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南德 34
關燈
小
中
大
們同時代的人們一樣,旅館是個魔術般神秘的地方,同時具有東方故事中的車馬店、封建領主的驿站和王孫公子的宮殿性質。
他們在餐廳裡仔細品味着領班和酒務總管那職業的殷勤谄媚以及茨岡人即席創作的粗犷野性的音樂。
在意大利的一個古老城市不幹不淨的小胡同裡閑逛了一天之後,在尼斯摩肩接踵趕來看花的人群中擠了一天之後,他們回到達豪的旅館裡,那是巴伐利亞的一個可愛的小城,畫家鐘愛的地方,以收獲葡萄的節日而著名。
這旅館是個享有特權的樂土,仿佛遠離了塵世,在那裡又豪華又清靜,一切都無懈可擊。
門房對他們畢恭畢敬,經理對他們彬彬有禮。
連巴爾納布特,馬塞爾·普魯斯特,以及托馬斯·曼,阿諾德·本涅特以及亨利·詹姆斯筆下的人物都不會有另外的想法和感覺。
不過,無論是米歇爾還是費爾南德都不屬于在外國旅店的登記簿上時常出現的風頭十足的階層。
當然,米歇爾并不讨厭親吻住在二樓套房的大公夫人的手,這位夫人還對費爾南德顯出親熱模樣。
他從薩酾酒家的一個雅座裡出來時,劈頭碰見大公從另一個雅座裡出來,一邊一個交際花,還拿着兩瓶酒,他覺得滑稽可笑。
腰纏百萬的美國佬跟在導遊身後穿過大廳,是些消閑解悶的人物。
跟經紀人一起用晚餐的薩拉·伯恩哈特更使這大酒店增添了一層妩媚。
不過,說來說去薩拉·伯恩哈特隻在舞台上才有趣。
人們并不那麼熱衷于結識美國人。
克先生總喜歡說一句頗有些不敬意味的諺語:“俄國的親王和意大利的侯爵都隻不過是些小夥計。
”甚至某些人情來往并不要求如他所說的卑躬屈節,他也認為大可不必:太浪費時間。
更何況,他們不是拿着介紹信的人,心急火燎地要看科羅納親王或羅斯柴爾德侯爵的收藏品。
這些東西對公衆并不完全開放,所以看到過是很有面子的。
博物館裡的展品對于他們就足夠了,甚至都超過了他們的胃口。
他們參觀畫廊和展台,希望在那裡間或找到一件立刻能吸引或觸動他們的美麗物品。
但是打着兩個星号的傑作一下子沒有吸引他們的注意,又沒有機會讓他們再看第二眼。
這種疏忽灑脫并不能讓他們成為目光犀利的業餘收藏家,但至少使他們避免迷戀進而訂購那些純粹時髦的東西。
米歇爾覺得美術沙龍中絕大多數的繪畫都很可笑,實際情況也确實如此。
他們把情節看得很重,過去的悲劇通過對比,讓他們覺得還算活在一個十分安全的時代。
熟知德國曆史的費爾南德向米歇爾提起一六一八年扔出窗外事件的人物(約翰·馬薩裡克在一九四八年的扔出窗外事件還沒有到來):民團的兵丁或服從新教政黨的丘八們把兩個天主教的總督從赫拉斯希安城堡的窗戶裡扔了出去,他們從七十尺的高處掉到護城河裡。
領着一大幫遊客的一個導遊聽得懂法語,他向夫人指出她把那面牆弄錯了。
這麼說,必是他們把熱情用錯了地方。
他們哈哈大笑起來。
這一天,他們感覺到,重要的曆史典故也像其他一切事一樣,隻要信其有,就算是有了。
在那人們也許說是“遺失的時代”的芸芸衆生中,我知道是什麼讓我對這兩個迷路的人特别眷戀。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想出人頭地,而他們倆不這樣想。
