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 06
關燈
小
中
大
時常聽到這樣一種論斷:幼年喪母永遠是件傷心事,一個失去了母親的孩子一生當中都會感到缺憾,都會對故去的母親感到思戀,我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至少在我這裡是另外一種情況。
巴爾巴拉不僅在我長到七歲之前代替了我母親的位置,她簡直就成了我的母親。
後來第一件讓我肝腸欲斷的事并不是費爾南德的死亡,而是我的保姆離開。
随後或者在同時,我父親的諸位情婦或準情婦以及後來他的第三任太太,都保證了我作為女兒對于母親的需要:受寵愛時高興,失寵時悲傷;模模糊糊地想要以溫情報答溫情。
有時懷着迷戀和尊敬去欣賞一位漂亮夫人,有時對于一個并不很有城府的良善人兒更多地懷有略帶惱火的善意。
然而這裡不來說我的事。
假如不是這場意外,費爾南德也許還能再活三四十年。
有時候我想象她的生活。
如果米歇爾預計中的分居真實現了,費爾南德就會成為一個灰敗無光的棄婦,這在我們這個圈子裡并不少見。
她不會像别人一樣找個情人來給自己安慰,即使這麼做也一定懷着痛悔之心。
如果正相反,生了我之後家庭關系鞏固了,建立起的和諧也不太可能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當然,時間會讓費爾南德多長些見識,會消磨她的愁悶和悲傷,那是一九〇〇年上流社會女人的典型情緒。
但經驗證明絕大多數人本性難移。
我的少年時代也許會受她的影響,也許會被她激怒;可能傾向于柔婉順從,也可能傾向于勃然叛逆。
而将近一九二〇年時,一個十七歲少女的叛逆行動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費爾南德壽命很長,這在她家并不多見,我能清清楚楚地想象她晚年寄居到修道院或是一家瑞士旅店去。
出于義務我會偶爾去看望她。
但我愛她嗎?對于一個根本未曾認識的人,這是一個不能貿然回答的問題。
從一切方面來估計,最初我會像絕大多數的孩子一樣,用一種自利和漫不經心的态度去愛她,随後這感情成了習慣,但穿插着許多争執,感情也越來越淡漠,許多成年人愛他們的母親就是這個樣子的。
我這樣寫并不是要惹他們不高興,隻是要正視現實。
如今我舊事重提,叙述她的故事,心裡倒充滿了在此以前對她還沒有過的同情。
她就像以我自己為養料想象出來的或實際存在的人物,我讓她生活或者重生了一次。
另外,時間的流逝颠倒我們的關系。
我目前的歲數是她在一九〇三年六月十八日的兩倍多,我俯下身仔細觀察她,就像盡量要理解一位少女卻未能如願以償。
我的父親在七十五歲過世,同樣由于時間的原因,如今我覺得他不單單是個父親,而更像我的長兄。
當我二十五歲時,他的确就給了我這樣的印象。
這年的六月份,克先生還要辦一件事,這比在蘇阿雷舉行的儀式更讓人傷心。
因為沒有更好的說法,我姑且稱之為掩埋遺物。
亡妻的内外衣裙都送給了姊妹會,讓她們賣掉之後用得來的款項周濟窮人,讓娜也贊成這樣做。
還剩了一些即使是天性超脫物外的人也總會有的七零八碎。
克先生把費爾南德的遺物都裝在一個盒子裡:他們結婚以前她寫給他的一封溫情脈脈的信,她們姊妹之間的家書,生病時期他作的一些記錄。
寄宿學校的幾個平平常常的紀念品,文憑,小學時的作業或分數單,最後還有一個練習本,後來被我扔掉了,在那上面有費爾南德結婚以後寫的一部相當低劣的文學作品:一部傳奇式的短篇小說,背景是布列塔尼的一個莊園(克太太并沒有去過布列塔尼),小說描寫莊園主人的第二位夫人對第一位夫人的嫉妒,因為第一位夫人的陰魂總糾纏着她。
克先生在裡面變作了一個有布列塔尼風度的運動員。
我絕不用這麼一篇小文章來評價費爾南德,這隻證明了她很想把自己的生活寫成小說。
米歇爾還把他妻子的照片都放到這個盒子裡,有她生前拍的,也有遺照,還有他們旅行時拍的快照。
