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 01
關燈
小
中
大
鞍上,一直到被馬颠得嘔吐起來。
隻有知道他們在床笫之間的夜半私語,才能更好地了解如此結合起來的這兩個人物。
根據我猜測到的一點我父母的愛情生活,可以斷定他們是典型的一九〇〇年代的夫婦,當然有他們的問題和偏見,這在我們這一代都不存在了。
米歇爾溫情脈脈地愛憐費爾南德那一對微微下垂的乳房,對于她的嬌小身材來說,稍嫌肥重了一些。
但就像他那個時代的很多男人一樣,在女人的歡娛面前他為一種矛盾心理而困擾,堅持相信一個貞潔的女人委身相許隻不過是要滿足她所愛的男人,他的伴侶無論是冷淡還是激動他都不如意。
大概是因為費爾南德讀了許多浪漫小說,覺得續弦太太該對第一房的回憶心懷嫉妒。
她提出了許多問題,米歇爾覺得這些問題荒唐離奇,都不合時宜。
幾個月過去了,很快又過了幾年,她小心翼翼地提出來想要個孩子,這在以前她仿佛沒有表露過。
克先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當爸爸的經驗并沒有讓他在這方面信心十足,但他的原則是,一個想要孩子的女人就有權利有一個。
不過除非出了差錯,隻要一個,不能再多,一切就按照他的願望進行,至少,事情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不過他卻覺得自己掉進了陷阱。
當初他母親打算讓他将來當家産的管理人,就像以前他父親那樣,專門聽佃戶來訴苦,跟他們争論新的租約。
為了抵制他母親的這個計劃,他一聲不響,報名參了軍,後來他也覺得掉進了一個陷阱。
他倒是喜歡軍隊,但決定參軍完全是跟家裡鬧翻的反彈,是對自己的親人拙劣的賭氣威脅。
随後他又一次掉進了陷阱,由于一個英國女孩的漂亮臉蛋,他離開了軍隊,也沒有預先打個招呼。
随後一次掉入陷阱是為了讓患了不治之症的父親高興,他斬斷了跟那女人維持很久的關系(英格蘭碧綠的田野上,景色多麼宜人!無論是陽光燦爛還是下雨的日子,他們一起在原野徜徉,品嘗農莊裡的點心,多麼惬意!),娶了貝爾特小姐。
這人跟他門當戶對,兩家是世交,有同樣的社會地位,特别是兩人都愛騎馬,那就是他母親所說的快馬飛馳的生活。
(跟貝爾特過的那段日子并不都難受,有的很好,有的過得去,也有的一團糟)。
然而到了四十九歲,他又因為一個女人掉入了陷阱,他對這女人動了真情,時不時對她有一點點的惱火,還有了一個孩子。
關于這個孩子一切還處于未知,隻知道他會喜歡這孩子,如果是個男孩,最後一定會父子争論不休,讓他灰心喪氣;如果是個女孩,他會大操大辦把她送出去跟一個陌生人睡覺。
那個時候克先生很想一走了之,然而住到布魯塞爾有好處。
要解決這個僵局不能離婚,在他這個階層這是不可想象的,隻能不事張揚地分居。
克先生借口外出辦事、出門旅行或回到法國去的時候,費爾南德帶着孩子跟她的親人們一起留在比利時,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如果她生個男孩,在這軍備競賽的年代也有一個好處,他有一天可以選擇一個中立國的國籍。
很清楚,克先生滿打滿算在軍隊裡待了三年,卻沒有成為一個決心送自己的兒子去光複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愛國人士。
他把這份愛國激情留給他的表親皮先生,這人是個右派的議員,他在議會發表長篇說教,來歌頌法蘭西的人丁興旺。
我不太清楚這年冬天費爾南德的情緒如何,頂多推斷一下她在不眠長夜中的所思所想。
她躺在一張桃花心木的單人床上,跟另一張一模一樣的單人床中間隔着一塊小地毯,米歇爾在那裡想他自己的心事。
費爾南德看到一個農婦給她的嬰兒喂奶或在博物館看到勞倫斯的兒童肖像畫時,總表示她也很願意當母親,根據我對她不多的了解,我懷疑這種願望是不是像她自己和米歇爾想象的那麼深刻。
母性的本能并不像人們說的帶來那麼多約束,無論在哪個時代,許多所謂屬于特權階級的女人把年幼的本來還該吃奶的孩子托付給仆役照管,心裡覺得很輕松。
隻要父母覺得方便或條件允許,從前把孩子交給笨手笨腳漫不經心的女仆,如今交給沒有個性的托兒所。
我們還可以想到,有那麼多的女人輕易地把她們的孩子獻給軍隊裡的摩洛,反倒把這種犧牲的光榮歸于自己。
現在回過頭來再說費爾南德。
當母親是一個理想女人不可少的一部分,她周圍的老生常談就是這樣把她的腦子弄亂的。
一個結了婚的女人應該當母親,就像應該實踐男歡女愛的技藝來愛她的丈夫一樣。
然而有關這個主題的說教又混亂又矛盾:孩子是神賜的恩惠,是上帝的禮物。
一般認為夫妻之間幹的事粗俗甚至應該斥責,有了孩子連那些行為也合情合理了。
生孩子讓整個家族都高興,同時,懷孕好像背上了十字架,但一個虔誠的、知道自己義務的女人甘心情願。
從另一方面說,孩子是個小玩意兒,更是一個奢侈品,比起逛大街遊樹林,孩子是一個更結實的生活理由。
添了個孩子就一定要添置藍色或粉紅色的襁褓,就得懶懶散散地穿着綴有花邊的睡衣接待人家對産婦的看望。
