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
關燈
小
中
大
癫癫的老頭的種種極度折騰之間有什麼聯系呢?誰給那艘老爺船船底房間的地闆塞上了塞子?支離破碎的光斑多圓,好一個斯拉夫平原,盡管時不時冒起白色的浪花,船艏外翻卷的浪頭有些很有成吉思汗的風範……除了堅守崗位,幾個鐘頭裡目不轉睛、隻盯着大海看的船頭瞭望員之外,還有誰會告訴你這些?然而(有時)更牛的是桅杆瞭望台觀察員,他們能察覺數英裡以外水面上的東西。
海風有時卷起滔天的浪頭,排山倒海,濺起絨毛般的浪花,随後讓它們退去,彙入在無邊水域的怒潮之中。
小浪潮,大浪潮,嘿,這海就像幹柴烈火,煞是好看,本質上卻是乏味的,正如現在的我一般,定然成了某種無聲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教訓、智慧等,一切“那燃燒殆盡的”,“那不斷變動的”馬糞、大海及其所有的東西,它使你想到下面的食堂去喝三杯咖啡,或者三個警察,或者獨自一人,告别漫無邊際的宇宙,它畢竟是我們唯一擁有的兄弟,平靜或狂怒,它的臉上眉頭會皺起或舒展。
對于這蜿蜒曲折的條條浪線,我能做些什麼呢?作為一個康沃爾海商和布列塔尼人的後代,面對所有這些有趣的和狗屎般的東西像花朵一樣四處顯露,打那以後,一切都毫無意義,天哪,狼狗的大海。
克萊德[10]灣的海岸以外怪石林立。
奇怪的是,愛爾蘭海是綠色的。
感謝上帝,大海不是我的母親,從不挑剔我的不是;也不是我的妻子,從不對我唠唠叨叨;大海是我兄弟,要麼将我生吞了(不道歉也不耍花招),要麼完全讓我自由自在,随我像皮普一樣,在桅杆瞭望台裡,在桅杆頂上,搖晃,下沉,睡覺,做夢,天哪。
巴迪·比爾從英國海軍桅橫杆端垂懸的雙腿…… 變化無常的大海,要麼神聖要麼邪惡,大海,除非我們擁有珊瑚礁的眼睛、以色列的手、菲尼亞斯[11]的腳,并且在前庭裡有着細微的觸角,否則永遠也看不見海底隐藏着什麼。
多麼荒唐的一潭水!七 與我同住一個水手艙的是兩個七十歲的老水手,第一次世界大戰(甚至更早時期)幸存下來的老家夥,我的天哪,兩人中一個是瑞典人,甚至仍在用一根大針縫制帆布用具。
他們不喜歡我,因為我總躺在床上看書,拒絕學習如何縫制帆布用具,隻是埋頭讀書,還在半夜跑去事務長窄小的辦公室使用他的打字機,我試圖在那裡完成《大海是我兄弟》。
此時,我已經改了裡面的人名,我的感覺不同了。
躺在鋪位上,我讀了高爾斯華綏[12]的《福爾賽世家》三部曲,這套書不僅在我到達英國之前,向我展示了那裡的生活(我前面說過,我們正前往利物浦),而且也讓我對世家或傳奇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幾部小說交織融會成一個氣勢磅礴的故事。
每晚五六點鐘,我像“多爾切斯特”号上那位赤腳的印第安人一樣,必須檢查一遍整條船,包括所有的前部水手艙和特等客艙,确保所的舷窗都已關閉關緊。
此時實施戰時燈火管制。
所以我不僅得進入三十一歲船長的房間,檢查他的舷窗,當他在小睡五分鐘的時候(可憐的家夥,我敢說他根本不能睡覺),而且還得勇敢地在前部水手艙進行八點至十點的艙面值班;那裡有三個渾身肌肉發達、身體上刺着刺青的古怪小子,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練習向門投擲匕首。