我看到了他們文化内容上的空虛,然而他們的文化卻讓他們遠遠超出了衆人:米歇爾很快地發現,大公的夫人什麼書都沒有讀過。
他這個人對所有遇到的動物都會建立起感情的聯系,對打獵就深惡痛絕;對馬匹特别痛惜,就不那麼熱衷于賽馬。
他在跑馬大獎賽中像在其他一切事情中一樣,也看到了弄虛作假和虛張聲勢。
費爾南德對時髦飯店裡的生熟菜肴和烹調方法都不感興趣,甯願吃個橘子加一杯清水作為晚餐。
克先生有荷馬史詩中人物那般的食量,卻隻喜歡最簡單的菜肴:對于他來說,最最講究的就是在拉律酒家要一份煮得恰到好處的帶殼雞蛋或是一份美味的煮牛肉。
流浪漢常去的小酒店,樓梯上缺個台階的地下室酒吧,一進門就遇到撲面而來的亂七八糟的喧鬧聲(簡直像來了一群豬!),這些地方隻能讓他高興半個鐘頭。
他品嘗着布律昂那苦澀的天賦和裡克蒂斯那悲怆情調的俗語,同時也感到了下層人物對于上流社會的效颦。
在這個尋歡作樂的社會圈子裡,隻有一件嗜好吸引着他:賭錢。
不過費爾南德暫時把他身上的這鬼魅驅逐了。
隻是到了她死後他才再去過瘾。
時而有隆隆的雷聲,預示着一場暴風雨,但暴風雨始終沒有來,或是遠處有閃電,極為遙遠,人們感到不可能有暴風驟雨。
一八九九年開始,布爾戰争就激起了法國人對英國的敵視。
有人問米歇爾是站在克魯格一邊還是英國人一邊,他回答道他站在卡弗爾的人民一邊。
一九〇〇年,夫妻兩個像大家一樣,專心地閱讀報紙上成篇累牍的叙述義和團如何兇惡殘暴的文章,但米歇爾特别記住了那些外國使館的夫人們,兩手撩起長裙子,邁開大步,争先恐後地跑到圓明園去搶奪财寶。
意大利的亨伯特一世被殺隻不過是恐怖主義的一個花邊新聞。
巴爾幹和馬其頓有人在各處放火暴動隻
他們在餐廳裡仔細品味着領班和酒務總管那職業的殷勤谄媚以及茨岡人即席創作的粗犷野性的音樂。
在意大利的一個古老城市不幹不淨的小胡同裡閑逛了一天之後,在尼斯摩肩接踵趕來看花的人群中擠了一天之後,他們回到達豪的旅館裡,那是巴伐利亞的一個可愛的小城,畫家鐘愛的地方,以收獲葡萄的節日而著名。
這旅館是個享有特權的樂土,仿佛遠離了塵世,在那裡又豪華又清靜,一切都無懈可擊。
門房對他們畢恭畢敬,經理對他們彬彬有禮。
連巴爾納布特,馬塞爾·普魯斯特,以及托馬斯·曼,阿諾德·本涅特以及亨利·詹姆斯筆下的人物都不會有另外的想法和感覺。
不過,無論是米歇爾還是費爾南德都不屬于在外國旅店的登記簿上時常出現的風頭十足的階層。
當然,米歇爾并不讨厭親吻住在二樓套房的大公夫人的手,這位夫人還對費爾南德顯出親熱模樣。
他從薩酾酒家的一個雅座裡出來時,劈頭碰見大公從另一個雅座裡出來,一邊一個交際花,還拿着兩瓶酒,他覺得滑稽可笑。
腰纏百萬的美國佬跟在導遊身後穿過大廳,是些消閑解悶的人物。
跟經紀人一起用晚餐的薩拉·伯恩哈特更使這大酒店增添了一層妩媚。
不過,說來說去薩拉·伯恩哈特隻在舞台上才有趣。
人們并不那麼熱衷于結識美國人。
克先生總喜歡說一句頗有些不敬意味的諺語:“俄國的親王和意大利的侯爵都隻不過是些小夥計。
”甚至某些人情來往并不要求如他所說的卑躬屈節,他也認為大可不必:太浪費時間。
更何況,他們不是拿着介紹信的人,心急火燎地要看科羅納親王或羅斯柴爾德侯爵的收藏品。