他把瑪格麗特的母親生孩子前一天剪下來的頭發裝在一個信封裡,仔細捆好。
一九二九年我仔細檢視時,發現那
至少在我這裡是另外一種情況。
巴爾巴拉不僅在我長到七歲之前代替了我母親的位置,她簡直就成了我的母親。
後來第一件讓我肝腸欲斷的事并不是費爾南德的死亡,而是我的保姆離開。
随後或者在同時,我父親的諸位情婦或準情婦以及後來他的第三任太太,都保證了我作為女兒對于母親的需要:受寵愛時高興,失寵時悲傷;模模糊糊地想要以溫情報答溫情。
有時懷着迷戀和尊敬去欣賞一位漂亮夫人,有時對于一個并不很有城府的良善人兒更多地懷有略帶惱火的善意。
然而這裡不來說我的事。
假如不是這場意外,費爾南德也許還能再活三四十年。
有時候我想象她的生活。
如果米歇爾預計中的分居真實現了,費爾南德就會成為一個灰敗無光的棄婦,這在我們這個圈子裡并不少見。
她不會像别人一樣找個情人來給自己安慰,即使這麼做也一定懷着痛悔之心。
如果正相反,生了我之後家庭關系鞏固了,建立起的和諧也不太可能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當然,時間會讓費爾南德多長些見識,會消磨她的愁悶和悲傷,那是一九〇〇年上流社會女人的典型情緒。
但經驗證明絕大多數人本性難移。
我的少年時代也許會受她的影響,也許會被她激怒;可能傾向于柔婉順從,也可能傾向于勃然叛逆。
而将近一九二〇年時,一個十七歲少女的叛逆行動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費爾南德壽命很長,這在她家并不多見,我能清清楚楚地想象她晚年寄居到修道院或是一家瑞士旅店去。
出于義務我會偶爾去看望她。
但我愛她嗎?對于一個根本未曾認識的人,這是一個不能貿然回答的問題。
從一切方面來估計,最初我會像絕大多數的孩子一樣,用一種自利和漫不經心的态度去愛她,随後這感情成了習慣,但穿插着許多争執,感情也越來越淡漠,許多成年人愛他們的母親就是這個樣子的。
我這樣寫并不是要惹他們不高興,隻是要正視現實。
如今我舊事重提,叙述她的故事,心裡倒充滿了在此以前對她還沒有過的同情。
她就像以我自己為養料想象出來的或實際存在的人物,我讓她生活或者重生了一次。
另外,時間的流逝颠倒我們的關系。
我目前的歲數是她在一九〇三年六月十八日的兩倍多,我俯下身仔細觀察她,就像盡量要理解一位少女卻未能如願以償。
我的父親在七十五歲過世,同樣由于時間的原因,如今我覺得他不單單是個父親,而更像我的長兄。
當我二十五歲時,他的确就給了我這樣的印象。
這年的六月份,克先生還要辦一件事,這比在蘇阿雷舉行的儀式更讓人傷心。
因為沒有更好的說法,我姑且稱之為掩埋遺物。
亡妻的内外衣裙都送給了姊妹會,讓她們賣掉之後用得來的款項周濟窮人,讓娜也贊成這樣做。
還剩了一些即使是天性超脫物外的人也總會有的七零八碎。
克先生把費爾南德的遺物都裝在一個盒子裡:他們結婚以前她寫給他的一封溫情脈脈的信,她們姊妹之間的家書,生病時期他作的一些記錄。
寄宿學校的幾個平平常常的紀念品,文憑,小學時的作業或分數單,最後還有一個練習本,後來被我扔掉了,在那上面有費爾南德結婚以後寫的一部相當低劣的文學作品:一部傳奇式的短篇小說,背景是布列塔尼的一個莊園(克太太并沒有去過布列塔尼),小說描寫莊園主人的第二位夫人對第一位夫人的嫉妒,因為第一位夫人的陰魂總糾纏着她。
克先生在裡面變作了一個有布列塔尼風度的運動員。
我絕不用這麼一篇小文章來評價費爾南德,這隻證明了她很想把自己的生活寫成小說。
米歇爾還把他妻子的照片都放到這個盒子裡,有她生前拍的,也有遺照,還有他們旅行時拍的快照。
他把瑪格麗特的母親生孩子前一天剪下來的頭發裝在一個信封裡,仔細捆好。
一九二九年我仔細檢視時,發現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