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關燈
小
中
大
1926年夏初,拿她的話來說,過得有點辛苦。
她常常看到朱利安·英格裡斯、哈裡·萊利、卡特·戴維斯和一個從斯克林頓來的叫羅斯·坎貝爾的家夥。
朱利安·英格裡斯是舊識了,聽說他有一個十分漂亮的波蘭女友,不過誰也沒見過,她也從不抱怨什麼,可能就因為這樣,朱利安才一直和她見面。
哈裡·萊利慷慨而體貼,瘋狂地愛着她,将所有的尊嚴都抛之腦後。
卡特·戴維斯太容易讓人看透了,她甚至預料到卡特喝完酒後,會找一個愛爾蘭姑娘共度教會周日的夜晚,然後安定下來,找一個蘭特尼格大街上的女孩成家。
“但那絕對不會是我,”她喃喃自語,“這真是難以想像,與一個沉醉于橋牌的男人過一生。
他熱愛體育,被人稱為‘費城健美先生’,同時還是康奈爾足球隊的隊長。
天啊!”而羅斯·坎貝爾确實是最好的結婚對象,年齡适中,是吉布斯維爾缺少的那種人。
哈佛男人,高大、瘦削、時髦,而且非常清新,永遠像剛剛換了襯衫——那件領子上有扣的白襯衫——感覺上他至少兩年沒穿過新衣服了。
他現在生活拮據,但曾經顯赫一時。
他有一口結實的牙齒,他的身高及哈佛口音使他顯得有些笨拙,但卻造就了獨特的魅力。
不追問這一原因,也不追問任何事情的原因。
她讓自己做點别的,她對他失去了興趣。
這一天終于到來了,當她自然而然地不再去分析他的不同之處時,她變得隻喜歡他的不同之處。
她沒有攤牌,因為她讓他看到了發生的一切:即使他從沒來過吉布斯維爾,她也無所謂。
她不能原諒自己的行為。
她知道她的朋友們,包括異性朋友,都開始敬畏她,對她刮目相看——因為羅斯·坎貝爾是這麼明顯地喜歡她。
她覺得自己愧對朋友們,他們已經開始向往紐約和波士頓;同時,她也對自己感到愧疚,雖然這種愧疚不那麼真誠。
畢竟,她曾經那麼喜歡他,有六七次,某一瞬間,她突然很想靠近他,摟住他。
但她從來沒行動過,這樣的感覺稍縱即逝。
沒多久,他便成了一件乏味的可随意丢棄的襯衫。
同時,她開始擔心和埋怨自己。
她和自己喜歡的那些男人們的關系總是不太協調,從未完整過。
人物不對,時機不對;吉羅姆·沃克過于體面,而她太年輕;喬·蒙哥馬利是她一生中最愛的人,可與别人訂婚了,在她出發前的晚上也沒見到過他;羅斯·坎貝爾,不是個好情人,但會是個好丈夫,可在她眼裡,也是一文不值。
沒其他的男人了,從朱利安·英格裡斯算起,她擁抱親吻過的男人不在少數,她不喜歡他們,隻是激情作祟罷了。
她鄙視這些男人,雖然也有溫馨的刹那,在汽車上、快艇上、火車上、輪船上、家庭聚會的長沙發上,有幾次是在床上、在鄉村俱樂部的走廊上、在她自己家裡。
她有些憤憤不平,她不在乎那些男人的種族,雖然那些人也不怎麼了解她。
到現在為止,她仍然激情蕩漾——并且永不會消失。
她想清楚了一件事:如果30歲之前她還沒嫁出去,她就随便挑一個男人,告訴他:“我想要一個孩子,”之後去法國或者别的什麼地方。
可她明白這件事永遠不會發生,隻是幻想而已。
1926年春天,她與朱利安·英格裡斯終于墜入愛河,她這才明白自己從沒愛過别人。
一切顯得很奇妙。
他出現在她面前,帶她出去,親吻她,然後置之不理,忽而很殷勤,忽而很冷漠,一起去舞蹈學校、幼兒園、霍爾頓小姐的學校。
她仿佛已經認識他一輩子了,把他的自行車藏在樹後面,在他的生日聚會上弄濕了自己的褲子,和他在同一個盆裡洗澡,當時給他們洗澡的兩個大一點的女孩現在都有孩子了。
他帶她去過集會,她第一次參加的集會,她被黃蜂蜇了一下,他把黏土糊在傷口上,他把她鼻子弄流血了,等等等等。
隻有他有這個資格,别的男孩子都不行。