當你正要開門(艙壁)時,你會聽見一聲“慢了!”一把匕首正好沒有投中,接着你會聽見“啪!”一把匕首投中了。
于是,我進艙之前得先敲門,在多數情況下,這種事發生在雨天,我不得不從早到晚身戴全套雨具,你知道的,以格洛斯特[13]漁民的穿戴全副武裝,橡膠大帽子,裹屍布似的橡膠外套,就像你見過的所有繪畫中十九世紀海上風暴的景象,我就是穿了這種外套,硬着頭皮敲門,他們會說:“進來,斯潘塞·屈賽[14]!”我吃不準他們會不會再飛一把匕首過來,但進去檢查他們的舷窗是我的職責。
他們高舉着匕首。
我甚至不曾跟他們任何人說過一句話。
整個航程中,我在船上說的話沒超過十來個字。
随後,大約六點,在夜色漸濃的海上黃昏和陰沉沉的大西洋浪花中,我在船頭觀望,當然,這是最令我神往的時刻。
一天晚上大約這個時候,我看見一個油桶浮在海浪之上大約三十三度的地方,我就拎起艙壁那裡的電話,報告了駕駛台。
他們小心翼翼地将船轉向左舷,遠離油桶,并報告了我們的美國海軍護衛艦,後來我們聽見了那個水雷的爆炸聲。
也在大洋深處。
八 但是,沒有一件事情,甚至這件事也不能使大副感到滿意,他恨我入骨,我也不知道是何原因,也許我不太與他說話?我不明白。
他是個德國人,臉頰上有一塊大傷疤,非常兇相。
換崗時,我照例應該離開船頭,下樓去煮咖啡,對此他很不滿意,盡管我煮咖啡比船上任何人煮的都好喝,當然廚師長除外,所以他們總讓我煮咖啡。
我知道如何清洗銀質咖啡壺、布鬥,甚至知道如何調換它,等等,這些我都是在“多爾切斯特”号上跟光榮和其他廚師學的,可是,沒用,這個大副對我有惡感。
一天早晨,海浪滔天,大雨傾盆,雷聲隆隆,天邊甚至有彩虹和黑雲,還有其他自然現象,輪船傾斜得吓人;然而,那個白癡大副命令我爬鐵梯登上桅杆瞭望台。
要做到這一點,我得用雙手盡力抓住,就像我幾年後不得不緊緊吊住火車的梯子一樣,因為車廂會突然震動(或減緩)。
我倒懸着,身體緊貼着桅杆,桅杆就是這樣随着波濤左右搖晃。
不過,我終于爬進了桅杆瞭望台,關上了那扇小門,“哎呀呀”歎息起來,突然,黑雲裡閃出一道彩虹,直接照到了輪船上,接踵而來的是一陣瓢潑大雨,桅杆向右舷極度傾斜,我以為桅杆瞭望台要碰到海浪了,最糟糕的情況是與輪船一起沉沒了。
但是輪船巨大的龍骨從水裡嘎吱嘎吱冒了出來,哎喲,船又朝左舷厲害地傾斜,我高高在上,免費搭乘了這趟嘉年華之旅,我高聲喊叫:“天哪,我的上帝!” 因此,都是全國海員工會會員的艙面水手舉行了一次會議,譴責大副在狂風暴雨中把一名普通水手派到桅杆瞭望台,會議決定是要求他絕不再犯這樣的錯誤。
“他想害死你,”工會代表簡單明了地對我說。
果然,在另一個海浪滔天的早晨,這個臉上有傷疤的大副,端着喝剩的咖啡,操着德國口音對我大聲嚷嚷,要我走上甲闆,把救生船裡的積水舀掉。
要做到這一點,我得跳躍四英尺左右寬的水面,也就是說,從輪船跳入懸挂在洶湧海水之上的救生船,輪船向前行駛的沖力造成海水澎湃滔天,狂風暴雨也使海水如灌似澆。
我又一次使用了雙手,跳上了救生船,手提水桶,身穿雨衣(但嘴裡喊着“啊哈”,就像我當年與安妮一起在弗吉尼亞,在月光下将原本裝杜松子的空酒瓶扔過樹梢那樣叫着),我舀啊舀,但救生船裡的水不怎麼減少,這一定是大副整我的又一花招,在船外整我!為什麼,我不得而知。