這些東西對公衆并不完全開放,所以看到過是很有面子的。
博物館裡的展品對于他們就足夠了,甚至都超過了他們的胃口。
他們參觀畫廊和展台,希望在那裡間或找到一件立刻能吸引或觸動他們的美麗物品。
但是打着兩個星号的傑作一下子沒有吸引他們的注意,又沒有機會讓他們再看第二眼。
這種疏忽灑脫并不能讓他們成為目光犀利的業餘收藏家,但至少使他們避免迷戀進而訂購那些純粹時髦的東西。
米歇爾覺得美術沙龍中絕大多數的繪畫都很可笑,實際情況也确實如此。
他們把情節看得很重,過去的悲劇通過對比,讓他們覺得還算活在一個十分安全的時代。
熟知德國曆史的費爾南德向米歇爾提起一六一八年扔出窗外事件的人物(約翰·馬薩裡克在一九四八年的扔出窗外事件還沒有到來):民團的兵丁或服從新教政黨的丘八們把兩個天主教的總督從赫拉斯希安城堡的窗戶裡扔了出去,他們從七十尺的高處掉到護城河裡。
領着一大幫遊客的一個導遊聽得懂法語,他向夫人指出她把那面牆弄錯了。
這麼說,必是他們把熱情用錯了地方。
他們哈哈大笑起來。
這一天,他們感覺到,重要的曆史典故也像其他一切事一樣,隻要信其有,就算是有了。
在那人們也許說是“遺失的時代”的芸芸衆生中,我知道是什麼讓我對這兩個迷路的人特别眷戀。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想出人頭地,而他們倆不這樣想。
我看到了他們文化内容上的空虛,然而他們的文化卻讓他們遠遠超出了衆人:米歇爾很快地發現,大公的夫人什麼書都沒有讀過。
他這個人對所有遇到的動物都會建立起感情的聯系,對打獵就深惡痛絕;對馬匹特别痛惜,就不那麼熱衷于賽馬。
他在跑馬大獎賽中像在其他一切事情中一樣,也看到了弄虛作假和虛張聲勢。
費爾南德對時髦飯店裡的生熟菜肴和烹調方法都不感興趣,甯願吃個橘子加一杯清水作為晚餐。
克先生有荷馬史詩中人物那般的食量,卻隻喜歡最簡單的菜肴:對于他來說,最最講究的就是在拉律酒家要一份煮得恰到好處的帶殼雞蛋或是一份美味的煮牛肉。
流浪漢常去的小酒店,樓梯上缺個台階的地下室酒吧,一進門就遇到撲面而來的亂七八糟的喧鬧聲(簡直像來了一群豬!),這些地方隻能讓他高興半個鐘頭。
他品嘗着布律昂那苦澀的天賦和裡克蒂斯那悲怆情調的俗語,同時也感到了下層人物對于上流社會的效颦。
在這個尋歡作樂的社會圈子裡,隻有一件嗜好吸引着他:賭錢。
不過費爾南德暫時把他身上的這鬼魅驅逐了。
隻是到了她死後他才再去過瘾。
時而有隆隆的雷聲,預示着一場暴風雨,但暴風雨始終沒有來,或是遠處有閃電,極為遙遠,人們感到不可能有暴風驟雨。
一八九九年開始,布爾戰争就激起了法國人對英國的敵視。
有人問米歇爾是站在克魯格一邊還是英國人一邊,他回答道他站在卡弗爾的人民一邊。
一九〇〇年,夫妻兩個像大家一樣,專心地閱讀報紙上成篇累牍的叙述義和團如何兇惡殘暴的文章,但米歇爾特别記住了那些外國使館的夫人們,兩手撩起長裙子,邁開大步,争先恐後地跑到圓明園去搶奪财寶。
意大利的亨伯特一世被殺隻不過是恐怖主義的一個花邊新聞。
巴爾幹和馬其頓有人在各處放火暴動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