不能想象一個什麼禮物都能得到
隻有知道他們在床笫之間的夜半私語,才能更好地了解如此結合起來的這兩個人物。
根據我猜測到的一點我父母的愛情生活,可以斷定他們是典型的一九〇〇年代的夫婦,當然有他們的問題和偏見,這在我們這一代都不存在了。
米歇爾溫情脈脈地愛憐費爾南德那一對微微下垂的乳房,對于她的嬌小身材來說,稍嫌肥重了一些。
但就像他那個時代的很多男人一樣,在女人的歡娛面前他為一種矛盾心理而困擾,堅持相信一個貞潔的女人委身相許隻不過是要滿足她所愛的男人,他的伴侶無論是冷淡還是激動他都不如意。
大概是因為費爾南德讀了許多浪漫小說,覺得續弦太太該對第一房的回憶心懷嫉妒。
她提出了許多問題,米歇爾覺得這些問題荒唐離奇,都不合時宜。
幾個月過去了,很快又過了幾年,她小心翼翼地提出來想要個孩子,這在以前她仿佛沒有表露過。
克先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當爸爸的經驗并沒有讓他在這方面信心十足,但他的原則是,一個想要孩子的女人就有權利有一個。
不過除非出了差錯,隻要一個,不能再多,一切就按照他的願望進行,至少,事情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不過他卻覺得自己掉進了陷阱。
當初他母親打算讓他将來當家産的管理人,就像以前他父親那樣,專門聽佃戶來訴苦,跟他們争論新的租約。
為了抵制他母親的這個計劃,他一聲不響,報名參了軍,後來他也覺得掉進了一個陷阱。
他倒是喜歡軍隊,但決定參軍完全是跟家裡鬧翻的反彈,是對自己的親人拙劣的賭氣威脅。
随後他又一次掉進了陷阱,由于一個英國女孩的漂亮臉蛋,他離開了軍隊,也沒有預先打個招呼。
随後一次掉入陷阱是為了讓患了不治之症的父親高興,他斬斷了跟那女人維持很久的關系(英格蘭碧綠的田野上,景色多麼宜人!無論是陽光燦爛還是下雨的日子,他們一起在原野徜徉,品嘗農莊裡的點心,多麼惬意!),娶了貝爾特小姐。
這人跟他門當戶對,兩家是世交,有同樣的社會地位,特别是兩人都愛騎馬,那就是他母親所說的快馬飛馳的生活。
(跟貝爾特過的那段日子并不都難受,有的很好,有的過得去,也有的一團糟)。
然而到了四十九歲,他又因為一個女人掉入了陷阱,他對這女人動了真情,時不時對她有一點點的惱火,還有了一個孩子。
關于這個孩子一切還處于未知,隻知道他會喜歡這孩子,如果是個男孩,最後一定會父子争論不休,讓他灰心喪氣;如果是個女孩,他會大操大辦把她送出去跟一個陌生人睡覺。
那個時候克先生很想一走了之,然而住到布魯塞爾有好處。
要解決這個僵局不能離婚,在他這個階層這是不可想象的,隻能不事張揚地分居。
克先生借口外出辦事、出門旅行或回到法國去的時候,費爾南德帶着孩子跟她的親人們一起留在比利時,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如果她生個男孩,在這軍備競賽的年代也有一個好處,他有一天可以選擇一個中立國的國籍。
很清楚,克先生滿打滿算在軍隊裡待了三年,卻沒有成為一個決心送自己的兒子去光複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愛國人士。
他把這份愛國激情留給他的表親皮先生,這人是個右派的議員,他在議會發表長篇說教,來歌頌法蘭西的人丁興旺。
我不太清楚這年冬天費爾南德的情緒如何,頂多推斷一下她在不眠長夜中的所思所想。
她躺在一張桃花心木的單人床上,跟另一張一模一樣的單人床中間隔着一塊小地毯,米歇爾在那裡想他自己的心事。
費爾南德看到一個農婦給她的嬰兒喂奶或在博物館看到勞倫斯的兒童肖像畫時,總表示她也很願意當母親,根據我對她不多的了解,我懷疑這種願望是不是像她自己和米歇爾想象的那麼深刻。
母性的本能并不像人們說的帶來那麼多約束,無論在哪個時代,許多所謂屬于特權階級的女人把年幼的本來還該吃奶的孩子托付給仆役照管,心裡覺得很輕松。
隻要父母覺得方便或條件允許,從前把孩子交給笨手笨腳漫不經心的女仆,如今交給沒有個性的托兒所。
我們還可以想到,有那麼多的女人輕易地把她們的孩子獻給軍隊裡的摩洛,反倒把這種犧牲的光榮歸于自己。
現在回過頭來再說費爾南德。
當母親是一個理想女人不可少的一部分,她周圍的老生常談就是這樣把她的腦子弄亂的。
一個結了婚的女人應該當母親,就像應該實踐男歡女愛的技藝來愛她的丈夫一樣。
然而有關這個主題的說教又混亂又矛盾:孩子是神賜的恩惠,是上帝的禮物。
一般認為夫妻之間幹的事粗俗甚至應該斥責,有了孩子連那些行為也合情合理了。
生孩子讓整個家族都高興,同時,懷孕好像背上了十字架,但一個虔誠的、知道自己義務的女人甘心情願。
從另一方面說,孩子是個小玩意兒,更是一個奢侈品,比起逛大街遊樹林,孩子是一個更結實的生活理由。
添了個孩子就一定要添置藍色或粉紅色的襁褓,就得懶懶散散地穿着綴有花邊的睡衣接待人家對産婦的看望。
不能想象一個什麼禮物都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