“我們回到布魯克林後,你應該在碼頭上揪住這家夥,”有個海員跟我說。
在那些日子裡,我從沒有過這種想法。
我
海風有時卷起滔天的浪頭,排山倒海,濺起絨毛般的浪花,随後讓它們退去,彙入在無邊水域的怒潮之中。
小浪潮,大浪潮,嘿,這海就像幹柴烈火,煞是好看,本質上卻是乏味的,正如現在的我一般,定然成了某種無聲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教訓、智慧等,一切“那燃燒殆盡的”,“那不斷變動的”馬糞、大海及其所有的東西,它使你想到下面的食堂去喝三杯咖啡,或者三個警察,或者獨自一人,告别漫無邊際的宇宙,它畢竟是我們唯一擁有的兄弟,平靜或狂怒,它的臉上眉頭會皺起或舒展。
對于這蜿蜒曲折的條條浪線,我能做些什麼呢?作為一個康沃爾海商和布列塔尼人的後代,面對所有這些有趣的和狗屎般的東西像花朵一樣四處顯露,打那以後,一切都毫無意義,天哪,狼狗的大海。
克萊德[10]灣的海岸以外怪石林立。
奇怪的是,愛爾蘭海是綠色的。
感謝上帝,大海不是我的母親,從不挑剔我的不是;也不是我的妻子,從不對我唠唠叨叨;大海是我兄弟,要麼将我生吞了(不道歉也不耍花招),要麼完全讓我自由自在,随我像皮普一樣,在桅杆瞭望台裡,在桅杆頂上,搖晃,下沉,睡覺,做夢,天哪。
巴迪·比爾從英國海軍桅橫杆端垂懸的雙腿…… 變化無常的大海,要麼神聖要麼邪惡,大海,除非我們擁有珊瑚礁的眼睛、以色列的手、菲尼亞斯[11]的腳,并且在前庭裡有着細微的觸角,否則永遠也看不見海底隐藏着什麼。
多麼荒唐的一潭水!七 與我同住一個水手艙的是兩個七十歲的老水手,第一次世界大戰(甚至更早時期)幸存下來的老家夥,我的天哪,兩人中一個是瑞典人,甚至仍在用一根大針縫制帆布用具。
他們不喜歡我,因為我總躺在床上看書,拒絕學習如何縫制帆布用具,隻是埋頭讀書,還在半夜跑去事務長窄小的辦公室使用他的打字機,我試圖在那裡完成《大海是我兄弟》。
此時,我已經改了裡面的人名,我的感覺不同了。
躺在鋪位上,我讀了高爾斯華綏[12]的《福爾賽世家》三部曲,這套書不僅在我到達英國之前,向我展示了那裡的生活(我前面說過,我們正前往利物浦),而且也讓我對世家或傳奇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幾部小說交織融會成一個氣勢磅礴的故事。
每晚五六點鐘,我像“多爾切斯特”号上那位赤腳的印第安人一樣,必須檢查一遍整條船,包括所有的前部水手艙和特等客艙,确保所的舷窗都已關閉關緊。
此時實施戰時燈火管制。
所以我不僅得進入三十一歲船長的房間,檢查他的舷窗,當他在小睡五分鐘的時候(可憐的家夥,我敢說他根本不能睡覺),而且還得勇敢地在前部水手艙進行八點至十點的艙面值班;那裡有三個渾身肌肉發達、身體上刺着刺青的古怪小子,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練習向門投擲匕首。
當你正要開門(艙壁)時,你會聽見一聲“慢了!”一把匕首正好沒有投中,接着你會聽見“啪!”一把匕首投中了。
