初次見到這麼一枚小小的圓形飾章,上面的印文是:上帝懲罰英國。
人們也許會想,我會為這場誤會笑掉大牙,但是我笑不出來。
這麼一件實際上的眦睚小事為我帶來了我生命中的第二次蛻變。
重提一下:我的第一次蛻變是在我立志當作家之後。
此前的模範生黑塞從那之後就成了壞學生,他被處罰,被開除,做不成一樣好事,而他的父母則為他操心操個沒完&mdash&mdash這一切隻是由于他在這現實的或貌似現實的世界和他自己的心聲之間看不到一個和解的可能。
現在,在戰争年代,一切又回來了。
我又看到自己在和世界起着沖突,而原先我和它可說相處得不錯。
我又走上了背運,孤單無援,獨自忍受着痛苦,我所說所想的一切,又不斷地被攻擊,被曲解。
我又看到一道絕望的鴻溝,橫亘在現實和我所期許的事物之間。
可是這一次我卻難以推脫而不反躬自省。
不久之後,我就不得不承認,我的一切磨難都是自找的,而不是哪個外來的力量加給我的。
因為指責整個世界都是瘋狂的、野蠻的是沒有哪個人,也沒有哪個神有此權利的,更何況是我呢。
那麼,像我現在這樣和整個世道都過不去,毛病肯定是出在我自己身上。
果不其然,我确實是病得不輕,而要探明病象和病因卻不是件好受的事。
首要的是,我為當初的與世無争所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何況,這所謂的無争也正如當時的外界和平一樣,已經開始腐爛了。
我原以為,自己經過了青少年時代漫長而艱巨的奮鬥,終于成了一名作家,可以心安理得地享我所成。
在這期間,成功和優裕的日子自然而然地影響了我,我變得自滿了,變得不愛動腦筋了。
其實要是我好好審視一下自己,則所謂作家雲雲,實際上跟一位寫消閑作品的賣文者已經相去無幾。
我的日子已經過得太順當了。
現在,患難當頭,不知何日才是了局,若日子永遠是個最有效的好學校,我總算慢慢學會了,面對這世界的你争我奪,我既不能螳臂當車,總可以緻力于反省自己在這整個紛亂和罪愆中所擔當的角色。
至于我的這番苦心孤詣能從我的作品中被體會多少,就隻好聽任讀者們做主了。
可是我心裡永遠藏着一個秘密的希望,希望有朝一日我的民族,縱然不是作為全體,也會有許許多多清醒而具有責任感的個人,來做一番類似的檢讨,不再僅僅是埋怨和诟罵這可惡的戰争、可惡的敵人和可惡的革命,而是扪心自問:我是怎樣犯上罪的?我要怎樣才能恢複清白?因為,人人都能重獲清白,隻要他能認清并了斷他的痛苦和罪孽,而不是去找替罪的人。
當我在作品和生活中開始透露出這一巨變時,許多朋友都大搖其頭,有的甚至棄我而去。
這當然隻是我生活大變樣的一端,我還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