她擔心他仍然有點喜歡那個波蘭女孩,不過可以确定的是,她是他的最愛。
歡迎到看書
她常常看到朱利安·英格裡斯、哈裡·萊利、卡特·戴維斯和一個從斯克林頓來的叫羅斯·坎貝爾的家夥。
朱利安·英格裡斯是舊識了,聽說他有一個十分漂亮的波蘭女友,不過誰也沒見過,她也從不抱怨什麼,可能就因為這樣,朱利安才一直和她見面。
哈裡·萊利慷慨而體貼,瘋狂地愛着她,将所有的尊嚴都抛之腦後。
卡特·戴維斯太容易讓人看透了,她甚至預料到卡特喝完酒後,會找一個愛爾蘭姑娘共度教會周日的夜晚,然後安定下來,找一個蘭特尼格大街上的女孩成家。
“但那絕對不會是我,”她喃喃自語,“這真是難以想像,與一個沉醉于橋牌的男人過一生。
他熱愛體育,被人稱為‘費城健美先生’,同時還是康奈爾足球隊的隊長。
天啊!”而羅斯·坎貝爾确實是最好的結婚對象,年齡适中,是吉布斯維爾缺少的那種人。
哈佛男人,高大、瘦削、時髦,而且非常清新,永遠像剛剛換了襯衫——那件領子上有扣的白襯衫——感覺上他至少兩年沒穿過新衣服了。
他現在生活拮據,但曾經顯赫一時。
他有一口結實的牙齒,他的身高及哈佛口音使他顯得有些笨拙,但卻造就了獨特的魅力。
不追問這一原因,也不追問任何事情的原因。
她讓自己做點别的,她對他失去了興趣。
這一天終于到來了,當她自然而然地不再去分析他的不同之處時,她變得隻喜歡他的不同之處。
她沒有攤牌,因為她讓他看到了發生的一切:即使他從沒來過吉布斯維爾,她也無所謂。
她不能原諒自己的行為。
她知道她的朋友們,包括異性朋友,都開始敬畏她,對她刮目相看——因為羅斯·坎貝爾是這麼明顯地喜歡她。
她覺得自己愧對朋友們,他們已經開始向往紐約和波士頓;同時,她也對自己感到愧疚,雖然這種愧疚不那麼真誠。
畢竟,她曾經那麼喜歡他,有六七次,某一瞬間,她突然很想靠近他,摟住他。
但她從來沒行動過,這樣的感覺稍縱即逝。
沒多久,他便成了一件乏味的可随意丢棄的襯衫。
同時,她開始擔心和埋怨自己。
她和自己喜歡的那些男人們的關系總是不太協調,從未完整過。
人物不對,時機不對;吉羅姆·沃克過于體面,而她太年輕;喬·蒙哥馬利是她一生中最愛的人,可與别人訂婚了,在她出發前的晚上也沒見到過他;羅斯·坎貝爾,不是個好情人,但會是個好丈夫,可在她眼裡,也是一文不值。
沒其他的男人了,從朱利安·英格裡斯算起,她擁抱親吻過的男人不在少數,她不喜歡他們,隻是激情作祟罷了。
她鄙視這些男人,雖然也有溫馨的刹那,在汽車上、快艇上、火車上、輪船上、家庭聚會的長沙發上,有幾次是在床上、在鄉村俱樂部的走廊上、在她自己家裡。
她有些憤憤不平,她不在乎那些男人的種族,雖然那些人也不怎麼了解她。
到現在為止,她仍然激情蕩漾——并且永不會消失。
她想清楚了一件事:如果30歲之前她還沒嫁出去,她就随便挑一個男人,告訴他:“我想要一個孩子,”之後去法國或者别的什麼地方。
可她明白這件事永遠不會發生,隻是幻想而已。
1926年春天,她與朱利安·英格裡斯終于墜入愛河,她這才明白自己從沒愛過别人。
一切顯得很奇妙。
他出現在她面前,帶她出去,親吻她,然後置之不理,忽而很殷勤,忽而很冷漠,一起去舞蹈學校、幼兒園、霍爾頓小姐的學校。
她仿佛已經認識他一輩子了,把他的自行車藏在樹後面,在他的生日聚會上弄濕了自己的褲子,和他在同一個盆裡洗澡,當時給他們洗澡的兩個大一點的女孩現在都有孩子了。
他帶她去過集會,她第一次參加的集會,她被黃蜂蜇了一下,他把黏土糊在傷口上,他把她鼻子弄流血了,等等等等。
隻有他有這個資格,别的男孩子都不行。
她擔心他仍然有點喜歡那個波蘭女孩,不過可以确定的是,她是他的最愛。
歡迎到看書