于是,我進艙之前得先敲門,在多數情況下,這種事發生在雨天,我不得不從早到晚身戴全套雨具,你知道的,以格洛斯特[13]漁民的穿戴全副武裝,橡膠大帽子,裹屍布似的橡膠外套,就像你見過的所有繪畫中十九世紀海上風暴的景象,我就是穿了這種外套,硬着頭皮敲門,他們會說:“進來,斯潘塞·屈賽[14]!”我吃不準他們會不會再飛一把匕首過來,但進去檢查他們的舷窗是我的職責。
他們高舉着匕首。
我甚至不曾跟他們任何人說過一句話。
整個航程中,我在船上說的話沒超過十來個字。
随後,大約六點,在夜色漸濃的海上黃昏和陰沉沉的大西洋浪花中,我在船頭觀望,當然,這是最令我神往的時刻。
一天晚上大約這個時候,我看見一個油桶浮在海浪之上大約三十三度的地方,我就拎起艙壁那裡的電話,報告了駕駛台。
他們小心翼翼地将船轉向左舷,遠離油桶,并報告了我們的美國海軍護衛艦,後來我們聽見了那個水雷的爆炸聲。
也在大洋深處。
八 但是,沒有一件事情,甚至這件事也不能使大副感到滿意,他恨我入骨,我也不知道是何原因,也許我不太與他說話?我不明白。
他是個德國人,臉頰上有一塊大傷疤,非常兇相。
換崗時,我照例應該離開船頭,下樓去煮咖啡,對此他很不滿意,盡管我煮咖啡比船上任何人煮的都好喝,當然廚師長除外,所以他們總讓我煮咖啡。
我知道如何清洗銀質咖啡壺、布鬥,甚至知道如何調換它,等等,這些我都是在“多爾切斯特”号上跟光榮和其他廚師學的,可是,沒用,這個大副對我有惡感。
一天早晨,海浪滔天,大雨傾盆,雷聲隆隆,天邊甚至有彩虹和黑雲,還有其他自然現象,輪船傾斜得吓人;然而,那個白癡大副命令我爬鐵梯登上桅杆瞭望台。
要做到這一點,我得用雙手盡力抓住,就像我幾年後不得不緊緊吊住火車的梯子一樣,因為車廂會突然震動(或減緩)。
我倒懸着,身體緊貼着桅杆,桅杆就是這樣随着波濤左右搖晃。
不過,我終于爬進了桅杆瞭望台,關上了那扇小門,“哎呀呀”歎息起來,突然,黑雲裡閃出一道彩虹,直接照到了輪船上,接踵而來的是一陣瓢潑大雨,桅杆向右舷極度傾斜,我以為桅杆瞭望台要碰到海浪了,最糟糕的情況是與輪船一起沉沒了。
但是輪船巨大的龍骨從水裡嘎吱嘎吱冒了出來,哎喲,船又朝左舷厲害地傾斜,我高高在上,免費搭乘了這趟嘉年華之旅,我高聲喊叫:“天哪,我的上帝!” 因此,都是全國海員工會會員的艙面水手舉行了一次會議,譴責大副在狂風暴雨中把一名普通水手派到桅杆瞭望台,會議決定是要求他絕不再犯這樣的錯誤。
“他想害死你,”工會代表簡單明了地對我說。
果然,在另一個海浪滔天的早晨,這個臉上有傷疤的大副,端着喝剩的咖啡,操着德國口音對我大聲嚷嚷,要我走上甲闆,把救生船裡的積水舀掉。
要做到這一點,我得跳躍四英尺左右寬的水面,也就是說,從輪船跳入懸挂在洶湧海水之上的救生船,輪船向前行駛的沖力造成海水澎湃滔天,狂風暴雨也使海水如灌似澆。
我又一次使用了雙手,跳上了救生船,手提水桶,身穿雨衣(但嘴裡喊着“啊哈”,就像我當年與安妮一起在弗吉尼亞,在月光下将原本裝杜松子的空酒瓶扔過樹梢那樣叫着),我舀啊舀,但救生船裡的水不怎麼減少,這一定是大副整我的又一花招,在船外整我!為什麼,我不得而知。
“我們回到布魯克林後,你應該在碼頭上揪住這家夥,”有個海員跟我說。
在那些日子裡,我從沒有過這種想法。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